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影》中视听语言对叙事的作用论文_崔文姝

浅析《影》中视听语言对叙事的作用论文_崔文姝

云南艺术学院 2018级戏剧影视编剧MFA 云南昆明 650500

摘 要:电影作为一门广受观众喜爱的独特的艺术形式,重要的就在于其技术上的特性以及我们对其艺术特性的了解、熟悉。当影片放映到银幕上时,就产生了通过视听语言手段刺激出的来源于观众的视觉所导致的心理期待。九月份上映的《影》真相与结局扑朔迷离。讲述八岁便被秘密囚禁的一个小人物,不甘心被当成傀儡,努力寻回自由人性的故事。替身众所周知,人们替他们取的代号为“影子”。影子必须和真身互为一体,让他人真假难辨。有威胁生命之处,必定有影子,影子必须在危急关头为了替主人驳回一命而挺身而出。张艺谋导演如何运用视听语言技术,使这个充满悬念的故事得以叙述?文结合《影》中的片段,从声音、色彩、构图等方面分析视听语言的作用。

关键词: 视听语言 《影》 色彩 声音

视听语言是非语言性的交流,它通过连续的画面和声音组接在一起,达到叙事和审美的要求。电影将电影技术手段、画面、声音作为传播媒介,通过摄影机,在镜头里创造出运动的时空形象、反应生活日常的独特的音像与画面结合产生的视听艺术。张艺谋善于利用浓厚的色彩讲故事、说道理、表情达意。通过极为强烈的画面渲染,隐喻出多种复杂情感。影片《影》中运用了大量东方美学的艺术手法,在影子和主人之间将中国哲学中的人与人、生命与生命间的彼此“挪移”浑然一体发挥的淋漓尽致。山河大地之中虚无缥缈的气化,构成了深远空灵的意境,构成影片独特的艺术美感。

张艺谋导演是一个“可以用色彩讲故事的导演”。在这部电影中,大手笔的运用黑、白、灰这三种色彩将故事讲述出来。通过三种色彩的完美融合,画面上的景物与人人物,巧妙地变为山水画中的景与山水画中的人,渲染出一派不真实的模糊感。黑白灰三色的巧妙运用,在透露出的浓厚的古时江南风情中,彰显了本片唯美且庄重的风格,色彩可谓是《影》的灵魂。在《影》中,张艺谋在巧妙的运用水墨丹青色调的同时,极为融合的运用了琴、箫等我国的古典乐器。用传统文化彰显君王争斗。

影片中,虽然融入水墨画等诗意、优雅的表现方法,但是勾勒出却是一幅凄凉的画卷。“影子”八岁便被囚入牢笼,并被训练成了都督代替物影子,他拼命的通过伪装掩饰自己的真实内心,死心塌地只为辅佐都督的大业。经历了一番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失败争斗后,“影子”既感受了他所渴望的关怀,也经受了都督对他的背叛。他不过是被都督拿来当做马前卒和替死鬼。“影子”为了生存与尊严,终于开始了报复沛公和都督的反杀,由此表现人类追求生命价值、探索生存道路的故事。

色彩在表现人物形象时,刻画最为鲜明的就是服饰。文臣一概穿着柔软的白色衣服,武将则是全黑。沛公身穿黑白相间的服饰,暗示出他的文武兼得,给了他在巧设局中局的剧情中做了充足的铺垫。沛公和青萍的服装虽然都是黑与白相互搭配,但是黑色占沛公服饰主导,显示出他高深的城府。长公主的服饰则整体上呈现硬线条,黑白分明,表现她的直率。巧妙地运用了服饰色彩来表现人物性格,易于观众对影片中的人物有更加深刻、细致的认识。孙俪扮演的小艾,持伞在雨中打斗的场面也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象,摆动的衣角就像墨水在清水中游走,好一副江南水墨画。

色彩当然也具有烘托和内容相协调的气氛的作用。总观全篇,在黑白灰三者之间相互的交叠、融合中,彰显着被架空了的历史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表面如水面、镜子般平静,实则暗涛汹涌、波澜起伏的混乱时局的氛围。最后一战,阴雨绵绵不绝,在兵刃铁器残忍无情的相互碰撞中,通过色调的渲染呈现出了冷血、肃杀的氛围,使青萍长公主的死,以及她作为一位抗争女性的形象已然凋零的这一事实,渲染的更加悲凉凄壮。

在影片后半部分中,场面大部分是战斗。黑白灰三色所轮廓出的墨迹般的背景,让血腥的战争场面竟不缺失唯美之感。战争场面流淌的鲜红和深红的血液,与黑色、白色、灰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产生的反差感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感受。一个个中国符号在银幕上跳跃,鲜活且不失其内涵。

《影》中另外一个运用巧妙的视听语言的元素,是配合着剧情的深入发展的音效。正是因为影片整体上使用黑色、白色、灰色和水墨画的韵味,所以就产生出对于运用什么音乐、怎样运用的要求,必须属于中国的传统乐器范畴。影片通过琴与萧的相互融合,巧妙地描绘出人物在紧张氛围中的复杂心理。音乐也使得情节更为紧张,起到了推动故事情节一步步发展的至关作用,使观众融入到其氛围之中。巧妙、生动地把画面和声音融合在一起,让观众感受到美妙的沉浸感。

琴声贯穿整部影片。影片中的音乐巧妙地与画面相呼应,带给观众浑然天成之感,情感表达淋漓尽致、流畅自然。影片中,琴音与画面绝美相互映衬。“影子”和杨苍决战的画面中,琴声应和着战况不断变化。由缓慢到紧促,直到最后生死关头,琴声旋律随即突然加速,战斗到达了高潮部分。直至琴声戛然而止,此时正是杨苍死于“境州”刀下之时。

其实,在影片刚开始的时候,便伴随着拨弄琴弦的配乐,并与之黑色屏幕上的被白色水墨渐渐晕染的字幕一同奠定了影片的基调。画面中,人物奔跑的步伐在拨弄琴弦音效的配合之下,在观众眼前呈现出来,画面因为得到了音乐的辅助使故事情节更加具有张力。富有节奏感的拨弄琴弦之音,将原本宁静、淡雅的画面变得极具压迫和紧张感。绵绵不断的雨声,配合着境州的竹林,使得那个吹箫等待的画面唯美、清新,把观众引入到一个平淡、美好的氛围中去,使其紧张的情绪得到了及时的舒缓,更重要的是同时也为电影后半部分的大战即将到来的情节做了必要且充分的情绪铺垫。在太极八卦阵中雨滴敲落的嘀嗒声,这一音效将女子美好的身型所富有的阴柔之美和谐的融于一体,以柔克刚、以阴胜阳,因此影片所表现的阴阳五行之间的哲学,便通过音效的运用得以不同的展现。

影片中,张艺谋导演主要运用黑白两色描绘出一副副秀丽与柔美并得的水墨画,同时又不失展现出来了东方美学的极致。电影中灵活地使用黑白灰三色给观众们临摹出一幅传统水墨画,大为惊讶。再配合一曲曲淡雅脱俗又清新的琴瑟之音,营造出一派烟雨朦胧的诗情画意风格,给观众们渲染出一场听觉与视觉的盛宴。全片至始至终就是围着境州与“境州”来上演这场关乎生死与社稷的战争。然而在这场血淋淋的战争背后,展现的却是一个影子在出生入死的边缘中,毅然决然的努力寻找自己作为一个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所存在的意义、价值与尊严,“影子”在不停的用人格和生命所战斗的争斗中,在被利用与利用中所的拼命挤压出的间隙中,寻找并渴求获得生存的意义。

在影片《影》中,通过声音与色彩的统一和谐的结合,给观众们带来一种如痴如醉视听情感。悠扬、优美的古典琴音洗涤人们的心灵,色彩的清奇、秀丽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享受。在我国古代文化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古典水墨画和古典乐器,被张艺谋导演再一次搬上银幕,不仅使其作为视听语言元素加强了影片的表现力,也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喜爱感。

参考文献:

[1]宋杰.《视听语言—影响与声音》[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年1月第5版.

[2](美)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5年2月第14版.

论文作者:崔文姝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  ;  ;  ;  ;  ;  ;  ;  

浅析《影》中视听语言对叙事的作用论文_崔文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