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语言文明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明建设论文,水平论文,语言论文,职业道德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职业道德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活动回顾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主要进行了以下具有重大影响的活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活动,“学习济南交警”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青年文明号”活动,“社会服务承诺制”活动,“推广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活动,“创建文明单位”活动。
1981年开展的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和“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为内容的“五讲四美”文明礼貌活动,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和语言文明建设活动的先导。这一倡议公布后,立即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经过近20年的实践探索,这项活动已经逐步走上了以创建、共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为主要形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党的十二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再次为雷锋同志题词,全国上下又一次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1991年3月,中宣部、国务院办公厅、团中央等有关单位在北京召开座谈会,明确提出:“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作为今后一个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基本主题,要立足岗位,面向社会,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上狠下功夫。
“学习济南交警”活动是公安系统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1995年4月济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提出了“内练硬功、外塑形象,文明执勤、规范指挥”的严格要求,以实际行动塑造了一支文明的交通警察队伍,在全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是商业、服务业开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这项活动,得到全国许多大中城市商业、服务业干部职工的响应。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创建“消费者购物放心街”、“放心店”活动,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也推动了职业道德建设。
“青年文明号”活动是在城乡工业、交通运输、基建、邮电通信等“窗口”性质的商业、服务业的青年中开展的创业敬业、优质服务活动。
“社会服务承诺制”活动是首先在山东省烟台市市政服务行业开展,继而在全国推广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种形式。
“创建文明单位”活动是一项以基层单位为重点、以加强职业道德培养为目标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一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立足行业,面向社会,在强化职业道德,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用语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推动了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从1994年下半年开始,山东省济南市工商银行倡导“文明服务用语”,并将态度生硬的口头语等规定为“90句文明忌语”。他们从使用文明用语入手,带动职业道德素质提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全社会乃至全国引起了关于“树立良好职业道德”的大讨论。1994年7月4日起,《光明日报》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以“服务:不该讲什么话”为栏题,发表了9组关于“服务忌语”的连续报道,在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时间,全国上下各窗口行业纷纷响应,几乎同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制定本行业的服务忌语上。8月8日,北京市、上海市、铁道部、国内贸易部、卫生部、邮电部、中国民航总局与光明日报社一道提出了窗口行业杜绝使用的50句“服务忌语”,明确要求杜绝使用“嘿!老头儿!大兵!土老冒儿!老黑!你吃饱了撑的呀!谁让你不看点儿!嫌车慢,别坐呀!问别人去!听见没有,长着耳朵干吗使的?怕挤呀,打的不挤。罗嗦什么,赶紧下呀!瞧车瞧车,找死呀!我就这态度!我不管,少问我!后面等着去!”等“50句服务忌语”,使全国服务行业普遍开展了消除“50句服务忌语”活动,推动了服务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
同年,南京市开展了“文明建设来自语言——南京百万市民告别脏话”活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曾以“文明建设来自语言”为题详细报道了南京“告别脏话”百万市民签名和“让语言文明起来”大型系列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
二、职业道德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活动的成绩和特点
职业道德是现代社会的主体道德,由职业行为的社会作用所决定。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社会生产性和一定社会公共性,因而较之社会公德、家庭伦理道德等其他道德,它的影响力更大更持久。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有两点。
一是职业道德建设工作从个别行业走向了众多行业,从单纯的行业化走向了社会化,职业道德建设产生了连动效应和社会效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成了社会进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等一系列活动的带动和影响下,以“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方便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标志的职业道德建设在全国各行各业普遍得以展开。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向上、稳步拓展、不断深入、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是职业道德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产生了良性互动,职业道德建设促进了语言文明建设工作,反过来,人们从使用文明用语入手,带动了职业素质的提高。
语言文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是:
1.日常礼貌用语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广泛使用起来。在“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为纠正当时盛行的粗野、庸俗的社会交际用语,加强“语言美”教育,在全社会倡导使用了文明礼貌10字用语,即“请”,“您好”,“对不起”,“谢谢”,“再见”。此外像“请原谅”、“多多包涵”、“麻烦您了”、“不客气”这些具体的礼貌用语,作为日常言语行为,基本上在全社会推广开来。
2.服务业等行业开始注重“服务用语”的文明化、规范化。服务行业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窗口,为了改变服务用语的不文明现象,各行业都明确提出反对使用“服务忌语”,并作为语言规范的规章公开出来,接受社会监督。杜绝使用“服务忌语”已经成了服务行业的共识。
3.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公共场合的用语用字有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新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将“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加以开展,群众和社会舆论部门也十分关心社会用字用语的规范化。
4.语言污染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控制。语言污染是一个社会问题,特别是经过10年动乱的破坏,我们社会的语言生活充斥着脏话、野话、粗话,严重地损坏了我们文明古国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形象。经过20年的精神文明和语言文明建设,语言污染状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20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语言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语言文明建设。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我们在社会精神生活、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语言文明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前语言生活中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主要问题是,语言生活还缺乏应有的良好秩序,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语言行为时有发生,行业服务用语的普及面还不够宽,语言的封建化、鄙俗化现象有所抬头,社会用字混乱状况并未得到根治。因此,精神文明和语言文明建设工作还任重道远。
三、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的对策
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的对策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在社会精神生活、职业道德建设方面要彻底解决“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尽管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致力于扭转“一手硬、一手软”的状况,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但尚未根本好转。特别是在一些领导干部心目中,抓经济建设是实实在在的,是衡量政绩的“硬指标”,而抓精神文明建设则是可有可无,是一种与经济无关的“软指标”。这就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工作力度。
第二,进一步改善社会风气、减少社会公害,防止腐败现象蔓延,改进党风政风,缩小地域经济不平衡、行业发展不平衡的差距,进而促进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高。
第三,职业道德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几乎每个成年人都在从事一种或数种职业,这使得职业道德成为向职业活动中所有人都必须提出的道德要求。20年的实践证明,尽管我们把道德建设作为重点来抓,但由于我们正处在新旧道德的冲撞时期,旧的道德规范失去约束力,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得以重新建立起来,有些领域如职业生活、公共生活领域道德失范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倾向有所抬头。如何进一步提高人们的职业道德素养,使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行业树新风为目标的职业道德建设真正落到实处,是需要各级部门、各级领导、各个行业下大力气去抓的大事。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语言文明程度,是有深厚的社会基础的,纯洁、健康的言语行为秩序的建立,全民言语道德修养的提高,有赖于整个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的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有赖于良好的社会道德、职业道德风气的形成。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和十五大,将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最近,党中央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方略,这就为精神文明建设和语言文明建设从政策上指明了方向。因此,进一步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建设是今后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提高语言文明建设水平必须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做起。职业道德素质的高低,言语行为是否文明,根本上是思想道德修养问题。一个人首先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助人为乐、礼让谦逊、表里如一的有高尚道德的人,他才会成为一个有美好言语的人。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语言文明建设才能不流于形式。正如古人所说:“慧于心而秀于言”。要做到慧于心,就要对全社会全民族加强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每一个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促进职业道德规范的形成。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讲文明的高尚社会风气,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发展科学、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全社会、全民族的文化水平,要提高对语言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人们正确使用语言的自觉性。
第四,20年的语言文明实践证明,我们的语言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表层;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文明用语范畴。“五讲四美”活动提出了“语言美”的要求,那是那时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实际步骤,它的要求比较低,是那个时候急需做到的。我们今天所说的语言文明建设,是从道德风尚和文明礼貌的角度提出要求的,希望人们在讲话时除了做到“和气、文雅、谦逊,不讲粗话、脏话,不强词夺理,不恶语伤人”外,必须突破语言的表层而深入到“文明”这个根本上,每个人的语言,都应该表现出社会主义的文化、思想、道德修养,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的新型关系。我们的社会,应该在不断完善、不断追求的基础上,建立起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具有崭新时代风貌的社会文明用语新范畴。
第五,中国人的言语交际大都讲究“内省”、“心诚”,讲究“诚于中而不形于外”。但是,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行业服务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广泛面对公众,熟练地使用礼貌用语是行业的基本规范。人们语言行为的质量不但是个人修养高低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其国民整体素质和行业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因此,这就要求在言语交际时不能总是一味的“内省”、“心诚”,而是要讲究应用,讲究外化。要求各行业各部门的职工言语表达要主动、热情、文明、规范,熟练地、适时地使用文明服务用语和社会礼貌用语。
一个人的言语行为必须经过严格的培养和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如果注重了语言表达的形式化问题,将汉民族优秀的言语道德传统与社会服务用语的时代要求、行业要求结合起来,普及适合时代特点和行业特点的社会服务用语和礼貌用语,言语表达言语交际的质量和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第六,变多提倡为多监督、多约束,在行业管理制度上加大文明服务用语使用的监管力度,加大社会舆论的监督力度,严厉鞭挞和清除社会上的非文明语言现象,全面提高语言文明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