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公路也有了很大发展,并且人们对公路行车安全、舒适性及行车速度等要求越来越高,相应地对公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及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升沥青路面的受压能力,就势必要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进行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导言
公路工程建设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路面越来越多的采用了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对路面的使用性能、材料用量及工程造价都有很大影响,本文合公路路面的施工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等内容展开分析,为路面的正式铺筑提供了技术依据。
1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1.1施工机械、材料的准备
沥青面层施工开工前,均需先做试铺路段。当前沥青路面大部分是机械化作业,对所用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因此,施工前要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检修准备工作,尽量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有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故障,同时要配备性能良好、精度符合规定的质量检测仪器,并配备足够的易损部件。沥青的选择关系着沥青路面铺设质量的好坏,所以备料时要根据公路施工地区的气候以及车辆通行的情况来选取合适的沥青材料。粗集料和沥青路面的耐磨性能具有密切联系,所以选取粗集料的时候必须对其强度,耐磨损耗率和粒径的大小、表面的纹理做有效的分析,来满足对路面进行沥青铺设的要求不利影响。
1.2施工混合料的配置比例
首先对各项原材料进行试验,以确定是否合格,然后确定合格矿料的比例,使其符合规定级配范围。在此基础上,按沥青用量 0.5%变化设计不同沥青用量的沥青混凝土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并对其进行性能验证以检验配合比合理性。
对间歇式拌和机,应按规定方法取样测试各热料仓的材料级配,确定各料仓的配合比,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同事选择适宜的筛孔尺寸和安装角度,尽量使各料仓的供料大体平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 OAC、OAC±0.3%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和试拌。
通过室内试验及拌和机取样试验综合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由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与目标配合比设计的结果的差值不宜大于±0.2%。
1.3沥青的混合材料运输
沥青混凝土配好后,就需要及时将拌合料运输到施工现场。通常可以采用吨位较大的运输车辆或者增加运输车辆的数量来节省拌和料运输的时间。为了避免骨料出现离析,当向运料车上放料时,需要不断挪动汽车位置。混合料的装运要求也很高,由于沥青的粘结力很强,可以在装料前把一层油水(柴油:水=1∶3)混合液涂在车厢底板及周壁上来避免沥青与车厢板的粘结。运输时,应给混合料加盖防护罩,防护罩既可以防止混合料冷却较快,又可以防止空气混入,此外,还可以防雨淋。沥青混凝土的运输车辆的数量最少应该满足一个工作循环。
1.4沥青路面的铺设技术
摊铺机 的运行速度需要按 照一定的时间速度设定, 保证材料摊铺的速度均匀缓慢 。道路交叉口的位置一般不用人工修整,需要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混合料更换和人工找补,如果铺设过程中出现缺陷较多、质量不合格的话应重新摊铺,使用扭转式钢丝每隔5m 设置 一架钢丝架,摊铺之后的碾压施工速度也应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保证碾压均 匀 。
1.5沥青路面碾压技术
第一,初压。初压是沥青混合料初始密度提升的主要手段,据相关数据显示,温度越高,碾压效果越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遵循从外到内的方式或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碾压施工,重叠宽度为50%轮宽,通过小型振动压路机对路缘石周围20~30cm的范围进行碾压施工。压路机驱动轮在碾压施工中应与摊铺机方向一致,避免摊移等现象出现在初压施工中。为避免沥青混合料温度下降太快,应降低喷水次数。
第二,复压。密实度提升是沥青混凝土路面复压施工的主要目的。为提高压实效果,应确保复压施工中沥青混合料温度在120℃以上,初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复压施工。选用轮胎压路机作为复压施工的主要机械,确保轮胎气压在0.7Mpa以上,重叠宽度可控制在50%轮宽
左右。在碾压顺序方面,初压与复压具有一致性。但复压次数则需要控制在6~8次,速度可控制在4km/h左右。
第三,终压。轮痕消除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目标,通过终压施工,可以对铺筑层平整度进行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温度在碾压施工中,必须在90℃以上进行有效控制。一般选用英格索兰DD-110双钢轮振动压路机进行终压施工,确保碾压路段不存在轮痕后,可停止施工。其次数可控制在3~4次,速度一般在2~4km/h之间。
1.6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接缝技术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缝位置往往因为碾压不密实,很容易产生裂缝、松散、台阶等质量缺陷,因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该重视施工接缝的处理。
2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 材料采购检测及机械设备检查
施工前对沥青、矿粉、机制砂、石屑、集料等进行试验检测,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从质量可靠的大型沥青厂商或石料场采购原料,由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开展试验、检测工作,确保进入沥青路面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合格。工程施工前检查机械设备,确保性能良好,能正常运行和工作。重视采购新型机械设备,做好设备养护与维修工作,提高设备性能,促进其作用的最佳发挥,为沥青路面施工做出更大贡献。
2.2混合料质量控制
生产混合材料时最好对现场的混合材料进行抽样检查,按照施工需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能够满足工程技术要求。科学设置混合料出场温度值,实现对混合料温度的有效控制。严格按照材料配置比例控制沥青含量,保证沥青拌和楼计量系统的稳定性,设定好的控制温度应保持恒定。确保沥青拌和计算系统正常工作,各种原料添加量合格,混合料取样均匀。重视混合料观测,及时处理异常情况,提高混合料质量,使其在路面施工中发挥更大作用。
2.3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检测和评定工作
施工质量检测和评定工作是整个公路工程沥青路面 施工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对路面工程质量有着 重要的影响。检测内容为沥青混合料温度、原材料质量、沥青面层质量等。通过施工动态监管对施工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对存在的不合格问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处理措施 。施工质量评定是评价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重要依据,工程负责人员要履行工作义务,严格安排施工质量要求和设计标准安排工程任务,制定并完善相关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制度,对路面质量进行科学评测,以确保公路工程沥青路面的质量。
3.总结
综上所述,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常用的道路铺面技术,实行严格的沥青路 面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对保证工程质量,确保交通行车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提高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仅要注意路面施工时的施工技术,还应注意采取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需要不断加强施工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不断探索先进的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开创出高效的质量控制策略,提升沥青路面的技术水平,严控沥青路面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江玮,汪余波.浅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2015,(27).
[2]季卫华.浅谈公路施工中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5,(02).
[3]王峰娟.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交通标准化,2014(08):39-41.
论文作者:黄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1
标签:沥青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路面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