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能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电力行业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变电检修工作是供电企业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的变电检修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针对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及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变电检修工作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模式
一、变电检修模式
供电系统的运行依靠电气设备实现,因涉及的电气设备较多,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发生故障,影响供电系统的整体运行。这种情况下,需要对供电系统进行变电检修,确保供电系统运行稳定。当前,我国电力行业中普遍使用的变电检修模式主要包括两种。
1.1定期检修
定期检修供电系统实际上就是针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与维护,有效排除供电系统电气设备的故障隐患,确保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稳定。定期检修工作的开展,对电力单位而言十分必要,特别是在社会整体用电量激增的今天。
1.2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模式与定期检修模式有着很大不同,体现在检修工作的开展是以电气设备实际状态为依据的。工作人员对供电系统电气设备进行状态检修时,主要检测电气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相关参数指标,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维护与保养。
1.3对比分析
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在电力行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通过应用状态检修模式,能够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之前电力行业采用的是定期检修模式,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弊端,特别是对连续检修都存在的故障,发现难度较大,易被工作人员忽略。而应用状态检修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弥补定期检修工作中的不足,提升检修作业水平。因此,可以应用状态检修技术,有效保障变电站运行的经济效益,高效检修变电站实际运行中的高压电气设备,并且不会对电气设备的运行造成任何不利影响,能够降低大范围停电问题的出现。在实际检修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全面了解电气设备运行环境与结构等,并结合具体故障问题和现象进行分析,准确判断故障原因,确保检修工作效果。
二、当前电力行业变电检修效果的相关因素
2.1状态检修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相较于西方国家,当前我国变电站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发展还不成熟,也不够先进,无法实现对供电系统的全面检修。状态检修模块工作在供电系统中还没有得到充分落实,影响了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的整体效果,不能有效保障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
2.2检修管理有待完善
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在变电站中的开展与落实,对相关制度的依赖较强。完善健全的设备检修制度,是保障检修工作落实的重要前提。鉴于我国变电检修工作中的状态检修模式发展应用时间不长,相应的管理制度并不完善,导致了变电检修工作的开展缺乏制度基础,使检修工作无据可依,影响了检修工作的整体质量与效果。
2.3变电检修人员技术有限
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但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时间较晚,电力人才方面的培养也不充分。因此,我国电力行业现有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大多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当前变电站变电检修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此外,部分供电企业没有严格遵照相关规范管理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员工应聘与日常绩效考核时的把关不严格,无法提高变电检修人员的工作素质和职业技能。
三、提升变电检修工作效果的措施与建议
3.1加强状态检修质量和管理效率提高
在变电检修工作中,电力单位应注重对状态检修工作的落实,设法提升状态检修质量,并保障变电站能够规范地开展电力生产与管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电力单位应从日常工作中的细节处着手,结合当前状态检修工作的不足,有针对性地优化与提升状态检修工作。要求相关管理人员注重学习先进管理理念,对传统管理模式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实现新旧管理理念的结合,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
3.2加强检修人员自身专业水平
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应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更好地完成变电检修工作。就电力单位而言,应定期组织变电检修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培训,确保提升检修人员的理论水平与操作技能。同时,应针对检修人员制定合理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绩效挂钩,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3优化变电检修流程
变电设备检修工作质量除了与技术水平是否先进有关,还与变电检修流程是否规范合理有关。由于当前变电站中的电气设备检修工作较为复杂,检修流程有较强的规范性,而不同检修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操作步骤要求也大相径庭。因此,只有优化变电检修流程,才可能实现变电检修工作的稳步提升。变电检修流程的科学优化,是保证变电检修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变电检修工作切实开展的重要依据。变电检修流程的优化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检测流程的规范化。要求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变电检修原理的基础上优化检修流程,确保优化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检修进度与安全管理的要求,最终使检修流程网络结构图能够满足全局统筹设备检修工作的要求,确保变电检修操作的全过程均能受到严格监督。
第二,检修工序的精确化。要求工作人员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变电检修相关参数数据录入到系统中进行输出,将设备检修信息反馈给工作人员,提升变电设备检修工作的效率。
四、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变电检修模式现代化
面对供电系统中的各种问题,对于变电检修模式就需要供电企业进行有效的改进和转变,另外,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的设备技术应用到了实际的变电维修工作中,因此,这也要求变电检修模式进行改进。在变电检修模式中,定期检修和设备状态检修的模式比较常用,因此,对于变电检修模式的改进就需要在这基础上进行,加强设备状态检修的力度,同时也要根据实际的运行情况进行定期检修时间的调整。
(二)电气设备精细化
电力能源的使用量是越来越大,因此这对电气设备的使用要求也是越来越高,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电力设备精细化程度也是得到了迅速的进步。电气设备进行设计和制造的过程也是要求越来越严格,安装要求也是很高。电气设备的精细化发展对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性运行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电气设备的精细化对于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的质量都可以有效的提高,这对电力行业的发展是有很大影响的,因此,电气设备精细化是电力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三)检修技术智能化
近年来,科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也推动了各行各业的进步,在电力行业变电维修中,科技信息技术的使用就有效的提高了变电维修工作的智能化水平。监控技术、传感技术等科技信息技术在变电维修工作中的应用,能够很好的对变电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参数进行掌握,对发生故障的设备,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处理,体现了很高的迅速性和准确性,比如,对于变电设备的温度、振动等情况就能够通过相应的信息技术进行监测。
五、结束语
电力作为社会发展与国家进步的重要能源支柱,生产运行的各个环节均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检修质量,往往会对其整体运行造成重要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及相关工作人员应注重对变电检修技术的研究,以便准确掌握检修技术流程及控制要点,确保合理应用变电检修技术来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通过对变电检修技术及其工作现状进行分析,站在发展的角度对电力行业变电检修工作的发展趋势进行掌握与预测,以期能够为电力行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明.关于电力系统变电一次设备状态检修的研究[J].电子测试,2018,(1):105.
[2]邢亮.电力电气设备检修技术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J].中国高新区,2017,(15):120-121.
[3]张宇飞.电气电力设备的检修现状及策略分析[J].时代农机,2017,(11):44.
论文作者:马雨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2
标签:工作论文; 电气设备论文; 供电系统论文; 状态论文; 电力行业论文; 变电站论文; 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