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53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智能化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的特点以及它们运行的现状,在日常监控和运维工作中两种变电站需要注意的东西以及一些比较常见的问题,并在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运维以及监控管理方面提出了些许建议,为更好的做好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提供了很多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从而让智能变电站更加安全与可靠的运行。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传统变电站;优势
引言
随着电力系统接入设备的丰富,计算机技术的空前发展,电网对智能化水平的需求大大提升。智能电网是实施新能源战略和优化电力能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广泛利用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符合相应的指标,不能使用过火变形砖与生砖。水利水电工程中必须严格禁比使用那些不合格原材料,假若有不合格的原材料发现,那么必须讲行返工处理。文章将通过对比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之间的内容,突出智能变电站的优势。
一、有关智能变电站
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现状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基础。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要求是有一个合理的电网结构,而电力系统运行的突出问题则是局部电网过于薄弱。近些年来,智能电网建设的力度在不断地加强,持续有效的提高了电压的合格率和供电的可靠性,从而为可靠地供应能源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目前,智能电网的建设已经从规划试点阶段转向了全面建设的阶段,智能电网建设的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如今,变电站正在一步步从传统的变电站向智能化的变电站发展,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新工艺不断地出现,并且经过锲而不舍的研究与探索以及运行与实践,智能化变电站的各项技术已在不断地完善。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与建设,如何加强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培训以及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水平已经是迫在眉睫。
二、传统变电站
传统的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检修工作缺乏针对性,导致检修并不彻底,安全隐患无法排除,还可能会令电气设备在检修过程中多次停电,给设备检修带来问题,并且造成资源的浪费。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要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建立主要是解决了变电站内外数据的交互与共享的问题,通过一体化的平台可以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与传统的变电站相比,它获取数据的方式更加多样,也更加智能。传统的变电站在数据采集和控制方面,由于多个系统的交叉,很容易产生数据的交叉与重复,也会在横向的系统中造成信息的缺失。这样的系统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由此得到的数据也不能保证其正确性与完整性。而信息一体化的平台解决了传统变电站中的存在的问题,实现了数据间的共享,节约了资源,也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因此,信息一体化平台的建立对变电站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当前,常规变电站采用的是电磁式互感器、常规断路器等传统一次设备,在常规变电站,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计量装置所具有的功能各不相同。保护装置测量到的故障电流往往远大于额定电流,有时甚至为额定电流的几十倍。而测控装置以及计量装置主要采集的是正常电流,电流的大小一般小于额定电流。因此,这几种装置对电流互感器的要求并不一样,而传统互感器无法实现同时满足不同测量范围及精度的要求。另外,常规变电站使用的变压器和断路器,其二次电缆布线非常复杂,信息传输过程中容易被干扰,一次设备自动化水平较低,制约着电网和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智能电网使用光学或电子式互感器,采用智能化的一次设备,能够有效避免常规设备的弱点,使用光信号和数字信号传送信息,而不是采用二次电缆传递模拟信号的模式,为变电站内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之间实现双向通信,使得变电站信息能够交互共享、统一建模,将站内系统从孤立状态整合为统一的能够共享信息的整体,使站内、站与站之间、站与调度之间能够进行沟通互联互动。
三、智能变电站的优势
1、相比于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具备集成性高及可靠性强等显著优势。其一,集成性高。在智能变电站中,科学、合理应用了计算机、网络通讯、电子电力及传感等众多现代化技术,这些技术的有机结合不但促进了微网兼容及虚拟电厂的实现,而且将采集变电站设计的方式进行了充分简化,为智能电网的建成与覆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其二,可靠性强。电网得以正常运行的条件便是具备一定的可靠性。其中,智能变电站及其内部智能设备的可靠性均比较强,因而就要求变电站的诊断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展开及时有效的预防工作,从而确保设备的可靠运行。
2、和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智能变电站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采用了网络化的结构,相应的二次回路被简化,设备对象被模型化了。现代化的智能变电站在传统变电站基础上增加了很多的智能化的装置。普通的电磁式互感器已经被电子式互感器所替代,从而相关的二次回路也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简化,传统意义上流变多组次级形式的电缆引出变成了由少数几根光纤来输出,原材料上得到了很大的节省。
3、传统变电站专业巡视主要关注系统的交直流回路采样、继电器工作情况,对交流电流、直流回路、电压回路进行电气测量,实时关注继电器电路元件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有效规避安全风险。传统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巡视周期则多为一年巡视4次,并且每半年对整个机电系统进行测量试验。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应用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及信息通讯系统,因此其专业巡视的目标及周期都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首先,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实现了对电气量采集、信息传输、跳合闸控制命令的全面监控,设备缺陷及运行故障可以通过先进的设备自检系统进行监控,这种情况下,专业巡视的目标就需要侧重于变电设备运行中的维护,主要包括电子设备及信息通讯系统的运行监测;其次,考虑到设备故障自检系统的应用,在专业巡视周期的调整中,可以适当减少巡视次数,降低专业巡视的人工量,进一步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4、智能变电站引用了大量电子设备及信息通讯设备,在变电站的日常运行过程中会进行实时自检以保证安全稳定运行,也保存了大量的运行数据及设备信息。但是智能变电站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因电子设备故障而导致设备信息丢失,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的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各种参数应该进行及时的备份,如设备的模型配置信息、参数设置、运行数据等。另外,对于相关电子设备应设置必备的保护装置,如室外的智能终端箱等设备,应该安装相应的温度控制设备,避免由于高温等恶劣天气而导致的设备故障。由于智能变电站应用了大量的电子设备及网络通讯装置,传统变电站的二次电缆也被大量的光纤接线代替,这些通讯光纤日常的检修与维护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和传统变电站的简单介绍,主要将智能变电站相比较传统变电站得到的优势做了详细的分析,使用智能变电站得到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智能变电站节约资源,节能减排。采用集成的设备,较常规变电站大大缩小变电站占地,节约土地;大部分采用光纤通信,大大减少控制电缆使用;采用智能化的辅助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温度、光照强度控制变电站照明亮度,减少站用电损耗。
参考文献:
[1]王涛,方健安.浅析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调试的区别[J].电气时代,2015,03:68-69.
[2]邓永生.浅谈智能变电站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6:128-130.
[3]吴振勇.智能变电站关键技术及其构建方式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137.
论文作者:殷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传统论文; 电网论文; 信息论文; 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