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语文论文,意识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阅读教学必须通过着眼文本发现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培养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问题意识,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并在思考中发现问题,从而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论题的理论依据
1.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纲要》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即倡导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2.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
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对文本的把握,是优化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要发挥文本在语文教学中的特殊作用,关键在于发现每篇文章的特点,甚至不尽完美之处。可以是教师在备课中发现,也可以是学生在探究中发现。比较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即使是前者,教师也不要把自己的发现和盘托出,而要善于设疑,引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重新“发现”。这才是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的。
为什么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有价值和最有意义呢?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授之以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授之以渔”,就是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让他们从不会读书到会读书,从不会写作到会写作。这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则更有利于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培养学生质疑、批判、创新的意识,这无疑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3.以心理学研究为基础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自身奥秘的科学。斯腾伯格(Sternberg)将心理学界定为“研究心理和行为的科学”,它“致力于理解人们如何进行思考、学习、接受、感觉、行动和与他人交往,乃至对自身的理解”。心理学是利用内省的和行为的证据,理解导致人们以各自独特的方式思考和行为的内部过程的科学。因此,阅读教学应根据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进行优化,寻找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有利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的途径。阅读教学的优化,对文本的把握是关键,但只有了解作为主体的学生的心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二、论题的操作机制
1.自觉意识——培养问题意识的基石
这里提到的自觉意识仅是指教师的自觉意识,是一种建立在对教学规律、学科特点、学生认知和实际科学把握基础上的自觉。教师只有形成强烈的自觉意识,才可能设置更多的空间给学生,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奠定良好的基础。
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 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所谓全局把握,就是对某个阶段的教学有一个宏观的指导。就如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是由诗歌和散文(各三个单元)组成,多篇诗歌放在同一册,怎样讲才最好,是摆在我们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认识上要有强烈的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明确在什么时候预留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学大纲》对第三册课本有关部分的教学作了明确的指导性规定:“感受文学形象,品位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见附录一)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这里对“感受”“品位”和“鉴赏”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强调“诵读”和“背诵”。据此,对新编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的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应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诵读、背诵,并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使之学会一般性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初步形成鉴赏文学作品的习惯,在某种程度上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至于选入课本的《诗经》、《离骚》乃至唐诗、宋词,主要是用来诵读、背诵、鉴赏的,旨在让学生有所感悟地了解祖国灿烂的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学史。教师只有具备全局把握的自觉意识,才能给学生留下更多的展示空间。
阅读指导上的自觉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自觉地培养学生的质疑和批判精神,把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把学生的“学”看得比教师的“教”更重要,注意他们学习方式的改善和学习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全发展。同时,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主导者”、学习的“引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
文本理解上的自觉意识 阅读教学是否到位,是否精彩,取决于教师在文本理解上的自觉意识,包括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思维的敏捷与连贯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等。例如:于漪老师在教读北朝民歌《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四句时,便提出以下问题:“东、西、南、北”四字有怎样的含义呢?它与汉乐府《江南》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中的“东、西、南、北”有何不同?它们与徐渭题写在青藤书屋的对联“两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中的“东、西、南、北”有什么差异?它们与王实甫写在阳关的对联“悲欢聚散一杯酒,东西南北万里程”中的“东、西、南、北”又有什么差别?这一连串的提问不仅点亮了课堂,而且诱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自然而然地从想问到会问、善问。不难看出,教师的自觉意识与其自身的知识储备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宏观导控——培养问题意识的关键
教师不仅要树立阅读教学的自觉意识,还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宏观导控。在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宏观导控体现在对阅读教学的组织、引导和调控上。
认识复杂的青春期心理,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 中学时期通常也是学生的青春期(12~19岁),这一时期被心理学家认为是一个矛盾、焦虑、“暴躁与压抑”的时期,也是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表现在生理方面是发育暴进和初情期开始,表现于心理上是逻辑抽象能力的提高。在这个时期,学生由于处在矛盾、焦虑、“暴躁与压抑”的状态中,轻易不会与人主动接近,更不会轻易向人提出问题;而这时的问题往往又是最多,而且是最需要别人帮助解决的。这就给教师极大的挑战。如果教师了解学生青春期的特点,因势利导,就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要启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就应在阅读教学中正确估计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予以科学引导。比如,《冬天之美》的第一段是铺垫,起陪衬的作用,第二段详写。作者这样处理材料,不仅使文章轻重分明,详略得当,而且前后辉映,相得益彰。这些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因此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提出问题。有学生提出,课文的题目是“冬天之美”,要表现的也是冬天的美,开头为什么要写“在我国的大城市里,臭气熏天和冻结的烂泥,几乎永无干燥之日,看见就令人恶心”?这个问题的难度并不大,因此我让学生细读课文自己解决,而对平时语文阅读能力不高的学生则个别点拨。多数学生很快有了答案:写城市的“令人恶心”目的是为了与乡村的“使人感到清新”作对比,从而了解本文的文眼就是“我从来热爱乡村的冬天”这句话,领会到作品的第一段是铺垫,起陪衬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善于紧扣教材的特点,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启发学生思维,还有一个方法问题。古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目。”这就是说,教师阅读指导,难易要适度,要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去开启学生问题意识之门。
调动课内的积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有丰富的积累仅仅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因为问题意识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建立在对学生知识准确认识和科学预测基础上的问题意识培养,才会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换言之,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一定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如教学《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在导语设计里,我问学生一般咏秋景诗词的基调是什么?让学生在记忆中寻找,学生想到“悲秋”“伤秋”,并很快找出“风急天高猿啸哀”等诗句来印证。我又启发学生:“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段景物描写,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并用四字短语概括诗人眼中的秋景的特点。学生们答“生机勃勃”“生气盎然”“美不胜收”。当学生的热情高涨时,我就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经阅读后发现问题:作者在诗中为什么要用“红”不用其他色彩的词?如何理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竞”?等等。
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开启知识宫门的钥匙,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阅读教学的着眼点,应该放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上;切不可让学生成为“座上客”,始终处于被动、消极的状态。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堂提问,千方百计让学生大脑这部机器开动并运转起来,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发学生思考,并让学生在探索中进一步思考更新、更深刻的问题。如在教《杜鹃枝上杜鹃啼》一文时,我让学生们通过参与阅读,发现问题甚至指出“疏漏”;然后,让他们讨论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认为文章写得好,富有深情深意;有的学生提出文章写得不好,文章根本就没有什么深情深意,只是把杜鹃的有关知识堆砌在一起,其中还有明显的“疏漏”。他们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望帝啼鹃”一段的解释,让人无法理解杜鹃为什么“到了春天,总要悲啼起来”。显然,既然是杜宇自己主动让位给臣子的,也就是说,他没有受到任何冤屈,那么他死后凭什么要化鹃悲鸣呢?周瘦鹃在文章中没有解释,也许是作者留下一个悬念,但学生认为似乎欠缺了点什么。为了解开这个疑团,我和学生一起去查找有关材料,终于在《中国神话传说词典》中找到解释:按《蜀志》云:望帝化为杜鹃鸟,“至春则啼,闻者凄恻”,似有一段隐情未能道出。《说郛》(百二十卷本)卷六十辑《太平寰宇记》云:“望帝自逃之后,欲复位不得,死化为鹃。”略透出杜鹃悲鸣的真相:盖望帝化鹃,皆缘“欲复位不得”,非以鳖灵“功高”而“禅让”也。
呵护质疑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尽管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希望也始终在努力引导学生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轴心来质疑,但原则上不应否定、责怪学生提出的似乎离题万丈、刁钻古怪的问题,也不应圈定提问的角度和内容,而是把质疑的权利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钻研问题的前提下,无所顾忌地提出所想到的任何问题,没有任何约束地大胆质疑。这样才能营造一个相当宽松的气氛。《宋史》记载有这样一段:韩世忠对岳飞之狱愤愤不平,质问秦桧。秦桧说,岳飞谋反之事虽然没有真凭实据,但“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就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在阅读课上,学生对《宋史》中的“莫须有”提出疑问:“莫须有”是否就是“不须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意味着不需要证据就可以判岳飞死刑,那可真是旷世未有的冤案!这位学生的问题看起来很肤浅,其实是在更高层面上对文字的一种深度思考。如果我们因为它表面的肤浅就简单地予以否定,那就错失一次强化学生问题意识的极好机会。通过在文字上的疏通,学生知道“莫”是“或”的意思,是表达可能性的怀疑用语,“莫须有”就是“也许有”,属于“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之类。学生们通过探究,感受中国文字的运用很玄妙,自然对语文的学习又多一分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