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男子汉》教学实录及说明,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我们家论文,男子汉论文,教学实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黄厚江/执教 杨中普/整理
【课堂实录】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和作者。)大家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现在请一个同学说说他是怎样预习的。
生1:我把课文通读了两遍,查了一些不懂的词语。
师:这位同学的预习习惯很好。不过,预习除了读课文,注意生字词,高质量的预习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大家在预习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生2:课文中“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这句话,我不太理解。
师:这个同学的问题提得很好,说明他预习的时候在用心思考。现在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可能还有难度,在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之后,我想这个问题一定能够解决。黄老师在读这篇课文的时候,也有许多问题。首先我对课文的题目就产生了疑惑:“我们家的男子汉”,是谁的家?
生3:作者的家。
师:对。是作者的家。可是,既然是作者王安忆的家,作者为什么不说是“我家的男子汉”,而说是“我们家的男子汉”呢?
生4:课文中提到的这个小孩是王安忆姐姐家的小孩。
师:哦,原来这个家不是作者的“小”家,而是一个比较大的家,还有作者的姐姐姐夫等其他家庭成员。除此以外,大家再想一想,从表达效果上看,“我”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生5:“我们”有一种亲切感。
师:对。表达出作者和孩子的亲切,可是除了亲切感呢?——好,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个题目读一读。想一想,如果要在标题后面加上标点,加什么标点好?
生6:感叹号。
(师在题目后面加上感叹号。)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一生读。)
师:他读出了什么感情?
生7:自豪感。
师:很好,同学们品味出了其中的自豪感。确实,作者在同外人讲述他们家的男子汉时充满了自豪。
(师板书:亲切感,自豪感。)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显著特点?
生1:文章除题目外还有小标题。
师:这些小标题有什么作用?
生2:可以总结这部分的内容。
师:“总结”这个词用得似乎不太恰当。总结是相对前面的内容而言,如果是领起后面的内容,我们叫——
生3:总领。
师:是的。小标题的作用可以是总领或概括文章某一部分的内容。但有同学阅读课文时发现,有些小标题不能概括这一部分的所有内容,你们有没有发现不能概括这一部分内容的小标题?
生4:有。文章中有一个标题是“他的眼泪”,我认为这部分内容有的与“眼泪”无关。
师:哪些内容呢?
生4:当这个孩子收到作者的来信时并没有流泪。
师:大家一起来看这部分内容。我要了解一下大家的想法和意见。同意这位同学意见的请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不同意这位同学的请举手,我们请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理由。
(部分学生举手。)
生5:我认为还是同眼泪有关系的。那个男孩看完信后跑进洗手间用毛巾捂住脸,是不想让别人看见他流泪,他认为流泪是一种屈辱。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看来这部分内容还是同眼泪有关系的。应该说,本文的小标题,还是都能概括相应部分内容的。同学们思考一下,小标题的作用,仅仅是概括相应部分的内容吗?
生1:还可以使结构层次更清楚。
生2:吸引读者。
生3:使文章更生动。
师:文章的生动,主要依靠语言。当然,有些小标题语言也的确生动。其实小标题有很多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小标题有不同的作用。而写人的文章用人物的语言作为小标题,就很有特点,而且有不同一般小标题的作用。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下面请同学们从文章的每一部分中找出一句你认为最合适的人物语言作为标题。
我们分一下工,第一组和第二组的同学负责一、二两个标题,第三组和第四组的同学负责三、四两个标题,剩下的同学负责余下的标题。反应快的同学完成自己的任务后可以兼顾其他部分。
(生思考并动手换标题,师观察到学生都完成后开始交流。)
师:好。现在我们开始交流,从最后一部分开始。这个小组有人举手,谁先说?
生1:我找的是“外婆,你不要我了。”
生2:我找的也是这句,我小时候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想法,用这句话做标题能感觉到小孩的天真。
师:这个同学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文章的理解相打通,很好。
生3:我把“不喜欢”作为这一部分的标题,这句话体现了一种男子汉的气势。
师:“不喜欢”三个字,语言干脆,态度鲜明,体现了小男子汉的特点。有不同意见吗?
生4:我认为“我怎么办呢?”这一句好。
师:大家觉得哪一句好?
生(大多数):“不喜欢”。
师:的确是这一句好,因为最能表现男子汉特点。“他的眼泪”换成哪句话好?
生1:“不痛,不痛。”
生2:“你真臭啊!”
生3:“王安忆,你真是一个好玩的大坏蛋。”
师:同学们找出了三处,可是“你真臭啊!”是人物的语言吗?
生4:不是,是作者说的话。
师:大家说用哪一句好?
生(众):“不痛,不痛。”
师:同学们的回答很整齐,达成了共识。“他对独立的要求”换成哪句好?
生1:“不要,不要。”
生2:“你回去,回去嘛!”
师:我觉得两句话不分上下,都能体现他男子汉的特点。不过我倾向于后者。“他对父亲的崇拜”这部分呢?
生1:“我爸爸会的。”他认为爸爸无所不能。
生2:“我叫爸爸打你”表现了儿童的天真。
师:同意前者的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同意后者的举手。
(部分学生举手。)
师:老师认为前者更好,小男孩崇拜爸爸是因为爸爸很能干,希望自己能成为什么都会的男子汉,用前者更加切题。第一个标题大家怎么换?
生1:“用肉汤拌饭可以吗?”
生2:“那么棒冰可以吃吗?”
师:当和尚,不能吃荤,退一步,吃肉汤,最后是棒冰,小男孩的提问层层深入,说明他对少年英雄的向往。老师认为“那么棒冰可以吃吗”这个最低要求更能体现人物的心理,将他对食物的强烈欲望表现得更到位。同学们想一想,如果换成人物的语言作为标题和原来的小标题相比,有什么好处呢?
生(众):使人物的特点更突出。
师:的确如此。现在请同学再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对人物不同角度的描写概括“我们家”这位男子汉的特点。
生1:好吃,崇拜父亲,向往独立,不爱落泪。
师:“好吃”有点贬义色彩,就说是“能吃”罢,不爱落泪也就是坚强,老师简单板书一下。
(师板书:能吃、能干、独立、坚强。)
师: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很好,但是少了最后一部分,这部分的概括确实有一定难度,让我们一起来思考。有哪位同学愿意试一下?
生2:不能自立,依赖大人。
师:这还是男子汉的特点吗?
生(摇头):不是。
师:他认为这部分是写小男子汉的缺点——不成熟。同意他意见的请举手。
(一生举手。)
师:还有人支持你,说明你不孤独。
生3:我认为是一种追求。
师:追求什么?
生3:一种他喜欢的生活。
师:追求的东西得不到怎么办?
生3:沉着应对。
师:很好。小男孩虽然不想回去,虽然对外婆和阿姨十分不舍,但还是果断地选择离开,勇敢地面对挫折和挑战,这可以说是一种理智。有时候我们出于感情不想做某件事,但道理告诉我们必须去做,我们还是去做了,这就是理智。有理智,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男子汉的一种品质。
(师板书:理智。)
师:刚才我们一起归纳了“我们家的男子汉”身上的许多可贵品质。请大家从这些品质中挑出你认为作为一个男子汉最重要的一点。
生1:坚强,男人都比较坚强。
生2:理智。
生3:独立,男子汉不能依靠别人。
师:不光不能依靠别人,还要让别人依靠你。对吗?
生3:对。
生4:我认为理智最重要,他能改变你不够坚强和独立的缺点。
师:如果一个男子汉光是坚强和勇敢,而缺乏理智,那也不行,甚至很可怕。
生4:没有理智的强人可能会成为草莽英雄。
师:对,所以相比之下老师也认为理智最重要。学了这篇课文,大家对男子汉应该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定位。请大家拿出一张纸,写上一句话,说出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应该是怎么样的,可以用文中的原话,也可以是自己的话,语言可以生动形象,也可以富有哲理。
(生在纸上构思书写,然后交流。)
生1:男子汉不流泪,不喊疼。
师:虽然通俗,但很具体,很形象。
生2:理智第一,能干第二,坚强第三,独立第四,理智与能干并肩,坚强与独立同行。
师:结构工整,富有诗意,也很有哲理。
生3:男子汉是家中的顶梁柱。
师:男子汉不仅是家中的顶梁柱,而且是民族的顶梁柱。用了比喻,很好。
生4:男子汉的胸怀宽如海。
师:非常好。老师最不喜欢小肚鸡肠的男孩子。
生5:男子汉,不蛮干。
师:精巧,有意思。同学们写得都很好,就不再一一交流了,大家课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有位同学根据这篇课文的内容,写了一首小诗《小小男子汉宣言》,既能概括课文的内容,也能表达同学们的心声。现在,老师把小诗中的一些内容空了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看怎么填。
(师投影展示小诗内容。)
小小男子汉宣言
我是一个男子汉,
自己的事情——;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男儿有泪——;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男子汉——困难;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生活的挑战——;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生活的责任——。
(学生尝试填写并交流。)
师:现在看看大家和那位同学想的是不是一样。(展示投影。)
小小男子汉宣言
我是一个男子汉,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男儿有泪不轻弹;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男子汉不怕有困难;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生活的挑战敢直面;
我是一个男子汉,
生活的责任我承担。
师:下面请大家齐读这首小诗,注意读出男子汉的气概。
(生齐读。)
师:读得很好。现在我想问,开始有个句子不懂的同学,那个句子懂了吗?
生1:懂了。
师:你能说说对“这是一个男孩子,这是一个男人”这句话的理解吗?
生1:从性别看,从年龄看,他还是个小男孩,可是他已经具有了男子汉的品质,所以又是一个男子汉,一个男人。
师:非常好。文章有很多句子,都有深刻的寓意,大家都要能够理解。有没有还不能理解的句子?
(有的说“没有”,有的摇头。)
师:好。那我要考一考大家。文章最后一段中“这真是比任何文学还要文学,任何艺术还要艺术”,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2:生活比文学更能塑造一个男子汉。
师:还能深入一点吗?“这”指代什么?文学和艺术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大家看上下文的内容加以揣摩。
生3:文学和艺术的特点就是创造和创新,作者认为一个人的成长是一种最了不起的创造和创新。
师:有自己的理解,也很有深度。同学们看前一个句子:“看着他那样的一点一点长大……这实在是一件最最奇妙的事情了。”这是一个男子汉在长大,这是一个生命在成长,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在介绍他们家中的一个小小男子汉,而且在歌颂一个健康生命的成长。健康的生命,成长的生命,是最最美丽的!我想,作者写这篇文章和黄老师读这篇文章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大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愿望吗?
生(女生):希望男同学都成为男子汉。
师:不错,但还不全面。男子汉不是一个性别上的属性,而是一种精神和品格的体现。我,作者,你们的父母,都希望你们,希望我们所有孩子都能成为男子汉,都具有男子汉的可贵品质,成为你们家庭的,也成为我们民族的顶梁柱!
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