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历史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试题设计
1.试卷结构稳定
1996年高考历史试卷各题型的比例曾作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是增加了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的比重,并降低了多项选择题和问答题的比重。1997年的试卷结构与1996年完全保持一致,即单项选择题共28题42分,多项选择题共10题30分,填空题共5题10分,材料解析题共3题36分,问答题共2题32分,全卷合计48题150分。
2.考查内容稳中有变
中外历史的分数比例保持为65:35,符合《考试说明》的要求。分数分布合理,有助于加强基础知识的全面教学。详见表一:
表一 1996~1997年高考中外史内容分数比例
历史地理的内容,今年共4题6分,略低于去年的5题6.5分,但地图与去年一样出现了2幅。
由表一可见,中国古代史的考查比例有所降低,而中国近现代史的考查比例有所增加。此外,政治史、经济史的考查比例均有大的提高,相对减少了文化史的考查比例。见表二:
表二 1996~1997年历史高考政治、经济、文化分数比例
3.试卷长度增加
今年试卷的文字阅读量高于1996年,由每分钟30个字上升到36个字;答案的字数则基本上持平,1996年是每分钟10个字,今年是每分钟9个字。见表三:
表三 1996~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字数和答案字数比较
从表中可以看出,阅读量大幅度增加的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其次是材料解析题。问答题的试题阅读量和答案字数均有所下降。从总体来看,历史科高考试题的答案字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方面表明参考答案的设计越来越简明、准确,而且富有弹性,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命题者尽量增加考生的思考时间、减少作答时间的意图。
二、试题评估
1.试题总体难度有所增加
与1996年相比,今年试题的总体难度加大了。各数据详见下表(1996年的数据依据《1996年广东高考年报》。1997年客观题数据依据广州市考生平均分,主观题数据依据华南师范大学高考评卷场753份试卷抽样结果。)
表四 1996~1997年高考历史试题难度比较
难度增加最大的是填充题,其次是选择题。问答题的难度虽然有所降低,但问答题在全卷中的难度仍然是偏高。
2.选择题的特点
从1995年开始,命题改革的重点转向了选择题,大力拓展这一题型的能力测量功能。从今年的试题来看,改革的势头有增无减。大致说来,今年的选择题较为突出地表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的探求,要求考生对历史概念能够正确理解,对历史理论观点能够正确运用。例如17题,对于“1975年邓小平主持面全整顿的实质”,教材并没有现成的表述,这就需要考生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加以分析。第二,材料选择题中的材料来源更加广泛,而且一些材料的内容与教材知识脱节,问题则直接从材料中出。如37题中的一节选自《欧洲家庭史》的材料,考生只能凭自己的理解分析能力去研读,根本没有课本的知识可供依托。第三,部分题目考查的虽然是教材中业已明确的内容,但不是采用过去的那种直问直答的方式,而是兜几个圈子来提问,学生的思维也需要几经跳跃方能选择正确的答案。例如第4题,由于教材中并没有元朝对外贸易的地图,因此考生不单要知道泉州是元朝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而且要知道它在地图中的位置。第四,备选项中的干扰信息大大增强。例如26题对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的考查,四个选择项分别使用了“削弱”、“放松”、“承认”、“允许”四个动词,如果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清晰的思路,是不可能正确解答的。
总之,今年选择题中属于简单地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题目大量减少,代之以加大提问难度、进行历史阐释性能力考查的题目。这明确地告诉了我们,选择题在能力考查方面的确尚有较大的潜力可供挖掘。
3.填空题的特点
1996年的填空题出现了一个新特点,即行文不照搬教材的表述,而是变换角度,创造新的问题情境。这其实是把能力考查引入填空题的尝试。今年填空39题(士族与庶族的矛盾)、42题(19世纪末俄国的社会主要矛盾)继续保持了这种命题的形式。
此外,今年填空题中还出现了2道组合型的题目(40题日本侵华和43题非洲反殖民斗争)。这类题目在80年代曾风行一时,近几年高考则较少出现。该类题目有助于学生建立起历史知识间的有机联系。
4.材料解析题的特点
材料解析题的形式可分为注析式和辨析式两种。注析式是指材料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设问也从材料与教材内容的关系上入手;辨析式是指材料仅以教材内容为背景依托,设问多从材料自身引出。今年材料解析题的3道题目完全是辨析式的,材料内容与教材内容没有直接关系,考生作答必须完全依照材料进行。材料解析题的形式与其难度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辨析式有助于考生摆脱教材知识的束缚,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优势。
5.问答题的特点
今年问答题的命题显得比较平稳。首先,考查的内容都是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不属于那种“小切口、深分析”的类型;其次,不断升温的历史论述在今年的问答题中没有作更高的要求。1995年的问答题共44分,论述部分占了29分;1996年共32分,论述部分占了17分;今年同样是32分,论述部分仅占了15分,不到总分的一半。这似乎向我们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首先要抓好的还是“双基”教育。
6.答题要求的改进
材料解析题44题设计了180字的方格纸,要求考生在“表述应当成文”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字数。这一改革深受阅卷教师的好评,更重要的是,它给那些答题过程中信奉“韩信点兵、多多益善”的考生敲响了警钟——答历史题目同样要求思维缜密、用词准确,不能抱着侥幸心理提供一大堆文字垃圾去碰落分点。
7.评分标准的改进
今年的3道材料解析题和2道问答题中,有4道题目附加了评分说明。从比例来讲,这是前所未有的;从内容来讲,这主要是强调对参考答案的把握要基于其实质,而不能囿于其文字。的确,评分说明的重要性,并不亚于参考答案本身。对于历史科来说,参考答案并不就等于标准答案,更不能被视作唯一答案。评分说明的推出,既有利于教师的阅卷评分,减少误差,更有利于富有创造思维的考生发挥自己的水平。
8.思想教育内容的加强
今年的历史试题,一如既往地加强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思想教育的内容寓于历史知识和能力考查之中。同时,对当代史中的热点问题,试题有突出的反映,例如邓小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贡献问题、中共思想建设问题、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以及抗日战争问题等等。
9.试题的不足之处
总体说来,今年的历史试题是一份优质的试卷,当中的许多新的改革措施是非常成功的,但题目中依然有不尽人意之处。首先,参考答案中重叠给分的现象比较严重。材料解析题44题中,方针有“劝课农桑”一项,措施中又来了个“奖励开荒种桑”。严格说来,“劝课农桑”应该属于措施,而不应该属于方针。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46题,答案中的“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和“推动了西部的开发和美国经济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展”两项内容,实质上是一模一样的。其次,一些评分要求的作用意义不大。44题要求按档次给分,这在操作中很难实行。教师只可能按落分点打分,至于根据分数划分档次,那是评分以后的事情,并不适宜在评分的过程中进行。
三、答卷分析
今年广州市第Ⅰ卷的平均分为34.30,我们对第Ⅱ卷抽样753份统计分析,平均分为36.58。由于试题难度加大,两卷的平均分都低于去年,各大题数据见表五:
表五 1996~1997年高考历史科各题平均分比较
选择题的标准差为9.87,低于去年的10.39。
填空题的难度较大,考生失分严重的地方有:39题,考生对“士族”和“庶族”的历史概念不清,而且错别字严重。其实,“士族”可以写作“世族”、“势族”,“庶族”可以写作“寒族”、“素族”。40题,不少考生不会写“旅顺”的“旅”字。41题考查的内容较偏,能拿满分的考生极少,其中一部分是因为错写“绥”字和“冀”字而失分的。42题,许多考生理解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失分严重。
材料解析题的得分率为56.2%,低于去年。主要原因估计是今年在能力考查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44题,平均分6.53。本题立意深远,从不为师生们注意的南唐史事中挖掘出经济改革、富国安民的主题,既把握了命题的思想教育方向,又杜绝了猜题的可能性。题目明确要求考生结合时代背景来评述教材,不少考生误以为是唐朝的历史,不但失去了“时代背景”分,而且导致了一系列错误。例如,有相当部分考生根据材料之二“授之土田”,便认定是指隋唐的均田制。其实,材料二中有个前提是“地茀而不艺”,可见所授的是未经开垦的荒地。五代十国期间早已不具备实施均田制的条件,南唐的土地政策是“劝农垦田”,有别于统一的国家授田。由于题目严格控制作答字数,导致不少考生阵脚大乱,一方面是行文条理不清,能依照背景、方针、措施、后果等次序回答的考生占极少数;另一方面是在没有读懂材料的情况下,想当然地把教材中关于汉初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的叙述搬入答案中去,并使用了不少空洞离题的词句,诸如“兵强马壮”、“君与民的关系是舟与水的关系”等等。
45题,平均分5.55,在3道材料题中,得分率是最低的。本题材料表述准确,设问从材料本身提出,有相当的思想深度。考生对第①问的作答情况较为理想,但参考答案中“工商业不能生产粮食”一点,材料中没有明确反映,考生充其量只能答上“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此外,能把“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归纳为工商业与农业争劳力的考生为数甚少。第②问中的第二个小问难度颇大,其提问的方式可以被视为高考材料题命题的一个新方向,因为它的答案不但不在教材中,甚至不在材料中,完全靠考生平时的知识积累去想象、推断。考生一般只能回答出其中的1~2点,而且不少考生从商人大量购买田地的史实中得出的结论却是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个别考生分析了这种现象对政治统治的影响,指出历朝农民起义的导因之一是土地兼并严重,回答大致正确,但由于违背了题目的要求,所以并不能得分。
46题,平均分8.14,在所有的主观题中,本题的得分率是最高的,一方面是因为材料的文字浅白,考生都能够读懂;另一方面是因为所提的问题不够深入,考生基本上把材料的要点罗列出来便可得满分。第①问和第②问虽然提问的角度不同,但回答的内容却是基本上一样的,题目设计上未能做到层层深入。第③问要求考生答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似乎有点片面拔高。该问题在史学界中尚有争论,不可能要求中学生对此有很深刻的认识。
47题,平均分6.8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问题属中学历史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因此对于题目的第一问,不少考生驾轻就熟,得分率较高,但是,对于其中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了资本主义萌芽这一点,能够回答出来的考生则寥寥无几。考生失分主要是在第二问。绝大部分考生都指出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两面性。严格说来,这只是其特点,而并非其历史地位。“历史地位”这个概念比较模糊。从参考答案分析,命题者对它的理解包括历史作用和历史特点两个方面,但历史地位是否应该包括历史特点在内?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如果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历史地位是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是否有点文不对题?此外,1996年高考历史47题明确提问“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更可见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该问考生失分严重,参考答案本身应该负有一定责任。
48题,平均分5.22,在主观题中得分率最低。本题考查的内容在中学教材中的叙述较为集中,而且是广大教师在复习中反复强调的问题,但考生失分严重,得0分的也为数不少。该题目看似简单,然而答案中的逻辑性极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来不得丝毫的混乱。例如在回答列强互相争夺时,必须分别举出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例子(两者的分值是一样的),回答列强互相勾结时同样如此。部分考生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要么全部举巴黎和会的例子,要么全部举华盛顿会议的例子,结果起码丢掉了一半分。这道题目较突出地反映了部分考生三个方面的缺点:一是审题能力不强;二是历史知识结构不牢固;三是对历史现象的本质缺乏深入的理解。
四、启发和建议
1.必须同时加强历史知识教学与历史理论教学。从分数的比例来看,今年试题对历史评论方面的要求并没有大幅度的增加,然而,从命题的内容、形式来看,这方面的要求却是更加清楚,更加明确。从选择题到填空题,从材料解析题到问答题,史论结合的命题形式已渐趋成熟。考生不但要知道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而且要知道它的作用影响;不但要知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而且要知道它的历史地位;不但要知道美国的西进运动,而且要知道对它的分析评价。至此,我们应该体会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知识和历史理论同样重要。正如命题专家所指出的那样,史论结合是高考能力要求的灵魂。没有了历史知识,历史理论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了历史理论,历史知识就会成为僵化的死物。所以,知识教学和理论教学双管齐下,是势在必行的。
2.加强语文基本功的训练。近几年的历史命题,与语文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如果考生的语文功底差,是完全不可能学习好历史的。今年考生的语文水平低有三个较突出的表现:一是错别字严重,导致填空题丢分;二是古汉语的底子薄。例如材料44题,一些考生把“内外寝兵”理解为军事力量的强大,把“文物彬焕”中的“文物”解析为出土文物,这就大大地影响了对材料的理解;三是文字表达思路混乱,缺乏条理性。今年虽然取消了“文字表达”要求的分值,但材料44题的控制字数形式却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许多考生由于文字概括能力低,只会一味地摘抄原文,结果根本没有答到点子上。因此,中学生必须文史兼修,方能使之相得益彰。
3.加强试题的标准化程度。如何有效地控制主观题的评分误差?这一问题已经研究了多年。近年来在试题的参考答案上作了不少改革,其效果是明显的,但问题并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历史评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负作用依然严重存在。一来,评卷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间的水平参差不齐。参考答案虽然一再说明“言之成理,酌情给分”,但是什么叫“言之成理”?同一考生的答案,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理解。二来,由于评卷工作的持续时间太长(一般要7~8天),随着教师精神的日趋疲惫,打分中“前紧后松”的现象很难完全避免。这些都给主观题的评分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看来,一个比较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继续加大客观题的比例,减少主观题的比例。近几年客观题的改革已经充分证明,客观题同样可以进行能力考查,同样可以拉开考生的差距,因此,继续增加客观题的题量,使客观题的分值占全卷总分的2/3以上,既有利于提高考试的信度,也有利于提高考试的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