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鹅》课堂教学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教学实录论文,赏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课前师生聊心中最喜欢的小动物)
一、激趣导入,读诗
师:今天戴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欣赏一种小动物。(配乐出示鹅图片)据说这种动物是由大雁演化而来的,它们生活在水塘边,善于游泳。四千多年前,人类就已经开始把它们养在自己的家里了。如今,全世界各个国家的人们都有养这种小动物的习惯。这种动物的名字叫——
生:(大声齐答)天鹅!
师:把“天”字去掉,叫——
生:鹅!
师:一千多年前,有一位诗人叫骆宾王。他7岁那一年,在一个小池塘边看到了一群白鹅,于是,写下了这样一首诗——(幻灯出示标有平仄的《咏鹅》)谁会读?
生:鹅鹅……
师:读诗千万不能漏了题目。
(一生插话说“还有作者”)
生:《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对她的朗读,你觉得怎么样?
生:她读得很好。
生:她读得很慢,声音有点儿轻。
生:我感觉她读得很有感情。
师:(追问)你能读一读吗?(一男生抢着说“我想读”)好,你来读。(生读略)听到了这个曲(qǔ)项的曲(qǔ)了吗?(转向另一同学)来,你来读一下。
生:曲(qū)项。
师:到底是曲(qǔ)还是曲(qū)呢?
生:曲(qū)。
师:对,当它读曲(qū)的时候是指——“弯曲”,而当它读曲(qǔ)的时候,组个词(师示意举手)——
生:歌曲。
生:曲调。
生:乐曲。
师:对,它跟音乐有关的时候就读——
生:(齐)曲(qǔ)
师:在这儿,应该读——
(师手伸平)
生:(齐)曲(qū)
师:(弯腰,再请刚才读错的男孩)你再读下去。
(生读)
师:大家明白了吗?读诗要读得——慢一点儿,不着急。我也来读一读,聪明的孩子一定能听出老师读的和(用手指刚才读过的学生)他、她、他……有什么不一样。请听(深情并伴动作):《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天”字低声上仰)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生听了纷纷举手想说)
师:这小姑娘眨着眼睛看着我,估计有话。
生:你读得很慢,也很有感情。
师:慢就是有感情?
生:有的字儿拖了长音。
师:(示意其他同学)表扬她,拍拍手。喔!你看,她不仅听到我的慢,而且又提出特别慢,这就是不同点。还有谁发现新的不同点?
生:有停顿。
师:哎呀,握个手。(师生握手)哪个地方停顿了,你能指出来吗?
生:都停过。
(全班笑)
师:(笑着)那是瞎说啦。(指旁边一生)你说。
生:你把每个字音都读准了。
师:哦,那也很平常。
生:我觉得你把那个……逗号和下一个字之间隔开了。
师:是呀,要读出标点之间的停顿。(高声)还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我觉得你很像骆宾王。
(全班笑)
师:我像吗?
生:你装得很像。
师:我有——
(师挥手臂)
生:有动作。
师:是呀。到底哪些动作,你能做给同学们看一看吗?(生摇头)那么,我到底是怎么读的呢?我再来读一遍。这一回呀,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和我一块儿来读。(师生齐读两遍,师略加指导后,生练读,师巡视)谁来?你来,拿着话筒,不看书,看着我的手势,很关键。(做手势)读——
生:《咏鹅》,唐,骆宾王……
师:我在指挥你呢!跟着我一块儿来。
生:《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
(师在一旁演动作,指多生读)
师:(弯腰问学生)还想读呀?那咱们一起来读好吗?要缓缓地,有停顿,要是再加上动作,那就更好了!准备——(音乐起)嘘……看呀,那一群群是谁呀?
生:鹅。
(师生齐读)
二、逐步理解,赏鹅
师:“曲”就是——
生:(齐)弯曲。
师:(手指自己的脖子问)那“项”是指哪里呀?
生:(纷纷说)脖子。
师:(摇手示意)脖子的后边,摸一摸。(生自己摸)这就是“项”,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那么,“曲项”应该怎么做呢?做给我看。(师示范做“曲项”,生望着笑并模仿)咱们的脖子没有鹅的脖子长,(生笑)所以,“曲项”做不出来呀,怎么办?那咱们就用手和胳膊来做。(动作演示)曲项——向天——歌——
师:同学们,咱们中国有一位大文学家、大画家,他的名字叫丰子恺,他也描写过鹅的这一个动作,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幻灯出示: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白鹅》节选)
师:谁来读一遍?你来读。
生:(读)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
师:它的动作你会做吗?(师生伴动作读:它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左顾右盼”是指向左边看看,向右边看看。鹅,鹅,你左顾右盼,你看到些什么呀?
生:看到了池塘里的鱼。
生:还有树。
师:哎呀,太了不起了。你能告诉我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树吗?
生:青绿色。
师:青绿色。(竖起大拇指)真不简单。
生:看到了芦苇。
师:它看到了这么多的东西,就引吭高歌——(手指幻灯吟:鹅鹅鹅,曲项向天歌)丰子恺先生觉得这样的鹅呀——(投影出示,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傲,骄傲的傲,自傲的傲,高傲的傲,傲慢的傲。(指句子)好一个……(生齐答“高傲的动物”)鹅是一种高傲的动物,那么,这种高傲的动物,咱们应该怎样来读呢?你来,高傲地歌一曲。
生:(一女生响亮慢速地读)
鹅——鹅——鹅——
师:好极了。(指后面一生)你来。
生:(响亮地)鹅——鹅——鹅——
师:听到过鹅的叫声吗?
生:没有。
师:幸好,丰子恺先生把鹅的叫声写给咱们了,看呀——(出示:鹅的叫声,音调严肃郑重,似厉声呵斥……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白鹅》节选)在这段话里,有几个词语,很难理解,跟着我读。(师领读,并用语气表现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的意思)谁能把这个词的意思读给我们听?
生:(轻声地)厉声叫嚣。
师:你是温柔的鹅。
生:(声音更轻)厉声叫嚣。
师:呵,还是听他来读吧!
(走到一生面前)
生:(大叫)厉声叫嚣。
师:还有谁能读得比他更好?(转到前一轻声读的学生面前)你行吗?
生:(深深吸了一口气,大声地)厉声叫嚣。
师:是啊。厉声叫嚣,叫起来是要深深吸口气的。再往下看,“篱笆”,“引吭大叫”。(师指导“引吭大叫”的读法)再往下读,“狂吠”。谁听到过狗的狂吠?
生:(小声)汪……汪……
师:谁听到过再狂点儿的狗叫?
生:嗷……嗷……
(生齐笑)
师:你想告诉我什么?
生:你真烦。
师:你这样“嗷……嗷……”地叫,是感到有人让你烦了,是吧?丰子恺先生告诉咱们,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也就是说鹅的叫声,不输于狗的狂吠。那么这三声(手指幻灯里的“鹅鹅鹅”)如果是厉声呵斥,应该怎么读?(生读)如果这三声是厉声叫嚣,应该怎么读?(生大声读)明显地声音响亮多了。那么引吭大叫该怎么读?
生:(齐)鹅!鹅!鹅!
师:在骆宾王的耳里,这三声“鹅鹅鹅”又是怎么叫的呢?
生:(轻柔)鹅鹅鹅。
师:瞧瞧,多柔情呀。鹅到底在唱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往下读!
生:(齐)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师:(追问)它在唱些什么?
生:它在唱自己。
师:对,它在唱自己。它在唱自己的什么呀?
生:白毛。
师:是呀,它为自己有——身——白毛而歌唱。(师板书:白)它还在唱什么?你说。
生:唱绿水。
师:它还在唱绿水啊。(板书:绿)它在唱自己的一身白毛浮在绿水上。(板书:浮)它还在唱什么?
生:红掌。
师:它在唱自己的红掌。还有呢?
生:清波。
师:它还在唱着自己的红掌(板书:红)……拨动着(板书:拨)……清波。(板书:波)哎呀,如果咱们要读出歌唱自己的白毛,歌唱自己的红掌,该怎么读这两句诗?
(生读,师做动作指挥朗读,突出:白、红)
师:如果要读出它白毛浮在绿水之上,红掌拨的是清波的话,咱们又该怎么读呢?
(生读,师做动作指挥朗读,突出:绿、清)
师:在丰子恺的眼里,鹅是一种高傲的动物,那么在骆宾王的眼里,鹅又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生:可爱的动物。
生:毛白白的动物。
师:羽毛很白,你感觉怎样呢?
生:我感觉是漂亮的动物。
生:让人很喜欢的动物。
生:很温柔、很有情的动物。
师:这是一种高傲的、温柔的、漂亮的动物,咱们就写一个“漂亮”。(师板书:漂亮)在你们的心里,鹅又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生:性情温顺的动物。
生:脖子很长,能弯曲,像松树一样美。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种美,这种喜爱,这种可爱,通过朗读读出来的话,应该怎么读呢?一群白鹅,游近啦,预备——读。
(配乐,师做动作,生轻声齐读)
三、追溯文化,悟心
师:读到此刻,谁来告诉我,你觉得到底谁最喜欢这白鹅?
生:骆宾王。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写下了《咏鹅》这首诗。
师:是呀,因为喜欢而写诗。
生:丰子恺。
师:为什么?(生无语,师启发)骆宾王是因为喜欢而写下了诗,那么丰子恺是因为喜欢而写下了——
生:丰子恺描写出了鹅的叫声。
师:他写了鹅的文章。是呀,当我们也喜欢身边小动物的时候,也要像骆宾王、丰子恺这样,把它们写下来。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个人也非常喜欢白鹅,他是谁呢?(出示王羲之图片)他就是王羲之。知道王羲之是谁吗?
生:知道,王羲之是唐代大诗人。
(听课教师笑。一生抢答“是我们的王爷爷”,众大笑。一生抢着叫“伯伯”,众哄堂大笑)
师:他是生活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位伟大书法家。他是迄今为止咱们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我们把他称为“书圣”,齐天大圣的“圣”。同学们,王羲之爱鹅是出了名的。据说,有一位老妇人,她家里养了一只善鸣的鹅,王羲之一听,马上派人要去把她的鹅买回家来。那老妇人不答应,怎么办呢?王羲之不得已就带上朋友一起去老妇人家赏鹅。没有想到,那老妇人一听说大书法家王羲之要到自己家里做客,环顾四周,家里没啥可招待的,怎么办?(师突然用手一挥)咔嚓!她把那只鹅杀了,做成美味佳肴来招待王羲之。王羲之到灶头一看,摇头叹息,难过了整整一天一夜呀!后来,他把自己买的鹅都养在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现在浙江的绍兴。(出示“鹅池”图片并配乐)这个地方叫做——
生:(齐)鹅池。
师:对,咱看看这里面的鹅,哇!好美!(出示满池鹅的图片,生惊叹)同学们,王羲之甚至把自己练书法的地方也搬到了鹅池。他写过一幅非常有名的书法——《兰亭序》。在《兰亭序》里面,他把鹅嬉戏时的样子融进了书法里面。(出示行楷“之”字)请看这是一个什么字?
生:之。
师:之,之乎者也的之,王羲之的之。再请看这个“之”字,它其实就是那一只……
(用手势表示鹅)
生:鹅!
师:它仿佛就在那儿引吭高歌:鹅鹅鹅。亲爱的同学们,在《兰亭序》里,一共有21个“之”字。王羲之把这21个“之”字写得各不相同。(边说边出示)这是一个“之”字,这又是一个“之”字,这还是那个“之”啊!王羲之爱鹅,那是爱出了名啊,他写“之”字写得出神入化呀!请看他的签名。(出示“羲之”两字不同写法的行书)这是一只——(生轻声念“鹅”)这又是一只——(生轻声念“鹅”)这还是那只——(生高声念“鹅”)
师:王羲之一共有七个儿子,他给这七个儿子取名,末尾字都是这个——(生答“之”,师竖起大拇指)聪明!因为咱们知道,“之”就是那——(生齐答“鹅”)“鹅”就是那——(生齐答“之”)他用“之”给儿子取名,那是希望儿子和他一样喜欢——(生齐答“鹅”)喜欢书法呀。果然,他的第七个儿子王献之,也成了一位大书法家,也非常喜欢鹅。
师:(出示王献之《鹅群帖》)请看,王献之写过一个帖叫《鹅群帖》,在《鹅群帖》里有这样一个“之”字。(出示行云流水般的“之”字)哇!这“之”字是不是真的像引吭高歌的鹅呀?
生:是。
师:预备——读!(师生深情地读,语调越来越高)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此刻,这一群鹅已经深深地印在咱们的心里啦。你说说,这群鹅的心里有没有喜欢它们的咱们呀?(生答“有”)对!那咱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样的诗。
(幻灯出示《咏鹅》诗文及群鹅图,生齐读)
师:这群鹅印在了丰子恺的心里,这群鹅也印在了王羲之父子的心里,这群鹅更印在了咱们的心里,而且更重要的是,在鹅的心里也印下了——
生:人们。
师:是呀,看,咱们的中国字就是这样的了不起,这个“鹅”字左边是个——
生:我!
师:右边是个——
生:鸟!
师:这说明鹅的心中真的有了——(生齐答“我们”)我们心中真的有了——(生齐答“鹅”)这就是咱们今天——要赏鹅的原因。
(师在板书上连线,出现一只白鹅形象。掌声,下课)
附板书:
(此教学实录由安徽合肥市屯溪路小学胡安兵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