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方亮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方亮

浙江天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对建筑质量的影响非常关键。尤其是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质量与实际应用要求愈加严格。通过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凸显建筑行业在发展中的技术优势,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全面落实节能减排要求。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关键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打破传统观念限制,应对全新发展挑战,关注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预制装配;施工结构;叠合板施工技术;剪力墙

1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简要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后,业主便可以满足自身关于建筑结构设计的不同需求,施工部门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完成预制构件建造工作。并且可以实现对混凝土结构的重塑,尤其是针对阳台和楼梯等类型的混凝土结构。在需要的预制构件建造好后,施工部门需要通过专门的运输工具将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象,随后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预制构件进行安装,并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需要组合应用的预制构件则需要按照要求组合。施工部门按照上述操作便可以完成预制构件安装工作,总体而言,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做到了建筑结构的优化处理和有效整合,在确保施工效率的同时提高了建筑工程的稳固程度和安全程度,还完善了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利于预制构件施工技术全面发展。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2.1设计流程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把握好的一项要点是其设计流程,只有对设计流程进行不断优化,才能够设计出符合要求的结构方案。装配式建筑本身就与传统形式的建筑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也有所不同。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结构设计之时,仅考虑建筑自身的功能、质量及美观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考虑到各类预制构件的工厂生产、运输及现场装配等问题。在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无论哪一项环节的工作都必须要做好,否则任何一项环节出现了差错,都会直接影响到建筑质量。尤其是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需要贯穿于建筑施工全过程当中,而非仅仅在前期进行设计。再者,还要在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方案可行性的同时,对各个部分的构件进行进一步细化设计,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简化生产工序,以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及现场装配难度。

2.2布局方式

就现状来看,由于受高容积率的影响,我国很多建筑都在规划布局上面受到许多限制,特别是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其不但要考虑到规划布局问题,还需要考虑到工艺流程的问题。例如预制构件的运输车流线、塔吊位置以及构件堆场等的布局,均是重点内容。布局设计上必须要易于装配,这样才能够优化施工流程,降低施工难度。并且还应当要对套型的组合拼接方式和体型系数等进行合理设计,在保证装配化与功能性的同时,尽量避免对立面的影响。由于装配式建筑的整个布局过程往往会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协调,所以必须要多方协调妥当,这样才能够保证后续工作的良好配合

2.3标准化类型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只有尽量达成更多的标准构件,才能够有效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模板用量以及降低建筑成本。由于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所以在施工工艺等方面尚不够完善,这导致了部分主要的承载构件还不能实现装配化生产。而现阶段的装配化主要指的是两部分:现浇和装配。在具体的结构设计过程中,只有保证结构空间规整,才能够满足建筑要求。这需要不断提升其标准化程度,如将多个标准单元通过拼合复制的方式组成标准层平面。还要提前根据具体的户型模块和交通核模块等来规范空间结构设置;一般对于户型模块的设置,可以参考室内空间结构,对客厅、卧室开间等进行合理的布置;而对于交通核模块的设置,应当重点对楼梯、走道、电梯井、机电管井等进行合理的布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再者由于现代人对建筑空间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当要考虑到业主的个性化需求,应用不同的平面组合类型。另外,在设计中还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是:门窗洞口应保证上下对齐,有水房间应进行集中布置,外墙要做好防水处理。

2.4平面模数化

现阶段在建筑行业内多是以300为模数来统一建筑各方面。不过,随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实际需求,模数的实际意义又有了更多的拓展。一方面,相同构件数量决定了具体的模板数量;另一方面,模板数量又影响着项目周期和整体投资。可见,这一过程是互相影响、环环相扣的。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尽量采用相同模数,因为这样可以有效提升模板的重复利用率。同时还要配合好插座和设备开口等要素,以方便后期的施工安装。

2.5结构技术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技术体系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必须要把握好的要点之一。只有对结构技术体系进行不断优化,才能够满足实际设计要求。所谓“结构技术体系”,可以泛指为所有与结构设计有关的技术体系。结构技术体系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成败。一般情况下,在我国的装配式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技术体系主要有三种:一是整体框架结构,二是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三是叠合剪力墙结构。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当要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例如,如果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平面构件,则可采用叠合板和叠合梁;如果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剪力墙,则可采用单面或双面预制的叠合剪力墙。另外,连接形式也要进行合理的选择,有时需要采用逐根连接,有时需要采用集束连接,这些都很关键。

3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

在未来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如果只发展预制装配式剪力墙住宅很难促进我国建筑行业长远发展,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加强对预制装配式技术体系的重视,使技术体系朝着多样化方向发展,这样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水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70㎡以下的小户型建筑相比不受欢迎,在未来的发展中,很难对小户型建筑进行改造,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充分考虑钢结构在预制装配式建筑中的优势,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步伐,最大限度内满足用户实际需求。大开间框架结构结合精装修任意分割布置,远比剪力墙结构更好,在这一方面,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借鉴台湾装配式住宅建筑相关经验,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参考相关实践经验,这样不但能够大大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还打破了单一的技术体系,使其更加合理、符合现代人们审美理念。

除了住宅之外,预制装配式结构在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方面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因此,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这一方面的优势,在工业建筑中加大对装配式结构的使用率,减少施工成本,从而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由于预制装配式结构主要采用高强混凝土技术,在承载力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能够承载重量较大的建筑结构,进而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美国等国家在停车库中采用装配式结构,这种方式能够使车位布置更加合理,最大限度内满足用户的需求,我国也可以有效借鉴这种方式,在对停车库进行施工时,广泛采用装配式结构,从而使整个工程设计更加科学、合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行业发展进步迅速,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不断优化,尤其是关键技术升级应用,结合绿色建筑理念的贯彻落实,通过预制剪力墙施工技术、叠合板施工技术等分析,认识到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加大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的重视力度,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繁超.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研究与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8(11):171~172.

[2]齐晓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运用[J].居舍,2018(32):58.

[3]杨年喜.论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绿色科技,2018(18):169~170.

论文作者:方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方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