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亚洲经济的崛起和中华经济的腾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论文,亚洲论文,中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进一步国际化和一体化,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较量上升为世界主要矛盾。经济发展的“重心南移”和第三世界经济的加快发展,特别是亚洲经济的快速增长,是时代的鲜明特征。改革、开放中的中国经济将持续地高速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要进一步坚持改革、开放,大力构筑大陆—台湾—香港经济增长金三角,实现中华经济腾飞和促进亚洲、世界经济的新增长。
一、发展与经济竞争的新时代
1.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是走向21世纪世界的鲜明特征。经济国际化与一体化,意味着各国、各地区的生产、销售、投资等经济活动和产业结构日益从属世界市场,生产的国际分工与协作向纵深发展,从而发生了原先缺乏密切联结、相互协作、不相耦合的孤立性的国别经济的互相交溶和一体化。经济的国际化与一体化,在20世纪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准备,二战以来由于:(1)生产进一步社会化,推动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2)发达国家大量的过剩资本与商品,加剧向全世界有利市场领域渗透;(3)60~70年代亚洲新兴工业国和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4)大多数亚洲国家、拉美国家正在转向市场经济;(5)80年代苏东和社会主义国家相继采用市场经济体制和实行对外开放,普遍“打开国门”,进一步促进资本、商品、劳动力、技术,各种知识产权、信息的全世界大流动,任何国家都面对着一个它们日益参与其中,从中受到滋养,也遭受风险的一体化的世界经济。
2.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一方面促使要素在世界范围内优化组合,另一方面又加剧了市场争夺和经济利益的矛盾,经济竞争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苏东国家的剧变,两个阵营严峻的长期对峙局面宣告结束,世界走向多极化。正如彼得·德鲁克说:“世界已经没有所谓经济超强。北美、日本、西欧经济再也无法叱咤风云。”北美、西欧、日本、中国、俄罗斯表现为世界经济、政治中群雄角力的主要力量,而原先作为世界主要矛盾的政治对抗,让位于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的竞赛。
3.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区域与集团化的共存和齐头并进,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的新特点。在激烈的竞争中,各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纷纷组成区域性经济共同体。欧洲国家早就组织起欧洲联盟,1993年欧洲大市场正式运行,1994年欧洲联盟成员国进一步扩大,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正式生效,日本和亚洲东盟国家加强了区域经济协作,1991年“非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签约,1993年以来“东盟”加强和扩大协作,迄今世界上已有数十个区域经济集团。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化的齐头并进,表明各国一方面利用贸易自由化以扩大国际经济联系,另一方面又采用保护主义政策,力阻竞争者进入区域市场。
4.尽管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大国霸权主义行径仍然十分猖獗,局部战争此起彼伏,特别是愈演愈烈的经济竞争和某些大国任意施行的经济制裁也威胁着政治的稳定。在国际化、一体化的新的条件下,任何一个国家为了立足于世界,都要致力于提高综合国力,增加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以巩固自身阵地。西方大国采取了经济优先的世界战略。美国不甘心在世界经济中的“盟主”和主宰地位的丧失,一方面继续推行强权政治,但这早已力不从心,不得不从现实出发,把外交政策从属于现实的商业利益。可见,走向21世纪的世界政治的大趋势是:由意识形态和政治矛盾,转到经济利益的争夺、经济实力的加强与较量上。
二、科技进步的新时代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世界已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处在激烈竞争中的各国,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致力于发展科技,促使其转化为生产力。90年代,航天技术、合成材料、生物工程等高科技继续进步,特别是集成电路、软件、电子计算机、传真机、光缆通讯等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各国都在制定和推进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计划,这标志着一场对人类经济生活有深刻影响的信息革命正在到来。
新的科技革命推动着产品、产业结构的升级和向高层次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越来越丧失其优势,生产设备的革新、产品科技含量的增大成为普遍现象。深度引入高科技、高智能的产业,即“第四产业”正在兴起,这一发展带来的经济、社会进步的效果超出人们所能想象。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科技经济的时代,科技与经济高度耦合,密切结合,互相促进,一种高质、高效(率)、低耗的生产、经营方式正在出现。科技充分显示出它在加速经济发展和富民、强兵、兴国中的杠杆作用,因而各国都把注意力集中于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科技进步的竞赛成为国与国之间和平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
以上分析表明,走向21世纪的世界出现了新情况,给人类带来痛苦的世界大战,两个阵营对峙,“冷战”,超级大国主宰和控制等等20世纪现象已不再有重生的地基,尽管霸权主义还不死心,旧世纪的阴影不可能完全消失,但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和平和发展毕竟成为时代的主流,世界人民面对着一个新时代,面对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难得的良好的历史机遇。
三、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心南移”
发展不平衡在战后世界经济中表现得十分鲜明。首先就发达国家来说,经历过50~60年代的高增长,1973年石油危机后出现了滞胀,80年代经历了较长期稳定增长,80年代末进入萧条,90年代初各先进国相继摆脱萧条,1994年出现了明显的复苏。由于美国、西欧等先进国实行了积极的宏观调控,采取了控制经济过热,减少赤字,抑制通货膨胀,进行结构调整等等措施,1995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保持着稳定增长。但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仍不容乐观,1993年3月以来的日元连续升值、美元连续猛烈下降和汇市的动荡,以及“巴林”银行事件等,表明了金融形势不稳,而欧洲共同体与美国之间,特别是日美之间激烈的贸易磨擦,表明高度成熟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矛盾是难以解除的,低速发展格局将难以改变。世界银行预测1994~2004年未来10年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2%,与50年代持平,发达国家近期回升,长期趋势不高,平均2.7%。
发展中国家经济加快,特别是亚洲国家经济的高增长,是60~7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新情况。80年代世界经济出现增长重心“南移”,出现了“南快于北”。近年来亚洲、拉美国家、南非都加快了发展,90年代“南快于北”的趋势仍将继续下去。按世界银行预测,迄至2004年,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为4.8%,大大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南快于北”的增长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它表明:
1.第三世界国家受阻碍和迟延了的现代化历史进程已经启动,它们不仅加快了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而且在经济快速发展中创造出一个巨大的商品、技术和资本市场,后者成为支撑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力量。
2.居于第三世界的“穷国”,虽然不是全部,但其中先行工业化的少数国家和地区如亚洲“四小龙”,终于实现了“脱贫致富”,在1995~1997年将陆续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第三世界部分国家正在迅速地升位,长期占居最前列的先进国正在被它们扔到身后。据英国《经济学家》一篇文章估计,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法计算,在2020年,印度、印尼、南韩、泰国都将成为超过英、法,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大国。这一发展对世界经济、政治总格局将会带来深刻的影响。
3.占世界人口2/3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快速现代化,会创造出一个资本主义发达史中前所未有的大市场,由此弥补了高度成熟的先进国家的市场匮乏。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兴起,给内部矛盾重重,日益萎靡不振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个发展新契机,由此支撑和促进西方先进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总之,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是:世界“南方”经济的兴起,越来越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和历史进步的重要力量。
四、亚洲是世界经济的高增长地带
如果在考察世界经济中使用地域的概念,那么,走向21世纪的显著特征是亚太地区经济继续地高增长,它和北美、西欧经济的低速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东亚经济的加快发展肇始于50年代后期,其带头羊是日本。1955年以来,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经过60年代的全面复兴,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亚洲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带是“四小龙”,在60~70年代,这几个二战前的殖民地国家以8~9%左右的年增长率,开始了一轮持续的经济腾飞,迅速地实现了工业化,成为新兴工业国。80年代以来,北美、西欧经济低速运行,沉滞不起,而“四小龙”的发展势头却仍然不衰,1995~1997年“四小龙”将进入发达国家序列。80年代亚洲经济呈现出高增长领域扩散的趋势,首先进入高增长的中国,1979~1994年15年间经济以9%的年增长率发展,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开始快速发展。90年代南亚国家经济增长也加快了。按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199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6%,发达工业国家增长率为2.7%,而韩国增长率将是7~7.6%,新加坡是8%,菲律宾是6.2%,泰国8.5%,马来西亚8.5%(持续第8年超过8%),印尼7%,香港5.4%,据世界银行估计,1994~2004年,亚洲GNP增长将保持7.6%。
以上情况表明,战后发生了“亚洲奇绩”,出现了世界经济增长地带由西向东转移。亚洲奇绩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如(1)经济的国际化和资本、技术的全球流动,使现代技术得以引进于滞后的亚洲现代化之中。(2)亚洲国家拥有自然资源、劳动力、市场优势,生产成本低。(3)亚洲一些国家政治稳定和实行政府有效调控的市场经济。(4)亚洲人民的勤劳和拥有凝聚力的东方文化观念意识,等等。
在走向21世纪的进程中,经济增长地带和国际经贸重心的“东移”还将继续下去,人们完全有理由把走向21世纪的时代称之为亚太经济新时代。西方某些人抱着西方中心的偏见,对于第三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亚洲的崛起忧心忡忡,其实,亚洲经济的高增长起着促进和稳定世界经济的作用。
亚洲的高增长扩大了西方国家的商品市场。1991年北美对东亚和大洋洲的出口为1369亿美元,已超过对欧共体的出口(1163亿美元),北美从亚洲的进口为2193亿美元,为从欧共体进口的2倍;欧共体对东亚与太平洋的出口已接近对美国的出口,从亚洲进口已超出从美国的进口。亚洲日益成为国际资本青睐的大市场,先进国家的过剩资本越来越在亚洲找到了有利的投资场所。特别是在西方先进国家经济增长趋缓的形势下,亚洲经济高达7%的持续增长,使世界经济得以在2004年前保持3.8%的增长率。可见,世界经济增长地带的“东移”,其拉动力是普遍的,它使西方先进国家受益,对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有利。
五、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
(一)1978年开始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迅速增长
1979~1994年,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9%。1992年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的提出使中国出现了对内深化改革、对外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新势头,1992~1993年GNP年增长率为14%,1994年为11.8%,在实行加强宏观调控下,1995年仍将达到10%的增长,中国实现了世界上幅度最高的经济增长。实现全面开放、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呈现出对世界经济的强大推进作用。
1.实行对外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打开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中国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大,从1990年开始,中国外贸出口年增100亿美元,1994年增加200亿美元,全年进出口总额2367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20.9%,比1978年的206亿美元增加10多倍,年均增长率达16.47%。出口1210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31.9%,进口1157亿美元,增长11.2%,外汇结存达516亿美元,进出口贸易增幅在亚洲地区是最高的,比世界贸易增幅(1994年为6%)高14%。外贸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也大大提高,1993年占GNP36%,1994、1995年外贸增长都大大高于GNP的增长。随着外贸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大,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位次由1978年的第32位上升到1992年的第11位。以上情况表明,中国经济大大加强了与国际经济的联结与融合,越来越成为国际经济的一部分。
2.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使用国外资金的规模15年来不断扩大,迄至1994年共使用国外中长期贷款970亿美元,1994年借用国外中长期贷款达120亿美元。1992年以来中国进一步加强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行了必要的优惠政策,包括让出一部分国内市场。外商投资热情高涨,项目与金额成倍增长,1992年批准项目48764个,比1991年增加2.8倍,协议金额587亿美元,均超过过去13年的总和,实际利用外资112亿美元,比1991年增加1.6倍,首次超过利用国外贷款。1993年批准项目83265个,协议利用外商金额1114亿美元,实际利用260亿美元,为1992年的两倍。1994年1~9月,新批外商企业3.46万家,协议外资570亿美元,实际利用227亿美元。
外商投资的产业范围也不断扩大,金融、保险、商业零售,一些基础产业、重点行业也开始对外商开放。由于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中国投资市场对国际资本越来越具有吸引力。欧、美、日的大跨国公司纷纷进入中国,美国梅林证券、摩根、斯坦利金融公司等抢滩上海,世界排名500家大企业中有100家在中国设厂,有的建厂十几家。在实行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产业政策下,外商投资逐渐转向资金、技术密集行业和基础产业,1994年新批4万家企业,平均每个项目投资220万美元。1993至1994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2万多个,外商实际投入资金955亿美元。
(二)中国现代化的宏伟工程是走向21世纪的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撑力量
中国经济1978年以来进入起飞前的准备期,1992年进入起飞初期,在本世纪末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和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后,中国经济将进一步焕发出青春活力,由此真正地实现全面起飞,即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快速的增长。
1.12亿人口的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进入快车道,需要巨大资本投入。中国现有国有资产为3.8万亿人民币,相当于4590亿美元,中国达到中等现代化也需要5万亿美元(40万亿人民币)用于固定资产的新建,上海浦东建设迄至本世纪末就需要5万亿人民币,即6千亿美元的投资。在建立现代经济的物质构架与产业体系过程中,幅员广大的中国将给世界资本市场带来难以满足的需求。
2.中国正在进行的一场“后来争上”的高水平的现代化,需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中国这样的大国需求是举世独一的。中国的航空建设要求每年不断补充数十、百架先进客机,为了尽快满足3亿户家庭(80%是农村家庭)的电话安装的需要而进行的必要的设备进口,也足以使西方的大电讯公司拥有不绝的订单。
以上分析表明,中国的持续到下个世纪中叶的现代化进程,将创造出一个巨大的资本、商品、技术需求,从而不仅会支撑起世界市场,而且拉动世界经济,首先拉动作为资本、商品、技术提供者的发达国家的经济,也拉动和促进与中国经济密切相联系的亚洲国家和其他地区国家的经济。西方某些持有偏见的人宣扬“中国威胁”,甚至企图对世界上最具活力地区的经济加以“抑制”,这是完全错误的。且不说东方巨龙的起飞是一个世界历史的必然,是不可抑阻的大趋势;而且,在70年代西方大国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的形势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客观上对世界经济起着促进增长、健全运行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越发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①]
六、把握时机,加快步代,加强国际合作,继续开动亚洲经济快车
1.走向21世纪,亚洲面临持续高速发展的新机遇
由于和平发展的大趋势势不可挡,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强,关税壁垒的逐步消除、自由贸易的扩大,国际资本的“东流”,这一切为亚洲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四小龙”的继续高增长;90年代以来,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印尼越加对外开放和进入发展快车道;南亚国家印度、巴基斯坦的工业化步伐加快,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动向;特别是中国经济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亚洲经济高速增长的决定因素。以上情况表明,亚洲国家在走向21世纪时面对着大好形势,亚洲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亚洲国家面对着严峻的挑战
亚洲既面对着好的机遇,也面临着发展中的多样矛盾和严峻的挑战。这就是:(1)日益市场化和溶入世界经济中的亚洲经济更加受到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影响。世界贸易增长的放慢,大国顽固推行的贸易歧视政策,国际金融市场的越加不稳定和频频发生的金融风暴,都会对正在走向市场化和经历艰难的现代化的亚洲国家带来重大负面影响。(2)美国习惯于在亚洲发号施令,在其经济霸权逐步丧失后,美国致力于建立以北美、拉美为躯干,以环太平洋和环大西洋地区为两翼的“蝴蝶模式”。近年来美国日益关注亚洲,通过亚太经济协作会等等组织,大力地在亚洲进行经济扩张,力图在不平等的贸易条件下使亚洲国家成为其工业品和农产品的市场。日本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热心于实行“雁行理论”,大力推行有利于自己的国际分工,将技术开始陈旧的“产业外移”到东南亚国家,力图建立由日资实行控制的亚太经济体系,竭求创造一个“日元”通行无阻的“亚洲新秩序”。
可见,亚洲经济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亚洲国家仍将面对大国政治干预和激烈的经济竞争,亚洲国家必须勇敢接受挑战,妥善处理南北矛盾、区域内发展程度不同国家间的矛盾、种族矛盾等等,亚洲还将经历艰难的但却是更辉煌的经济崛起。亚洲国家要把握时代给予的机遇,加快发展和崛起,必须坚持民族独立,实行改革,加快经济的国际化;要基于自身条件与区位,发展相关国家的经济协作,使亚洲各国经济互相联合,又互相促进,在竞争中共进;要使已经形成的各个层次区域(大圈与小圈)经济更好地联结,进一步交流,而不是互相封锁,以邻为壑;特别要警惕某些大国的“离间活动”;要在平等的国际协作中共同促成亚太经济的高增长。世界东方的经济高增长,不仅关系着亚洲国家的振兴和进一步繁荣,而且关系到西方、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七、构筑金三角,促进中华腾飞
1.亚洲进步表现出它的推动历史新作用,很大程度上系于中国
1978年以来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了一场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的起飞,拥有12亿人口的中国出现的快速工业化、现代化,成为8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引进市场的改革、开放政策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调动了中央、地方、企业、职工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使80年代的中国经济进入了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在邓小平同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中国在1992年明确提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革目标模式,进一步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扩大了开放,生气勃勃的改革大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90年代经济的以世界最高速度持续增长。中国目前正在解决发展中的新矛盾:通货膨胀,国有企业活力不足,收入与地区差别的调节等等。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定不移地进行改革、开放的中国,借助于市场经济新体制和新机制,必将进一步“激活”经济,协调运行,实现年9%左右的高速、持续、健康的增长。
2.中国要坚持实行对全球开放
中国改革的鲜明特征和突出成就,表现在不断的开放上。原来长期实行闭关锁国的中国,由于实行对外开放,建立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引进了国外的资本、技术、管理,这些生产要素在中国的土壤上变成了先进的生产力。1978年以来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变化是:对外开放和国际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使深圳、厦门、珠海、汕头、上海等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并带动了全国的发展。走向21世纪的中国,为了加快建设必须进一步利用国际资源、国外市场,坚持全面地对全世界开放将是中国不变的国策。
3.加强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的经济交往和产业联结,构筑中国经济增长“金三角”
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新硕果是:大陆、香港、台湾的贸易关系和产业联结迅速发展,中国的一个新兴的经济合作区和快速增长地带初步形成。1978年以来,中国大力发展外贸,引进外资,加快经济与国际接轨,发展外向型经济。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开放地带,实行特殊政策,大力引资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最为成功之举。80年代初,南方深圳、珠海、汕头等特区在引进外资和发展外向型经济中一马当先,在比较利益驱动下,外资大举进入,以港澳资本为主的“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首先在珠江三角洲迅速建立起来。大陆拥有的经济优势吸引外商企业内迁,至90年代初,香港电子、纺织、成衣、制鞋、制胶、玩具等工业80%以上迁入该地区,从业人员达到200万人以上,已大大超过香港工人。资本的流入,产业的联结,外贸的扩大,经济交往的频繁,把珠江三角洲与香港、澳门的经济日益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内在的互促互补机制。可以说,一个南中国的港澳珠经济区域雏形正在开始形成。
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交往和产业联结不断增强。两岸贸易自1978年以来高速扩大,贸易额从1978年的15.2亿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74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41.57%。1993年两岸经香港转口贸易额升至144亿美元,1977~1992年两岸贸易额增长达100倍,大大超过台湾与其他地区贸易的增长。台湾对大陆转口输出已占台湾总出口的14%,大陆已成为台湾第二大出口市场,台湾经香港对大陆的转口贸易成为其贸易顺差重要来源。1995年台湾—香港贸易总额将超过200亿美元,台湾贸易顺差将达200亿美元。
80年代中叶以来,在大陆采取的吸引台商资本的政策和比较利益驱动下,台资大量流入大陆。据台湾“陆委会”材料,迄至1993年底台湾净流入大陆资金已逾135亿美元,其中台商赴大陆投资金额约110亿美元。近年来台商每年在大陆投资额约10亿美元,为1987年的10倍多。台商投资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上海等地,在制鞋、制伞、玩具、食品、电子等等工业中发展迅速。大量资本流入,带动了两岸经贸关系,一个新型的闽台经济区的雏型已开始出现。当前,港澳珠经济区和闽台经济区正在方兴未艾地发展,它使大陆、香港、台湾经贸和产业联结进一步加强,三地经济愈益互补互促。
就大陆来说,引进了海外华人资金,以及外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这些要素与大陆拥有的丰饶的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市场,以及一些领域中的科学技术优势相结合,加快了开放,促进了大陆沿海经济和拉动了整个大陆经济的发展。
就台湾来说,启动了一场产业的外迁大陆,大量剩余的台湾资本获得了有利和可靠的投资场所,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加快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台湾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在国际竞争激化,台湾经济发展的潜力逐步耗损,在许多方面出现困难,经济增长下降的形势下,台湾和大陆加强经贸关系与产业联结,就使其经济得到有力支撑,这是使台湾经济保持持续高增长的重要因素。
就香港来说,香港1997年回归后,一方面将进一步加强香港、大陆的经贸联系,另一方面也将加强与台湾的经贸联系,这样的双向发展既保证了香港经济的稳定和繁荣,又粘合和促进了海峡两岸经济的联结,加强三地经济的互补互促。
可见,大陆、香港、台湾这中国的三个地区,随着1997年香港回归和两岸走向统一,三地经济将进一步加强联结。由于炎皇子孙的同文同种,拥有几千年形成的优秀中华文化,地域上由于其在亚太中的区位优势,既互相联结又互相依托,加之经济的互补性,因而三个地区一旦加强经贸联系和产业联结,借助于市场机制的要素流动和优化组合作用,就会形成巨大的生产力,促进高增长。1978年以来这个地区特别是大陆经济的耀眼的新变化和共同的高速增长向人们表明:日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陆、香港、台湾的经济,即中华经济,是亚洲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是生气勃勃的经济增长金三角。大陆的改革,香港的回归,祖国的走向统一,这一不可抑阻的历史趋势,为中华金三角的形成创造出越来越坚实的条件,大力构筑和加强中华金三角的发展是中国人应当肩负起的历史责任。
注释:
①英国《金融时报》7月26日“世界经济处于‘暂停’状态”一文,引述牛津经济预测研究所资料,指出世界经济1994年增长3.0%,1995年增长3.5%,1996年增长3.7%,1997年3.8%,1998年3.8%。主要工业国如美国、英国增长呈下降趋势,而中国则保持着10~13%的速度。显然,中国的高增长是拉动和撑持世界经济缓慢增长的重要因素。
标签:世界经济论文; 台湾经济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经济论文; 中国崛起论文; 亚洲经济论文; 腾飞中国论文; 西方世界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