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养中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世界一流论文,科学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之一是建设一支迎接21世纪新挑战、适应国际竞争和市场经济需要的、结构合理、团结拼搏的科技队伍,特别是要加快培养中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这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战略措施。
一、当前我国培养一流科技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约4千人, 仅为美国的(12万)3.3%;若按“可比世界一流科学家人数”计算, 则仅为美国的0.5%,英国的1.8%,日本的2.5%,印度的25.4%。 并非中国人笨,海外华人在世界科技界就享有很高的声望。据统计,美国有各类华人专家学者10多万人,占美国现有华人总数164万人的8%左右,其中有3万多人被公认为世界一流科技人才。美国著名大学系主任的1/3,机械工程学会各分会主席中的1/2,阿波罗登月工程高级工程师中的1/3 ,IBM公司800名高级工程师中的55%, 美国电脑研究中心19 个部门中的12个部主任,硅谷主要技术力量中的1/4—1/3……都是华人,他们中间还出了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曾有人说:“没有中国教授的大学,不成其为第一流的大学,没有中国医生的医院,不成其为第一流的医院”,“美国的智慧在华人的脑袋里”。
一流的科学家成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世界一流科学家人数不多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对培养高级科技人才重视不够。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培养一流科学家的主要途径,世界各国无不对此非常重视。自从1978年我国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我国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发展迅速。 1982 年我国仅授予理工农医类的博士学位13个,而1989年这一数字已增至1859个,全国理工农医类在读研究生人数已近万人。1982—1989年全国累计授予理工农医类博士学位已达4827名。这一批高层次的科技人员的培养,对于改变我国高级科技人员的学位结构,弥补高级人才的断层,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然而,由于博士生教育的发展迅速,许多措施没有跟上,使得我国的博士生教育还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①博士生导师年龄偏高,国际上的著名学者少。这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博士生反映,他们在学习方面最感到苦恼的事情是难于确定博士论文的选题。这方面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否认有导师的水平的原因。
②研究经费严重缺乏。据调查,目前博士生每年研究经1.5 千元以下的占50%;1.5—2千元的占12%;5千—1万元的占20%;1 万元以上的仅占6%。经费的缺乏影响了较高水平的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许多博士论文的研究因此而降低了水平,出现了“博士生做硕士生的课题”的现象。同时,基础理论研究由于难度大,耗费多,使得多数研究生转向了应用理论研究或应用研究。论文选题的难度降低,势必影响博士生的质量。
③博士点的仪器设备落后,研究资料缺乏。
④与国外的学术交流少。并非主观上不想交流,缺乏经费是主要原因。
⑤博士生的生活待遇差,对优秀青年缺乏吸引力。据调查,他们平均每月收入仅60元左右,住房条件也比较差,使攻读博士学位失去了吸引力。许多博士点的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几乎是1比1,有的专业甚至招不到博士生。
⑥博士生的思想状况也令人担忧。科学是一项需要无私奉献的事业。在默顿为科学归纳出的科学精神气质中,有一条就是不谋私利,科学研究只是在次要的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然而,在一次对博士生调查毕业后选择工作考虑的主要因素时,50%~60%把收入放在第一位,20%~30%把研究条件放在第一位,30%~40%把研究条件放在第二位。这说明,我国的博士生中仍有许多人把科技事业放在第一位,但也有不少博士生对研究条件并不看重而是把收入放在首位。这种心态不能不使人担忧。
2、我国科技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科技投入不足是影响我国科技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最主要制约因素。1986年,中国的研究开发总经费约为20亿美元,是美国的1168亿美元的1.7%,日本的546亿美元的3.7%,加拿大51.7亿美元的39%,印度21亿美元的95%。若按R&D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均计算, 中国的研究经费是美国的4.8%,日本的6.3%,加拿大的5%,印度的27%。 在研究经费总投入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科研人员的增加反而使本来就不多的经费越来越多地用于人头费支出,真正用来研究的经费进一步下降。经费的严重不足,使大批科研人员因科研任务不足而无所事事,造成人才的浪费,而且由于缺少科学研究的实际锻炼,使科技人员的素质下降。
3、封闭的人才培养环境。
科技发展的活力在于交流,长时期的封闭(原因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不仅严重地阻碍了中外科技交流和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尽管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取得了一些科技成果),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一流科技人才的成长。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不了解世界,世界也不了解中国。中国科技工作者的成就长期不为外界所知,也影响了中国科学家学术声望的提高。时至今日,在我国科技界知名度较高的大都是40年代的留美学者和50年代的留苏学者。因此,客观地说,我国的一流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是被耽误了一代,而是被耽误了两代。
4、人才使用中存在种种不利于杰出人才脱颖而出的弊端。
主要表现在:①经费不足,任务不足,使科技人员无用武之地。中国科协管理科学研究中心199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在828 个高级科技人员中有46.2%的人认为自身的能力发挥不超过50%,而影响其能力发挥的第一位的原因是工作条件不具备。②脑体收入倒挂,脑体收入倒挂引起科研人员心理失衡,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也直接影响科研人员自身的成长。③人才使用缺少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科技领域本应是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而我国长期以来科技人员数量,差不多完全由高等院校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数量所决定。其结果不适应科技工作的人员走不掉,出类拔萃者也得不到更好的工作条件,不能集中财力作出一些重大的科学发现。④忽视了对科技人员的在职教育和继续培养。据调查,从1986年7月至1990年7月的4年时间里,仅有12.6%的具有高级职称的科技人员进修过,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只有15.8%的人进修过;进修过的人,平均进修时间仅3个月。
5、与国际科学界的合作交流少,科技情报工作落后。
我国许多研究人员不了解世界最新学术动态,闭门造车,跟不上国际科技发展潮流,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质量,也不利于我国科技工作者知名度的提高。
二、加强培养一流科技人才的对策
1、进一步对外开放,走高级人才培养国际化道路。
随着大科学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活动,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的国际化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必然伴随着科技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发达国家如美国,不仅成了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也成了世界科学人才培养的中心。80年代,美国各大学共有100 多万外国留学生,每年有20%以上的博士学位授给了外国人。
利用科技发达国家的人才优势和设备优势培养本国的科技人才,已成为科技不发达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一条捷径。印度目前在美国各大学的留学生1.3万多名。从1960年到1980年,大约有1万名印度留学生获美国的博士学位,居各国首位,使得印度的科技队伍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印度的科学家、工程师共8.53万人(1986年),不足中国的1/5, 但是印度被录入四大检索系统的论文数(1987年)及引用率都大约是中国的两倍。
十几年来,我国也从向国外派遣留学生中受益非浅。1990年国家教委、人事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留学生回国人员科技成果展览会,共有2500多个项目参展,其中获国际奖的19项,国家奖的约540项, 获部省级奖的1300项。
借助发达国家的科技力量,培养我国的一流科技人才的途径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继续向国外大批选派留学生外,还有以下途径和形式:①聘请国外一流学者担任博士生的兼职导师,以解决我国博士生导师力量薄弱的问题。②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研究项目,派遣博士研究生或优秀中青年科学家到外国科研机构参加研究工作。③办好国内的国际性实验室,吸引外国一流科学家前来工作。④积极参与国际性的科学交流活动,聘请外国专家前来讲学,为有一定成就的中青年科学家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提供支持,以扩大我国科技情报信息来源。
2、博士点建设集约化,改善办学条件, 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限于我国目前的师资和财力状况,博士点不宜再过多地发展,建设博士点应走集约化道路,集中力量,在少数重点高校和科研机构办一批导师力量强、仪器设备先进、配备有科技文献检索系统、研究经费充足的博士点(一般也是某一领域的全国性研究中心),力争培养出高质量的博士生,创造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宁要少些,但要好些,应是博士点建设和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应遵循的原则。
3、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吸引大批优秀青年攻读博士生,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引入竞争机制。
我国博士研究生的生源少,选择余地小(甚至没有选择余地),在研究生的培养中缺乏竞争机制,是影响我国博士生质量的又一重要原因。在科技发达国家尤其是英、法、德等有着悠久科学传统的国家,获取攻读博士学位资格以及获得博士学位都是非常严格的,往往需要“过五关,斩六将”。这样严格的要求本身就是对博士生科学素质的极好锻炼,也提高了这些国家博士学位的声望。要在博士生的培养中引入竞争机制,首先需要改变攻读博士学位对硕士生和青年科技人员缺乏吸引力的状况。为此,①应当大幅度提高博士研究生的生活待遇,博士研究生在从事研究撰写博士论文期间,其总收入不应低于具有中级职称的科研人员的总收入,住房条件也应尽快加以改善;②对在研究工作中作出较大成绩的博士生予以重奖;③加大博士研究生在晋升专业技术高级职务方面的优势,近期内应明确规定博士研究生在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时不受名额限制,以鼓励硕士研究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报考博士生。在此基础上,把竞争机制引入招生、学习、博士论文研究、毕业分配各个环节,切实提高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4、选好突破方向,确定发展重点。
根据我国目前情况,科研突破方向应有如下特点:其一,有良好的基础,研究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二,研究方法具有中国特色;其三,有一支高水平的、具一定规模的专业研究队伍;其四,无需巨额的研究经费。《中国基础科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课题组已较全面地分析了我国的基础科学研究现状,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组织专家论证,以确定我国一流科研选题的突破方向。
5、建立科学研究“特区”, 为重大科学发现创造良好的小环境。
根据选定的突破方向,建立若干研究基地,实行特殊政策。包括:进入基地工作的研究员实行竞争机制和流动机制;为基地的研究工作提供足够的经费;建立完善的科研服务保障体系(包括图书情报资料和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仪器设备、试验材料的供应);对进入基地的科研人员予以优厚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彻底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6、下大力气提高中国科技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客观条件是获取重大科研成果,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但并非决定性的条件,最关键的是科研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实践证明,世界上不少创造一流水平、有重大突破的杰出人才,他们的研究条件远不是一流的,关键在于他们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中国科技人员最薄弱的地方。我们在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必须充分注意这一问题,千方百计培养科技人才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科学精神的核心是创造精神,我国许多科技人员缺乏对科学精神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他们或者因循守旧,喜欢引经据典缺乏创新意识,或者走到另一个极端,草率地否定原有科学理论,提出种种缺乏科学根据的“全新理论”,这都是缺乏科学精神的表现。这与我国的科技人才培养有关。长期以来,一直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一般技能轻创造技能的倾向。在这方面应借鉴科技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学教师都应该进行科学研究,大学高年级学生必须参加科学研究,大学生和研究生教育都应把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学派之争和“无形学院”是激发科学家创造精神的有效途径,因此,要鼓励我国的科学家勇于创立自己的学派,开展学术争鸣,同时提倡科学家之间进行广泛的科学交流。
总之,中华民族是聪明的民族,只要我们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加强领导,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一定能培养出大批中国的世界一流科学家,一定能攀登世界科学高峰!
(收稿日期 1995—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