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节能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诸多方面,如自然环境、规划设计、建筑施工、政策法规、物业管理、居民节能意识等。建筑节能设计在现阶段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片面追求建筑面积,设计时执行节能标准比例较低、公众的节能意识薄弱、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等等,但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必须和各方共同努力,加大科技研究力度,采取严格的奖惩措施,从前期着手,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这也是我国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措施;屋面设计
一、 我国建筑节能的现状
我国城市化的快速的发展势必会带动建筑业的发展,城市房屋大量增加,造成建材及能源的大量耗费,特别是建筑物的采暖设备和空调都耗费巨大的能源。目前在建筑方面的总耗能已经占据全国总消耗的45%,因此,建筑节能必须立刻实行,这将有利于以后经济的发展。建筑节能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发达国家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在建筑节能这方面已取得良好的成绩,而我国建筑节能的实施相对于发达国家要晚,在这方面的水平落后于这些发达国家。
二、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基本原则
1、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原则
气候适应性原则是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的重要原则,对于不同的地区来说,气候因素往往会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也正是为什么不同地区的建筑有着不同的特色。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想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能源,就要充分地利用本地现有的自然资源。同时更要能够消除恶劣的气候环境的影响。
2、整体规划的原则
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往往不能缺少整体的规划,从整体出发进行建筑节能的规划和实践,说到底就是一种宏观层面的管理,它更加侧重对于建筑设计的规划、整体结构的设想和反思,是整个设计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只有在宏观层面对建筑设计进行节能方法的探索,才能够有效地促进接下来的具体工作顺利地实施下去。
3、多手段配合的原则
对建筑节能问题的探讨除了宏观层面的控制和管理,还需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即深入建筑设计的具体工作之中去,进行综合性地分析,不能够只是从某个环节入手,重视其中的一个环节,忽视了各个环节的衔接和系统性。建筑的选址、规划、布局、建造等环节的实践过程中,可以通过使用相关的新型材料、设备和产品进行节能,严格相关的建筑节能标准,同时更要积极地加强节能设计的管理和监督。
三、建筑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建筑节能设计的两种方式中,由于主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性高而且复杂,维护工程浩大、投资成本高,并不适用于普通住宅建筑。而被动式建筑节能方式不仅投资成本低、低技术化,更加经济化与生态化,是一种高效、低耗、低污的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式之一。为此,下面将详细分析被动式的建筑节能设计方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引导自然通风
通过节点设置引导建筑自然通风,可通过总平面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两个方面来实现。其中,总平面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如何运用建筑体型的方向性和室外环境设计,来到达合理引导自然风流的效果。
(1)建筑体型设计
建筑体型设计中主要考虑四个方面的内容,即扭曲平面、尖劈平面、通透空间、开放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扭曲平面:就是通过体型设计增大主导夏季风向的外表面,有效改善建筑吸风面的风环境;尖劈平面:与扭曲平面相对应,通过“尖劈”的形体设计主导冬季风向,由于这种情况下的设计避免了与冬季主导风向形成垂直关系,有效消弱了冬季寒流带来的不利影响;通透空间:在每层建筑中设置适当高度的天窗,可利于疏通室外风流,夏季通风将非常好;开放空间:就是在建筑中适当地设置掏空空间,既利于疏导室内通风也利于释放过大的室外风流。
(2)室外环境设计
室外环境设计主要考虑如何开敞空间、利用自然空调、合理设置植被位置、利用构造物达到节能、低耗的效果。开敞空间:尽量设置南向的开敞空间,以便在冬季争取更多的日照,在夏季更加的通风;利用自然空调:所谓的自然空调就是利用合理的植被设置而达成的。在建筑南侧可以设置水面植被,利用水体蒸发所带来的能量改善微环境的炎热条件,同时这种设置也可以在冬季强化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吸收更多的热量;合理设置植被位置:在室外环境设计中通过合理地设置灌木乔木位置,在引导南侧风向进入建筑室内的同时,在北侧也起到一定的屏障效果;利用构造物:就是灵活利用挡风墙和导风板等构造物,并适当结合绿化设计,引导夏季风流、阻挡冬季寒流。
2、太阳能利用
当前,太阳能利用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应用非常广泛,探讨建筑节能设计这一话题时太阳能利用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在低技术化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太阳能利用与主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有所不同,在该种设计方式下的太阳能利用,主要是以合理构造为基础,通过巧妙的构造设计使太阳能直接被利用,在这一过程中做到低技术、低成本、低消耗,实现建筑节能、低耗。下面将切实分析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下的太阳能利用方式。
(1)通过直接受益式系统利用太阳能
在直接受益式系统中,利用导光板、蓄热墙体等构造物直接利用太阳。利用设置合理的导光板将更多的光线反射进室内,使建筑更好的采光和采暖。蓄热墙体一般为混凝土、砖等制成,在白天储存大量的太阳能,晚上则可将能量释放在室内,以供暖,减少冬季制热所消耗的能量。
(2)通过对流环路式系统利用太阳能
为了形成对流环路式系统,首先将构件维护部位设置成双层壁面,形成封闭的空气层,然后将各部分的空气层连成一种循环系统,使其在太阳能辐射产生的热力作用下,依靠“热虹吸”作用产生对流环路。在对流环路式系统中,可通过储热体加热空气,然后利用对流循环系统中流动的空气加热室内墙体,满足室内环境对温度稳定的需求,以实现太阳能供暖。
(3)通过附加日光系统利用太阳能
附加日光系统一般都建在建筑南向缓冲区,如阳台、小门厅等。在阳台这类南向缓冲区内设置更多的透明玻璃,形成一个比较透明的空间,在其中安置一定数量的储热体吸收太阳能,部分用于储存,部分直接进入室内用于改善室内环境,为人们居住提供更为舒适度的条件。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建筑行业中,只有充分认识到节能措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才能将节能措施应用到建筑工程的屋面、墙体及门窗等方面上,通过应用新型的节能材料、技术,以实现建筑工程的节能减排目的,对降低资源损耗及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贾彤,王英群.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J].现代装饰(理论),2012
[2]黄志英.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节能措施应用探析[J].福建建材,2012
[3]黄国辉.浅析建筑设计中建筑节能措施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论文作者:庞杯杯,高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8
标签:建筑节能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论文; 太阳能论文; 节能论文; 措施论文; 室外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3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