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月[1](2021)在《光热转化相变微胶囊与温敏相变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相变材料在相变过程中会吸收和释放大量潜热,在无源控温包装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相变材料存在着形态变化、易泄漏和导热性差等问题,同时控温包装所处的环境可能有与产品直接接触、高低温变化、冲击振动跌落、潮湿以及真菌等,因此控温包装对相变材料的安全性、耐水耐候性、力学性能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相变材料的储能过程如何更便捷更环保也亟需解决。因此本课题制备出以二氧化钛(TiO2)壁材和正二十烷(n-20)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分散性好,可有效防止芯材的泄漏与流动,提高其热传导效率;同时通过添加晶型调节剂将TiO2壁材调控成不同晶型和形貌,使TiO2壁材高度结晶、结构更致密、物理化学稳定性更高,大大提升了相变微胶囊的应用安全性;另外为解决相变材料蓄热问题,将相变微胶囊与不同光热转化纳米材料进行复合,得到能够直接将太阳光进行转化和储存的相变微胶囊;同时,利用四重氢键体系(UPyMA)和离子液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制备出具有温敏效应和可快速自修复的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基材,用该基材去吸附相变材料,可防止相变材料泄漏,还能够快速吸收和释放不同种类相变材料,实现基材的可重复利用。(1)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氧丙烯聚氧乙烯共聚物(P123)为复合表面活性剂、钛酸四丁酯(TBT)为壁材钛源、n-20为相变材料、甲酰胺为溶剂,通过原位聚合法和自组装法制备出以n-20为芯材和不同形貌和晶型的TiO2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SEM的结果显示,通过调控制备出球状、八面体和管状的相变微胶囊,然后探究不同形貌的TiO2壁材对相变材料的储热放热行为、导热系数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XRD结果证实这三种形貌的相变微胶囊其晶型结构分别为板钛矿、板钛矿和TiO2(B),且结晶度高,说明了其物理化学稳定性更高,壁材更为结实致密,力学性能更有,防泄漏的能力更强,更能适应控温包装所面临的冲击跌落、高低温交替以及潮湿等环境。(2)将添加无机光热转化纳米粒子与相变微胶囊体系进行复合,赋予相变微胶囊将太阳光直接转化成热能并储存的能力。将硫化铜(Cu S)超声分散为纳米尺度后,再加载到相变微胶囊的壁材上,DSC结果表明Cu S的加载对相变微胶囊的储能能力影响较小。同时,通过XRD表征证明Cu S具有明显的结晶结构,且Cu S的加载不影响TiO2壁材的晶体结构的形成。光热转化实验证明,Cu S纳米粒子能够大大改善相变微胶囊的太阳光吸收效率,提高相变微胶囊利用太阳光的效率(94.41%)。(3)为进一步提高相变微胶囊的导热性能和太阳能的储存能力,将有机的氧化石墨烯(GO)和无机的Cu S复合共混的光热转化粒子与相变微胶囊体系复合,探究GO和Cu S共混的比例对相变微胶囊的相变性能、光吸收与光转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复合的光热转化粒子不仅具有Cu S和GO的光吸收的特点,还具有协同作用,太阳光利用率高达97.1%。同时,因为Cu S纳米粒子阻止了GO纳米片的团聚,GO像第二层柔软的壳包裹在TiO2壁材上,大大提高了相变微胶囊的焓值(211.9 J/g)以及导热性能,在控温包装领域有更大的应用潜力。(4)除了相变微胶囊,凝胶基相变材料也能克服相变材料相变前后形态不固定、易泄漏和实际可操作性差等问题。采用UPyMA四重氢键体系为交联剂,NIPAM为单体,在水和离子液体环境中,制备出具有自修复性能的温敏凝胶基材。通过SEM和TEM表征发现,离子液体被固定在了PAIPAM三维网络中,并且与PNIPAM和UPyMA之间形成了稳定的强有力氢键网络结构,在失水干燥后,疏水分子链收缩成核,而亲水基团自发聚集在核表面形成超亲水的壳,因而具有在失水过后能够快速吸附相变材料的能力,而不是像传统的凝胶基材其分子链缠绕难以在液体中舒展开从而恢复。以不同配比的水和离子液体为主储能剂,通过DSC表征其相变行为发现,该凝胶基复合相变材料具有高焓值(50-270 J/g),通过溶胀和去溶胀实验,发现该凝胶基材具有快速吸附相变材料的能力,利用其温敏性,在高于基材的LCST温度时,能够快速释放相变材料。通过自愈合实验,发现该凝胶基材在1分钟内能够快速自愈合。
公雪,王程遥,朱群志[2](2021)在《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微胶囊相变材料(MCPCM)利用微胶囊技术将相变材料包覆实现功能化,避免其泄漏及团聚问题,拓展了其应用范围,因而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制备方法出发,首先介绍了MCPCM的芯材和壳材,详细阐述了喷雾干燥法、溶胶-凝胶法、复凝聚法、界面聚合法、原位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和微乳液聚合法的原理及方法。围绕上述方法,文中阐述了MCPCM的微观形貌,并分析了粒径分布、包覆率、芯壳比对MCPCM储热和热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同时,概括了MCPCM在建筑节能、蓄热调温纺织、军事航空、能源利用等领域中的应用。最后,对微胶囊相变材料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石婷静[3](2020)在《相变微胶囊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及研究》文中提出相变材料是一种新型节能材料,能够通过相态转变实现能量的吸收和释放,实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和控制,改善能量供求时空不匹配问题,但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等问题,常采用微胶囊制备技术对其进行封装。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多为搅拌法,且制备出的微胶囊大小不均,粒径不可控,并且包覆率低。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将微胶囊制备技术与微流体技术相结合,制备出粒径均一、大小可控且包覆率高的相变微胶囊。制作了成本低廉、性能良好的实验室专用微流控芯片,并对微流控芯片中流体流动行为和液滴的单分散性进行了测试,同时探索了连续相流速、分散相流速和流体粘度对液滴粒径的影响。采用自制微流控芯片制备了以石蜡为芯材、聚脲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微胶囊呈规则的球形且粒径分布良好,通过调节两相流速可对微胶囊粒径进行可控调节;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结果表明使用1.0 g SDS作为乳化剂制备出的微胶囊相变性能最佳,熔化焓可达87.5 J/g,凝固焓可达94.9J/g,封装效率为96.5%;热重分析仪(TGA)结果表明微胶囊热分解温度为100℃,微胶囊的热稳定性得到提升。采用自制微流控芯片制备了以石蜡为芯材、聚酰胺为壁材的相变微胶囊。光学显微镜照片显示微胶囊大体呈球形,粒径均一;SEM结果表明聚酰胺微胶囊表面出现一些褶皱和凹陷,且壳层厚度较薄;DSC结果表示聚酰胺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相变性能,封装效率为88.6%,储热效率为91.4%;TGA结果表明聚酰胺壁材在一定程度上能阻滞石蜡在高温下的分解。综上所述,采用微流体技术能在常温下较快地生成大小均一、分散性好、封装效率高的相变微胶囊,为今后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提供新的思路。
高乐[4](2020)在《纳米TiO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随着能源使用量的增加,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尤为严重。相变材料可以将能源的利用合理,化并解决了能源浪费的问题,但是相变材料因为自身物理性质上的缺陷而无法直接应用,因此需要通过微胶囊技术进行封装。本文以硬脂酸丁酯为芯材,以异弗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和丙三醇为反应单体,利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研究了乳化剂的种类、单体质量比、反应温度等条件对微胶囊包覆率和形貌的影响,并找出最优的工艺条件。随后向壁材中添加KH550改性纳米TiO2制备复合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研究了纳米粒子的添加量对相变微胶囊热稳定性、相变焓值、表面形貌的影响,最终确定纳米TiO2的最佳添加量。根据微胶囊的包覆率和表面形貌确定合成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的乳化剂为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复配型乳化剂,且测定出乳化硬脂酸丁酯所需的HLB值为20.8。乳化剂用量12.5%、合成壁材的单体质量比1:3(IPDI:丙三醇)、反应温度60℃、壁芯质量比1:3.5、乳化转速750 r/min。经由红外光谱图的特征吸收峰证明微胶囊含有聚氨酯和硬脂酸丁酯的结构,通过显微镜观测微胶囊外观为球形颗粒物。TG和DSC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的分解温度约在280~295℃之间,相变焓值为20.52 J/g。微胶囊平均粒径为14.08μm,大部分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在6~22.4μm范围内。TiO2的添加会使微胶囊的热性能先上升后下降,最佳添加量为0.4%,而复合微胶囊的热稳定性略微提高,相变焓为22.02 J/g,具有良好的储热性。TiO2改性过的微胶囊具有光催化性与抗紫外线吸性,可以应用于光催化降解染料和紫外线防护涂层。
熊健[5](2021)在《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酚类物质是常用的化工原料之一,近年来常被用于医药、石化、涂料、橡胶等领域,具有高毒性、低降解性。酚类物质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损害,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测。然而,传统的酚类检测方法操作繁琐、仪器装置复杂、对操作人员技术手段要求苛刻,存在着一定的检测盲区。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酚类检测仪器,拥有较小的体积、更精确的灵敏度、检测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具备广阔的应用价值。但是,辣根过氧化物酶对温度非常敏感,这限制了其固定化酶传感器的应用。有报道表明,通过对游离酶进行固定,再将其制备成固定化酶传感器不仅可以提高检测性能,还可拓宽使用范围。基于此,本实验设计了一种能够热温调控的新型辣根过氧化酶固定化体系。本体系通过将具备热温自调控能力的相变微胶囊引入到辣根过氧化物酶固定化载体中,提高了固定化酶的温度稳定性。先根据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35℃选择与其温度区间匹配的相变材料—正二十烷为芯材。同时为了提高电化学性能,本实验选择了高生物亲和力的聚吡咯、二氧化钛为微胶囊壳体,合成了拥有多层级架构的相变微胶囊。设计的多层级壳材,成功避免了相变芯材在升温熔融过程中发生泄漏。同时球形构型提高了材料的比表面积,增加了载体表面与酶的结合位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高比表面积的结构可以提升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本实验设计的用于邻苯二酚检测的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热循环稳定性。同时,聚吡咯的包覆降低了二氧化钛壳体材料的电子传递阻抗,实现了 HRP的直接电化学行为。制备的HRP@TiO2@PPY@n-20固定化酶传感器在25-60℃条件下能够保持良好的检测能力。在pH=7.2~7.4范围内固定化HRP表现最大活性,在pH=6.5~8.5范围内固定化HRP@PPy@TiO2@n-20微胶囊传感器均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传感器在25℃~60℃温度范围内均能保持良好的检测能力。常温下对邻苯二酚有3.2 μM的检出限,灵敏度为9.17 μA/mM-1·cm-2。在高温条件下仍能保持5.57 μ A/mM-1·cm-2的灵敏度与5.38 μ M检出限。米氏常数为1.1 μmol,且具备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与储存稳定性。本实验所制备的自热温调控固定化酶传感器可用于多温区条件下对工业废水、食品、农药等环境样品的有效检测,为各类液体体系中邻苯二酚的含量控制提供了精确可靠的数据支撑。
李德明[6](2020)在《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异丙甲草胺作为酰胺类除草剂,其在农田中的药效很容易受到阳光,水和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且其持效期较短。本文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所制备的聚脲为壁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由于聚脲微胶囊的载药量、释放性能、外貌形态及热稳定性等指标难以控制,所以本文探讨了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乳化搅拌速度、固化时间及固化温度、芯材与壁材的比例等反应条件对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差热分析仪等对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聚脲微胶囊包封率、粒径大小和分布、表面形态及其热稳定性等的影响。一方面,利用界面聚合法,以异丙甲草胺原药为芯材,甲苯2-4二异氰酸酯和乙二胺制备出的聚脲为壁材去制备微胶囊,在乳化剂种类及其用量的实验中,当使用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作为乳化剂时,其用量为4%,所制备出来的异丙甲草胺微胶囊乳液状态均一稳定,且其包封率良好(86.63%);当探讨乳化搅拌速率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时,在2000 rpm下制备出来的聚脲微胶囊粒径较小(9.42μm);固化时间为2 h,固化温度为50℃时,聚脲微胶囊干燥后成白色粉末,无黏连,在光学显微镜下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呈球状且没有破碎的微胶囊,粒径大小相对均一,制备出的聚脲微胶囊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当芯材与壁材比例为2/3时,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聚脲微胶囊粒径大小相对均一,呈球状且表面未有凹陷和褶皱,其平均粒径为8.77μm,粒径分布较窄,包封率良好(84.53%)。另一方面,采用尿素代替多元胺对所制备的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进行改良,制备了致密性良好的聚脲微胶囊,本文使用了尿素、乙二胺、二乙烯三胺三种水溶性单体制备异丙甲草胺聚脲微胶囊,并且用红外光谱分析仪、激光粒度分布仪、差热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发现使用尿素制备的聚脲微胶囊粒径较小且包封率良好,除此以外,尿素微胶囊具有良好的致密性和热稳定性,并且在SEM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尿素微胶囊表面光滑,没有破裂现象,几乎为球形。结果表明,用尿素制备的微胶囊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能。
杨建[7](2020)在《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相变蜡是一种相变焓高且稳定无过冷的固-液型酯类相变材料,采用微胶囊技术通过壁材包裹可以有效防止相变蜡的熔融泄露,提高其热循环利用率。相比有机壁材,无机壁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热导率,也不存在甲醛释放的问题。因此,本论文以酯类相变蜡为芯材,以原料来源广且价廉的二氧化硅为壁材,以期制备热导率优良、焓值高、环境友好的SiO2/相变蜡微胶囊及相应的调温蓄热纺织品。本论文研究工作主要包括4部分:(1)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酯类相变蜡为芯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相变蜡微胶囊,调控乳化剂种类及用量、乳化速率及时间、水与乙醇比和芯壁比等影响因素,优化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工艺;(2)以硅酸钠为硅源,酯类相变蜡为芯材,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SiO2/相变蜡微胶囊,调控复合乳化剂配比及用量、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和芯壁比等影响因素,优化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工艺;(3)应用扫描电镜、差式扫描量热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常数分析仪、热重分析仪、温度记录仪测试和表征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表观形貌、热焓值、化学组成、热导率、热稳定性和保温性能;(4)采用涂层技术制备调温蓄热涤纶织物,优化涂层剂种类及用量、相变蜡微胶囊用量、涂层浆粘度和涂层厚度等工艺条件,表征调温蓄热涂层涤纶织物的表观形貌、热性能、手感、透气性、调温性能和水洗牢度。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TEOS的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优化工艺为:选用CTAB作为乳化剂,乳化剂用量为水质量的1.2 wt%,乳化速率10000 r/min,乳化时间20 min,水与乙醇比为1.4:1,芯壁比为2.0:1。所得SiO2/相变蜡微胶囊呈球形,粒径集中分布在150~250 nm,熔融焓为116.94 J/g,结晶焓为113.73 J/g,包覆率达到88.31%,热导率为0.3205 W/m·K;(2)基于Na2SiO3·9H2O的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优化工艺为:复合乳化剂OP-1 0/CTAB配比为1:1.5,复合乳化剂用量为水相总质量的1.2 wt%,盐酸浓度0.95 mol/L,反应温度45℃,芯壁比2.4:1。所得SiO2/相变蜡微胶囊球形度好,粒径集中分布在200~300 nm,熔融焓为123.65 J/g,结晶焓为119.74 J/g,包覆率达到88.19%,热导率为0.3389 W/m·K;(3)SiO2/相变蜡微胶囊在涤纶织物上的优化涂层工艺为:微胶囊乳液质量浓度为45.0 wt%,水性聚丙烯酸酯用量为微胶囊乳液质量的30.0 wt%,涂层浆粘度控制在11.62 Pa·s左右,涂层厚度60μm。调温蓄热涂层涤纶织物熔融焓23.04 J/g,结晶焓19.91 J/g,具有良好的蓄热调温性能,手感和透气性有下降,但耐水洗性能较好。
蔡长威[8](2020)在《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文中指出相变储能材料能够通过自身物质分子有序性的变化实现本体形态结构的改变,在物质形态结构变化的同时吸收或释放可观的热量。这一转移和存储热量的特点可应用于调节温度和储存能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缓解能量供给与需求失衡的矛盾,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有机固液相变储能材料因为拥有较小的体积变化和较高的潜热值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相变过程伴随相态转化而来的泄露以及导热系数较低等问题,限制了此类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将相变材料微胶囊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式。本文研制了一类新型脂肪族酯类有机相变储能材料,并利用界面聚合技术用聚脲包覆该酯类形成相变微胶囊;最后将上述微胶囊与聚氨酯胶粘剂溶液复合成混合整理液,通过浸轧和涂层两种方式整理到织物上制得调温蓄热织物。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获得相变温度适宜,热焓值、热稳定性高的有机相变储能材料,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链长的脂肪族酯类相变材料。该酯类具有良好的结晶结构,相变温度范围为0℃-55℃,热焓值在150 J/g以上,且链长越长,其相变温度越高。该系列酯类相变材料的热失重温度在190℃以上,且分子链越长,其热失重温度越高,意味着热稳定性越好。其中十二酸十二醇酯拥有适宜的相变温度和较高的热焓值被选为优化工艺研究的对象。通过设计正交试验,深入探索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浓度对酯化的影响,建立了一套制备高纯度十二酸十二醇酯的工艺路线。2.通过界面聚合利用聚脲对所制备的十二酸十二醇酯进行微胶囊化。基于酯类与异氰酸酯单体良好的相容性,本实验摒弃了聚脲包覆相变材料工艺中需要共溶剂的传统方法,在无共溶剂下成功制备出包覆率高的聚脲相变微胶囊。调整乳化剂种类、乳化剂浓度、乳化搅拌速率、反应温度和芯壳比等参数,分析这些参数对实验的影响并总结出较佳的实验条件。所得聚脲相变微胶囊热性能表征结果显示:该微胶囊的熔融相变温度范围为18-35℃,相变焓根据芯壳比的不同相应产生的热焓值范围为100J/g-140J/g,结晶相变焓与熔融焓相近。微胶囊初始热失重温度超过220℃,显示出较好的热稳定性。室温下热导率测试发现,十二酸十二醇酯相变材料的热导率为0.28 W/mK,高于一般的有机相变材料;微胶囊的热导率最高可达到0.21 W/mK。利用红外热重联用揭示了该体系聚脲界面聚合的反应过程,由于酯类相变材料与反应物较好的相容性,导致部分低聚物未能进一步聚合而残留在芯材中。热循环稳定性试验经过100次冷热循环之后,微胶囊仍然保持与初始状态相近的潜热,说明其包覆壁材稳定性好,该相变微胶囊可长期循环使用。3.将上述相变微胶囊与聚氨酯以不同比例混合形成整理液,利用涂层和浸轧两种方式对织物进行整理,制备了一系列调温织物。测试发现整理过后的织物在33℃左右出现熔融吸热相变行为,在23℃左右结晶放热相变行为。随着混合溶液中微胶囊含量的增加,涂层织物的热焓值范围是18 J/g-25 J/g;浸轧织物的热焓值范围是9 J/g-16 J/g。调温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温度变化环境中织物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起到延缓温度变化速率的功能。
胡盼[9](2019)在《基于微通道液滴流技术合成聚合物微胶囊的研究》文中认为微胶囊所具有的核壳结构能够改变芯材物态物性,将芯材与环境隔离,降低芯材毒性,掩盖不良味道,在食品、纺织、医药、涂料、化妆品多种等行业中具有重要应用,研究微胶囊的微流控液滴技术制备,对于满足微胶囊的实际应用需求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触手可及的简易材料搭建了微胶囊的微流控制备平台,研究测试了微流控芯片中流体的流动状态和液滴生成动力学,系统探索了微通道中连续相流速、分散相流速及流体粘度对生成液滴粒径的影响规律。采用微流控芯片进行了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并系统研究了微通道内流体状态、壁材单体交联程度对微胶囊功能的影响。电镜结果显示,微胶囊形态圆整,单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且能在100-800μm范围内进行可控调节。DSC分析仪和热重分析仪结果表明,微胶囊热性能优异,相变焓达200J/g,封装效率达78%,热稳定温度达175℃,且壁材单体交联度越高,所得微胶囊性能越好。采用微流控芯片进行了褶皱微胶囊的制备,并系统研究了微通道内流体状态对微胶囊外形的影响。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单分散性良好,粒径均一且能400-800μm范围内可控调节。微通道中单体浓度、两相流速和流体粘度对微胶囊褶皱度均有影响。同时利用微胶囊的表面褶皱和渗透性,还可进行具有复杂结构的双层微胶囊制备,为同时含水溶性和油溶性相变材料的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打下基础。
崔卫[10](2019)在《限域空间内相变材料凝固过冷及强化成核手段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相变储能技术是一种改善能源利用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有效手段。微胶囊化的石蜡作为新型相变储能材料,能够解决能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供求关系出现不匹配的问题。但是,石蜡在微米尺度空间内的凝固过程中出现较大的过冷度,不利于其应用与发展。因此,探究石蜡相变材料在限域空间内成核的影响因素,以及晶体成核的强化手段和作用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以石蜡为芯材的相变微胶囊作为研究对象,对相变材料在限域空间的凝固及强化成核手段等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研究在微米尺度空间下,相变微胶囊凝固的影响因素。基于同轴流微流控芯片制备粒径分布均匀的相变微胶囊。对单分散和多分散体系下相变微胶囊颗粒的凝固过程进行可视化实验。在平均粒径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分散体系下的过冷度,确定相变微胶囊粒径的多分散性对过冷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分散体系下,随着相变微胶囊粒径的增大,相变微胶囊的过冷度逐渐降低。与单分散体系相比,在多分散体系中,随着多分散性指数PDI的增加,多分散体系与单分散体系的过冷度偏差也会随之增大。因此,粒径和粒径多分散性是决定相变微胶囊颗粒过冷度的重要因素。(2)研究异形纳米颗粒混合对限域空间内相变材料凝固成核的促进作用。选取片状TiO2和球状TiO2两种纳米颗粒进行不同比例的物理混合,增强TiO2纳米颗粒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性。通过LUMiSizer稳定性分析仪对片球比、质量浓度不同的纳米颗粒悬浮液进行分散稳定性测试,同时以此悬浮液为相变微胶囊的芯材,搭建TiO2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与相变微胶囊过冷度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异形TiO2纳米颗粒片球比发生变化时,引起相变微胶囊过冷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片球比时纳米颗粒间空间位阻作用力不同。当TiO2纳米颗粒的总质量浓度发生变化时,引起相变微胶囊过冷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司班80对纳米颗粒分散的影响。因此,控制TiO2纳米颗粒的片/球比例和纳米颗粒浓度对降低相变微胶囊成核过冷度有重要作用。(3)研究超声波协同纳米颗粒对去离子水异质成核的促进作用。采用亲水性不同的纳米颗粒(Al2O3、SiO2)稳定地分散在水中,并在凝固过程中引入超声作用,研究纳米颗粒浓度和超声强度对水的过冷度的影响,总结得到对降低水的过冷度有作用的纳米颗粒浓度和超声强度之间的关系,揭示超声波协同纳米颗粒强化成核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和空化气泡均可充当成核剂,达到降低去离子水成核过冷度的目的。在超声和纳米颗粒的正作用区域,空化气泡损失掉的部分能够用纳米颗粒来补偿;而在超声和纳米颗粒的负作用区域,纳米颗粒由于吸附于气泡表面而导致其能提供的有效成核面积减小,无法补偿空化气泡损失掉的部分作用,从而导致在此区域去离子水的过冷度反而比其在超声单独作用下的过冷度更大。
二、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1)光热转化相变微胶囊与温敏相变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1 无机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2 有机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2.3 离子液体类相变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 相变微胶囊壁材的选择与制备 |
1.3.1 制备方法研究 |
1.3.2 相变微胶囊壁材的分类 |
1.4 凝胶定型相变材料 |
1.5 光热转化材料 |
1.5.1 碳基纳米材料 |
1.5.2 半导体化合物材料 |
1.5.3 贵金属纳米材料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1.7 课题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形貌和晶型的n-20@TiO_2@TiO_2 |
2.1 引言 |
2.2 制备过程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2 球状n-20@TiO_2的制备 |
2.2.3 八面体状n-20@TiO_2的制备 |
2.2.4 管状n-20@TiO_2的制备 |
2.3 表征与测试 |
2.3.1 合成过程中的物理变化表征 |
2.3.2 扫描电镜(SEM) |
2.3.3 傅里叶红外光谱表征(FTIR) |
2.3.4 X射线衍射(XRD) |
2.3.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3.6 热重分析仪(TGA) |
2.3.7 导热性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原理分析 |
2.4.2 不同形貌的n-20@TiO_2微观结构 |
2.4.3 不同形貌的n-20@TiO_2的化学结构表征 |
2.4.4 相变性能分析 |
2.4.5 不同形貌的n-20@TiO_2热稳定性分析 |
2.4.6 不同形貌的n-20@TiO_2的导热性能分析 |
2.4.7 不同形貌的n-20@TiO_2的光吸收特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具有全光谱太阳光吸收和转化能力的n-20@TiO_2/CuS相变微胶囊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制备过程 |
3.2.1 实验过程 |
3.2.2 n-20@TiO_2/CuS微胶囊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合成机理研究 |
3.3.2 微观结构分析 |
3.3.3 化学组成 |
3.3.4 相变性能和热稳定性 |
3.3.5 稳定性分析 |
3.3.6 光吸收与光转化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硫化铜复合光热转换材料修饰TiO_2壁材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过程 |
4.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4.2.2 实验过程 |
4.2.3 表征与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合成机理研究 |
4.3.2 微观形貌 |
4.3.3 化学结构 |
4.3.4 相变性能 |
4.3.5 热稳定性 |
4.3.6 光吸收特性与光热转化效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自愈合温敏凝胶基相变材料的制备 |
5.1 引言 |
5.2 实验过程 |
5.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5.2.2 实验过程 |
5.2.3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UPyMA的FTIR表征 |
5.3.2 水凝胶的红外表征 |
5.3.3 自愈合性能表征 |
5.3.4 水凝胶的SEM表征 |
5.3.5 水凝胶的TEM表征 |
5.3.6 相变性能分析 |
5.3.7 凝胶去溶胀(收缩)动力学 |
5.3.8 N凝胶再溶胀动力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不足 |
6.2.2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芯材和壳材的选择 |
2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 |
2.1 喷雾干燥法 |
2.2 溶胶-凝胶法 |
2.3 复凝聚法 |
2.4 界面聚合法 |
2.5 原位聚合法 |
2.6 悬浮聚合法 |
2.7 微乳液聚合法 |
3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表征 |
3.1 微观形貌结构 |
3.2 包覆率 |
3.3 粒径分布 |
3.4 芯壳比 |
3.5 热导率 |
3.6 相变储热性能 |
3.7 热稳定性 |
4 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应用领域 |
4.1 建筑节能 |
4.2 蓄热调温纺织 |
4.3 军事航空 |
4.4 太阳能利用 |
4.5 余热利用 |
5 结语与展望 |
(3)相变微胶囊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相变材料概述 |
1.2.1 相变材料的定义及储能原理 |
1.2.2 相变材料分类 |
1.2.3 相变材料选择 |
1.3 相变微胶囊概述 |
1.3.1 微胶囊定义 |
1.3.2 微胶囊制备方法 |
1.4 相变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
1.5 微流体技术简介 |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工艺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微流控芯片的制作 |
2.4 微通道内两相流体行为的影响 |
2.4.1 实验过程 |
2.4.2 实验结果分析 |
2.5 微通道内影响液滴粒径的因素 |
2.5.1 连续相的影响 |
2.5.2 分散相的影响 |
2.5.3 连续相粘度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聚脲相变微胶囊的聚合原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3.2 微流体技术制备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工艺流程 |
3.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聚脲相变微胶囊光学显微镜分析 |
3.4.2 聚脲相变微胶囊电子显微镜分析 |
3.4.3 聚脲相变微胶囊粒径分析 |
3.4.4 聚脲相变微胶囊化学结构分析 |
3.4.5 聚脲相变微胶囊相变性能分析 |
3.4.6 聚脲相变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的聚合原理 |
4.3 实验部分 |
4.3.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4.3.2 微流体技术制备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的工艺流程 |
4.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光学显微镜分析 |
4.4.2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电子显微镜分析 |
4.4.3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粒径分析 |
4.4.4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相变性能分析 |
4.4.5 聚酰胺相变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4)纳米TiO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相变材料 |
1.3 微胶囊技术 |
1.3.1 控制释放微胶囊 |
1.3.2 保护微胶囊 |
1.3.3 相变微胶囊 |
1.4 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4.1 界面聚合法 |
1.4.2 原位聚合法 |
1.4.3 复凝聚法 |
1.4.4 溶胶-凝胶法 |
1.5 相变微胶囊的应用 |
1.5.1 建筑领域 |
1.5.2 军事领域 |
1.5.3 电子元件领域 |
1.5.4 纺织服装领域 |
1.6 相变微胶囊的研究进展 |
1.7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光学显微镜分析(OM) |
2.3.2 微胶囊包覆率的测定 |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3.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3.5 热性能分析(DSC/TG) |
2.3.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7 微胶囊粒径分析 |
2.3.8 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UV) |
第3章 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3.3 乳液的制备 |
3.3.1 乳化剂种类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2 HLB值的测定 |
3.4 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 |
3.5 微胶囊的DSC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合成工艺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乳化剂用量对微胶囊的影响 |
4.3 单体质量比对微胶囊的影响 |
4.4 反应温度对微胶囊的影响 |
4.5 壁芯比对微胶囊的影响 |
4.6 乳化转速对微胶囊的影响 |
4.7 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4.7.1 微胶囊的热失重分析 |
4.7.2 微胶囊的DSC分析 |
4.8 微胶囊的SEM分析 |
4.9 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分析 |
4.10 本章小结 |
第5章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5.2.1 TiO_2的改性 |
5.2.2 复合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5.2.3 复合微胶囊涂层的制备 |
5.3 TiO_2对微胶囊包覆率的影响 |
5.4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 |
5.5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X射线衍射分析 |
5.6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热性能分析 |
5.6.1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TG分析 |
5.6.2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DSC分析 |
5.7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形貌分析 |
5.7.1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5.7.2 光学显微镜分析 |
5.8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分析 |
5.9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光催化性分析 |
5.10 TiO_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涂层的性能测试 |
5.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5)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辣根过氧化物酶(HRP) |
1.1.1. HRP的结构 |
1.1.2. HRP的作用机制 |
1.1.2.1. HRP催化过氧化物 |
1.1.2.2. HRP催化芳香酚类化合物 |
1.1.3. HRP作为传感器的应用 |
1.2. 生物传感器 |
1.2.1. 生物传感器监测原理及构造 |
1.2.2. 生物传感器的种类 |
1.2.2.1. 免疫传感器 |
1.2.2.2. DNA生物传感器 |
1.2.2.3. 酶传感器 |
1.2.3. 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2.3.1. 环境领域 |
1.2.3.2. 医药领域 |
1.2.3.3. 食品工业领域 |
1.3. 固定化酶 |
1.3.1. 固定化酶技术 |
1.3.1.1. 包埋法 |
1.3.1.2. 吸附法 |
1.3.1.3. 共价法 |
1.3.1.4. 交联法 |
1.3.1.5. 金属离子固定 |
1.3.2. 固定化酶载体 |
1.3.2.1. 介孔材料 |
1.3.2.2. 纳米材料 |
1.3.2.3. 高分子材料 |
1.4. 相变材料 |
1.4.1. 固-固相变材料 |
1.4.2. 固-液相变材料 |
1.4.2.1. 有机固-液相变材料 |
1.4.2.2. 无机固-液相变材料 |
1.5. 相变储能材料微胶囊 |
1.5.1. 相变微胶囊封装材料 |
1.5.1.1. 有机壁材 |
1.5.1.2. 无机壁材 |
1.5.1.3. 有机-无机复合壁材 |
1.5.2. 相变材料微胶囊封装技术 |
1.5.2.1. 喷雾干燥法 |
1.5.2.2. 原位聚合 |
1.5.2.3. 溶胶-凝胶 |
1.5.2.4. 乳液聚合 |
1.5.3. 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应用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溶液配制 |
2.3.1. 0.1mol/L pH=7.0 PBS缓冲液 |
2.3.2. 过氧化氢水溶液 |
2.3.3. 辣根过氧化酶溶液 |
2.3.4. 电解液 |
2.3.5. PBS电解液 |
2.3.6. 硝酸水溶液 |
2.3.7. 1%Nafion水溶液 |
2.3.8. 邻苯二酚-PBS溶液 |
2.3.9. 过氧化氢-邻苯二酚的PBS溶液 |
2.4. 实验步骤 |
2.4.1. 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合成 |
2.4.2. PPy@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合成 |
2.4.3. 固定化HRP@PPy@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合成 |
2.4.4. 电极的制备 |
2.5. 测试与表征 |
2.5.1. SEM测试表征 |
2.5.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5.3. X射线能谱仪(EDX) |
2.5.4. X射线管电子能谱仪器(XPS) |
2.5.5.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
2.5.6. 热重分析仪(TGA) |
2.5.7. 电化学工作站 |
2.5.8. 米氏常数的测定 |
第3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机理分析 |
3.1.1. 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合成 |
3.1.2. PPy@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合成 |
3.1.3. HRP@PPy@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合成 |
3.2. 微观形貌特征分析 |
3.2.1. 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形貌特征 |
3.2.2. PPy@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形貌特征 |
3.2.3. HRP@PPy@TiO_2@n-20相变微胶囊的形貌特征 |
3.2.4. 粒径分布分析 |
3.3. 结构与化学组成特征 |
3.3.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FT-IR) |
3.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 |
3.3.3. X射线能谱分析(EDX) |
3.4. 热力学性能分析 |
3.4.1. 潜热存储及相变性能分析 |
3.4.2. 热力学稳定性分析 |
3.4.3. 热失重分析(TGA/DTG) |
3.5. 传感器性能分析测试 |
3.5.1.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阻抗性能测试 |
3.5.2. 电极的循环伏安(CV)性能 |
3.5.3. 固定HRP酶传感器对邻苯二酚的电化学响应 |
3.5.4. pH对固定化HRP酶传感器的影响 |
3.5.5. 固定HRP酶传感器对邻苯二酚的检测范围和灵敏度 |
3.5.6. 固定化HRP酶传感器米氏常数的测定 |
3.5.7. 温度对固定化HRP酶传感器的影响 |
3.5.8. 固定化HRP酶传感器的储存稳定性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农药剂型加工的目的和发展 |
1.2 农药微囊悬浮剂概述 |
1.3 异丙甲草胺概述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
2.1 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方法 |
2.2.1 聚脲微胶囊的制备 |
2.2.2 聚脲微胶囊制备条件的优化 |
2.2.3 聚脲微胶囊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乳化剂种类和用量的筛选 |
2.3.2 乳化搅拌速率的优化 |
2.3.3 固化时间与温度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 |
2.3.4 不同芯材与壁材之比对聚脲微胶囊的影响 |
第三章 尿素改良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表征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3 结果和分析 |
3.3.1 聚脲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 |
3.3.2 聚脲微胶囊粒径分析 |
3.3.3 聚脲微胶囊表面形貌分析 |
3.3.4 聚脲微胶囊包封率分析 |
3.3.5 聚脲微胶囊热重分析 |
3.3.6 聚脲微胶囊释放性能分析 |
3.4 聚脲微囊悬浮剂主要的性能指标表征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相变材料概述 |
1.2.1 相变材料的种类 |
1.2.1.1 有机固-液相变材料 |
1.2.1.2 无机固-液相变材料 |
1.2.1.3 复合型固-液相变材料 |
1.2.2 相变材料的选取标准 |
1.3 相变微胶囊概述 |
1.3.1 相变微胶囊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1.3.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 |
1.3.2.1 界面聚合法 |
1.3.2.2 溶胶-凝胶法 |
1.3.3 相变微胶囊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4 课题的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正硅酸乙酯的SiO_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2 SiO_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 |
2.2.3 测试与表征 |
2.2.3.1 形貌和粒径 |
2.2.3.2 红外光谱 |
2.2.3.3 热性能 |
2.2.3.4 步冷曲线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SiO_2/相变蜡微胶囊制备的单因素分析 |
2.3.1.1 乳化剂的种类及用量优选 |
2.3.1.2 乳化速率及时间的优选 |
2.3.1.3 水与乙醇比的优选 |
2.3.1.4 芯壁比的优选 |
2.3.2 SiO_2/相变蜡微胶囊制备的正交实验分析 |
2.3.3 SiO_2/相变蜡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 |
2.3.3.1 形貌和粒径分析 |
2.3.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3 热性能分析 |
2.3.3.4 步冷曲线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硅酸钠的SiO_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2 SiO_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 |
3.2.3 测试与表征 |
3.2.3.1 形貌和粒径 |
3.2.3.2 红外光谱 |
3.2.3.3 热性能 |
3.2.3.4 步冷曲线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iO_2/相变蜡微胶囊制备的单因素分析 |
3.3.1.1 复合乳化剂的配比及用量优选 |
3.3.1.2 盐酸浓度的优选 |
3.3.1.3 反应温度的优选 |
3.3.1.4 芯壁比的优选 |
3.3.2 SiO_2/相变蜡微胶囊制备的正交实验分析 |
3.3.3 SiO_2/相变蜡微胶囊的结构和性能 |
3.3.3.1 形貌和粒径分析 |
3.3.3.2 红外光谱分析 |
3.3.3.3 热性能分析 |
3.3.3.4 步冷曲线分析 |
3.3.4 不同硅源制备的SiO_2/相变蜡微胶囊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调温蓄热涂层涤纶织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调温蓄热涤纶织物的制备 |
4.2.3 测试与表征 |
4.2.3.1 表观形貌 |
4.2.3.2 热性能 |
4.2.3.3 调温性能 |
4.2.3.4 手感 |
4.2.3.5 透气性 |
4.2.3.6 粘附牢度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SiO_2/相变蜡微胶囊涂层工艺的优化 |
4.3.1.1 涂层剂的种类及用量优选 |
4.3.1.2 微胶囊用量的优选 |
4.3.1.3 涂层浆粘度的优选 |
4.3.1.4 涂层厚度的优选 |
4.3.2 调温蓄热涂层涤纶织物的结构和性能 |
4.3.2.1 表观形貌分析 |
4.3.2.2 调温性能分析 |
4.3.2.3 手感和透气性分析 |
4.3.2.4 水洗牢度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相变储能材料简介 |
1.1.1 相变材料热力学基础 |
1.1.2 相变储能材料种类 |
1.1.3 相变材料的应用标准 |
1.2 相变微胶囊技术 |
1.2.1 相变微胶囊的发展历史 |
1.2.2 相变微胶囊的合成技术 |
1.2.3 相变微胶囊的研究现状 |
1.3 相变微胶囊的应用 |
1.3.1 相变微胶囊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
1.3.2 相变微胶囊掺杂的控温热流 |
1.3.3 相变微胶囊用于电子设备冷却 |
1.3.4 相变微胶囊在纺织领域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相变芯材的合成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案 |
2.2.1 实验药品及器材 |
2.2.2 实验步骤 |
2.2.3 分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相变材料的储热性能 |
2.3.2 相变材料的结晶结构 |
2.3.3 相变材料的热稳定性 |
2.3.4 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 |
2.3.5 反应温度对实验的影响 |
2.3.6 催化剂对酯化反应的影响 |
2.3.7 反应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案 |
3.2.1 实验药品及器材 |
3.2.3 实验步骤 |
3.2.4 分析和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油相中共溶剂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2 乳化剂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3 乳化剂浓度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4 乳化转速对微胶囊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微胶囊致密性的影响 |
3.3.6 不同芯壳比微胶囊的性能 |
3.3.7 微胶囊热失重红外原位分析 |
3.3.8 微胶囊的热循环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脲相变微胶囊在织物上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方案 |
4.2.1 实验药品及器材 |
4.2.2 实验配方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分析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织物的表面形貌 |
4.3.2 织物的增重率 |
4.3.3 织物的储热性能 |
4.3.4 织物的导热性能 |
4.3.5 织物的调温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成果 |
致谢 |
(9)基于微通道液滴流技术合成聚合物微胶囊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胶囊概述 |
1.2 微胶囊功能类型 |
1.3 微胶囊化方法 |
1.3.1 物理法 |
1.3.2 物理-化学法 |
1.3.3 化学法 |
1.3.4 新兴技术和方法 |
1.3.5 各类方法的比较 |
1.4 微流体技术简介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微芯片的制作及微通道内乳化液的制备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3 微芯片的制作及芯片内反应过程 |
2.4 微通道内流型分布情况研究 |
2.4.1 实验过程 |
2.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 微通道内液滴生成情况研究 |
2.5.1 实验过程 |
2.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相变微胶囊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的界面聚合法原理 |
3.3 实验部分 |
3.3.1 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
3.3.2 相变微胶囊制备工艺流程 |
3.3.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光学显微镜分析 |
3.4.2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粒径分析 |
3.4.3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表面形貌分析 |
3.4.4 不同胺单体合成的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红外光谱分析 |
3.4.5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相变性能分析 |
3.4.6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循环稳定性分析 |
3.4.7 十六烷/聚脲相变微胶囊热稳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褶皱微胶囊的微流体制备及囊膜表面褶皱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3 带褶皱的聚酰胺微胶囊的制备及褶皱度定义 |
4.3.1 带褶皱的单层聚酰胺微胶囊制备 |
4.3.2 双层聚酰胺微胶囊的制备 |
4.3.3 聚酰胺微胶囊褶皱度定义 |
4.4 聚酰胺微胶囊表面褶皱影响因素的探究 |
4.4.1 单体浓度的影响 |
4.4.2 分散相流速的影响 |
4.4.3 连续相流速的影响 |
4.4.4 流体粘度的影响 |
4.5 聚酰胺微胶囊表面褶皱度变化的原因与可控增强分析 |
4.6 双层聚酰胺微胶囊生成机理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符号说明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限域空间内相变材料凝固过冷及强化成核手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1.2.1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技术 |
1.2.2 相变微胶囊的过冷现象 |
1.2.3 晶体成核的强化技术 |
1.2.4 晶体成核的强化机理 |
1.3 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石蜡相变材料在限域空间内的凝固成核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和表征 |
2.2.1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 |
2.2.2 相变微胶囊的表征 |
2.3 相变微胶囊体系的建立及凝固 |
2.3.1 相变微胶囊的凝固 |
2.3.2 相变微胶囊分散体系的建立 |
2.3.3 相变微胶囊过冷度的定义 |
2.4 相变微胶囊的限域成核 |
2.4.1 相变微胶囊单分散体系的限域成核 |
2.4.2 相变微胶囊多分散体系的限域成核 |
2.4.3 相变微胶囊单分散体系和多分散体系的对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形颗粒混合强化纳米颗粒的成核作用 |
3.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1.1 实验药品 |
3.1.2 实验仪器 |
3.2 片/球混合TiO2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 |
3.2.1 片状TiO2纳米颗粒的制备与改性 |
3.2.2 片/球混合TiO2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评价 |
3.3 片/球混合强化纳米颗粒的成核 |
3.3.1 相变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 |
3.3.2 相变微胶囊的凝固 |
3.3.3 纳米颗粒澄清指数与相变微胶囊过冷度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声外场强化纳米颗粒的成核作用 |
4.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1.1 实验药品 |
4.1.2 实验仪器 |
4.2 Al_2O_3、SiO_2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 |
4.2.1 Al_2O_3、SiO_2纳米颗粒的分散 |
4.2.2 Al_2O_3、SiO_2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评价 |
4.3 超声外场强化Al_2O_3、SiO_2纳米颗粒的成核作用 |
4.3.1 超声和纳米颗粒单独作用下的成核过冷度 |
4.3.2 超声和纳米颗粒共同作用下的成核过冷度 |
4.3.3 超声和纳米颗粒单独、共同作用下的成核过冷度比较 |
4.3.4 超声外场强化纳米颗粒成核的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TiO_2聚脲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 [1]光热转化相变微胶囊与温敏相变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范晓月. 江南大学, 2021(01)
- [2]微胶囊相变材料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公雪,王程遥,朱群志. 化工进展, 2021(10)
- [3]相变微胶囊的微流体技术制备及研究[D]. 石婷静. 天津大学, 2020(02)
- [4]纳米TiO2/网状聚氨酯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高乐. 燕山大学, 2020(01)
- [5]基于相变微胶囊的辣根过氧化物酶传感器的研究[D]. 熊健.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6]异丙甲草胺聚脲微囊悬浮剂的制备和表征[D]. 李德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20(02)
- [7]SiO2/相变蜡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纺织品上的应用研究[D]. 杨建.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4)
- [8]聚脲相变微胶囊的制备与应用[D]. 蔡长威.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微通道液滴流技术合成聚合物微胶囊的研究[D]. 胡盼. 天津大学, 2019(01)
- [10]限域空间内相变材料凝固过冷及强化成核手段的研究[D]. 崔卫. 广东工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