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论文_潘沈辉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论文_潘沈辉

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的污染以及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再加上科学技术的不完善,对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问题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结合“海绵城市”的建设理论,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并且合理地规划城市系统,不仅能够有效地缓解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生态环境的破坏,以此来最大限度地确保城市的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论;规划;可持续发展

引言

海绵城市理念是体现城市弹性适应的重要理念,其主要目的是将城市的水资源存放起来,并对污染水资源进行净化,确保水资源能够循环利用。从而使得城市能够适应水资源短缺的情况,改善城市的整体的服务能力。基于此,本文对海绵城市理念引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展开研究,分析具体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性,研究海绵城市引领下的城市规划建设原则,探析海绵城市理念引领下的城市规划建设,详细内容如下。

1海绵城市的概述

海绵城市在国际上的通用术语是“构建低影响的开发雨水系统”,也就是在城市下雨时,对雨水的吸收、蓄水以及净化功能加以优化,如此一来,以便能够及时将存储起来的雨水进行释放,这一工作原理就好比海绵,不仅能够完成吸水以及储水工作,同时在必要的时候还能够将储存的水释放出来。因此,在构建海绵城市时,要转变以往老旧的观念。如今,我国颁布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技术指南,并且在指南中对城市建设中如何使用“渗水砖”以及植草沟开展施工作业,以此来对排水系统进行组织优化,实现减缓压力、缓解排水以及对水源进行分散控制的目的,如此一来,也能够有效防止洪涝问题的产生,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收集雨水。在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时,主要包含池塘以及江河湖等水系统,与此同时,还包含花园绿地,以此来实现对城市配套设施的渗透。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以及不同的城市之中,城市自身的优势以及优点都各不相同,因此,海绵城市的建设还应该注意不能够将其他城市的建设方案套用在其中,而是应该根据自身城市发展的实际特点,制定出满足城市发展的方案,以此来确保海绵城市的建设效果。

2海绵城市理论的现状

海绵城市理论的提出,是为了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在城市规划方案中对城市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包括及时吸收城市内部降水储存的水量、最新水源清洁手段降低城市污水吕、严格规定水源排放标准等。海绵理论的实施需要结合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利用最新自然环境处理的绿色方案。以保护、清洁城市水资源为前提,提高城市水资源配置效率。我国城市规划发展起步较晚,城市规划意识薄弱,海绵城市理论的引入、推广、使用都较晚,。许多城市规划人员对海绵城市理论理解不够、缺乏海绵城市理论运用于实际的经验、对海绵理论的适用性存在理解上的偏差,导致即使部分城市规划已经引入海绵城市理论,但仍然无法实现城市水资源的科学合理配置。海绵城市理论的实践,一方面需要决策人员提高自然资源保护意识,另一方面要求配备专业城市规划人员,结合城市实际自然环境的条件,制定城市水资源良性循环方案,使海绵城市理论有效实施。

3海绵城市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

由上文对海绵城市理论现状的阐述,可以得知目前城市规划:①对水资源保护管理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城市资源状况缺乏全面的了解,没有宏观意识;②对城市自身存在的水资源问题调研不够,导致海绵理论的实施流于表面,在实践过程中缺乏针对性方案、缺乏专业人员引导、缺乏先进技术支持。这些都是目前海绵城市理论实践滞后的原因,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推动策略,才能使海绵城市理论服务于城市规划,发挥其最大调控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1重视城市水系统的构建

在了解城市所在区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重视与之相关水系统构建,从而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海绵城市理论考虑,并结合河流、湖泊、溪水等城市自然水系组成部分的功能特性,在专业理论知识、创新理念等要素的配合作用下,构建出城市水系统,使得城市规划工作内容更加丰富,保持该系统支持下城市水系良好的自净化能力,逐渐提升城市规划工作水平;(2)当海绵城市理论作用下城市水系统构建好后,也需要在水污染治理、监督等部门配合作用下,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因素对自然水系统造成的影响,满足城市科学规划要求,提高城市发展中内部水循环效率。

3.2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保障道路畅通运行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外界带来的干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加强如下方面的工作:城市道路中绿化带的建设应该使用下凹式,目前最为常用的方法是平凹式,这样能够有效地缩减雨水的径流面积,并且还能够改善雨水的径流质量以及缓解雨水的径流速度,从而强化外来水源的质量。在开展城市道路初期规划工作的过程中,应该使用街道树池以及透水路面等现代的公共设施来完成强化对雨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除了加强水资源的保护能力之外,对于改善过后的道路,可以通过使用“人工引流”的方法进行。对于城市中雨水系统的引入,应该借助绿化带底部的水流暗道来完成,从而加强水系统的活力,带动水循环。在城市的建设初期,不仅要考虑到城市中道路的交通功能,同时还应该对城市中雨水资源的管理、储存以及利用等问题加以很好的考虑,以此来强化城市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3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结合

绿色屋顶与雨水花园的结合,同样可以满足海绵城市理念的需求,并且能构建美观建筑。将二者有效结合,于建筑屋顶构建雨水花园,借助吸水植物,收集雨水,最终实现循环利用。但是,在具体的建设中,应注意对屋顶材料的控制。可选用砾石层、砂层、植被土壤层、覆盖层和蓄水层的方式。再借助排水管,将多余雨水排除,用于周边植被灌溉,满足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此外,加强对人工绿地和园林的建设,增强城市洪水弹性应变能力。

3.4引人新型雨水管理模式

城市园林规划是人类在进行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为了与自然生态环境共存而提出来的城市规划区域,水资源的管理配置,是园林规划的源头。城市海绵理论认为,在城市现代化进程如此快速的背景下,城市园林规划应当引入国际上先进的雨水管理模式———源头分散模式。这种模式由美国提出,并且运用于实际城市园林规划,效果显著。源头分散式的雨水管理方案一方面保证了城市地理的水文特征不会受降水期改变的影响;另一方面加强了城市对园林规划用地的开发利用,实用性很强。

结语

总而言之,如今,在海绵城市的建设方面,我国仍然没有实际的案例作为建设理论依据,并且对于城市水资源的保护以及管理方式方法都比较落后,在开展城市的规划工作时也缺乏长远的目光,这就使得海绵城市的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对城市的规划人才进行优化配置,并且对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自然因素加以调研,通过借助自然优势来进行海绵城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林.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方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10):75.

[2]赵鹏,郑兰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引导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建设科技,2016(02):64~65.

[3]张元元.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论述[J].四川水泥,2017(4):121.

[4]仝贺,王建龙,车伍,等.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方法探讨[J].南方建筑,2015,35(4):108-114.

论文作者:潘沈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4

标签:;  ;  ;  ;  ;  ;  ;  ;  

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实践构想论文_潘沈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