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工业企业的联系_产业转移论文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工业企业的联系_产业转移论文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承接的联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圈论文,长江上游论文,产业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带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研究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承接,有利于深入了解长江流域经济带在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在西部大开发和长江流域经济开发中,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有着重要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圈或城市群的发展格外引人注目,可以说,经济圈(带)或城市群将成为未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20多年来,广大西部地区的发展一直是全国经济社会总体发展的短腿,除了少数几个省会城市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外,整个西部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粗放外延型为主,产业结构偏低。要整体推进西部地区加速发展不大现实,必须借鉴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优先建成几个类似“长三角”、“珠三角”这样活跃的组团式经济板块,以此带动西部地区发展。在新一轮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中,无论从区位条件还是从已有基础来看,长江流域经济带都理应担当起拉动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双重重任。因此也就迫切要求长江上游经济带的迅速崛起强盛。以渝、川、黔主要城市为主体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向西成为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进军主通道,向东与沿海地区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推动长江流域经济实现新的振兴。这个崛起和强盛的过程需要优先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以及理念来提升本地区产业能级。

二、“长三角”经济圈的产业发展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和可能

(一)“长三角”经济圈产业发展的特点

目前,全国区域经济已进入到协同发展的新时期。但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长三角”经济圈作为长江流域外向带动极与增长中心,具有协调南北经济关系的地理区位优势:一是拥有联接广大中西部地区、沿江辐射拓展的腹地;二是拥有颇具科技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其中心城市上海又是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加之国家对“长三角”区域规划的启动和助力,因此未来“长三角”经济圈将勿庸置疑地成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地区。

“长三角”经济圈近年来产业经济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

1.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强力引领“长三角”经济快速增长。“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均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特征,第二产业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主导性表现非常突出,占GDP比重普遍高于50%。惟有其核心城市上海,目前处于全国最高经济梯度,已基本走过了轻工业、重工业时代,进入到重化工业后期和现代服务业时代。

2.产业集群的成长提升“长三角”区域整体竞争力。目前“长三角”区域内部的产业一体化程度较高,各城市的产业联系较密切,垂直分工、水平分工紧密,已形成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如沿沪宁线形成的宁沪信息产业带等集群,不仅吸纳了众多具有国际一流技术的世界500强企业集聚进入,同时完善了“长三角”区域产品链和产业链配套体系及配套能力开发,不断锻造着“长三角”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3.核心城市辐射带动,其它城市错位竞争,共同打造世界级制造业中心。处于“长三角”区域的苏浙沪三省市正以“区域联动、优势互补、各展所长、错位发展”的思路,致力于打造以上海为龙头、以苏浙两翼的产业现代化和配套能力为支撑的世界级制造业中心。逐渐把产业的控制部门和高端部门留在中心城市,协作配套业务向周边地区及全国扩散,并借此延伸“长三角”都市圈中心城市的服务业辐射半径和影响区域,把产业做大,增强服务业扩张的基础和依托。

4.“长三角”最具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长三角”具有多重综合优势和坚实的基础承接国际产业转移。首先,长三角产业扎实、基础雄厚,是中国的主要装备生产基地之一,以产业集群和工业区为主要载体的制造业战略布局已经基本形成;其次,区位优越、辐射面广。一批重大基础建设工程特别是区域交通体系的完善和建成,将有效降低制造业大项目的流通成本,推动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第三,长三角生产要素发达,服务领先,科技领先,配套力强。资金、技术、人才、产权等要素市场平台基本筑就,为推进区域科技合作、产业合作提供了市场基础。

5.资源、能源瓶颈影响“长三角”产业扩张。当前煤电油运紧张,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级技术工人的缺乏也已经演变成阻碍地区发展的巨大隐患。资源、能源、土地的紧缺严重地影响了“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环境和产业的发展。

(二)推动“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考虑产业结构优化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需要,加之当前和今后土地、能源紧张、劳动力市场结构和价格的变化等因素,整个“长三角”开始呈现出产业转移的迹象。

1.影响“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外部因素。目前,“长三角”地区正面临国内外“一高一低”双重夹击。“一高”是指发达国家在高新技术领先与垄断地位,“一低”是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长三角”各省市的产业现状大致为:上海形成了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和装备工业为主体,高档次轻工产业为补充的发展格局;江苏是装备工业和加工工业并举;而浙江是加工工业为主体、装备工业为补充、小型产业集群十分发达的制造业格局。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上海的困惑主要在于逐步失去低成本优势的部分传统产业仍占相当比重,装备工业仍缺乏国际竞争力,城市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和重化工业的矛盾;江苏则存在“高投入、高消耗”的现象,经济整体素质和运行质量不高,专业化程度、相互关联配套度不高,技术水准较高的外资产业的本地化仍有一个过程;浙江的产业层次、企业素质、产品品质、技术水平等较低,若继续将资源集中在传统的轻加工工业,在未来的全球产业价值链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为了迎接来自国内外的竞争(主要是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尤其是在积极争取国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资金和技术的转移、在新的劳动地域分工、新的资源组合和优化配置面前,与国内几大区域经济板块相比,“长三角”要体现其优势,必然要求加快产业升级,把一部分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附加值相对偏低以及超过当地环境承载能力的产业转移出来,以便腾出手来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高技术产业,提升本地区的整体竞争力。

2.促使“长三角”产业转移的内在要求。“长三角”在自身的工业化进程中,要求得更大的发展,必然要求根据未来发展方向,加快对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步伐,加快对已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的转型。这个“扬弃”的过程必然要求转移某些成熟的传统产业,这样可以抽出手来大力发展一些高端的产业,不断为自身的肌体注入新鲜的血液,实现新陈代谢。

(1)辐射力扩大而呈现的产业梯度自然转移。随着“长三角”的不断发展,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得到增强,其辐射力和辐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于是某些产业可能会由核心地区逐渐向处于“长三角”辐射范围内的周边地区进行转移。目前,一些传统的轻重工业逐渐从上海、南京、杭州等中心城市向周边的苏(州)、(无)锡、常(州)等地转移,随着“长三角”辐射力和辐射范围的继续扩大,这些产业未来还可能会进一步转移到“长三角”以外的地区。

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延续性和空间限制性。即这种产业转移是伴随着核心区域辐射力和辐射范围扩大而自发产生的,并且是不断进行的,而承接地区与转移源地区大多邻近,每次转移的距离不会很大。从空间上来看,其动态过程就像是一滴墨落在手绢上一样,从核心区域逐渐向周边进行蔓延,因此也可以形象地称为“墨渍式”或者是“涓滴式”的扩散转移方式。

(2)产业结构升级而引起的产业转移。经济与社会的总体发展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长三角”地区工业产业升级特点:第一,传统轻重工业,如化纤、纺织、机械、电子、钢铁、有色冶金等行业在“长三角”的核心地区逐渐退居次要地位,并开始向周边地区扩散;第二,核心城市大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要成为国内重要基地,微电子、光纤通信、生物工程、海洋工程、新材料等产业跃居全国领先地位;第三,进一步发展外向型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引起的产业转移与经济体辐射力的扩大引起的产业转移是不同的,它并不以空间距离的远近作为是否转移的标准,而是从较高的产业梯度向较低的产业梯度进行转移,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不同地区间存在的产业结构高度落差。因而这种产业转移在空间上有可能表现为“跳跃式”地转移到非邻近甚至距离很远的另一个地区。

(3)市场战略引起的产业转移。产业布局总是会按照有利于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来进行的。为了降低成本,企业通常会选择布局在接近原材料所在地或者产品主要销售地的位置。从这两个因素来看,“长三角”地区并不是产业发展所需原材料的主要产区(西部才是我国资源和原材料的主产地),很多企业之所以布局在这里是因为“长三角”作为国内的发达地区,是一个很大的产品消费市场和外向型市场。

然而,随着全国各地区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发达地区对产品的需求日益高级化和多样化,很多产品在“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市场上已经显得低档过时或者趋近于饱和;但与此同时,一些以前不具备消费能力的欠发达地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日益成为这些产品的需求地,市场前景看好。在这种情况下,部分产业(企业)可能就会从“长三角”等地区转移到新兴市场所在的其他地区。

(4)产业链延伸的需要引起的产业转移。作为高端创新与研发的产业链延伸,某些产业未来也可能会趋向于把总部和相关研发中心留在“长三角”,但产业链上处于实体生产环节的部门则可能会转移到“长三角”以外的地区,以获取低廉的生产成本。而从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关系来看:当前“长三角”的很多加工行业依赖于其他地区的资源(原材料),而原材料主产地却缺乏相应的加工产业(企业),这是由于我国很多原材料主产地区都在中西部。随着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越来越突出,出于对战略性支撑要素资源的需要,“长三角”的一些行业和企业采取与拥有这些资源的西部地区结成战略同盟,将产业链上与资源联系最紧密的环节转移到西部的办法,希冀解决产业发展中的资源、能源缺口。其结果现实上起到了矫正资源基地和加工基地错位的作用,也带动了资源地的产业发展。

通过对“长三角”产业特征及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同处于长江流域的“长三角”和长江上游经济带在产业转移和产业承接方面存在互动关系,如果长江上游经济带积极主动创造条件,抓住这一机会,将对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体的快速形成和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三、长江上游经济带在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长江是联系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天然纽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处于东部经济发达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区的结合部,又处于国家在西部重点开发的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及南贵昆经济区之间,具有承东启西、融合南北的战略地位。拥有长江黄金水道、水陆空交通条件齐备,西部大开发以来,长江上游经济带内的铁路、高速公路、港口、机场、管道等加快建设,相对密集的立体交通网络逐步形成。同时还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贵阳、万州和宜昌为中心城市、众多中等城市簇拥、连接西南地区众多腹地的大经济区,对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功能,拥有较大的经济腹地和拓展空间。

(二)有潜力巨大的市场

长江上游经济带是我国西部地区城市数量最多、城市规模最大、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除了重庆主城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之外,还密布了20多个大中城市和近百个小城市及小城镇。长江上游经济带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也预示着极大的经济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三)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

目前长江上游经济带已经形成了门类齐全、轻重并举,配套能力较强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汽车、摩托车、成套设备制造、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彩色电视和通讯设备等传统产业都具有了相当的优势或基础,初步形成了国家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天然气化工基地、国防工业基地和西部最富饶的农牧区。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推进,长江上游经济带的交通运输业、旅游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商业、信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潜力很大。

(四)有较为合理的产业区域布局

目前,长江上游经济带已初步形成了特大城市(重庆主城和成都)带大中城市再带中小城市与小城镇的城市群格局,尤其是川渝城市绵延带、渝黔城市带和三峡城市带逐渐形成。与特大城市、大、中、小城市城镇错落有致组成的城市群相对应,长江上游经济带不同梯度的产业体系也正在形成。重庆和成都作为长江上游经济带的核心城市,工业各有优势,有很强的互补性。重庆的工业以重化工业为主,汽摩产业、装备制造业和天然气化工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目前正在倾力打造“世界摩托车之都”和“中国汽车名城”,三峡经济带(沿江)上的以长寿天然气化工、涪陵化肥工业和万州盐气化工为特色的化工产业密集带,渝黔经济带上的以有色金属开发为主的资源加工产业带;成都工业则主要侧重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医药等轻工业,成都、德阳、绵阳距离相对较近,正发展成为成德绵高科技、信息产业带,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已逐步形成食品、化工产业密集带。长江上游经济带产业错位发展的思路不但为承接“长三角”以及其它发达地区不同梯次的产业转移准备好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为长江上游经济带自身的高梯度地区产业向低梯度地区转移预留了空间。

(五)有较丰富的资源优势

1.自然资源优势。长江上游是世界级的水能“富集区”,蕴藏着巨大的水能资源,其水能资源的可开发量达1.7亿千瓦,占全国的46%,可建百万千瓦以上特大型电站34座,25万至100万千瓦大型电站52座。长江上游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

2.人力资源优势。长江上游经济带拥有近80所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众多,仅重庆、成都、贵阳就有各类科研机构1000多个,专业技术人员150多万人。

此外,长江上游经济带具有门类齐全、体系完备的产业发展基础,形成了轻重兼备的庞大产业工人群体,为承接长三角地区的无论是机械制造业还是轻纺织工业的产业转移提供了科技人才和产业工人支持,同时也能解决转移产业就近配套的问题。长江上游经济带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发展小城镇、发展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生力军,为发展吸纳劳动力强、就业弹性大的创业型、科技型企业和都市型工业创造了政策和要素上的条件。

但是,长江上游经济带同时存在以下问题:市场化程度低,观念落后,“亲商”环境尚未形成,直接阻碍着东部企业家投资西部;产业创新能力不强,发展后劲支撑堪忧;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任务艰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长三角”部分成熟产业向西部转移;产业集群尚未形成,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所需的配套网络跟不上。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长江上游经济带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承接。

四、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的思路和建议

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需要秉承“求同存异、互联互动、共谋发展”的共同意愿,进一步加强区域内中心城市之间的合作,联袂构建长江上游经济带,共同努力把长江上游经济带打造成西部地区最具活力、最富吸引力和最有竞争力的增长极。

要充分利用与“长三角”作为长江经济带首尾联动的战略地位,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引导,注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立足自身产业发展优势,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培育合理优化的产业集群,主动引导、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长江上游经济带转移,带动长江上游地区产业升级,把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与“长三角”和长江中游地区共同支撑起长江经济带的经济腾飞,共同支撑起我国经济的腾飞。

(一)分区域、分步骤、有侧重地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

首先要明确承接东部先进地区包括“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是为了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正如长江上游经济带不可能搞“平衡发展”、整体推进一样,承接产业转移也必须分重点、分区域、分步骤进行。区域内省市之间要加强沟通,相互理解,达成共识,避免盲目引进、无序竞争,从而避免造成长江上游地区低层次的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二)紧密结合区域内产业发展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来承接产业转移

立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结合重庆在汽车摩托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天然气化工业方面的优势,结合成都在电子信息、食品饮料以及医药方面的优势,贵阳电力工业、苗药特色,以及宜昌在水电、机电等方面的基础和优势,大力引入符合长江上游经济带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又在“长三角”地区处于成熟或成长阶段的产业,如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化工、医药产业等,以壮大长江上游产业发展。

(三)争取产业转移的同时,要把对相应配套体系的培育与引进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来考虑

要使引进的主导产业能真正扎根本地,必须花大力气引进涉及这些产业的配套企业,逐步培育起围绕转移来的产业能够短距离提供上游原材料供应下游市场需求的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一旦形成,就能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带来规模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强化区域的竞争优势。

(四)创新长江上游经济带内部省市之间、与“长三角”地区之间的政府合作方式

加快长江上游经济带的发展,是区域内各省市的共同愿望。因此必须加强政府之间的合作,以加速资源、技术、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形成良性互动的经济格局和资源配置优化、市场共享、相互补充的产业体系;在谋求与“长三角”地区合作过程中,长江上游地区应当作为一个整体共进退,共同与“长三角”地区政府间协商合作框架,提高西部地区谈判的实力,尽可能在平等的基础上与“长三角”地区进行对双方均有利的合作。努力完善“长江上游经济区”和“长三角”两个区域间各政府之间的合作长效机制,在原有的“长江流域市长联席会议”等战略性合作框架基础上制定出具实质意义的合作意向,就“长三角”地区向长江上游地区某些具体产业的转移达成协议,充分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五)重点规划几个具有全国优势的特色产业,争取纳入国家规划

重点规划几个长江上游地区的具有全国优势的特色产业,申请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或西部开发规划中予以实施。这些产业具有融资和政策扶持的优势,容易引起即使目前在“长三角”还处于重点发展阶段的产业的青睐,如汽车工业、天然气化工业、电子信息、水电开发等,从而产生产业对接和融合。

标签:;  ;  ;  ;  

长江上游经济带与“长三角”经济圈工业企业的联系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