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黑龙江绥芬河157300)
【摘要】:目的:探析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胆结石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胆结石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胆结石片治疗。结果:两组胆结石患者术后1天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比,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30天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17.29±4.16)µmol和(22.97±5.16)U/L,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在实施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给予患者肝胆结石片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胆结石微创手术;肝胆结石片;胆结石;临床疗效
胆结石是指患者胆囊内存在结石,导致其引起一系列的病理学变化,胆结石在我国是一种具有较高发病率的疾病,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胆结石患者若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时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研究中,胆结石患者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给予患者肝胆结石片进行治疗,观察其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30例胆结石患者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所有患者经B超、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胆结石,排除合并有其他结石疾病患者、患者不能够耐受麻醉或手术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有15例。
对照组: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范围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9.26±3.15)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14年,平均患病时间为(7.25±1.16)年。
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43-76岁,平均年龄为(59.81±3.79)岁,患病时间最短1年,最长1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7.39±1.41)年。
观察组和对照组胆结石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能够进行相互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胆结石微创手术治疗,在对患者进行胆道探查时,应用纤维胆道镜和双颊双脉激光机进行碎石,手术完成后,给予患者常规后期维护。
观察组: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治疗,在手术完成后,患者在30天内服用肝胆结合片, 每次3克,每天3次,连用30天。
1.3 观察指标
两组胆结石患者经过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天和术后30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并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两组胆结石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χ2检验,用( )表示两组胆结石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采用t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当P<0.05时,表示数据差异显著。
2 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1天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比,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将术后30天两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见表一。
观察组和对照组胆结石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对比,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6.67%),对照组患者出现6例(40.00%),两组数据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胆结石是肝胆外科中较为复杂的一种疾病,在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多年来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是,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很难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而且,手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较大的盲目性和局限性,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可能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十二指肠损伤、胆道出血、奥迪括约肌丢等,而且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后,并未取得理想的疗效,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较大的不利影响[2]。
目前微创手术仍是胆结石临床治疗的主要治疗方式,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微创手术治疗能够在结石所在部位直接取石,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组织造成伤害,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结石粉碎,而且对结石的推动力小,能够有效避免胆道壁穿孔[3]。但是微创手术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同样存在一些不足。肝胆结石片是一种消化系统利胆药物,是一种纯中药剂,肝胆结石片对胆色素结石和胆色素-胆固醇混合有明显溶蚀作用,因此肝胆结石片能够有效缓解胆结石患者的病情,帮助患者快速解除胆囊炎症,使患者的肛肠循环逐渐正常,患者因此能够增加食欲,迅速将体内的闷胀感消除,不仅如此,肝胆结石对人体肝胆中游走的胆红素具有抑制作用,恢复胆碱的正常组成,对胆固醇进行抑制,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4]。
本文研究中,两组胆结石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胆结石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天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分别为(47.25±8.73)µmol和(115.28±36.45)U/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46.28±9.16)µmol和(116.34±47.28)U/L,两组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0天再次比较两组胆结石患者的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数据分别为(17.29±4.16)µmol和(22.97±5.16) U/L,其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
综上所述,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对胆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适合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马明宝.微创手术对胆结石症患者的临床应用探析.中国伤残医学,2014,22(17);73-74.
[2]许德华.微创手术配合药物治疗对肝胆管结石138例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7);249-250.
[3] 徐伟,王进峰,程瑞波等.改良经皮经肝胆镜联合肝胆结石片用于肝胆结石对患者肝功指标的影响分析[J].医疗装备,2016,29(2):62-64.
[4]王毅东.肝胆结石片治疗肝胆结石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中国社区医师,2015,0(6);74-75.
论文作者:陈爱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7
标签:胆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肝胆论文; 结石论文; 微创论文; 丙氨酸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