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型大学实力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美论文,实力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8.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8742(2008)05-0006-08
“研究型大学”(Research Universities)一词起源于国外,在世界范围内有不同的叫法,如在英国它被称为研究主导型大学;在澳大利亚被称为研究密集型大学;在日本被称为研究型大学,等等。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设有研究型大学,但仅有美国在其高等教育体系中划分出研究型大学这一类型。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在中国起步比较晚。为了响应江泽民同志1998年在北京大学100周年校庆时提出的建设“若干所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国家教育部实施了“985工程”,在中国掀起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热潮。当今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例外全部是研究型大学。可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是如何建设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基于这样的认识,众多中国学者对研究型大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研究型大学含义的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即研究型大学的独特之处体现在研究性,它的主要职能是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同时为社会输出研究型人才。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设置一流学科、培养杰出人才、发现重大成果,拥有名师、高素质学生、充足的资金来源、良好的研究环境等[1]。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建成一所真正的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根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07年世界大学科研竞争力排行榜,国内分别位列前三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仅分别排在第192、196、248名。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选取了美国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AAU)中的全部60所美国大学与中国有研究生院的52所大学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以期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有所借鉴和启示。
一、AAU简介
美国大学联盟是由致力于保证学术研究与科学教学健康运行的研究型大学组成的,包括60所美国大学和2所加拿大大学。AAU的首要目标是举办论坛以促进学术研究以及各层次教育政策的实施和发展。
从1900年至今的100多年中,AAU成员仅从14个增长到62个,平均每年0.44个。每所大学都要接受严格的考核才能加入AAU,其程序是:第一阶段的定量评价,以及第二阶段的定性评价,包括大学的职责、特质及发展历程等。定量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①竞争性联邦研究经费支持。②国家科学总院成员数。③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教员质量排名。④教员在人文艺术方面的成就。⑤文章被引数。其辅助性指标包括:①美国农业部、州际及工业研究经费(非竞争性)。②博士生教育。③博士后数量。④本科生教育。
正是由于AAU对其成员大学的严格要求,AAU成员在科研、教育、社会服务上有着出众的表现。在科研上,AAU成员于2004年得到了15,900,000美元的联邦学术研究经费,占当年全联邦大学学术经费的58%。在AAU教员中有2,993人是美国国家科学总院的成员,占其全部成员的82%。在教育上,AAU授予的博士学位占全美当年所有新增博士学位的一半,硕士学位的22%,学士学位的16%。它拥有博士后30,430名,占全美的67%,留学生57,205名,此外还有知名学者5,434名(2004年),占全美63%。在社会贡献上,AAU拥有国会校友190人。此外,AAU数以千记的专利发明已经使美国在医疗、信息技术、通讯、能源等方面发展迅猛,而这些专利产生的经济效益又进一步使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受益[2]。
由此可见,AAU大学无疑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在全世界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为找出中国在建设研究型大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我国研究型大学的水平,选择AAU大学作为中国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借鉴对象是合理的和有益的。
二、中国大学与AAU大学的比较分析
(一)研究对象和范围
本文选用中国有研究生院的52所大学与美国AAU中的60所美国大学作为对比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52所中国大学作为国内研究型大学的代表,是因为这些大学都将科研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学校拥有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也相对较多,并且基本都将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3]。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共有55所设有研究生院的高校①,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本文没有考虑3所军事科研院所(含军医大学)。
(二)比较指标及数据来源
本文对中美研究型大学的比较主要从5个方面进行,分别是学校规模、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和师资水平[4]。除SCI和EI相关数据采用2005年美国SCI数据库及EI数据库的数据和专利数采用2003年数据以外,其他各指标全部采用2004年的数据。具体指标及其数据来源见表1。
(三)分指标比较和分析
下面我们将详细分析AAU的大学和中国大学在这些指标的总体特征,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两者来自不同的样本总体,因此在比较时,若两种大学某个指标的平均值(Mean)和方差(Std.Dev)相近,我们将继续使用变异系数(C=Std.Dev/Mean)来考察各样本总体内部各指标值的集中趋势和变化程度,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科学[5]。
1.学校规模
(1)研究生数:研究生数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所大学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能力。人们往往认为越是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研究生数量应当越大。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研究生数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美国AAU大学的研究生数均值约为6266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数均值约为8135人,这表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平均规模已超过AAU的大学,约为AAU的大学研究生数的1.3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大规模的研究生扩招。同时也说明,研究生数量与研究型大学的实力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
(2)本科生数:本科生数可以体现一所大学对本科生教育的重视程度。对于研究型大学中最适宜的本科生规模,至今仍在探讨之中。有人认为知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数量越小越好,因为研究型大学的办学重点应当是研究生教育及科研活动;也有人主张研究型大学应当注重本科生教育,因为本科生是科研力量的来源[6]。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本科生数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的大学的本科生均值约为18 091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均值约为18 686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规模略大于AAU的大学。AAU的大学本科生规模分布的变异度为60.93%,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变异度为40.9%,AAU的大学的本科生规模变化程度远大于中国大学。可见,AAU中存在着各种本科生规模的大学,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规模则相对统一,说明中国研究型大学应当严格控制本科生数量。
(3)本科生数/研究生数:这一指标用来衡量大学的学生结构,即某大学是偏教学型或是研究型。该比值越大,说明学校越重视教学,反之则越重视研究。如今存在这样一种普遍的观点,即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应当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缩小本科生教育的比例,有人甚至主张在研究型大学中取消本科生教育。研究型大学实力与学生结构间的关系分析,见图1-1和图1-2所示。
图1-1 AAU的大学本科生数/研究生数分布情况
图1-2 中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数/研究生数分布情况
AAU的大学的本科生数/研究生数均值约为3.395,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数/研究生数均值约为2.772,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比重比美国略大。AAU的变异系数约为75.96%,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变异系数约为62.7%。两国大学在这项指标上的变动都比较大,说明两国大学中偏教学型大学和偏研究型大学都普遍存在。从数字上看,中国研究型大学更偏研究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大规模的研究生扩招。同时也说明,较大的研究生比重与研究型大学的实力之间并不存在正比例关系。
2.科研生产力
(1)SCI发文量:SCI发文量是大学科研成果的量化表现,SCI数据库收录的论文全部经过严格的专家评审,其论文的高质量是世界公认的。因此,SCI发文数量越多,大学的科研生产力越强。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SCI发文量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大学的SCI发文量均值高达4161篇,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发文量均值为842篇,仅为AAU大学发文量的20%左右。可见,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的数量与AAU的大学还有很大的差距。
(2)EI发文量:EI发文量也是大学科研成果的量化表现,EI数据库是世界三大最著名的数据库之一,是著名的工程技术类综合性检索系统。由于EI收录论文的质量较高,因此大学的EI发文量越大,其科研生产力越强。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EI发文量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大学的EI发文量均值约为483篇,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EI发文量均值约为643篇,约为AAU的大学的1.3倍。这表明在工程技术领域内,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成果数量还是值得肯定的,但由于EI不提供相关的引文指标,这些成果的质量和被认可程度也就无法判断。此外,EI发文量上的突出表现也说明我国研究型大学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工程技术领域,可能忽视了其他领域的研究,这也是值得注意的。
3.科研影响力
(1)SCI论文被引数:论文被引数可以体现某一篇论文被社会各界,尤其是被学术界认同的程度以及该论文的影响力,即该论文的被引数越多,它被认同的程度和它的影响力也就越大。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SCI论文被引数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大学的SCI论文被引数均值多达9508次,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SCI论文被引数均值约为486次,仅为AAU的大学的5.11%。可见,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大部分研究成果还没有在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研究成果还没有成为学术界的主流观点,我国科研成果的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2)SCI篇均被引数:一所大学论文的篇均被引数可以反映出该大学科研成果的总体水平,即大学论文的篇均被引数越高则说明该大学的大部成果产生的影响力越大,成果的质量普遍较高,见图2-1及图2-2所示。
图2-1 AAU的大学SCI篇均被引数分布情况
图2-2 中国研究型大学SCI篇均被引数分布情况
AAU的大学SCI篇均被引次数均值达到了2次,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SCI篇均被引次数均值约为0.5次左右,仅占AAU的大学的24.2%。这表明总体上来讲,中国研究型大学及其学者的科研质量还很低,其成果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
4.科研创新力
专利授予数:这一指标可以有效地体现大学的创新能力,某所大学被授予的专利数越多,则其创新能力越强。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专利授予数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的大学的专利数均值约为90个,而中国大学只有49个,只有AAU大学的一半多一点点,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远不及世界水平。
5.师资水平
在大学中,教师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一所大学的科研能力及学生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教师的质量。因此,对研究型大学的师资力量进行评价是必要的。
(1)全职教师数:全职教师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所大学的教学能力。人们往往认为越是知名的研究型大学,其全职教师数应当越大。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全职教师数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的大学全职教师数均值约为1752人,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全职教师数均值约为1942人。在教师绝对数上,中国研究型大学更有优势。同时也说明较大的全职教师数与研究型大学的实力之间不存在正比例关系。
(2)生师比:生师比=全体学生数/全职教师数。它是一项测度教学质量的指标,生师比越大,学生质量可能越低,反之则可能越高。见图3-1及图3-2所示。
图3-1 AAU的大学生师比分布情况
图3-2 中国研究型大学生师比分布情况
AAU的大学的生师比均值约为14.60,中国研究型大学的生师比均值约为14.10,两个比值接近,AAU的大学的变异系数为36.3%,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变异系数为15.0%。AAU的大学学生质量变化较大,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生质量相对变异度较小,整体水平较统一。
(3)院士数:院士往往为学科带头人,而学科带头人对科学研究的成败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院士数是评估大学师资水平的有效指标。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院士数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的大学的院士数均值大于49人,而中国大学的院士数均值不到9人,AAU的大学的院士是中国大学的5倍多。中国研究型大学在科研能力及师资水平上与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还有很大的差距。
(4)SCI师均发文量:SCI师均发文量=某大学SCI收录论文总数/全职教师数。如前所述,SCI数据库对其论文质量的高要求,使得SCI师均发文量可以有效地测度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如图4-1及4-2所示。
图4-1 AAU的大学SCI师均发文量分布情况
图4-2 中国研究型大学SCI师均发文量分布情况
AAU的大学的SCI师均发文量均值近3篇,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SCI师均发文量均值仅有0.4224篇,仅占AAU大学的15.3%。这表明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有很大的差距,仍有待提高。
(5)EI师均发文量:如前所述,EI数据库对其收录论文的要求很高,因此师均EI发文量可以体现大学的师资水平。利用SPSS软件分别将中美大学的EI师均发文量绘制成直方图(图略),并观察其分布情况,发现AAU的大学的EI师均发文量约为0.28篇,而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师均发文量约为0.31篇,虽然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发文量略大于AAU大学,但两者在数量上十分相近,差别可以忽略不计。由前面的分析可知,AAU的大学的EI总发文量明显小于中国研究型大学,但由于中国大学的教师数偏大,导致EI师均发文量与AAU大学持平,这说明中国研究型大学应当控制教师数量,提高教师质量。
三、结论及启示
通过上述若干项指标的比较,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在学校规模上,中国研究型大学与美国的AAU大学在研究生数、本科生数、本科生数与研究生数比都比较接近,甚至超过了AAU的大学,即两国大学在学校规模上相近,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学校规模更大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中国连续数年进行本科生及研究生扩招,也有许多学校进行合校,这些做法大大缩小了中国与国外大学学生规模的差距。但是,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实力与学校规模并无正比例关系。而我国的研究型大学在建设时恰恰走入了“规模越大,实力越强”的认识误区。
在科研生产力上,中国研究型大学的SCI发文量仅为AAU的大学20%左右,而EI发文量则约为AAU大学的1.3倍。这说明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还是成果突出的,但也同时说明我国大学在科研活动中存在着过分重视工程技术领域的问题,我们应当实现各个学科协调发展。总之,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生产力仍不及AAU的大学。
在科研影响力上,中国研究型大学无论是在SCI论文被引总数还是SCI篇均被引数上都远远落后于AAU的大学。虽然中国研究型大学在EI发文量上表现突出,但由于EI数据库没有像SCI数据库那样统计论文的引文指标,因此中国研究型大学在工程技术类的科研质量方面还有待考查。总体来讲,我国科研成果的影响力还十分有限,这说明我们应当在今后的科研中,注意研究项目的深度和广度,努力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
在科研创新力上,中国大学所获专利数约为美国AAU的大学专利数的一半,说明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创新能力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研究型大学的一项职责便是创新知识、发展科技,如果没有良好的创新能力,那么研究型大学就不可能实现这些职能,更不可能为社会服务,这也就失却了研究型大学存在的意义。
在师资水平上,中国研究型大学与AAU的大学在全职教师数和生师比上相近,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规模还要更大一些。然而,通过院士数和SCI师均发文量以及EI师均发文量几项指标的对比却表明:中国研究型大学仍缺少可以掌握科研学术大局的领军人物,在追求教师数量的同时却忽略了教师质量,中国研究型大学的教师质量与AAU的大学还相距甚远。
总之,中国与美国大学在学校规模相似的同时,却在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以及师资水平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的涵义远不止较大的学校规模那么简单。我们认为中国的研究型大学只具研究型大学的形而不备其神。中国若想建设出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型大学仍需要时间和资金投入以及制度创新,切忌浮躁和急功近利,稳步提高科研水平。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改进,中国必然能够建立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
收稿日期:2008-04-18
注释:
①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已经正式并入清华大学,这样我们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数据也并入了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