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PICC)机械性静脉炎和过敏的预防及处理论文_王青

(岳阳市二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对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PICC)机械性静脉炎和过敏的预防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PIC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过敏情况。结果 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人数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2.85%,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过敏人数为7例,少于对照组的19例,观察组过敏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14%,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 对PICC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过敏率,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机械性静脉炎;过敏;预防;处理方法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PICC)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具有安全、便捷的优点,能够长期进行留置,并且患者不会因其而感到痛苦[1]。但是,患者进行PICC置管以后,很可能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导致患者的预后受到严重影响,并且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严重的患者甚至需要提前进行拔管[2]。所以,我们需要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对机械性静脉炎进行预防,以提高患者的预后。本次研究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PICC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过敏情况,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基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将2014年8月——2015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40例PICC患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140例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0例患者。观察组中有男性患者37例,有女性患者33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则为84岁,平均(46.7±12.6)岁,其中肺癌患者29例,结肠癌患者22例,乳腺癌患者16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对照组中有男性患者36例,有女性患者34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82岁,平均(47.2±11.9)岁,其中肺癌患者28例,结肠癌患者24例,乳腺癌患者15例,其他疾病患者3例。两组研究对象各项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对比。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基于观察组患者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如下:

1.2.1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

适当将患者的患肢抬高以进行制动,避免患者的肘关节发生活动的同时,根据患者情况增加患者的手指活动量,以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使用热毛巾为患者进行热敷,每日可进行3——4次,每次应控制在15——20分钟之间;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为患者进行涂擦,每日2次;每日给予患者红外线灯照射,每日照射2次,每次持续15——20分钟;若3——5日后患者症状无缓解或是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应给予拔管处理。

1.2.2观察组护理方法

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预防性护理措施:给予患者置管之前,应使用40ml的生理盐水加入5mg地塞米松对导管进行浸泡至少2分钟;为患者置管完成后,给予患者七叶皂苷钠乳膏或是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进行涂擦,涂擦位置为患者的穿刺点沿静脉管走向至患者的肩关节,涂擦的宽度应控制在8——10cm之间,之后给予保鲜膜覆盖和使用温水进行湿热敷;置管术结束以后使用10cm×10cm的康惠尔水胶体透明贴对患者的穿刺点以及穿刺血管近心端10——20cm范围内的皮肤进行覆盖。

1.3观察项目及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以及过敏情况进行对比。

静脉炎分级标准:0级:患者无任何不良症状;1级:患者注射部位出现红斑,同时可能出现疼痛;2级: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疼痛,同时伴有皮肤红斑或是水肿;3级: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疼痛,同时伴有皮肤红斑或是水肿,并且能够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级: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疼痛,同时伴有皮肤红斑或是水肿;5级:患者注射部位发生疼痛,同时伴有皮肤红斑或是水肿,并且能够触摸到条索状静脉,长度在2.54cm以下,有浓液渗出。0级以上即为发生机械性静脉炎。

1.4统计学方法

我院本次研究全部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和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表1: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人数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2.85%,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过敏人数为7例,少于对照组的19例,观察组过敏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14%,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

3.讨论

机械性静脉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的局部组织发生灼热、肿胀、疼痛等感觉,情况严重的患者在静脉血管走向能够出现条索状的红线[3],并且可能发生皮肤色素沉着的情况,而发生这些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给予患者置管时,所使用的穿刺针、插管鞘以及导管等对患者的静脉产生了机械性的摩擦[4],并导致患者的血管出现了不适的反应。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患者置管之前,将进行置管的优势告知患者,并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对于置管的应激反应[5];并且,在给予患者穿刺的过程中,应该能够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避免患者发生疼痛或造成其他伤害[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人数为9例,少于对照组的28例,观察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为12.85%,低于对照组的40.00%;观察组过敏人数为7例,少于对照组的19例,观察组过敏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7.14%,并且P<0.05,对比差异明显。

综上我们认为,对PICC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及程度,同时能够降低患者的过敏率,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叶丽萍,夏海英,孙佩红等.应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降低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置管风险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40-42.

[2]王位萍.肿瘤患者化疗中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9):2305-2306.

[3]冯茜茜,黄玉红,刘国虹等.PICC置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观察及护理[J].蛇志,2013,25(1):71-72.

[4]张仰恩,范祖燕,郭细妹等.奥瑞姆自护理论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维护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6):2406-2407.

[5]徐娟.PICC导管在妇科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处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5):212-213.

[6]杨俊,蒲雨.肿瘤患者治疗间歇期院外PICC带管并发症的分析及对策[J].心理医生,2017,23(8):79-80.

论文作者:王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后(PICC)机械性静脉炎和过敏的预防及处理论文_王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