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语”教学实验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有效途径_读书论文

“韵语”教学实验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有效途径_读书论文

“韵语”教学实验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韵语论文,小学语文论文,有效途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韵语”教学实验的全称是“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教学实验,它是由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实验小学姜兆臣校长经过十几年的实验与探索创造总结出来的。在微观上,它是以“尽早阅读”为核心,以“韵语识字”为前提,以“循序作文”为综合发展的一项较完整的小学语文教学新体系实验。它能使一年级小学生一年识2000多个汉字,二年级学生能独立进行大量阅读,四年级学生可即兴作文。在宏观上,它是以提高读写能力为突破口,使学生尽早形成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快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

一.“韵语识字”能高速、高效地帮助学生早过识字关

衡量小学生的语文水平,主要看理解和表达语言的能力,也就是看阅读和作文能力。阅读、作文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识字是读书、作文的基础,读书、作文都离不开识字。“韵语识字”根据快速记忆的原理、认识教学的规律和儿童的认知规律,将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的常用汉字先组成最常用的词,然后用这些词围绕一个中心和故事情节编成句式整齐、合辙押韵、通俗有趣、易于理解、短小精悍、并具有儿童特点的韵文。这样既能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在语言环境中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又能把繁多庞杂的汉字变得集中精炼、情趣盎然,便于联想和记忆。从而使一年级儿童能轻松愉快地在一年内识2000多个常用汉字,是一种快速识字法。其效率是普通教法的5倍。 从而使儿童能尽早地进入大量阅读,更好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有效地促进内部语言的发展,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

二.“韵语”教学实验可以使小学生尽早进入大量阅读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能够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阅读教学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韵语”实验的“尽早阅读”符合大纲中阅读教学的要求,而且把阅读贯穿于“韵语识字,尽早阅读,循序作文”教学的始终。“韵语”实验的第一、二册教材是从读一篇篇韵文开始,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记忆联想,在故事情节中理解词句的意思,从而使学生尽早地进入大量阅读。教材在每单元识字后安排阅读课文,一方面巩固学过的汉字;一方面进行朗读训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韵语”第三、四册教材重点是大量阅读,并配以课外读物,训练与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课文能力,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在阅读课文后安排作文教学,作文与阅读内容相联系,仿其读而写作,从而提高作文能力,达到读写同步,这无疑对提高学生阅读和作文能力有利。

三.大量识字,使强化语文活动成为可能

强化语文活动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语文能力很大程度上是在各项语文活动中形成的。语文活动的范围很广,除最常见的阅读活动外,还有朗读、演讲比赛、办手抄报、进行参观访问、语文知识竞赛、课本剧表演、日记演讲、即兴作文等。开展这些语文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水平都有很大帮助。但对低年级的教师来讲,组织这些活动却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少,不能自己看书学习,有些活动低年级想搞也搞不起来。而“韵语识字”恰恰在这些方面有很大突破,它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扫除生字障碍,尽早地接触知识的载体。由于在大量阅读中丰富了知识,所以就可以参加一系列的语文活动,并在活动中开阔眼界,开发智力,培养能力。

学生在大量读书读报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除可以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展示,还能运用到课前3分钟说话训练以及春游、 参观、访问等活动后的记日记、写心得、作文中。由于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一次次表现的机会,读书的兴趣就会更浓。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就会自觉、积极地读书,在书的海洋里汲取知识的营养,在读书中培养自我教育的能力,使自己的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

四.“韵语”教学实验能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早期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整体改革的核心是培养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早期形成,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韵语”教学实验能够使学生的自学能力早期形成,这是因为:

(一)“韵语”教学实验的核心是“尽早阅读”,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就发展得快,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强。阅读是学生学习各门功课的基础,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韵语”教学实验抓住了“尽早阅读”这个纲,也就带动了自学能力这个目。这样纲举目张,学生的自学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

(二)“韵语”实验教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进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韵语”实验的阅读教材正体现了叶老的这一教学思想。为充分发挥教材是例子的作用,教师在阅读课文前安排阅读指导。例如:“教材条理清楚地指出正确、流利、适当停顿和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用以指导阅读课文,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进行有目的阅读,做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及课外读物。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课文的开头、结尾;描写动物,记叙活动过程,进行场面描写,学习组段顺序,学会默读和详细复述课文的方法,并能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所以“韵语”实验凭借课文不但进行有目的朗读训练,而且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正像叶老指出的那样:“课文必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本而自能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二者皆能做到,乃为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成功。”

(三)“韵语”实验教材的教法含自学因素,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如:识字教学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认读—理解—背诵—识字—写字—巩固应用的教学程序,强调整体输入、整体记忆,根据儿童的认识过程,坚持先整体后部分,先记忆后理解的原则。课堂上不做过细的分析、讲解而是采取大部件分析字形的方法,要求说准部件,说清方位。这种教学程序简单,易于操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定势操作,使教法成为学生的学习方法,易于学生自学,并能使学生通过形式定势,在对音、形、义的综合、分析,再综合的认字过程中,运用定位记忆联想和奇特联想的规律来记住生字,再通过写字和复习,再现和巩固生字。具有定势的教学方法,易于变成学生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自学的能力。

“韵语”实验中的作文教学与阅读紧密结合,安排了“引—扶—放”的写作指导,循序渐进地训练写作能力。每个单元的训练不但有明确的训练重点和目标,特别是指出了具体的训练方法,便于师生教与学。也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五.“韵语”教学实验有利于改进成绩考查方法

改进成绩考查方法既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组成部分,又是保证这项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措施。小学语文整体改革本着着眼素质,全面发展,重在激励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主张要加强平时的考核,减少考试次数,简化考试内容。

“韵语”教学实验的考查方式简便易行。如:一年级只考识字、写字。平时的识字、写字考查,随单元进行,由任课教师自行掌握。考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学习阶段完成识字和写字任务的情况,以便及时进行补救或改进教学。学期末的考查虽由学校统一组织,最后对识字情况进行统计,但考查权却在学生手里。如考查学生识字任务完成的情况,就由学校指定由高年级学生一对一地对低年级学生进行考查。最后,统计每个学生哪些字认识,认识了多少字,哪些字还不认识,不认识的字有多少。如果学生在第一次考查时没有把课本中规定的字都认下来,还允许其申请第二次接受考查,直至全部完成认字任务为止。这样可以给学生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考查老师不费劲,学生没压力,还给高年级的学生创造了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品尝当老师的滋味。一个五年级学生在考完一个识字较慢的学生后深有感触地说:“这回我可知道了,当老师真不容易啊!”学期末的写字考查由学校统一规定内容(写哪些字),在同一时间进行,最后由任课教师评定每个学生的写字等级(按优、良、及格、不及格分等),学校主要是通过抽样(学生的写字样卷)检查各班的写字质量。

再如:二年级的教学主要是朗读,期末考查也以考查朗读为主,同时兼顾识字、写字、作文(主要是看图说话)的考查。二年级识字、写字、作文的考查不管平时还是学期末都由任课教师自行安排,学校只规定考查的次数和记成绩的要求(每生每学期至少有三次成绩,每次成绩只记等级,不记分数)。学校重点要抓的是二年级的朗读考查。

朗读考查的方法也很简单,同学校统一规定的朗读的内容和考查的时间吻合,考查权仍留给科任教师。学校检查学生的朗读好坏,一是通过抽测(学期中和学期末各抽一次),二是通过朗读竞赛进行。由于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指导朗读,也就是到了二年级学生就会有充裕的时间练习朗读,大量朗读。因此,学生朗读的能力和水平会很快得到提高,因此学校的一、二次抽查对他们来说并不会造成什么负担和压力。

从“韵语”教学实验一、二年级的考查内容和方法看,完全符合小学语文整体改革对成绩的考核要求。因此,“韵语”教学实验有利于推进小学语文成绩考核的方法。

基于以上思考,我们在九八年秋的一年级(整改实验年级)开始了“韵语”教学实验,到现在为止,实验已进行了半年,通过半年的实验,该实验的优越性已显示出来,学生的平均识字量已达756个, 其中最高识字量为809个,最低识字量为438个。由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许多学生已能自读一些相应的儿童读物,我认为,再经过二、三年的实验,将会收到更明显的效果,学生的阅读、作文能力将会产生一个飞跃。等到小学毕业,学生不但有一定阅读能力,而且还能形成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使他们得到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充分发展、快速发展,提高其整体素质。

标签:;  ;  

“韵语”教学实验是小学语文整体改革的有效途径_读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