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论文_高振春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论文_高振春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方法和效果。方法对

135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分别采用脓肿一次性切开术、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掛线术、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中医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35例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治疗一次后均获痊愈。术后1年随访120例,无复发。结果对低位肛周脓肿的患者采用脓肿一次切开术,对感染范围较大的坐骨直

肠窝脓肿或低位马蹄型脓肿采用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对内口在肛管直肠环

下、脓腔已超过直肠环的高位脓肿采用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

可取得较好效果。

【关键词】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病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内软组织发生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本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或婴幼儿,男性多于女性,属于中医“肛痈”范畴

近年来,我科共收治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患者135例,分别采用脓肿一次性切开术、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脓肿切开掛线术、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男性90例,女性45例,年龄17-53岁,病程2-8d,其中脓肿一次性切开术96例,脓肿切开对口引流术18例,脓肿掛线术15例,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6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1.2.1中医病因病机

1.2.1.1饮食不节、损伤染毒 ,湿热蕴结,气血壅滞,经络阻隔,血败肉腐而成

1.2.1.2肺脾肾阴虚,正不胜邪,湿热结聚于肛门而发

1.2.2西医病因

1.2.2.1便秘、肛门异物或医源性损伤肛管皮肤或肛门瓣

1.2.2.2腹泻时稀便积存在肛隐窝,堵塞肛腺管

1.2.2.3肛腺为雄性激素的靶器官,婴幼儿和青壮年人体内雄性激素水平高,肛腺分泌增多,腺管堵塞容易感染

1.3实验室检查确诊

1.3.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升高

1.3.2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1.3.3需氧菌:大肠杆菌、肠球菌、链球菌

1.3.4厌氧菌:脆弱类杆菌

1.3.5、病理检查:疑有特异性感染或恶性肿瘤

1.3.6超声波或CT检查

1.4治疗方法

1.4.1手术方法:

1.4.1.1脓肿一次切开术:该手术适用于低位肛周脓肿。操作步骤:自肛缘沿脓肿顶端两侧放射状梭形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切开长度稍长于脓肿0.5-1.0cm利于引流,排除脓液,将左手示指伸入肛内作引导,另一手持探针自创口探入肛内,寻找内口并使探针顺利地从内口探出,切开肛管皮肤、皮下组织及部分括约肌,修剪内口及周围组织以利引流通畅。

1.4.1.2 脓肿切开加对口引流术:该手术适用感染范围较大的坐骨直肠窝脓肿或低位蹄铁型脓肿。以低位蹄铁型脓肿为例,操作步骤:探查脓肿与内口的关系后与内口同一方位脓肿顶端两侧放射状梭形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排出脓液,用探针探出内口,并自内口至肛缘切开脓腔壁以此为主灶切口,以示指伸入脓肿,沿脓腔走形方向钝性分离腔隙至脓腔的端点并作为引导,另一手执刀在端点部位作一肛门放射状梭形切口,剪除皮肤及皮下组织,用中等弯钳钝性分离切口至脓腔,对口部位不伤及肛管皮肤和括约肌,两切口之间脓腔相通,表面有皮肤存在。

1.4.1.3 脓肿切开加掛线术:该手术适用于内口在耻骨直肠肌以上的高位脓肿。操作步骤:放射状梭形切开脓肿波动最明显处,排出脓液,用中弯钳钝性分离脓腔及肛提肌,用探针置入脓腔至肛提肌以上另一示指在肛内作引导,探出内口,把预先浸泡消毒好的橡皮筋用丝线系于探针另一端,由内口拉出探针及另一半橡皮筋,将橡皮筋两端收拢,用止血钳夹住勒紧的橡皮筋,再用丝线扎紧。术后7天,橡皮筋松动,可再次勒紧,直至橡皮筋胶脱落。

1.4.1.4 脓肿切开加胶管引流术:该手术适用于内口在肛管直肠环以下脓肿已超过直肠环的高位脓肿,操作步骤:梭形切开脓肿部位皮肤及皮下组织,排出脓液,探查、修剪内口,使之保持通畅,用中弯钳沿创口向深部钝性分离肛提肌,排出剩余脓液,用8-10cm长橡胶管置入脓腔,橡胶管上段置于肛提肌以上,下端超出创缘1cm,最后用丝线系住胶管固定于脓腔底部。

1.4.1.5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3-5d。不需禁食,控制排便,

1.4.2中医内治法

排便后中药坐浴,笔者的自拟方:大黄20g,黄柏20g,马齿苋30g,茜草10g,方中大黄泻火通便,破积滞,行淤血,外敷清热解毒消肿,马齿苋清热解毒养血止血,茜草通经活络行血止血,黄柏清热燥湿泻火疗毒疗疮,术后中药坐浴可减轻并发症,缩短愈合时间效果显著,单纯脓肿切开可用油纱条换药,置入胶管者术后3d内换药前用双氧水、生理盐水通过乳胶管反复冲洗,3d后拔管,油纱条常规换药,对口引流术后换药时应把油纱条填于主灶切口,在对口插入油纱条要与主灶相通,深度逐日递减,直至痊愈,掛线术后换药时应注意,脱线前勿使橡皮残端与创面粘连, 脱线后换药方法同前。

2. 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一次后均获痊愈。一次切开术平均治愈时间为

10-15d。对口引流术平均治愈时间为18-25d,胶管引流术平均治愈时间为20-25d,掛线术平均治愈时间为25-30d,术后1年随访40例,无复发。

3.讨论

肛周直肠周围脓肿无论何种术式,必须寻找到内口才能根治,否则即使近期治愈,远期还会感染复发,通过详细询问病史,术前及术中认真指检,掌握脓肿发病与内口关系的普遍规律,肛门镜直视下和探针检查等综合判断,以上方法运用得当。基本都能找到正确的原发内口,脓肿切口采用梭形切开法,边缘整齐,皮下组织及肛门括约肌损伤少。愈合后肛门不易变形,外观平整,不存在钩状缺损现象,对于肛周感染范围较大的脓肿或低位蹄铁型脓肿,行脓肿全部切开或掛线术损伤组织多,术后瘢痕大,术后肛门及臀部易变形且愈合时间长,通过对口引流法,主灶“塞源”对口引流一次性切开,损伤组织少,创口引流通畅,愈合快,瘢痕组织小。

治疗高位脓肿,大多数采用全部切开掛线术,实践中发现,即使高位脓肿,如果内口在耻骨直肠肌中央以下,采用一次切开加胶管引流术治疗也可获得痊愈,术中切断部分括约肌甚至1/2的耻骨直肠肌,也不会导致大便失禁,此种手术与掛线术相比具有痛苦小、愈合快且手术简单等优点。对于传统掛线术除非明确内口在耻骨直肠肌以上,否则应尽可能不用,肛周脓肿术后换药也是关键环节,换药时尽可能填充脓腔底部,使引流彻底通畅,避免形成死腔或形成假性愈合。中医内治法,应遵循内治法“消、托、补”三大原则,火毒蕴结应清热解毒消肿。热毒炽盛,应清热解毒透脓。阴虚毒恋,应养阴清热解毒。

参考文献:

〔1〕黄乃建主编 《中国肛肠病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7月24日

〔2〕顾伯康主编 《中医外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论文作者:高振春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12月上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0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论文_高振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