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措施及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效应论文,措施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措施
(一)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逐步提高城市化水平。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平均发展水平在全球是最高的,但它们在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并不是一步到位,而是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分3个阶段实施的。
1.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奠定城市化发展的基础。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初期阶段,由于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而存在着差异,但总体上以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初步入城市化的初期阶段。美国是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它从19世纪初到1879年城市人口就已达到了30%左右;而日本则从1868年的明治维新到1920年城市人口达到了约20%;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发展也随着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水平也达到了15%-30%。这一时期发达国家推进农村城市化的特点是在工业化水平较高的地区率先推进。
2.农村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各国城市化呈现跳跃式发展。如果说发达国家的农村城市化的初始阶段,仅仅是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序曲,而当发达国家进入产业革命的末期到二战前夕,各国的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发展呈现出跳跃式发展态势。如美国到1940年城市人口已达到了55%左右,超过了农村人口;此时,日本的农业人口也大量向城市转移,同时期城市人口达到40%多,且各国城市化发展特点已通过交通业的迅速发展,由中心城市向周边沿路(包括水路)扩散,并初具城市聚群发展的雏形。
3.高速发展阶段,形成城市聚群,城乡一体化格局确立。从二战后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带来交通业和通讯业的突破性发展,使各国工业化进入高涨阶段,也带动了三产业的突飞猛进,由此形成各国农村人口加速向城市流动。据统计,日本到1980年城市化水平达到76%;美国、英国的城市人口则达到80%左右,特别是随着产业活动的郊区化和城市聚群的发展而引起的城市由集中向分散化发展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发展几乎没有区别,甚至由于城市交通与环境问题,各国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的现象明显增多。德国作为欧盟发达国家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至2001年占90%以上,是实现城乡一体化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它在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中,其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占95%以上的中小城市里,近几年来,德国大城市有20万左右的人口继续向城郊和小城市流动,且外移的速度在逐步加快。
(二)多轮驱动,加速农村城市化的发展。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在40—50年间城市化水平由20%上升到90%,实现跳跃式发展,主要是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实现的。
1.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为农业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提供了主要动力。自上世纪初,发达国家就相继进入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则是发达国家中推行工业化政策最早也是工业化发展最快的4个国家,而它们在推进工业化过程中,把发展纺织和加工业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放在首位,从而大量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的劳动力;而当轻纺工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再大力发展钢铁、汽车、石油等高技术集约型产业,进而在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积累资金返哺农业,从而既满足了工业化过程中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保持了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同时又解决了由第一产业向现代化迈进中大量劳动力的移转问题,加速了城市化发展。
2.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是以农业人口迅速转变为非农业人口为明显标志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使农业发展适应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即农业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农产品与劳动力。因此,发达国家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注重为农业发展提供所需的耕作、收获等机械,设法提高农业生产率。如美国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中,一直把发展农业发展放在重要地位,重视农业与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据此,美国在发达国家中是最早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国家,其农业发展也是在所有的发达国家中发展最快的国家。而日本、英国等欧盟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或者对农业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而导致各国农业人口向城市流入过快,造成一方面城市人口过于饱和出现“城市病”,另一方面形成农村地区的人口稀疏、农业衰退、文化水平落后,城乡差距迅速扩大。所以,二十世纪50年代后,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发展政策进行调整,开始重视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促进农业现代化。其主要做法为:一是增加对农业发展的投入,设法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如日本从1960—1975年间,用于农业机械的投入由841亿日元增加到9685亿日元,到70年代中期农业生产已基本实现了从耕作、插秧到收获的全面机械化;而德国则从20世纪50年代起,联邦政府对落后的农业区,采取投资补贴、拨款、农产品价格支持、贷款担保及低息贷款等措施,加速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二是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如发达国家在二战后,加大公共财政和采取发行债券、实施信息贷款等形式加大对农村道路、水利、农民住房、自来水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增加粮食收购、出口的补贴。它们采取的这些措施一方面改善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又使农民的收入稳步增长,逐步缩小了城乡差距,从而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3.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为农村城市化发展提供动力。在发达国家中,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而发展的速度有所差别,但充分利用国外资源推动农村城市化发展的做法是相同的。首先,各国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发展基础产业。如日本在战后到1970年共吸引各类国外资金260多亿美元,用于钢铁、交通、石油、化工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发展;而美国利用外资则是通过发展农业、扩大农产品出口而获得国外资金,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大量的资金积累。其次,各国重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人才,美国、日本堪称全球吸引国外先进技术与人才最多的发达国家。日本在二战后通过购买、合资等形式,引进欧美先进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吸收、改造、创新,这不仅推动了日本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技术革命,且对其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决定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快慢及城乡一体化融合的基础条件。所以,美国、日本和欧盟各国,长期以来注重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德国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既重视大中城市间的铁路、高速公路相通,又十分注重城乡间公路的连结,特别是在近10年来,更注重向小城镇与乡村道路建设的投入,认为提升城(镇)乡交通层次是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密、发展失控矛盾的重要途径。日本在进入城市化中后期,则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贷款等形式,强化城乡道路建设,加强了城乡间的联系,既缓解城乡矛盾,又促进了城乡间的均衡发展。
(四)采用法制手段,控制耕地过度非农化。推进农村城市化,必然会占用大量的农用耕地用于城市建设。为此,发达国家采用有关政策和法律手段减少耕地的非农化。一是设立由政府领导的专门机构,制定城市发展规划和土地规划。如德国制定全国性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各级政府则制定区域城镇发展初步框架,而各经济区则设立区域经济协会,专门管理城镇总体规划的制定以及土地征用与监督。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设立了农业部下属的“土地委员会”,负责控制耕地过量非农化。二是以立法形式限制城市化对耕地的侵蚀。如美国各地方政府设立的“土地保护与发展委员会”的立法机构,就是根据在城市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对耕地征用需求进行立法。日本、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也在1970年后,就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耕地征用限制也相继出台有关法律法规保护农地。
二、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效果评价
(一)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成效。第一,快速提高了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从19世纪中后期特别是从二战以来,积极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根据各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使城市化进程同步发展。英国、德国、美国在发达国家中是实现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因此,到1920年以后,英、德、美3国的农村城市化水平就达到60%以上。日本则由于在战后才大力推进工业化政策,到70年代中期工业化达到鼎盛时期,所以,日本城市化水平到1975年也达到75.9%。在进入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来临,经济、社会进入大发展时期,发达国家均进入高度城市化发展期,城市化水平由二战前的平均40%上升到80%,也就是说发达国家的农村城市化发展由加速期到高速发展阶段,仅用了30年左右时间完成,而成为全球平均城市水平最高的国家。
第二,中小城市发展成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发达国家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是以发展中小城镇为主体的,如德国的大中小城市580多个,其中百万人以上城市只有3个,而人口在2万至20万左右的城市却占了60%左右,全国目前人口8200万,有4970万人生活在2000至10万人的小城镇里。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也以发展中小城市为主,如日本到1980年,全国共有城市约670个,而百万人城市只有20个,中小城市占97%。据此可以说明,发达国家推进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中小城市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
第三,促进了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城市化发展的成功与否,主要看城市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否实现了均衡发展。从发达国家推进农村城市发展情况看,各国重视推进城市化的同时也注重推进落后农村的发展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一是各国重视乡村现代化发展,把城市化建设与增强城乡经济的活力作为着力点。如德国在推进城市化时,力促落后农村的现代化,注重南方地区尤其是农村的发展。日本则制定《山区振兴法》、《过疏地区活跃法特别措施法》等解决农业、农村发展问题。二是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的收入。发达国家缩小城乡差距最重要的作法是:大量减少农村人口,把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通过对农业补贴、农产品价格支持、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吸引城市、工业企业投资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等形式,使各国农民有效地增加收入,奠定村、镇经济发展基础。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美、日、欧盟各国的城市工人与农村农民收入达到1∶0.9,城乡收入差距很小,有些国家的农民收入超过工人的收入。如日本到1977的农民平均收入为92.2万日元,工人为81.7万日元。由于各发达国家在扶持农村现代化过程中,也同时改善农村的环境,强化道路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至1980年后,各国城市人口出现向小村镇和农村疏散态势,呈现出城乡完全融合状态。
第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大发展。发达国家在推进农村城市化期间,保持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同步推进,注意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等措施,一方面满足了工业化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需求,保持了工业内部轻、重工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并使中小企业实现长足发展,实现了工业化的财富积累效应;另一方面一旦城市化和工业化得到迅速发展,则实施反哺农业,并加快科技发展,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从而使发达国家各国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第二、三产业的产值比例高达95%,从20世纪70年代后各国就成为全球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强国群体,确立了支配全球经济发展的霸主地位。
(二)推进农村城市化发展存在的缺陷。首先,耕地非农化过量导致农业经济发展出现衰退。尽管发达国家在推进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用法律等手段遏制耕地的非农化问题,但由于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对各国特别是日本等一些人多耕地少的国家的农业发展是个沉重的打击。如日本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由于农业用地损失60%左右,导致自身粮食需求的70%以上依靠进口,而一旦全球农业受到自然灾害侵扰造成国际农产品市场动荡,将阻碍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其次,大中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使各国城市发展或多或少地出现“城市”病。如美国、日本的特大城市较多,人口的高度聚集,导致城市垃圾、生活污水急剧增长,而工业化的高度发展,使工厂的有害气体、工业废水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对城市生存环境带来重大影响。虽然20世纪70年代后各发达国家大城市人口持续向中小城市迁移和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城市病”,但从根本上治理城市病则必须通过进一步完善城市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来实现。
标签:农村人口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德国城市论文; 城乡差异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三农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 城乡差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