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探讨论文_钟豪杰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探讨论文_钟豪杰

广东开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概述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对其进行分析,并针对水环境监测方法不足之处进行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供参考。

关键词:水环境;监测方法;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总废水也呈现持续快速增涨的趋势,更多的废水以及污水排放到自然水中,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对水环境安全给予了更多的重视,并大力开展水环境监管工作。该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需要一套完善的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不足之处和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解决策略。

1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

当前,一般以行业标准分析方法或者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作为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的构成,统一分析法及等效分析法当作补充。通过我国对统一法的长期研究,科学技术有了很好的保障。那么该分析法较为可靠且成熟,应用于具体的水环境监测当中,但和国家标准有一定差距。当前缺乏大量实验验证的试用法,目前只可将其当作参考,仍需通过一定实验验证才能够应用。国家标准则通过各个方面验证,因此是水环境监测最佳选择。

2 不足之处

2.1国家标准方法数量欠缺

国家标准方法数量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表现:其一,监测方法都是选择等效分析法或是统一法,在对污染物频率十分低的情况下进行监测时,无法做到样本存储以及收集等方面在标准相同的情况下进行,因此其监测所得的数据的准确性以及代表性存在争议,归咎到底在于我国关于水污染监测方法标准当前还没有达到一个项目对应一个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其二,我国不少监测项目一般采取的国家标准方法只有一种,那么对各个层次实验室的要求难以满足。

2.2技术方法不够先进

我国监测方法标准体系不管是应用的范围还是创新的程度,与发达国家废水监测方法标准体系对比都有着较大的差距,一般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上。

2.2.1分析有机物的污染

国家标准方法里,对废水中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监测一般采取GC法,同样使用看分光光度法,但发达国家采用十分流行且被普遍使用的GC-MS法,该方法的定性能力非常强,可以很好的对水污染进行监测,而我国目前仍没有广泛应用该方法。

2.2.2分析常规项目

对于营养盐有机综合指标、无机阴离子综合指标和理化指标等较为常规的项目通常优先采用的分光光度法,虽然离子色谱法和膜电极法也逐渐被推广使用,但推广力度仍不足。另外,我国目前现场自动快速检测分析技术尚不够成熟,存在易受现场环境因素影响、缺国家标准等缺点。

2.2.3生物监测方式

生物监测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对污染物的综合毒性效应尽快发现以及及时了解到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对比传统监测方式来说,生物监测对环境问题能够更深入地发掘,更能反映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但是由于当前我国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实验室条件以及设施的限制,该技术没有得到更深入研究。另一方面,我国生物监测方法标准尚欠缺,该方法的完整性以及全面性不足,这也影响到生物监测数据的具体应用。

3 解决对策

3.1强化研究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需要对我国水体质量评价方法深入研究,从而确保水环境监测项目合理且科学,使监测项目能够将我国水环境质量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可从下面四个方面做起:其一,监测体系里,可安排筛选项目,可以选择、存储查看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其二,对国内外水环境监测指标进行分析对比,从而让水环境监测指标系统性更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三,对数据库进行分析,热点污染物应尽快发现,且把它当作主要的监测目标,并了解其在我国水环境里的污染情况,了解其对人体以及环境的危害性。其四,对水体污染物基准值进行深度研究,进一步建立合理且科学的标准限值。

3.2健全技术体系

目前尚缺标准监测方法的监测项目,应制定有效的国家监测方法标准,或是根据标准程序统一分析法或是等效法把当前已有的标准变为国家监测标准。另外,对目前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审核并处理解决。对于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设备、工艺以及仪器等要考虑淘汰,且尽可能通过科学的技术使得监测手段智能化以及自动化发展。另外还应了解国家环境管理规定和各种相关研究发进展情况,且按照改变及时建立有关监测方法标准。

3.3注重应用生物监测手段

水环境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水生生物,所以采取生物监测方式的优势非常明显,一般分为下面三个方面:其一,对水生生物在化学物质中的反应进行分析,可以将化学物质和水生生物间的关系进行判断,进而明确化学物质影响水环境的程度。其二,通过生物监测系统持续监测水生生态环境,判断水生生态环境的质量好坏,进一步了解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其三,水中若存在较多的有毒物质的情况下,毒性通常不只是简单增加,可能会引发各种化学反应。那么采用生物毒理学监测对植物、人体造成污染的物质,可以将毒性客观地反映出来。在日后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发展过程中,需要更加重视生物监测技术,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使监测质量有效提升。并健全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按照监测指标库,对各个指标对应的当前实行的监测分析形式进行统计调查,设置相关方法数据库。同时结合监测方法研究进展和环境管理需求,健全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体系。

对于目前的国家标准仍有部分监测项目没有实质的监测手段,这部分监测项目需尽快设置有效的国家监测方法标准,可以使用标准程序将等效方法,也可以统一分析法转变为国家监测标准。健全当前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对于当前的监测能力没能达到有关环境保护标准要求、仪器设备不够先进、应用禁用试剂等方法标准进一步修订。尽可能采取MS/LC、GC/MS及IPC/MS等先进监测技术手段,设置全新的监测分析方法标准,让相同项目配备采取各种监测技术手段各种方法标准,从而符合各种层次的水环境管理需求及各种层次的实验室。一方面要健全当前已有的指标监测方法标准,另一方面还应对国家环境管理需求以及热点污染物进行实时分析跟踪,设置国家水环境监测指标备用库。强化水环境监测方法体系里的样品前处理、采集、保存及有关体系等标准的建立。进行水生生物监测,设置生物监测方法的标准。

水生生态环境可通过水生生物的各项指标体现,对于浓度非常低的环境污染物也可产生相应变化,生物监测在水生生态系统保护中不被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危害,最少有三点好处。其一,在化学物质里水生生物所呈现的反应,对化学物质及水生生物受害之间的利害关系来评价。其二,水生生态环境的质量可通过生物监测系统连续的监测判定,同时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测定出来。其三,若水里有不同有毒物质共同存在的情况下,毒性通常不是单纯的叠加,这些毒性物质之间会共同发生相互作用。可通过生物毒理学来检测污染物给人类及动植物的危害,以及综合性监测水质,可以将有害有毒物质的毒性更客观更直接地体现出来。

4 结语

根据目前所广泛使用的监测技术,我国水环境监测技术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但相对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还有着明显的差距。虽说当前我国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的方式非常多,但资源不够统一且混乱,一些技术不够先进。尽快设置对应的数据库,能帮助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进一步完善,其通过网络科技的形式统一化标准方法,进而能够有效监管我国水环境污染情况。

参考文献

[1]周畅.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6(02).

[2]张晓岭,邓力,孙静,等.我国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09).

[3]刘济欣.水环境监测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2).

[4]李国刚,万本太.中国环境监测科技发展需求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4,20(6):5-8.

[5]魏复盛,齐文起,毕彤,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钟豪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1

标签:;  ;  ;  ;  ;  ;  ;  ;  

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技术探讨论文_钟豪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