从后发优势看我国的技术引进,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技术引进论文,看我论文,优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339(2000)02-0116-06
后进国家通过引进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既有优势,又有劣势。如何利用后发优势,把外来技术同本国实际结合起来,是引进技术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生产力水平较低,技术落后,要实现“迎头赶上”,唯有大量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资源。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在技术引进中,较注重技术硬件的投入,而忽略了消化吸收和创新过程,因而造成我国技术引进的重复和对国外技术的严重依赖。引进技术不能转化为自主开发能力,技术引进的效果不明显。因此,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引进政策和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十分重要。
一、后进国家的优势与劣势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就其起步时所依据的技术基础看,可分为三类:一类主要是建立在本国科学发展的基础上;另一类主要是建立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第三类是将引进和发展本国科技相结合。后进国家由于面临科学基础差、资金不足、中间环节薄弱等困难,很难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完成技术创新的全过程。因为这些国家经济实力差,对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不能投入足够的经费,即使有些国家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基础,能在实验室里做出一些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工业基础和配套支持条件,特别是缺乏把实验室成果开发成商品的中间环节所需大量资金,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作为样品。后进国家产业结构落后,传统产业多是围绕农产品加工和原材料产品加工,或是只能生产中、低档产品,很难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发展高技术产业。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机制和动力,工人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较低,信息交流差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后进国家按常规顺序从发明开始完成开发每项新技术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别人成熟的技术便成为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条捷径。各国研究开发的效果是不同的。由于先进国家的科学基础、工业基础和经济实力较强,因此他们不仅可以通过科学研究取得最有突破意义的高技术研究成果,而且也能完成对这些成果的商业化开发和使其向其他领域的扩散,从而使先进国家和后进国家之间在技术上拉开了距离。后进国家可以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然后经过消化吸收、创新和再引进、再创新,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一个国家工业化起步越晚,世界上可供其选择和利用的技术存量也就越多,实现追赶的速度也就越快。这就是后进国家重要的“后发优势”。
后进国家利用“后发优势”,直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速本国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技术的跳跃性发展,在历史上就不乏先例。日本、韩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最为典型。日本在二次大战后经济萧条,科学技术比发达国家落后了约30年,为了发展经济,日本政府从50年代起制定了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实现工业现代化的方针。50年代,日本平均每年引进技术233项;60年代,平均每年引进1090项;70年代前5年,平均每年引进2091项(注:陈建:《软经济时代》,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卓有成效的技术引进,带来的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从1951年到1970年,按不变价格计算,日本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9.75%,大大高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1968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西德,成为西方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到了1987年,日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2万美元,超过了美国(注:周寄中:《国际科技与经济合作》,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日本经济如此迅速发展,不能不主要“归功于中心国家的技术转让为其开辟的‘捷径’”(注:A·Emmanuel:,New York:Wiley,1982.)。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通过测算认为,1961到1971年日本的年均国民收入增长率9.56%中有6.32个百分点(占66%)是由日本作为经济发展的“后来者”而产生的。
技术差距虽然为后进国家的工业化与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潜在优势,但技术差距本身也不可避免地为后进国家带来了种种劣势。首先,技术差距正是使后进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一个重要根源。先进国家的发达是以落后国家的不发达作为代价的,先进国家正是利用其对技术的垄断地位实施对后进国家进行经济剥削与政治统治的。其次,后进国家“来自技术引进的利益的实现还取决于技术转让的条件与技术的适应性”(注:N·Hood,S·Young:
总之,后进国家作为“后来者”的优势与劣势并存,决定了后进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不是是否应实行经济开放和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而是应该如何实行经济开放,如何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这是任何后进国家的政府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我国技术引进的政策效果分析
与其他后进国家一样,我国在发展本国经济和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对技术引进实行了支持、鼓励和保护政策。50年来的技术引进,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技术引进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和日本比较,我国技术引进的整体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的技术引进中,政府扮演了主角,引进技术中最重要的主体——企业却扮演着配角,居于次要地位;技术引进中,普遍注重技术引进的投入,不注重消化吸收的投入。我国技术引进费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费用比率,1994年为28.4:1,而日本1989年该比率为1:23(注: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技术引进中成套设备所占比重较高。这说明制约我国技术引进效益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1.技术引进的运行机制不完善
技术引进的运行机制是指影响、决定技术运行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综合。它的纵向方面,包括技术选择导向、消化吸收、创新发展阶段;横向方面包括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动力目标和能力是渗透在引进过程各阶段、各层次的因素。只有这三者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内部相互联系和彼此密切配合的前提下,技术引进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
宏观上,国家在引进方面缺乏一套完备的整体规划,宏观调控乏力。与研究开发活动一样,技术引进的社会效益最大。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最为有利的引进方式,是由一个引进主体购进所需技术,通过消化、吸收、提高,进而实现创新,并向国内其他企业扩散,这就需要政府政策的有效调节和企业间的协作。我国的宏观管理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经历了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变,但由于在具体的改革措施上片面强调放权让利,加上中央宏观管理机制本身有缺陷及管理力度减弱,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宏观经济失控的局面。由于政企关系的改革滞后于中央与地方间的分权改革,地方政府成为大部分企业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并掌握有比过去大得多的项目投资审批权限,其作为经济利益主体的侧面空前强化,结果就必然是在地方和部门利益的驱动下,各地盲目、重复引进很多项目,从而造成宏观布局的混乱;整个引进过程又缺乏有效的组织与协调,一项技术的引进往往牵涉到多个主管部门,而这些主管部门之间又很少沟通,使得技术引进工作与国内或某一些地区的产业很难衔接,发挥不出对经济应有的推动作用。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金和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引进项目的规模效益差,产品开发能力弱,竞争力也低。
从微观上看,目前由于企业还没有真正摆脱政府附属物的地位,故而缺乏技术进步的内在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技术引进应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部分,企业应引进外国技术并将其消化,然后形成自己的生产能力或产品优势,据此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而我国现行的企业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虽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已提出了法人财产权的概念,但大多数企业中的国有资产与企业自有资产的界限并不清楚。企业产权单一,所有者虚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的长远利益便无人真正负责。在新的企业机制未建立起来,技术引起仍没有成为企业理性行为的情况下,企业不可能产生内在的追求科技进步的动力和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的压力。在引进方面,由于体制上的惯性,使企业(主要是国有企业)争投资、争项目及短期利益取向的倾向,在技术引进领域表现为愿意引进虽然需要支付高额外汇,但却不需要投入更多的研究工作、吸收工程和较多的配套设备,就能在短期内带来经济效益的成套设备和生产线。从能力上看,我国企业大部分也不具有研究能力。有效的技术引进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就是大量的研究投入对技术引进的配合与支撑。我国政府部属科研开发机构共7500家,尤其是国务院部属的1000家大的院、所,集中了科研开发设备和资金的60%~70%以上,而全国19000家大中型企业中,还有近半数的企业没有任何科研开发机构(注:鲍克:“‘九五’期间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思路”,《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第111期,第11页。)。由于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弱,因而不能消化理解复杂的、知识含量大的专利与专有技术。此外,众多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效益差,有的甚至在亏损状态下运行。1988年以前,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还仅在10%上下,而目前国有企业明亏、暗亏加在一起的亏损面已高达70%。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有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愿望,也几乎没有这个能力了。
技术引进运行机制的不完善,源于体制改革的不完善。从宏观来看,是由于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革除,新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许多方面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从微观看,是由于企业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压力机制、诱导机制很不完善。我国的技术引进缺乏良好的运行环境。
2.整体工业技术水平太低
一国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引进技术整体效益的高低,因为具有一定工业基础和技术能力并拥有能够掌握新技术的劳动力资源,就会为所引进的技术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进技术的整体效益就会高。
我国整体工业技术水平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技术装备落后。大中型企业国家资产新度系数在90年代初只占60%,有的重点企业的资产净值只有13.17%,大中型企业技术装备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为12.9%,工业企业处于一般水平和落后状态的高达65.8%(注:王关义:《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126页。)。这种落后状态必然制约着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能力的发挥。其次是技术政策措施的落后。一是企业中的科技人员拥有量少。我国科技人员仅及美国的1/15、日本的1/60,企业中的科技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2.8%,而日本却高达30%。二是企业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少。国际上通用的企业科研、中试、批量生产三者之间的比例是1:10:100,我国只有1:1.08:10.55。三是缺乏促使企业关心新技术、学习新技术、引进新技术,改造旧设备、旧工艺,促进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激励机制。因此,我国每年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仅有10%左右,而美国为50%~80%,法国为50%~60%(注:王关义:《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5~126页。)。
整体工业水平不高使企业适应不了已开放和已建立的国际、国内市场,尤其是经受不起经济波动、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挑战。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大中型企业反应迟钝、应变无力、复苏缓慢,必然阻碍技术引进向结构优化、有序发展的方向转化。
整体工业技术水平落后,主要是由于作为产业经济主体的企业缺乏吸收新技术的动力需求和运行机制。长期以来,企业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是以产值为核心,面对资源约束型经济所体现的供求差距,企业为实现产值目标,主要通过外延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进行,没有迫使其采用新技术和开发新产品的内在要求。企业也缺乏技术进步产业化、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和实力。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留利虽有所增加(约为15%左右),但在实际扣除各项费用以及支付贷款利息后所剩无几。有限的留利又被各类社会负担、奖励福利等开支挤占,用于生产的资金极为有限,用于技术引进、吸收、消化的资金更为短缺。企业改革放权之后,利益主体成为地方政府决策的主要焦点,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决策行为也一般倾向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再生产选择,而很少重视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及提高效益的路子。这样,技术就难以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和市场,并形成规模以改变原有的生产要素低质结构。
3.引进技术成长的技术环境不佳
引进技术整体效益的好坏更为重要的还在于能否创造一个有利于技术引进和成长的技术环境。例如,技术这一生产要素的正常运作是否完善、顺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能否较快实现商品化以及职工的素质能否适应新的技术和生产工艺等因素。在这方面,我国尚有很多亟待改进之处。
首先,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协作配套比较薄弱,条块分割现象严重。受现有体制的影响,在技术开发领域同样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部门利益最大化和地方保护主义,研究与开发工作常常是各自为战,形不成气候。例如,目前仅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有20多个,分布在20多个市,它们不仅在布局上“遍地开花”,而且各区本身的企业也分属于不同的地方和部门,很难协同攻关。
其次,技术政策的配套性较差,使技术的引进和成长受到阻碍。高技术项目一般都具有投入大、回收慢、风险大等特点,虽然国家对企业技术改造发展高技术项目提供不少的优惠,但是未能系统地、有效地实施具有优惠性质的支持政策,特别是在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和资金政策、税收政策、外汇政策等方面表现突出,而且在执行过程中还往往因牵扯到的部门太多而大打折扣。企业所亟需的支持技术进步的银行贷款,也无切实保障。目前银行贷款主要是看企业效益,对技术改造和科技型的项目政策倾斜不明显。
第三、技术成果的商品化渠道不畅,技术赖以生存的环境不佳。我国市场经济结构及市场的培育都表现为发散特征,商品市场、技术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市场没有组合成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和多形式的系统运行的结构形态。技术市场远离商品市场进行等距离运行与发展,使其需求空间结构及规模不合理,不仅制约着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的速度,也影响着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扩散转移过程。技术市场发展的两个推力仍在转换过程中:一是通过国家制订有关科技产业化、市场化政策,对科技转移的供求双方进行激励,促进双方直接参与科技成果的转移措施并没有完全到位;二是通过商品经济发展及需求规模的驱动,加快科技向产业化、市场化转化的措施仍缺少机制性保障。技术市场的不完善使大量科技成果未能得到充分应用。
第四、现有企业职工素质低,技术人员匮乏。目前不少企业不是仍然受到“大锅饭”体制的束缚,就是经营困难,朝不保夕,使企业职工对再培训等技术深造活动缺少兴趣,企业也缺乏一个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使企业的技术创新、技术转移缺乏智力保障。职工技术水平低,技术人员匮乏,不能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同时,企业还经常遇到扩大就业的压力,因而又常常倾向维持使用原有的落后设备与工艺,以增加就业。这样,低素质的职工与低素质的工艺设备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对新技术的排斥力量。新技术的引进和扩散都缺乏必要的条件。
4.全民素质有待提高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技术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类型,因此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和职业培训等,是对人力资源的开发性投资,也是提高劳动力素质,加速吸收、消化引进技术的根本途径。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3年统计,1991年世界平均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为5.1%,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1%,最不发达国家为3.3%,我国仅为2.3%(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教育报告》,1993年版,第94页。),公共教育经费属世界上最低的国家之一。在人均教育经费方面,我国1994年为年人均14.97美元,而美国和日本两国1975年的这一数字即已分别达到471.4美元和247.7美元。1997年我国科技活动人员288.6万人,科学家和工程师166.6万人,分别占从业人员的0.41%和0.24%,而在一些发达国家,每万名劳动力中仅大学以外的科学家、工程师人数就大大超过我国。如美国1992年有298人,是我国的12.4倍,日本1990年有380人,是我国的15.8倍(注:王建民:“人力资本生产制度研究”,南开大学博士论文,1999年6月。)。可见,我国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处于严重偏低水平,这已成为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创新的重要制约因素。
国民素质的低下来自教育的失误,是改革中的战略性失误。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人的素质在经济增长中的重大作用,没有把教育的发展放在首位,改革开放10年间,教育不振,教师和知识分子待遇差,社会缺乏公平的竞争机制,人才不能尽其用,甚至大量外流。从根本上说,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轻视教育和知识人才的问题不解决,技术设备再好,企业生产也不容易达到应有的水平。
总之,要提高我国引进技术的整体效益,必须创造一个从基础教育——研究开发——投入使用——改进提高的技术开发运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技术引进运行机制与国际惯例接轨,技术引进也才能对国民经济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我国技术引进效益的对策设计
根据日本引进技术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引进技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我国技术引进的效益,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工作。
1.实现技术引进的战略转变
引进技术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增加生产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引进,掌握先进技术,增强自主开发能力和发展后劲。因此在技术引进中,必须把引进与消化吸收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实现技术引进的战略转变。
第一、由“输血型”引进向“造血型”引进转变。单纯购买国外先进技术设备,这只是一种“输血型”的技术引进,共结果,引进技术和设备因消化、吸收不良远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引进技术不消化、吸收,创新就只能停留在原有水平,不能达到长远提高企业技术水平的目的,也与引进技术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应该将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四个环节衔接起来,促使引进的技术产生“传染效应”,提高技术引进的造血机能,尽快实现技术创新,建造引进——消化——创新的“造血型”技术引进机制。
第二、由滞后引进向超前引进转变。当今世界是高技术层出不穷和竞争的时代,只有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我国作为后进国家,可以利用“后发优势”,绕过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直接获取最终的先进技术。如果技术选择上判断正确,不仅可以跃进到目前最好的技术,而且,可能达到超前发展的技术水平。例如,东德就曾在其电信系统上面临着是引进采用600美元/户的铜线,还是2000美元/户的光纤技术的比较。如果当时东德采用了铜线,就会使其东部三分之一的国土在技术上处于落后状态。正确的选择是直接引进光纤技术一步建成世界上第一套光纤网络。光纤技术的引进,不仅使东德有了更好的通讯系统,还使西德的商界懂得了日本和美国目前使用的先进通讯系统的哪些技术是可行的。因此,企业在技术引进中,要有超前意识,敢于“高起点”引进。
第三、由使用式引进向反求式引进转变。目前许多企业的引进技术仅仅停留在利用引进技术的表面价值,实现一次增值,未能进行深入的反求式研究,挖掘和利用其深层价值,从而未能使引进效益倍增。因此,要使引进向反求式转变,从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开始,按相反的顺序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掌握先进技术的精髓,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并将所掌握的有关知识,用于研制出相当于原产品和更适用的产品来,并以此实现节约外汇和进口替代,同时提高自身的技术研究和设计能力。
第四、由仅引进硬件向软、硬件配套结合、以软件为主的方向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引进中软件引进的比例已有所上升,但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硬件所占比重仍然很高。硬件引进只是技术引进的初级阶段,从表1可见,技术引进层次的升级对整个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这一转变的重要性。
表1 技术引进三层次(注:陈建:《软经济时代》,经济管理出版社1989年版。)
层次
主要目标引进对象引进方法 消化措施后果
初级 扩大生产能力 老年期技术 购买成套设备 固定化 等距离发展
中级 提高技术能力 中年期技术 技术许可贸易 国产化技术自主更生
高级 增强创新能力 青年期技术 购买实验室技术 国产化技术领先
2.深化宏观经济体制改革,为技术引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推动引进技术的有序发展,国家必须加强间接干预。
第一、中央和地方要建立一个负责同行业技术引进规划、管理和控制的综合管理部门。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作为一个整体是经济活动的一个连续过程,管理体制应该有利于消化吸收的横向协作,有利于技术的扩散。要改变过去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工作分头管理、互不配套的状况,打破技术扩散中的体制壁垒。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通过具有权威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多管齐下的政府管理(包括规划、企管、财政、金融、审计等),引导、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企业的技术引进,实行放权搞活、宏观调控和集中协调科学地结合起来的政策,以避免重复引进和盲目引进。
第二、进一步完善国家对企业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政策体系。国家应通过运用税收、价格、利率、资金等手段,刺激企业对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微观活动符合引进的总体规划。
第三,深化科研体制改革。要打破行政、行业界限,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行政干预等手段,引导企业和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合作,鼓励科研院所通过企业收购兼并、合资、参股等多种形式,逐步进入企业,真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同时要采取优惠政策,让一些有条件的科研院所逐步发展为高技术企业。
第四、增加对科技教育的投资,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方针。政府应大力进行人才投资,加强对科技人才的培养,以增加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
3.加大企业改革力度,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形成
我国技术引进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有创新机能企业的塑造问题。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塑具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才是解决技术引进效果问题的关键。
第一、要通过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使企业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实现真正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按市场经济要求抓紧进行以劳动、人事、分配为重点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配套改革,把竞争机制、风险机制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入企业,进而从内部产生自我追求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原动力,并对企业的发展和长远利益形成一个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第二、要全面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切实做好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工作基础上,鼓励、引导企业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技术引进是对别人开发成果的利用,在利用之前,引进主体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来接受比自己先进或自己在该领域有差距的技术。技术引进后,为了真正掌握并变成为自己的东西,还需投入相当的研究资源进行配套研究,以达到消化、吸收、有效利用的目的。因此在迅速使企业成为技术引进主体的同时(甚至是在成为技术引进主体之前),具备研究开发的能力,是提高技术引进效率的重要条件。
第三、加强企业科学管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现代化的管理,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两个车轮,二者相辅相成。因此要改革过去只抓技术,不抓科学管理,习惯于用行政命令,“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方法,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管理办法,抓好现有管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更新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把科学管理和采用新技术密切结合起来,使先进技术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4.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
市场体系是否完善,各种市场之间是否合理配套,协调程度如何,会直接制约企业对技术进步的追求。
第一、要充分运用价值规律,形成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政府要在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组织、规范市场主体方面下工夫,以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内外资金融通,国内外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统一开放的市场格局,为企业创造一个竞争性的外部环境,为技术的引进和普及创造条件。
第二、培训和完善技术市场。技术市场是科研部门与企业之间双向沟通的桥梁,是技术商品化的主渠道,对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家要引入竞争机制,统一规范各地区的技术贸易活动,加强管理,完善政策法规,引导技术市场的健康发展,以实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
第三、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保护知识产权,以创造良好的技术引进环境,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收稿日期:199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