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剂及利尿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53例对照研究论文_于明春

强心剂及利尿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53例对照研究论文_于明春

宝山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 155131

【摘 要】目的:探讨利尿剂与强心剂联合治疗心源性肝淤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3例以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源性肝淤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强心剂组(26例)使用以强心剂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拟多巴胺类为主的治疗方案,利尿剂组(27例)使用以利尿剂呋塞米、双氢克脲塞、安体舒通为主的治疗方案,观察肝脏大小、边缘、质地及肝功能恢复情况,并对疗效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53例患者中,利尿剂组中19例有效,4例无效,3例死亡。强心剂组中2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死亡。利尿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明显优于强心剂,二者对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综上所述利尿剂与强心剂联合治疗心源性肝淤血疗效较佳,在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利尿剂;强心剂;心源性肝淤血

心源性肝淤血属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一种并发症,在临床极为常见。心功能失代偿等心脏疾患时,优于右心房内具有越来越高的压力和越来越低的心排血量,因此对肝静脉内血液压力及质量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使其发生改变,进而损害肝细胞,严重的情况下还会造成肝细胞坏死,如果患者持续存在心力衰竭,则会引发肝硬化。因此,临床应该对心力衰竭进行积极治疗,将肝淤血纠正过来,从而对心源性肝硬化进行积极有效的防止。本文探讨联合应用利尿剂和强心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寻求更有效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53例患者中,男28例,女25例,年龄16~78岁,平均56.35岁。有器质性心脏病6个月~34年,平均4.64年。其中缺血性心脏病1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8例,风湿性心瓣膜病14例,先天性心脏病7例,缩窄性心包炎6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Ⅱ级16例,Ⅲ级13例,Ⅳ级24例。随机分为强心剂组26例和利尿剂组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方法

强心剂组(26例)使用以强心剂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拟多巴胺类为主的治疗方案;利尿剂组(27例)使用以利尿剂呋塞米、双氢克脲塞、安体舒通为主的治疗方案。两组患者根据心功能情况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扩张剂,同时使用护肝药物治疗,疗程为一周。

1.3疗效评定标准

如果治疗后患者具有正常的肝功能和肝脏大小、较为锐利的边缘、较为柔软的质地,没有胸腔积液及腹水,则评定为显效;如果治疗后患者具有基本正常的肝功能和较大的肝脏,但和入院时相比有显著回缩,具有锐利的边缘、中等或较为柔软的质地,一些患者仍然有少量胸腔积液及腹水,则评定为有效;如果治疗后患者的肝脏大小、边缘、质地及肝功能等均未得到有效改善[1],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恶化,则评定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用秩和检验本研究中所有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处理,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53例患者中,利尿剂组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2例,无效1例,其中1例因心功能恶化死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6例使用强心剂患者中显效1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死亡1例,其中1例因心功能恶化死亡,另1例因突发严重心律失常室颤死亡。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3.讨论

心源性肝淤血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见并发症。心功能不全致肝静脉压增高,血流淤滞造成肝血液质量变化,造成肝细胞缺氧,同时造成小叶中央静脉压上升,压迫中央区周围的肝细胞,使之萎缩和坏死;心搏量降低、肝血流量下降必然导致小叶中央区氧供降低,出现中央区肝细胞缺氧坏死。肝脏淤血反复发生或长期存在,可导致中央静脉肥厚和小叶中央区结缔组织增生,随淤血加重,病变进一步发展,形成心源性肝硬化。因此,积极治疗心力衰竭,纠正肝淤血能有效防止心源性肝硬化。

肝细胞在肝脏长期淤血及缺氧的情况下坏死,并使结缔组织增生。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静脉在长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后淤血[2],肝细胞也在长期充血性心力衰竭后缺氧,进而损害肝功能;(2)肝内血管在长期阻塞性充血的情况下扩张,使肝小叶中心性坏死,并引发肝纤维化病变,最终导致淤血性肝 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等是心源性肝淤血主要临床表现。因此,临床应该对心力衰竭进行积极的治疗,将肝淤血有效纠正过来,从而对心源性肝硬化进行有效的防止。

本组联合强心剂和利尿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临床效果满意。地高辛通过改善心功能,减轻肝血流不足,减轻肝淤血,改善肝功能。地高辛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对心力衰竭(心衰)的治疗作用:(1)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泵,使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增加,加强心肌收缩力,从而反射性降低末梢阻力,改善心排血量;并发挥利尿作用与减慢心率(介导交感神经作用),最终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压与心肌氧耗量。(2)通过改善压力感受器功能增强迷走神经张力与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肾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与其他正性肌力药不同,地高辛在增强心肌收缩力与减轻前负荷的同时,不增加心脏工作负荷。地高辛可使多数慢性心衰患者症状改善,再住院率和病死率降低。利尿剂通过抑制钠、水吸收减轻心脏的容量负荷,对缓解淤血症状、减轻水肿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本组研究中对53例心源性肝淤血分别使用以强心剂为主和以利尿剂为主的治疗方案,辅以保肝药物治疗,结果显示两组疗效间比较有差异。提示:心源性肝淤血的治疗中利尿剂优于强心剂。其机制可能为:(1)利尿剂通过抑制不同部位Na+重吸收,或增加肾小球Na+滤过,增加水、Na+排出,减轻体循环淤血,从而降低门静脉压力,使肝淤血得以缓解。(2)心衰患者由于心排血量下降,肾动脉血流量亦明显下降,导致醛固酮分泌增多和继发性血管升压素增加[3],水、Na+潴留,肝淤血加重。而保钾利尿剂在受体水平拮抗醛固酮,有效减少水、Na+潴留。从总体上来说,如果患者的肝淤血诱发因素为右心衰,那么通常情况下强心剂具有较差的治疗效果。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其在右心衰时,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容量负荷,和左心室相比,右心室具有较少的心肌。而具体机制还需要相关学者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利尿剂和强心剂能有效减轻心脏负荷,增加排出量改善心功能、肝功能,治疗心源性肝淤血患者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林桂娥;邱伟忠;肖花. 利尿剂与强心剂联合治疗心源性肝淤血的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4(10):1695-1696.

[2] 汪润;余杨;朱红秋;王联发;刘波. 强心剂及利尿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121例对照研究 [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03(8):636-637.

[3] 王宏. 强心剂与利尿剂治疗以心脏收缩功能障碍为主的心源性肝淤血效果比较 [J]. 肝脏,2015,08(20):99-101.

论文作者:于明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5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

标签:;  ;  ;  ;  ;  ;  ;  ;  

强心剂及利尿剂治疗心源性肝淤血53例对照研究论文_于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