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社会发展力的推动下,人民对自身的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多的需求。作为人民工作和生活的依托,建筑工程首先受到国家和人们的关注,建筑工程的质量也备受人民的注视,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但涉及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无形中影响着人民对工作生活的质量,同时人民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中也就更多地应用新型施工结构、新型施工工艺,在这其中一个普遍使用的就是框架剪力墙的结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
1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分析
在当前建筑工程中普遍应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剪力墙和相应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竖向承载力高但总体抗剪能力较弱,横向抵抗力不足,随着高度的增加抗扭性能也逐渐减弱,而且对于跨度和高度过大的构件其构件截面尺寸和自重都很大,房屋的格局和使用功能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不适用于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竖向和横向抗剪能力都强,抗震能力较弱,而且钢含量和混凝土含量高,自重也很大。因此在工程建设中将这两种结构合理组合在一起不但提高了房屋建筑的竖向和横向承载力,还加强了建筑物横向抵抗力、抗扭能力,进一步的减少结构自重降低成本,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得到进一步的弥补。总体来说,框架剪力墙结构能综合两者的结构优势,而且还能够消除两种结构自身的一些缺点。
2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混凝土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就现阶段建筑施工而言,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已经被广泛运用,和传统的建筑材料相比,框剪结构的前身截面面积普遍小于普通的结构剪力墙,大大降低了建筑构件自重,还能一定程度的提高了房屋的适用面积。混凝土是建筑体系的主要受压体系,因此其强度和稳定性是提高结构承载力和建筑刚度的有力保证。因此,在混凝土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运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混凝土中的砂石等骨料强度、胶凝材料有效性、添加剂含量、水的水质等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应标准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要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生产,针对有特殊地质要求、防水、抗寒等要求的混凝土应根据混凝土设计规范调整配合比和外加剂的用量;混凝土的振捣,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充分的施工准备,浇筑前在水平施工缝上铺2-3cm厚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砂浆结合层,振捣中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对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初凝前完成,尽量避免施工冷缝;混凝土养生,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进行洒水覆盖养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抗渗混凝土等应制定相应的专项施工方案。
2.2钢筋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钢筋工程施工技术受到钢筋规格、数量和构件部位等因素的影响,钢筋使用节点繁密,所以要制定针对性地施工措施,提升钢筋工程在施工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框架剪力墙钢筋保护层不同于梁和板的保护层,它存在保护层固定困难、保护层浇筑混凝土时易扰动等问题,可根据不同的构件尺寸制作相应尺寸的定型化保护层垫块,用铅丝绑扎于强身水平筋和外侧箍筋上,振捣混凝土时不宜过振;墙柱构件主筋定位,框架剪力墙钢筋在固定箍筋框时,运用定型模具能够防止IF钢筋出现移动,完成固定箍筋框的工作之后,要根据标准实施审核,指派专人进行检查,保障钢筋能够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不发生移位现象;钢筋连接质量控制,钢筋焊接时保证主筋轴线共线,当直径比较大时宜打弯后焊接,在开展钢筋焊接的过程中,要避开箍筋密集的区域,直径小于25mm的钢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搭接,注意连接区段的距离。
2.3模板工程中的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墙身柱身定位和加固,施工前应符合构件尺寸,避免截面过大或过小,加固过程中应以专项施工方案为指导,对构件尺寸过大的、结构形式复杂的、长度高度过大的进行特殊的加固,避免施工中的爆模情况发生,保证墙身的截面尺寸和墙身的垂直度,拆模应遵循向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后的原则;模板拼缝,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需要拉进模板和墙体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会导致墙体出现损害,所以,需要在模板与墙体间填入海面,不但要对墙体进行保护,还要对墙体与模板的完整性进行保障,避免混凝土漏浆造成质量缺陷;模板工程的施工技术运用前,要清理模板,有助于模板清洁度的提高,确保工程质量,还能彰显墙体建设的美观性与科学性。
3框架剪力墙的结构施工技术在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3.1原材料
在实际施工中,想要保证框架剪力墙结构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优越性,首先就要保证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可以说原材料的质量事关施工质量目标实现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实际工程中必须合理选择供应商,并且始终贯彻“质量第一”的原则。其次,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还需要严格执行原材料的入场审核和检测工作。
3.2结构构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检查构件的延展性,以便框架剪力墙的结构抗震和抗变形能力得以有效保证,而增加延展性的一个关键就是要确保构件受力的均匀性。在抗震结构设计中,为了避免地震过程中墙体扭转,尽量保证构件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能够重合,从而达到设计要求的抗震效果。
3.3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
在实体施工时,需要合理的安排施工工期,选择正确的施工方法,遵循严格的施工工序,例如选取连续性的施工方法,同时选取的支撑体系应该稳定性比较强,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能承担足够的压力,并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3.4混凝土裂缝控制
混凝土的施工中,影响结构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裂缝,所以都需要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之后的养护控制,并且通过材料配比的优化、温度控制、添加减水剂等方法来避免产生裂缝。在混凝土的结构中,裂缝对其耐久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作用,为了有效地控制裂缝,必须要在设计还有施工这两个环节中下功夫。首先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确定出混凝土最佳的配合比,严格控制水泥、细骨料、添加剂、水还有粗骨料等材料用量的比重,同时通过塌落度、强度的试验等一系列试验的手段来进行试配,从而确定与工程需求相符的配合比。为了避免因为水分蒸发而导致干缩裂缝,还有因为水化热使得内外的温差太大而导致温度应力裂缝,所以在材料之中可以适当添加减水剂,从而优化材料的性能。注意混凝土养护,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并提高养护责任的意识以及养护的质量,通过养护来缩小混凝土的结构内外温差,从而保证混凝土的结构耐久性、稳定性以及耐久性。针对混凝土不同龄期的结构,选择不同的养护方法,以有效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4结束语
总之,框剪结构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频率非常高,我们应根据工程需要进行项目设计方案的审视,在进行框剪结构施工时也要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技术操作,定时组织技术培训,以降低由于技术能力不够而造成框剪结构质量问题的几率,并要对钢筋、混凝土等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张良.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16,(4):111-112.
[2]朱猛韬.建筑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论述[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132.
[3]冼海东.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36): 165.
论文作者:高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混凝土论文; 结构论文; 钢筋论文; 框架论文; 剪力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