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全麻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论文_黄伟阳

预防全麻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论文_黄伟阳

广西兴业县人民医院 537800

【摘 要】术中知晓指的是患者在全身麻醉手术当中,存在着意识和明确的记忆,在手术之后,能够回忆其中所发生的事情,并且告知是否存在着疼痛的情况。从总体上来说,术中知晓的发生概率并不是特别高,但是一旦发生这样的问题,就容易给患者带来比较大的困扰,例如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方面的后遗症,甚至会有患者出现创伤后的应激障碍。总结分析预防术中的知晓最新研究进展,能够为广大的麻醉医师提供更多的治疗思路,预防患者出现术中知晓的现象。

【关键词】预防;全麻手术;知晓;研究进展

自从1950年报道了第一例全身麻醉手术当中知晓情况之后,术中知晓已经成为了医学界当中从事麻醉工作人员的关注话题,并且至今都是全球满学界需要面临的一个问题,也是尚未得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难题[1]。目前针对全麻醉手术当中知晓的发生和预防存在者比较多的争议,很多新的技术都可以监测手术当中知晓的发生,但是这样的检测技术并不能够完全避免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知晓发生的现象,因此,本文主要对预防手术当中知晓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一、术中知晓的发生机制

目前在临床的实践过程当中,还没有能够有效的区分手术当中的患者是处在觉醒的状态,还是睡眠的状态,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全麻醉手术当中监测器的性能,需要充分的了解手术当中神经生物学的具体机制,主要的内容包含着记忆和意识等等[2]。

1、意识机制

历史机制通常情况下是人们的机体对于自身和环境的一个感知,一个较为健全的意识状态,受到大脑皮层觉醒的影响,而觉醒也是人的大脑皮层最基本的一种生理现象[3]。在全麻醉的手术当中,却麻醉的药物既能够对大脑皮层产生抑制作用,同时也能够对脑干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的活动进行抑制,让患者进入到一个睡眠和麻醉的状态当中,会在神经介导抑制的作用之下,对觉醒和意识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干扰,最终引发人们身体当中的麻醉现象[4]。对于不同的麻醉药物和镇静药物来说,他们在睡眠的调节方式方面和具体的麻醉效应都有着区别,通常情况下,丙泊酚和苯海拉明可以对来自乳头体的组胺能神经元的传递进行抑制或者阻断,让人们出现催眠方面的现象[5]。对于右美托咪定这种药物来说,它催眠的效应主要就是对肾上素受体进行激活和抑制,而人们常用的异氟烷和七氟烷,主要是促进下丘脑的神经元出现觉醒。如果使用的是咪达唑仑,那么这种药物会对记忆进行减弱或者阻止,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减少手术当中知晓现象的发生[6]。

2、记忆机制

在记忆机制方面,主要有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这两种类型。内隐记忆指的是患者并不能够回忆起自己在全麻醉期间所出现的事件或者事情,但是在一些手术当中所出现的特定事件,将会导致患者在手术之后,无论是行为的能力还是操作的能力都出现变化[7]。外显记忆是患者能够回忆自己在全麻醉期间所发生的事情或者相应的事件,一般来说,在手术过程当中所出现的情况,大多数属于外显记忆[8]。

在人体当中使用麻醉药物,主要是对突触传递和神经元的兴奋离子通道进行调节,与此同时也会对神经递质受体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作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医学工作者对于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也在不断的进步[9]。未来在作用机制方面将会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能够改善手术过程当中监测的准确性,同时也阻止手术过程当中知晓情况的发生[10]。

二、术中知晓的预防措施

1、术前评估

在术中知晓情况的预防措施当中,术前的评估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应该建立在全面复习疾病历史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注重建立在访视患者及检查的基础上,要充分联系麻醉手术的安危,开展综合的分析工作,需要全面对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身体状况开展评估,制定完善的麻醉方案[11]。在和患者交谈的过程当中,医护人员要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方式,戒除他们存在的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此外,医护人员还要和手术的医师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了解患者的手术方案,估计手术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积极提出防治的措施[12]。作为麻醉的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为他们选择适合的麻醉药物以及相关的设施和仪器,能够根据药物的副作用,决定这些药物的具体使用剂量[13]。在手术开始之前,需要高度重视ASA分级处于IV—V等级的患者,主要关注的内容是,他们是流动力学的不稳定情况,需要告知患者,手术过程当中有可能出现知晓的现象[14]。医务人员还可以预防性的使用苯二氮卓之类的药物,因为这类型药物对手术当中的知晓,能够产生遗忘的作用。加强对患者麻醉的深度检测操作,保证患者的身体当中有一个有效的静脉通路,与此同时,完成血压和心率等各个生命监测要素的监测,注重开展呼气末麻醉气体的分析[15]。

2、开展术中的监测和管理

在全身麻醉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手术需要,同时也维护患者本身的安全,应该是患者达到充分镇静的状态,并且处在一个完美镇痛的状态之下。在手术过程当中,如果有知晓危险的状态时,例如出现气管插管困难的现象,要注重进行镇静药物的追加[16]。正在呼气末的时候麻醉药物的浓度也应该维持在0.7MAC以上,因为这个数字是肺泡气最低的一个有效浓度[17]。在手术过程当中,一些不恰当的麻醉处理会导致麻醉的过程出现过浅或者过深的状态,例如在肌松药的掩盖之下,术中的麻醉过浅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术中知晓的情况[18]。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手术的过程当中患者的具体症状,开展及时的监测和管理工作[19]。作为麻醉的医师也应该时刻关注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进程状态,保持着一个比较强的警惕心,减少人为失误现象的存在,并且注重不要在手术台上面讨论患者的个人情况[20]。

3、术后随访

在全麻醉手术之后,麻醉医师应该在72小时之内对患者进行相关的随访工作,随访的次数是要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来进行确定,需要对患者的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和泌尿系统等进行依次性的观察,并且对各项检查工作进行完善,询问患者在手术当中是否有知晓的情况发生[21]。如果发现患者在手术当中出现了知晓的现象,那么应该和主管的医师进行共同性的处理工作,开展一些针对性的治疗,不断对患者加强人文的关怀[22]。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注重和各个科室之间进行联合,帮助患者解决手术过程当中的至少困扰问题,不断地增进患者在康复方面的速度[23]。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全麻手术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术后知晓,那么不仅会有可能影响其在术中的心理状态,还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后遗症,因此,要加强全麻术中知晓预防工作的研究。虽然目前在全麻醉手术开展的过程当中,医疗设备还不能够开展准确的手术知晓监测,但是如果患者有较为足够的心血管功能储备,那么就能够加强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的监测工作,例如对患者的体温等基本生命指标进行监测,同时也监测呼气末的麻醉药物浓度,确保每一名患者在全身麻醉的过程当中,能够获得比较足够剂量的麻醉药物,能够综合性的判断患者在麻醉方面的深度状况,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基本上可以预防患者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出现知晓的现象。在实际的临床当中,医护人员还要通过一些特定的临床处理方式,预防患者在手术的过程当中出现知晓的情况。例如开展手术之前的评估工作,在手术开展的过程当中进行适当的干预,同时在手术结束之后进行进一步的随访和处理。在未来的医学发展过程当中,研究和探索更加有效的检测设备和具体的方法,预防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出现知晓的情况是努力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于海娇,吴迪.靶控输注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患者术中患者知晓和术后恢复情况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7):68-71,79.

[2]李庆忠.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122-123.

[3]李静,刘丹彦,平斯妍.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6):1158-1163.

[4]张莉.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状况180例临床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36):7758.

[5]蒋迅.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8):2873.

[6]李明祥,刘士红.不同剂量咪唑安定预防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的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17):67.

[7]王志国,刘明群,吴书平.全身麻醉术中知晓率及其预防[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2):204.

[8]王锷,叶治,潘韫丹,等.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7):671-675.

[9]赵彦芬,艾艳秋,张卫.全身麻醉患者术中知晓情况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7):41-42.

[10]侯涛,胡利国,康芳,等.全身麻醉术中知晓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5):540-542.

[11]段波,黄立,杨晓丹,等.影响术中知晓发生干预措施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8,34(4):561-563.

[12]王锷,叶治,潘韫丹,等.全麻术中知晓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危险因素[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6(7):671-675.

[13]侯涛,胡利国,康芳,等.全身麻醉术中知晓情况调查及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4,17(5):540-542.

[14]李静,刘丹彥,平斯妍.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及高危因素[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6):1158-1163.

[15]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指南(2014)[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8-72.

[16]刘珍珍,夏中元,姚瑶,等.全身麻醉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临床特征和对策[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16-17.

[17]刘进,邓小明.吸入麻醉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23-65.

[18]邱红雨,张国庆,李晶莹.两种监测方法在全身麻醉术中知晓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6):608-609.

[19]倪卫国,钟泰迪.不同靶浓度瑞芬太尼对腹部手术患者七氟醚MACBAR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7,27(7):588-590.

[20]廖先梅,李志勇.全麻病人术中知晓与术后心理状况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4,21(6):73-76.

[21]秦忠林,郝玉龙,王琼.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并发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两例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2017,38(5):458-460.

[22]时昕,王东信.患者发生术中知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41):3272-3275.

[23],,于布为,叶铁虎,等.术中知晓预防和脑功能监测指南(2014).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编.中国麻醉学指南与专家共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68-72.

论文作者:黄伟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8

标签:;  ;  ;  ;  ;  ;  ;  ;  

预防全麻术中知晓的研究进展论文_黄伟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