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建造技术变革机遇论文_刘中华

抓住建造技术变革机遇论文_刘中华

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00

装配式将成为主流建筑市场的主要建筑结构形式,当前的企业竞争对手的机会是平等的,抓住建筑产品建造技术变革的机遇,才能快速掌握和占领制高点。

《孙膑兵法》: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目前全国已有30 多个省市出台了装配式建筑专门的指导意见和相关配套措施,不少地方更是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越多越多的市场主体已经开始加入到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大军中。所谓占了天时。

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建筑。华北地区企业能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所谓占了地利。

人和,我所理解的就是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只有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项目管理团队,打造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以人才的转型升级引领企业的转型升级,这才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考察学习交流中也积攒了一部分现场的管理经验,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关于装配式建筑管理中几个要点:

1.深化设计管理要点

装配式建筑中桥头堡便是深化设计,深化设计直接影响了成本投资,同时决定了预制构件生产和安装的难度,间接影响了施工周期。深化设计表面上来看无非是做好预制墙立面板分割、预留预埋件深化设计、门窗细部构造、防水细部构造、支撑防护体系设计五部分,实质上深化设计需与加工厂的生产设备、工装模具、运输能力、场地布置、吊装机械、安装顺序结合,对预制构件模板图、配筋图、预制构件脱模、翻转过程中混凝土强度、构件承载力、构件变形以及吊具、预埋吊件的承载力验算等进行深化设计。同时,在深化过程中需对以下几方面重视:

组织编制深化设计方案,并由设计、制作、安装等各方共同评审。掌握该厂模具情况,相关信息反馈到深化设计人员。要做到前期慎重考虑,后期少改动,因为一旦深化设计改动对工装模具、安装机械、场地运输等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将使生产成本陡然提高以及发生诸多不可预见的问题。

施工现场场地布置、塔吊布置在拿到图纸后及时确定下来,一些技术参数需要及时提供给深化设计人员。

构件尺寸将影响运输路线道路承载力、路面宽度、限高、转弯半径等诸多问题,因此构件的拆分前必须先对运输路线充分考察。

需要及时与安装单位沟通合理熟悉的构件连接方式,并及时与深化设计人员沟通。

2.施工方案管理要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间相互关联,方案编制中过程中应紧密结合,统筹考虑,除常规方案外,装配式建筑施工必须有:

(1)构件吊装及测量方案。

(2)场外场内运输及道路布置方案。

(3)配套机械选型以及吊装方案。

(4)预制与现浇施工方案。

(5)构件连接节点方案。

(6)防水节点及后浇带砼养护方案。

(7)外围护结构安全方案。

(8)全过程的成品保护及修补措施等;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必须加强安全验算,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的建筑施工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强化了吊装这一道工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制构件运输、码放及吊装过程中按吊装工况进行承载力验算;预制构件吊点验算; 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施工临时荷载作用下构件支架系统和临时固定装置的承载力验算等都尤为重要。

3.计划管理

没有计划的工作是空洞,没有措施的管理是空谈。装配式建筑施工要求深化设计、工厂制作、现场安装、现场现浇等阶段工作无缝衔接,因此强调总进度计划管理的重要性。

做好总进度计划管理首先的是要做好单位工程进度计划、采购计划、运输计划。

其中采购计划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构件需求计划、构件排产计划、模具生产计划、实际构件生产计划和构件存放计划。

土建总包需要提前一定时间按照施工进度计划排出每个单位工程的构件需求计划。并根据最终的构件生产计划策划施工现场构件堆放及场地协调。构件厂需要按照总包单位提出的构件需求计划,结合自身能力制定构件排产计划。并按照构件生产计划测算出模具需求数量报总包确认。最后照项目部确认后的模具生产计划制定实际的构件生产计划。

4.施工总平面管理

装配式建筑由于存在大尺寸、大重量构件的运输、堆放和吊装,因此在施工总平面设置与管理上与传统施工有特别要求。主要管制要点有:

道路设置与动态管理

由于都是大构件运输,建议现场硬化采用C20混凝土,铺设范围包括常规材料堆场(钢筋、支撑、吊具、钢模等)外架底部和构件车辆行走路。最小转弯半径保证16m拖挂车转弯达到90°; 综合考虑各作业同时施工,保证错车运输,尽量避免卸货车与混凝土罐车同时作业;

关注沿途限高(如天桥下机动车道限高4.5m,非机动车道限高3.5m)、限行规定(如特定时段无法驶入市区)、路况条件(如是否存在转弯半径无法满足要求情况)等,最好进行实际线路勘查,避免由于道路原因造成运输降效或者影响施工进度。

对构件运输过程中稳定构件的措施提出明确要求,确保构件运输过程中的完好性;预制外墙板需采用专用运输架竖立方式运输,且架体应设置于枕木上,避免外墙板运输损坏;

堆场设置与动态管理

卸货点首先需考虑塔吊吊装能力及施工效率;提前策划现场存放模板数量,要求构件厂上报构件配车方案;确保现场无施工降效的同时尽量保证构件厂满车运输。

塔吊设置与动态管理

现场需要充分考虑塔吊的使用效率,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衔接,这是工期能否顺利完成的首要条件。预制构件吊点应通过专门设计和计算制定,并且每构件应有指定的方式(竖立或平放)和指定吊点,在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严禁随意通过构件钢筋、非起吊用的预埋件、非指定吊点或增减使用指定吊点进行起吊;预制构件吊具应按照单件构件重心位置,设置在平衡点上,保证预制构件能水平起吊;为防止预制构件起吊时单点起吊引起构件变形,采用吊运钢梁均衡起吊就位。

5.质量管理

除常规定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点外,装配式建筑施工主要质量检查要点有两类:第一类构件厂的质量控制。第二类现场安装的质量控制。

(1)构件厂的质量控制:

a.项目质量部门需有驻厂人员及时监管构件厂质量。

b.加强模具的设计要求,例如构件边缘增加企口、电气预埋盒固定措施、楼梯增加滴水线等。

(2)现场的质量控制:

a.吊装构件就位垂直度、位移检查

b.钢筋接头、螺栓连接、套筒灌浆接头浆锚搭接接头质量检查

c.灌浆料、配比、试验结果检查 ,灌浆质量检查

d.预制构件接缝处防水、防火做法

e、保温连接件安装质量等

只有在工业化的道路上进行积极尝试和探索,才能沉淀出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在建造技术变革的大好机遇下,必须提升管理技能,打造优秀的管理人才,抓住建造技术变革机遇,提升装配式建筑管理技能,培养一批善于学习、善于实践、善于总结的管理人员,在深化设计、施工方案、施工管理、质量管理等关键点上上多下功夫,共同努力实现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安装可视化、管理信息化。谁抓住了这次建造技术革命的机遇,谁将获得广阔的市场!

论文作者:刘中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  ;  ;  ;  ;  ;  ;  ;  

抓住建造技术变革机遇论文_刘中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