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城市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技术措施探讨。主要介绍了线损及其相关概念,归结了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地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提出了降低电网线损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以期为提高电力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电网运营的经济效率作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城市电网;线损;技术降损;管理降损
引言
线损是指电能从电网传输到用电客户这个过程中的损耗。电网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能够全面反映电力在传输与营销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体现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主要指标。
1线损及其相关概念
线损是供电企业一项综合性经济指标,对企业利润有重要影响,其大小取决于电网结构、技术状况、运行方式、潮流分布、电压水平及功率因数等多种因素。线损的高低能够反映一个企业营销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好坏等。加强线损管理并减少漏洞是提高供电企业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1]。
1.1线损的定义
线损是电网电能损耗的简称,是电能从发电厂传输到电力客户过程中,在输电、变电、配电和营销各环节产生的电能损耗和损失。具体指在一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网中的电力设备(从客户计费电能表开始至客户所有电力设备,但不含客户计费电能表)时所产生的有功、无功电能和电压损失,习惯上常指有功电能损耗。
1.2线损率
线损率是指有功电能损失与输入端输送的电能量之比,或有功功率损失与输入的有功功率之比的百分数。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X100%=(供电量一售电量)/供电量X100%=(1-售电量/供电量)X100%
1.3线损电量
线损电量是指从发电厂主变压器的一次侧(不包括厂用电)至客户电能表上所有电能损失。由于线损电量具有不能直接计量的特殊性,所以通常是通过供电量与售电量相减计算出来的,即:
线损电量=供电量一售电量。
2城市电网线损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不善往往是造成城市电网线损过大的主要因素。结合实际分析,认为所在地区电网线损管理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线损计算工作薄弱,线损管理缺乏理论依据。
部分供电公司对理论线损计算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配网设备技术档案的建立与更新不及时,致使计算出来的理论数据和实际数据差距较大,且没有进行数据分析、原因查找,导致对线损的分析、控制没有依据。
(2)各职能部门权责不清,互相推诿时有发生。线损管理工作有的是生产技术部门负责,也有的由营销管理部门负责。作为一项综合性技术、经济指标,线损与电网规划、结构、运行状态、计量方式及其准确性、电量抄核、窃电、黑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涉及到生产管理、配网管理、调度中心、用电营销等所有相关部门。以上种种因素都导致线损指标无法不成,故若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义务不清,线损指标也就无从考核。
(3)其他问题。例如:线损管理指标实行一刀切,不尽合理:线损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供电单位体制不利于加强线损管理;网损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等。
3降低电网线损的措施
降低线损的措施一般可分为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2大类。技术降损是指对电网的某些环节、元件经过技术改造或技术改进,推广应用节电新技术和新设备,采用技术手段调整电网布局、优化电网结构、改善电网运行方式等来减少电能损耗的方法。管理降损则是指建立规范的管理措施,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制度、规定和奖惩措施,以保证线损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开展。
3.1技术降损[2]
3.1.1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
合理调整电网运行电压,对电网进行升压改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为在负荷功率不变的情况下,电力网输配电设备的有功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合理地调整运行电压,将电网电压提高,则通过电网元件的电流就相应减少,功率损耗也会随之降低。因此,升高电压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3.1.2合理选择线路供电半径和导线线径
供电半径是指线路首端至末端(或最远)的变电站(或配电台区)的供电距离。10kV线路供电半径应根据电压损失允许值、负荷密度、供电可靠性确定,并留有一定裕度;而低压0.38kV和0.22kV线路,供电半径宜按电压允许偏差值确定,但最大允许供电半径不宜超过0.5km。导线线径大小直接影响导线电阻大小,根据电阻公式R=p·L/S(p为导线电阻率,L为导线长度,S为导线截面积)可以看出,导线线径越大,电阻越小。由此可知,逐步改造残旧、导线截面积小的线路,缩短供电半径:进一步完善10kV及以下配网结构,解决配电网卡脖子、迂回供电等问题,可有效降低线路损耗。
3.1.3电网无功补偿降损
电网中大部分电气设备属于电感型,运行时需从系统中吸收无功能量建立交变磁场,进行能量传递。为满足用电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电网在输送有功能量的同时,还需要输送一定的无功能量,这使得电网输送的有功能量减少,设备的利用率降低。因此,要加大对无功补偿装置的管理力度,大力推广动态无功补偿设备等新技术,提高全网无功电压控制的自动化水平。同时,还要建立电压合格率监督检查机制,每月对各项电压考核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提出有效措施提高电压合格率。
3.1.4提高用电负荷率
供电系统的用电负荷率如波动较大,将影响供电设备效率,而且会使线路功率损耗增加,因此,合理调整用电负荷,努力提高用电负荷率,可有效降低线路的电能损耗。负荷电流波动幅度越大,线损增加越多。当线路在一段时间内负荷较大而另一段时间内负荷较小,甚至没有负荷时,线损将成倍增加。因此,加强负荷管理,实现均衡用电是降低线损的有效措施。
3.1.5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
所谓配电网经济运行就是指在现有电网结构和布局下,充分、合理地利用“调荷’,和“调压”等措施,使线路的负荷电流达到经济负荷电流,变压器的综合平均负载率达到经济负载率的合理运行状态。实现配电网经济运行的具体措施有:(1)调整客户用电负荷,实现线路负荷达经济负荷值:对轻负荷线路,采取轮流定时供电方式;对重负荷线路,安排客户实行避峰、错峰用电,努力实现均衡用电。(2)合理调整变电站主变压器电压分接头,使配电线路的运行电压达到规定值。(3)通过投切变电站内、配电线路或客户的补偿电容器容量进行调压,降低电压损失。(4)对双主变并列运行的变电站进行主变经济运行分析计算,合理投切2台主变,使主变处于最经济的运行状态。
3.2管理降损[4]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线损四分管理机制,并建立线损管理责任制。
(2)完善配网设备基础资料管理,保证数据动态更新,夯实线损四分基础管理工作。
(3)完善抄表管理制度。要求抄表人员严格按规定周期抄表,合理安排抄表时间和抄表路线;同时须防止或减少错抄、漏抄等现象。
(4)建立线损分析会议制度,落实线损考核奖惩工作。坚持做到年部署、季总结、月分析考核,及时发现线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线损考核奖惩制度,制定严格科学的考核标准。
4总结
线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工作。电网降损管理工作者除了应采取各种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外,还需根据电网实际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电网的降损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电力能源的综合利用率,提升电网运营的经济效率。
参考文献:
[1]欧阳刚,陆建国,陆海泉. 浅析电力企业供电线损管理及其降损措施[J]. 科技创业家,2012(18):263-263.
[2]莫松明,邹农. 配电网技术降损措施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1):37-38.
[3]廖学琦. 配电网经济运行及降损效果分析[J]. 中国电力,1998(9):47-50.
[4]宁丽存,雷君召. 配网及用电技术管理降损对策分析[J]. 硅谷,2014(22):209-209.
论文作者:张泽慧,孟庆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电网论文; 线损论文; 电压论文; 电量论文; 电能论文; 措施论文; 负荷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