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欣杰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江苏昆山 215300
摘要:装配式建筑在西方及日本等发达国家运用较早、发展及最快,近几年随着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生产与发展成为建筑发展的新潮流,本文主要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相关前景及造价,仅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造价;分析
装配式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质量高、绿色环保节能等优点。然而经过多年推广,装配式建筑在中国的发展仍不成熟。在当前建筑市场作为充分竞争市场的情形下,由于建造成本无法有效下降,又会导致装配式建筑的广泛发展和大范围应有受到很大的制约,最终会导致建筑行业产业化进程降低。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进行造价及发展前景的分析,以帮助政府决策者从中获取实证。文章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结果来探讨影响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因素,突出研究装配式建筑造价因素,并试图给出改善这些因素的方案。
1 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调研
通过结果分析,我们发现被调查者所在的城市涵盖中国大陆近半数的省市,由于问卷并没有覆盖中国所有省市且数量有限,有可能造成分析上的偏差;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年龄在 26 岁以上,间接可以体现被调查者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增加了问卷结果的可信性;近 60%被调查者表示单位没有在建的装配式建筑或者不了解。这表明装配式建筑在中国还是方兴未艾,需要大力支持。
被调查者中有 102 名在施工单位工作,调查结果显示在施工过程中,装配式建筑优于传统现浇建筑的主要方面有施工进度快,效率高;节约成本,尤其节约了劳动力;工程质量有保证。简而言之,装配式建筑施工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实现了节约人力物力财力。但存在很多主要问题:构件转运及吊装时存在损坏现象;因设计错误造成的构件返工;施工现场需要多方协调。可见,未来装配式建筑施工需要实现灵活性、多样性、实用性多方面的结合。
设计院在建筑设计上,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化是否会对建筑师的创意造成限制是我们关心的主要问题。被调查者中 67.71%认为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使创意更易实现。但 32.29%被调查者认为他们的设计收到了限制。通过进一步的调研我们找出了原因。很多设计复杂、跨度大的构件无法在现场浇筑,而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可以在工厂制作,易于实现设计师的创意。装配式建筑和传统现浇建筑在设计上有很多细节的区别,需要建筑师对装配式建筑这一种新的结构形式加以了解熟悉。很多参与过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工程师表示装配式建筑承载力容易满足设计要求,但同时在设计暗敷管线时需要更仔细。
房地产公司作为建筑施工中的甲方,高度参与建设中各个环节。从回收的问卷中来看,建筑安装费约为 3000 元/平、钢模板周转次数约为 20 次/平、模板周转次数为约 7 次/平。在施工中模板周转次数越多造价越低,而装配式建筑模板一般不是通用规格,因而周转次数低,进而影响造价成本。其他主要影响造价成本的因素有:人工成本,物流成本,施工管理水平,施工现场材料浪费现象很严重。对装配式建筑物流成本是一项主要影响造价成本的因素,如何降低物流成本,被调查者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就近生产,就近运输,缩短从产地到工地的距离;化整为零,大批量采购。
我们调查了入住装配式住宅的用户满意度,大多数住户(60%以上)对装配式住宅是满意的。这表明实际中装配式建筑在质量上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根据问卷深入研究分析,发现装配式建筑还有许多优势:
施工质量控制前移,施工单位在质量方面发挥作用减小。质量的定义是双重的,不仅指生产质量和设计质量,往往更依赖于建筑师的工作质量。装配式建筑的构件化需要设计师在早期就要充分计算设计好构件的参数,且要考虑构件的拼装问题,使得施工质量控制大大前移。预制构件按照设计要求先在预制厂完成浇筑,运到施工现场后,由工人完成安装。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发挥的作用便不如传统施工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装配式建筑更容易满足设计承载力的要求,且易于设计创意实现。装配式建筑比传统建筑的自重轻,大大降低了地基承载力。同时由于自重轻、徐变影响小,装配式建筑抗震能力得以提高。实际中,传统住宅称重墙多、开间小,住户无法对空间进行灵活分割。而装配式住宅具有轻质隔墙,可采用大开间,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要求。
装配式建筑能有效控制成本,而装配式建筑在造价成本上是具有理论优势的。装配式建筑自身结构优势使得造价成本低于传统现浇建筑是这种优势的来源。除此之外,由于传统施工时不能精确地计量材料的用量,往往要订购过量的材料造成浪费,导致传统施工造价高。对应地,装配式建筑的预制化大大地减少了材料浪费,节约了成本。同时我们也注意到,由于预制构件的特殊性,构件不能多次反复周转,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水平的不完善等因素导致在实际施工中,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并不具有明显优势。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解决。
2 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方法探讨
2.1 装配式建筑的成本现状
根据调查发现,装配式建筑拥有很多优势,但在我国发展有所停滞,其中最不利的因素便是其造价,因而有必要对装配式建筑成本降低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相比于国外完善的配套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方法,国内因引进时间较短,装配式建筑研究依然停留在研究方面产生了许多不足,如相关标准不够完善、抗震性与受力性能较差、总体设计策划能力差、配套材料研发不够、施工安装与施工管理技术不满足要求、无法形成大规模生产等。因此装配式建筑相比于传统的人工砌筑浇灌,造价偏高。
2.2 造价方面分析
通过设计的优化提高预制率和构件重复率。我国目前装配式建筑预制率较为低下,因而构件场内和现场施工成本均居高。因而欲控制装配式建筑造价,关键性的要提高预制率,发挥吊车使用效率,最大限度避免水平构件现浇,减少满堂模板和脚手架的使用,降低直接费和减少措施费双管齐下。另外,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装配式建筑并不普及,导致了装配式建筑的末班利用率低所以在设计环节通过改进,提高构件重复率,尽量减少模具种类、提高周转次数,从而大幅降低成本。
改变构件装运形式,提高运输效率。从物流成本上控制装配式建筑造价成本是一个很有效途径。主要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就近生产,就近运输,缩短从产地到工地的距离;二是化整为零,大批量采购。均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提高安装速度,节约安装成本。现场结构的安装连接遵循固定的流程,采用专业的安装团队,需要相关企业从现场测量、吊装、连接等各道工序均具有较高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而多年来我国的建筑业以现场施工为主流,绝大多数企业已经习惯于现场施工,因此企业水平急需提高。发明出良好的起吊设备,减少预制构件的浪费,提高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安装速度,节约安装成本。
3 装配式建筑的展望
目前我国已经有了一些代表性的预支装配式建筑项目和示范工程,在结构体系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但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一些关键问题有待解决。装配式建筑正朝着构件生产过程标准化、通用化、高品质化以及节能环保化等方向发展,我国正加快迈向建筑工业化进程新的发展阶段。
4 结束语
住宅产业化这个概念,从 1994 年在我国首次提出,发展至今仍处于探索阶段。从本义上讲,住宅产业化就是实现住宅生产、供应等的工业化。可以说工业化的必须前提是标准。装配式建筑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具体措施。我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不成熟,从被调查者的回答来看,住宅产业化目前亟需问题有:统一执行标准;实现技术革新,目前机电技术相对简单化;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被调查者反应住宅缺乏创新,无法满足个体对住宅差异化要求。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实现住宅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希望通过各方面的支持,让我国建筑行业的产业化早日到来。
论文作者:伏昌敏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4
标签: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构件论文; 被调查者论文; 成本论文; 住宅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