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科研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快捷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罗艺[1](2021)在《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工智能、5G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助力社会知识体系的不断解构与重塑。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素养需求与结构面临新的变革契机。信息素养成为技术变革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衡量指标。《布拉格宣言》、《亚历山大宣言》等国际性纲要文件彰显着信息素养的时代意义,并将信息素养纳入系统的教育计划之中,无容置疑凸显了信息素养在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战略地位。目前,我国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信息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频现,其在应对技术变革层面胜任力明显不足。为此,本研究尝试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究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相关议题。参照美国、欧盟等陆续推出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本研究较为认同信息素养即能力这一概念,并将大学生信息素养界定为大学生发展中所应该具备的信息理解、选择、运用、评价、反思、创造能力。基于对境脉理论和学习者特征理论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理论视角,本文从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教育支持维度来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实际状况、困境表征及教育支持路径。首先,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访谈调研、教育比较、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设计和验证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测量指标体系,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六个省份12所大学近2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而对60余名大学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其次,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构成和教育支持的相关维度,构建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间的结构方程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实施构想,注重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力求在分析问题时使得两者互为补充、相互验证。研究发现,在信息素养现状方面,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且教育成效不显着,具体存在的六个方面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等。在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方面,研究者进一步分析提出个人特质和外部环境两大教育支持影响因素,个人特质具体是指信息行为极易受到个人特质影响,且不易受大学教育影响而转变;外部环境则囊括大学、网络、社会三方,主要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大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足;专业师资缺乏;相应教育项目和举措不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未在网络环境中得到充分重视;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估体制机制;社会环境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尚未形成良好的氛围等。基于以上发现,归纳得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四项实然困境:其一,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理念滞后;其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其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多元主体缺失;其四,大学生信息素养政策大学供给匮乏。立足现状和问题,本研究提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三个原则构想,分别为“教育模式的个性化与精准化原则”、“教育环境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原则”、“教育环境的系统化与长效性原则”,同时从大学生个体、大学本身、政府和社会等多元主体出发,遵循微观到宏观、外促到到内生、泛化到专业、单主体到全育人的基本思路,提出构建“以内生为核心、大学为重点、网络为依托、全社会共同参与”四位一体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构想四条实施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政策制定和管理机制创新提供价值参考。
吕晓蕾[2](2021)在《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性意义不言而喻。明晰教师角色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一直以来是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教师角色的研究能够帮助教师重新寻找自身角色成长的支撑点,是教师教育决策制定的指导性依据,也是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在新文科背景下,跨学科研究成为教育学研究发展的趋势。综合学术界研究的成果,基于目前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现状缺乏定量分析的本体论问题,借助文献计量学的理论与科学的方法论,以期在目的论上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经验、主观臆断的视野局限,为有效的教师角色研究和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是本研究特定的时代意义和科学价值。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结合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技术,以CNKI为检索库、“教师角色”或“教师的角色”为主题检索的核心期刊作为研究数据,对我国教师角色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进而重新梳理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发展脉络,探索教师角色研究的热点与趋势。首先分析该领域内研究主体的发文量、合作关系,了解该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和重要研究机构;然后运用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共现分析和聚类分析,绘制关键词知识图谱,了解该领域内的研究热点;接着运用关键词时序图分析该领域的研究过程;最后,通过关键词突现分析探测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现状。根据对核心作者、重要研究机构的文献进行选择性阅读、批判性分析和总结性提炼,结合知识图谱,阐释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发展特点。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热点集中在教师角色的内涵及功能、有效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师生互动中的教师角色、信息技术变革与教师角色创新、教师的角色学习及专业发展五大领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教师、乡村教师、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教师角色研究可能成为新的研究发展趋势。通过对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现状回顾,得到了有利于研究者进行研究的理论资料和实证资料,并总结了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既是对以往教师角色研究的总结,也是对当前教师角色研究成果的丰富,并对未来教师角色研究进行了道路上的探索。
仇淼[3](2021)在《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教师参加在线培训是有针对性提高教学能力以及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在线培训模式是一个依托互联网等电子信息技术的,将培训目标、内容、实施过程、评价等因素有机结合成某种标准样式的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形式,在线培训不是单纯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线下培训的内容照搬,而是根据参训人员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学习需求、培训偏好展开的新兴培训方式。受制于培训目标模糊、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实施趋于形式化和评价方式缺乏可持续性等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效果并不理想。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是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其经验可以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本研究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看作一个独立的系统,其由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子系统组成。基于认识到成人的学习是一种自身需要、自主驱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建构式学习,学习内容需与成人学习者工作、生活中的实践问题相关,因此,成人教育理论成为本研究分析的基本理论支撑。本研究运用文献法、案例法和比较研究法,探索了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过程、现实样态,形成的特点、普适性和可借鉴性,并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第一章通过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历史溯源发现: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形成了肯普非线性模式;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间,形成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上世纪90年代至今,美国形成了尼文混合模式。当前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不再以单一目标或内容框定某一固定培训模式,而是以互联网技术为媒介,充分发挥其“个性化”“沉浸式”“全息化”的优势。第二章阐释了肯普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肯普模式发布初期主要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随社会不断发展,肯普模式经过多次修改,逐步完善。e MSS项目作为肯普模式的案例代表,呈现出非线性的实施方式。该项目专为工作1-3年的新任教师设计,其在线学习环境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参训教师可以按需选择任意学习空间。第三章阐释了史密斯-雷根线性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史密斯-雷根模式作为第二代教学设计的代表模式,充分考虑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三大策略设计,从而达到学习者高效接受知识、内化知识、迁移知识的目的。美国人民大学教育硕士计划作为史密斯-雷根模式的实际运用案例,注重培训策略的设计,同时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强调参训教师对不同教学策略的探索和运用。第四章阐释了尼文混合模式的理论建构和实践运作。带有线性和非线性特征的尼文混合模式在教学设计中重视计算机设备以及电子信息技术的辅助运用。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作为尼文模式的现实案例,致力于为不同层级的中小学教师提供初级准备和高级准备等课程,注重将教育技术融于教育者准备计划各阶段的实施过程中,并强调用教育技术协助参训教师查询、学习、探索、解决问题和分享经验。第五章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特点、普适性及可借鉴性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受互联网思维的影响,美国中小学在线培训模式目标的设计呈现出通过大数据技术全面分析和预测参训教师需求的特征;第二,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设计始终秉承参训教师需要完整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的理念;第三,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重视以情景任务为导向,建构在线实践共同体;第四,美国带有州独特性的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政府、在线培训平台等组织协同保障培训质量。此外,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重视教师的内生需求以及个人发展差异性,并注重将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融入在线培训项目和平台的设计中,这为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第六章根据对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建构和运行的探索,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利用“全息化”技术全面、多维收集数据,设计符合教师需求的在线培训目标;二是关注教师个人生命成长和专业发展,为参训教师提供定制化在线培训内容;三是注重参训教师、培训教师以及在线培训平台间多样化的交互方式,促进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知识共享;四是重视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项目的质量,引入第三方和微认证评估机制,协同政府、教育机构、中小学等多方组织,建立在线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李莉[4](2021)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15年《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颁布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在为打造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乡村教师队伍而努力。但实际上,物质资源的倾斜并没有让乡村教师扎根乡村场域,向往进城的逃离倾向成为当下大部分乡村教师的真实写照。密切关注乡村教师群体内部的生存状况俨然已经成为研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重要抓手。然而,处于同一学校场域内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职称的乡村教师展现出的生活态度与工作诉求难免会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不同的身份认同现状。鉴于此,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升不同年龄阶段乡村教师的身份认同,让乡村教师安心从教、幸福生活。这将对提升乡村教育质量、实现乡村振兴产生重大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代际理论视域下,以家乡T镇中学的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工作生活世界展开深入细致的田野调查,之后按照“年代世代”的划分方法,将乡村教师划分为“60后”“70后”“80后”“90后”四个微群体。通过剖析四代乡村教师的生命历程及思想流变,挖掘其背后隐藏的“身份认知”“身份情感”“身份职责”和“身份关系”,以此展示四代乡村教师多元复杂的身份认知与情感价值体验,打破了对乡村教师的泛化性与刻板性概述。对本研究而言,首先,厘清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发展是研究的重要前提,是剖析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观念迥殊和代际差异的理论依据。其次,田野调查的性质决定了本研究需要对T镇中学教师们的工作生活场域,包括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和社会经济变迁以及T镇中学的发展面貌等会对身份认同产生影响的地域因素做出介绍。研究通过记叙和分析教师们的成长经历、职业态度、同事关系及其流露出的情感表达全方位呈现了四代教师的身份认同状况。总体来看,在网络时代中成长起来的“90后”乡村教师开始进入了职业早期,他们工作认真但又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充满迷茫;经历了改革开放新观念冲洗的“80后”乡村教师开始重新审自我身份,他们希望被公平对待,力争取得更多的成就;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后”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程度较低,他们一部分处于热情消散求稳定的状态,一部分力图抓住机遇评上高级职称。以上三代教师均表示只要有机会,一定会选择考进县城。迈过艰苦岁月,如今面临退休的“60后”乡村教师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及职业评价则给出了“满意”、“还不错”的答案。此外,访谈中还暴露出了职称评选不公、乡村教师人际关系冷淡,同事相处出现代内倾向性与代际间隔阂性等问题。来自社会外部变迁造成的代际差异、学校场域的人文环境及教师个人的性格特征无不影响着四代乡村教师对自我身份的认知。研究指出,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关心不同代际教师的诉求;乡村教师个人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以此增强乡村教师群体的身份认同进而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
余云露[5](2020)在《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教育变革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启蒙者和促进者,其使命高远,责任重大。越是渴求学生成长的教师越会看到职业生活中的困扰、迷惑与不足,只有勇敢地走出职业困惑才能获得新的专业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关注他们的职业困惑,显得尤为迫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倾听教师个人的声音,真正走近教师的职业困惑故事,更能反映教育真实的情境和体现实践视野中教师发展的真切意义与价值,同时也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间。本研究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讲述了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故事,并探讨了这些职业困惑故事所带给我们的启示。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和文献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获取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编码。本文选择了一位有16年教龄且经验较为丰富的小学语文优秀教师——L老师作为研究对象,用“叙事”的方式呈现了L老师在其十余年教师生涯中所遇到的职业困惑及其如何解决职业困惑的46个系列故事,并对故事进行了更细致的梳理、归类。在此基础上,对L老师职业困惑的内容、职业困惑的解决方式及其职业困惑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的分析。研究发现,不同阶段的L老师有着不同的职业困惑,而这些职业困惑大多与教师自身有关、与学生有关、与家长有关以及与学校有关。导致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内部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薄弱、自我认知存在局限、初期的教学实践经验不足、心理承受能力较低以及专业发展水平不高。外部影响因素则与社会环境、学校因素以及家庭因素密切相关。通过研究得到的启示:教师的“自身力量”和外部“重要力量”是L老师走出职业困惑的两个主要“力”。教师在“自身力量”上,借助自身的努力,需要拥有内驱力、成为反思者、完善学习力、学做行动者和提高沟通力以及生成研究力。同时也应该在心理上和实践中通过自身的修炼走出职业困惑。在外部“重要力量”中,重要人物和关键事件以及重点读物也会帮助教师走出职业困惑。
高菊[6](2020)在《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班主任是学生接受正规教育接触的第一人,更是除了父母及家人以外对其自身成长具有重要影响的人,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成长至关重要。在新时期下,越来越多的90后走上了教师的岗位,他们中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同时成为了班主任。90后所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也在班主任工作上有所显现。如何成为一名合格或优秀的小学班主任的研究工作日渐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90后作为具有“独立、自信、张扬、早熟”个性特征的一代人,90后班主任的目前胜任力状况是如何的呢?能否胜任班主任一职?他们在班主任胜任力方面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选取韩曼茹研究者的班主任胜任力调查问卷作为工具,问卷共12个维度(育人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能力、知识结构、自我监控能力、教育观念、职业道德、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能力、情感、工作质量意识)56个胜任力项目,对分别来自上海、浙江、安徽的小学班主任发放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分析,对比90后与70、80后班主任胜任力状况,以及结合对部分90后班主任和学校管理层的访谈,得出结论:90后班主任在缺乏丰富完备的班主任业务知识与技能、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工作环境适应能力方面较弱、自我监控能力一般且专业发展意识较为淡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给出了提升90后班主任胜任力的策略:第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职前培养课程设置和优化教育见习和实习;第二方面学校要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完善班主任培训机制、建立有效的班主任激励和考核评价制度、构建班主任学习平台以及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第三方面90后班主任自身要加强理论学习、敢于创新,同时建立专业认同、提高专业能力,还要积极转变角色适应环境以及加强实践反思,不断交流借鉴。
王素彦[7](2020)在《中学数学名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以蔡玉书老师为例》文中认为中学数学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作为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重要部分,对我国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推进青年教师的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了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蔡玉书老师作为数学名师研究对象,进行数学名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旨在探索影响蔡玉书老师名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总结可以借鉴的经验,为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参考或启示.本文主要采用定性研究方法,包涵了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和案例研究法.首先基于研究问题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梳理已有研究结果.其次笔者利用见习之便,通过近距离观察,了解蔡老师的教育理念、教学、科研和竞赛等工作.然后围绕研究问题制定访谈提纲,通过对蔡老师的访谈深入了解蔡老师名师专业发展之路.最后对以上所有研究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蔡老师的名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和可借鉴的经验.本研究的结论如下:(1)影响数学名师蔡玉书老师专业发展主要有四个因素:①具有崇高的教育理念;②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高超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教学特色;③具有坚定的科研信念;④坚持对“第二课堂”的积极引导.(2)对青年教师有三点启示:①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教学观;②学会科研、合理科研;③利用和肯定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
李雨思[8](2020)在《学校日常生活视域下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境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期以来,身体受“身心二元论”的影响,藏于帷幕之后处于被遮蔽的地位。而身体哲学的兴起令身体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范围中,在尼采、福柯、德勒兹、梅洛-庞蒂以及具身认知理论的推动下,身体成为了人存在的意义纽结场。吾即吾身,教育是塑造人的场所,身体作为一种新的自我存在场,自然在教育场域中不可忽视。但当前研究中,提及身体,多以学生身体作为研究对象,教师身体研究鲜有人问津。教师作为教育领域中的人,其身体同样被塑造、受规训,尤其对于新手教师来说,身体是其入职后参与学校生活的最直接的感受体验,也是学校系统的规训对象与手段,更是学生身份转向教师身份的成长参照。因此,身体的表现与状态,可以折射出新手教师的生存现状,以及教师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借助身体教育学和身体社会学的研究视角,选取小学新手女教师这个群体,聚焦当下新手教师的生存现状。在研究中,先对身体转向的理论脉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运用观察法与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法,对小学新手女教师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样态进行了观察与深入访谈,考察了新手女教师的身体境遇、适应过程与成长体验;并以生理身体、符号身体、时空身体进行论述,全面考察小学新手女教师的日常身体表现,以及在学校日常情境中的适应现状,努力呈现出真实的新手女教师身体图鉴。学校日常生活中,小学新手女教师的身体面临诸多挑战。在生理身体层面,面临着身体健康意愿和保健行动难落地之间的困顿;在符号身体层面,传统“圣职”身体观与当代身体文化的冲突,要当代新手女教师需要面对的身份约束;在时空身体层面,身体面临着行动自主与行政事务之间的困境。基于小学新手女教师的身体现状与身体困境,本文从新手教师自身角度和校本角度出发,探寻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适应与成长的可行之路。在教师自身成长层面,要提高新手女教师的身体保健能力,唤醒她们的身体主体性,并运用合适的身体技术来建立良好的身体感;在校本成长层面,从职前师范生教育的转型到职后学校系统的支持,要积极向小学新手女教师提供外在的身体支持与关怀,为她们的适应与成长探索新的路径。
李丹[9](2020)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文中提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决定了国家的未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意识不强、角色冲突、角色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因此,本文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为研究对象,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上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位,从而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理论提供指导。主动使教师成功的实现自身的角色,增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论文正文共分成五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内容、研究的难点及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是论文写作的基础部分,主要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渊源进行了具体梳理和分析。首先对新时代、教师角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界定展开理论分析。之后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参考等四个方面去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全面梳理,详细探析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梳理与分析后得出角色弱化的主要原因。第四章基于上一部分的角色分析,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的研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目标、内容、方法、途径五个方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理论构建进行归纳与总结。第五章重点分析与研究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本章节的主要内容从五个方面去论述实践策略的定位,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铸魂育人的训教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科学理论的普及者、勇于创新的助力者,希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动地进入角色并实现角色。这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
颜银风[10](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引领的信息技术浪潮以迅捷之势悄然而至,致使教育领域诸多层面瞬息万变。创设休戚与共的群体实践模式,是应新时代的要求,为教师提供优质的研讨契机,提高专业学习的实效性。因此,研究选择深入“互联网+”背景之下,探讨共同体的发展现状,揭露问题本质,探求完善策略,力图为共同体的实施路径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有力的参考。研究者通过对“互联网+”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相关政策的解读和现状的关注与思考,结合其重要价值、多样性和研究前景,剖析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与教师发展需求的本质联系,呈现共同体的不可或缺性,并阐明研究意义。为夯实研究基础和撑持后续研究,透过国内外关于“互联网+”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文献的整合与综述,增强对共同体的整体认知,进而为后续的剖释工作提供便利,继而界定“互联网+”、“互联网+教育”、“教师发展共同体”等相关概念,细致查究并阐明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理论基础,领悟其给研究工作带来的深刻启发,进一步明确研究方向,为后续研究打下牢固的根基。为切实找寻到呈现“互联网+”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发展现状的真实资料,及时梳理思路对研究设计过程进行优化。研究者借助问卷法搜罗共同体外部表现,合理借助QQ、微信、网络链接等,顺利锁定调查范围为山东省内济南、烟台、济宁、泰安、菏泽、聊城六个地区,搜集的有效问卷为287份,包含男、女教师各93位、194位。通过问卷星、SPSS,系统性量化与分析问卷数据,客观呈现基本信息、内在一致性及相关性分析,折射共同体现今的发展现状;运用访谈深入挖掘内部本质,结合10位访谈者的访谈资料,针对共同体的活动形式、存在意义进行理性思考。通过深入“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部分调研数据与访谈得来的质性文本,探求共同体存留的瑕玷,进行缘由的剖释。存有的问题:(共同体成员方面)参与动力不足、成员构成单一、交互协作过浅,(共同体组织层面)学习资源失重、管理规范不当、时间安排过满、专题研究不足,(外部环境层面)技术支持短缺、经费投入不足、专业指导欠缺。基于相关研究文献与调查得来的实证资料,围绕“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师发展共同体这一主题,研究者结合已掌握的教育教学理论,概括如下优化策略:教师个人及时适应时代要求、转变心智模式与融入集体研讨;共同体应精简网络平台、生成合作文化、注重成员的身份认同;外部环境着重于给予多种有力支持;学校侧重于规则与行政结构的改进,并合理规划时空。综上而言,就“互联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运行现状、意义分析、存在问题与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反思。
二、教育科研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快捷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教育科研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快捷之路(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 |
一、大学生网络话语失范现象频现 |
二、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薄弱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缺乏 |
第二节 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信息 |
二、素养与素质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 |
四、教育支持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信息素养的内涵发展 |
一、媒介素养 |
二、数据素养 |
三、网络素养 |
四、信息素养 |
五、小结与讨论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政策文本研究 |
一、时代性标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 |
二、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研究 |
三、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政策研究 |
四、小结与讨论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理论研究 |
一、基于境脉理论视角的研究 |
二、基于学习者特征理论视角的研究 |
三、小结与讨论 |
第四节 文献述评与研究框架 |
一、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启示 |
二、已有研究的不足 |
三、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思路与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研究路线 |
第二节 测量工具编制 |
一、问卷编制的步骤 |
二、大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指标 |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评价指标 |
第三节 调查数据搜集 |
一、问卷预测与检验 |
二、正式问卷的施测 |
三、调查对象概况 |
第四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总体特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构成表现 |
一、大学生信息理解能力 |
二、大学生信息选择能力 |
三、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 |
四、大学生信息评价能力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能力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 |
第二节 小结与讨论 |
一、大学生受信息影响大但规范意识较弱 |
二、大学生信息依赖性强但选择能力较弱 |
三、大学生信息获取以网络为主但工具运用能力较弱 |
四、大学生接收信息质量参差且评价辨识能力较弱 |
五、大学生信息反思意识不强且反思行为较少 |
六、大学生信息创造能力不足且缺乏主动性 |
第五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支持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影响因素 |
一、个人特质与信息素养教育 |
二、外部环境与信息素养教育 |
三、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维度影响情况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困境 |
一、信息素养教育支持重视不够 |
二、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不足 |
三、信息素养教育教育支持体制机制不完善 |
四、信息素养教育政策大学供给不充分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关系 |
一、大学生信息素养与教育支持的互动模型 |
二、分析与讨论 |
第六章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基本思路 |
一、教育模式从外促到内生 |
二、教育环境从泛化到专业 |
三、教育主体从单主体到全维度 |
第二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原则构想 |
一、教育模式的个性化、精准化原则 |
二、教育环境的专业化、规范化原则 |
三、教育体系的系统化、长效性原则 |
第三节 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的实施路径构想 |
一、以内生为核心,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自我支持 |
二、以大学为重点,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专业化水平 |
三、以网络为依托,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支持体制机制 |
四、全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治理生态圈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文献综述 |
(三)概念界定 |
(四)研究意义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设计 |
(一)研究软件介绍 |
1.Cite space软件 |
2.可视化分析 |
3.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
(二)数据选择与操作流程 |
1.数据选择 |
2.数据来源统计 |
3.数据操作流程 |
二、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现状分析 |
(一)研究主体的可视化分析 |
1.对作者的分析 |
2.对机构的分析 |
(二)研究热点的可视化分析 |
1.关键词词频分析 |
2.关键词共现分析 |
3.关键词聚类分析 |
(三)研究过程的可视化分析 |
1.文献量的变化趋势分析 |
2.研究的发展历程分析 |
(四)研究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
1.关键词突现分析 |
2.对未来研究趋势的探索 |
三、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特点 |
(一)我国教师角色研究主体的特点 |
1.以高等师范院校为学术主阵地、高校师生为主力军 |
2.科研环境相对的独立性、封闭性 |
(二)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热点的特点 |
1.教师角色内涵及功能共性与个性研究并重 |
2.教学研究由知识传授转变为建构学习主体 |
3.师生角色研究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研究 |
4.教师角色学习由外援支持转向内生发展 |
5.信息技术变革研究由狂热追捧回归理性反思 |
(三)我国教师角色研究过程的特点 |
1.理论基础呈现出多元化与国际化的新视野与新气象 |
2.国外新理论与本土实践探索不断融合形成新的中体西用格局 |
(四)我国教师角色研究前沿的特点 |
1.教育政策是教师角色研究的风向标尺 |
2.信息技术变革是教师角色研究的主驱动力 |
3.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是教师角色研究的新生长点 |
四、对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反思 |
(一)研究主体力量薄弱,尚未形成有效合力 |
1.研究主体合作程度较低 |
2.研究主体缺乏持续关注 |
(二)研究缺乏感情维度,对教师主体关注不够 |
1.研究视野在教师感情维度的缺失表现 |
2.研究对教师主体的生命关怀不够 |
(三)研究基于移植引荐,疏于承续历史传统 |
1.理论基础呈现“西学化”倾向 |
2.传统教师角色的意义失落 |
(四)研究方法束缚于传统,成果不能落地生根 |
1.研究方法以传统研究范式为主 |
2.研究成果的理想色彩浓厚 |
五、对我国未来教师角色研究的展望 |
(一)组建教师角色研究共同体,立足社会需求本位 |
1.形成多元的学术共同体,加强合作交流 |
2.提升学术研究的责任感,立足社会需求 |
(二)关注教师的主体角色研究,全面拓宽研究视野 |
1.探究教师角色的感情维度,丰富研究视角 |
2.关注教师作为普通人的角色,关注生命健康 |
(三)重视教师角色理论本土化研究,坚持中国文化自信 |
1.深入探讨我国教师角色承载的传统文化 |
2.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教育的基础理论研究 |
(四)形成科学的研究体系,推动理论实践互动 |
1.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形成理论与实践的亲密互动 |
2.提高科学性与规范性,丰富和创新研究方法 |
(五)强化研究服务于社会进步,与时俱进同频共振 |
1.把握时代变革脉搏,聚焦教师角色现代化研究 |
2.遵循教与学的规律,基于教育原点探讨教师角色 |
3.坚守教师角色本质,重视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3)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价值凸显:在线培训是中小学教师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二)现实问题: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 |
(三)理论困惑:针对“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研究不够突出 |
(四)他者参照: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具有较强借鉴性 |
二、概念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 |
(二)在线培训 |
(三)在线培训模式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国内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二)关于国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一)系统论 |
(二)成人教育理论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步骤 |
第一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发展进程 |
一、萌芽期(20世纪40-60年代) |
(一)时代背景:“八年研究”对教师培训的转向 |
(二)培训目标:“得到一个教师”转向“得到一个合格的教师” |
(三)模式基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视听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肯普的非线性模式主导 |
二、发展期(20世纪70-8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对教师教育技术运用的要求提高 |
(二)培训目标:提高教师对教育技术的掌握能力 |
(三)模式基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史密斯-雷根的线性模式主导 |
三、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 |
(一)时代背景:全球化背景下对教师多样化要求 |
(二)模式目标:教师个性化发展 |
(三)模式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 |
(四)模式样态:尼文混合与肯普、史密斯-雷根模式并行 |
第二章 肯普的非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并行 |
(二)建构条件:循环设计法保障内容针对性 |
(三)建构形态:四要素、双椭圆结构、三目标、九环节 |
二、实践运作:eMSS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 |
(一)运作准备:项目设计呈周期性 |
(二)运作流程:双椭圆式运行结构 |
(三)成效影响:因材施训成效显现 |
第三章 史密斯-雷根的线性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结合 |
(二)建构条件:形成性评价从教师需求分析起贯穿始终 |
(三)建构形态:分析、策略、评价三大版块 |
二、实践运作:美国教育硕士计划(美国人民大学) |
(一)运作准备:详细设计三大类培训策略 |
(二)运作流程:注重以传递教学策略为培训内容及培训策略的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学策略的实施成效显现 |
第四章 尼文的混合在线培训模式的建构与实践运作 |
一、模式的建构 |
(一)建构依据: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并行 |
(二)建构条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每个阶段质量 |
(三)建构形态:前研究、设计(再设计)、终结性评价三大板块 |
二、实践运作:佐治亚州教育者准备计划 |
(一)运作准备:注重计算机设备及相关技术与学习理论的融合 |
(二)运作流程:注重计算机设备提供支持并保障实施 |
(三)成效影响:注重教育技术与培训融合的成效显现 |
第五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特性分析 |
一、对模式的独特性分析 |
(一)目标:基于大数据技术 |
(二)内容:注重教师为中心 |
(三)实施:关注在线实践共同体的构建 |
(四)保障:聚焦多维度 |
二、对模式的普适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的普适性分析:教育技术对教师内生需求的支持度 |
(二)外部保障的普适性分析:教师专业发展标准及保障机构聚合互动 |
三、对模式的可借鉴性分析 |
(一)内部建构可借鉴分析:关注教师完整生命成长 |
(二)外部保障可借鉴分析:兼顾教育技术与资源的统筹和整合 |
第六章 美国中小学教师在线培训模式的启示 |
一、目标:创新教师需求分析方法 |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多渠道集成数据 |
(二)“全息化”技术为教师精准画像 |
二、内容:回归教师专业成长本原 |
(一)促进教师个体生命发展 |
(二)体现教师实践性工作逻辑 |
三、实施:优化教师专业发展载体 |
(一)优化参训教师与培训教师的交互方式 |
(二)建构中小学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 |
四、保障:建立多维在线培训保障体系 |
(一)多元整合质量保障团体 |
(二)互联整合质量保障技术 |
结束语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结论 |
(三)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4)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代际 |
2.乡村教师 |
3.身份认同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六)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七)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田野调查法 |
(八)研究过程 |
一、代际理论的内涵及其发展 |
(一)卡尔·曼海姆对“代”问题的最初洞察与深思 |
1.代际理论提出的文化背景 |
2.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代问题 |
3.层层涵括的代际定义 |
(二)玛格丽特·米德对代际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1.“地球母亲”——玛格丽特·米德的传奇人生 |
2.代沟理论——玛格丽特·米德的思想精髓 |
3.跨越时空的交汇——米德与曼海姆代际思想的碰撞 |
(三)张永杰、程远忠关于代际理论的本土化研究 |
1.《第四代人》——我国代际研究的瑰宝之作 |
2.代的双重属性——代的内涵与释义 |
3.“跨代与滞代”——代的复杂性 |
4.“代”的文化表征 |
二、田野调查区域的背景介绍 |
(一)T镇及周边的自然地理 |
1.自然环境情况 |
2.自然灾害 |
(二)T镇及周边的人文历史 |
1.T镇延续的风土人情 |
2.T镇乡村生活的发展变迁 |
(三)T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变迁 |
1.新世纪以前,以农为本与固守乡土 |
2.新世纪以来,土地承包与外出打工 |
(四)T镇中学的发展历程 |
1.回溯小镇中学的历史轨迹 |
2.T镇中学的当下面貌 |
3.教师们的在校生活 |
三、不同“代”的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现状 |
(一)“上好最后一堂课”的“60 后”教师 |
1.迈过艰苦岁月、马上退休的T1M老师 |
2.洒脱淡然、自豪满足的T2M教师 |
3.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外来媳妇T3F老师 |
(二)处于教学“攻坚期”的“70 后”教师 |
1.得过且过的T5M老师 |
2.无欲无求,认真工作的T7F老师 |
3.苦闷无奈的T8F老师 |
(三)成为教学主力军的“80 后”教师 |
1.愤懑不平、想去县城的T10M老师 |
2.既来之,则安之的二胎准妈妈T11F老师 |
3.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层教干T12F老师 |
(四)挑起教育新担的“90 后”教师 |
1.“乐天派”的异乡姑娘T13F老师 |
2.“压力山大”的T14M老师 |
四、不同代际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源自社会代际变迁的影响 |
1.生物年龄及成长背景的差异 |
2.社会文化的变迁 |
3.教育政策的变化 |
(二)源自乡村场域下的特殊影响 |
1.乡村文化的特殊性 |
2.乡村学校组织文化相对淡薄 |
3.乡村教师共同体松散 |
(三)源自乡村教师个人的独有影响 |
1.家庭因素导致的个人经验意识的分层化 |
2.关键性人物对乡村教师职业选择的引导 |
3.乡村教师的整合性态度在教育观念上的体现 |
4.性别之差导致乡村教师身份认同之异 |
五、增强不同代际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的对策分析 |
(一)社会应注重价值引领与相关政策的导向作用 |
1.注重政策倾斜,“留住”乡村教师 |
2.保障乡村教师权利,关注其现实诉求 |
3.引导大众理解乡村教师的不同代际特征 |
(二)乡村学校应聚焦人文环境建设 |
1.提倡民主治校,共筑和谐校园 |
2.关注职称问题,遵循评选公平机制 |
3.构建和谐办公室,增强不同代际教师的凝聚力 |
(三)乡村教师应探寻提高自我身份认同的内生力 |
1.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理念 |
2.提升自我发展的职业能力 |
3.参与构建包容和谐的同事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致谢 |
(5)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小学教师肩负着时代的重任 |
1.1.2 小学教师职业困惑的状况亟待关注 |
1.1.3 个人兴趣指向 |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1.1 理论意义 |
1.2.1.2 实践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内教师职业困惑的相关研究综述 |
1.3.3 已有研究的局限性及本研究的不同之处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4.1 小学教师 |
1.4.2 教师职业困惑 |
1.4.3 叙事研究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内容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方法的选择 |
2.4 获取资料的方式 |
2.4.1 访谈法 |
2.4.2 观察法 |
2.4.3 实物收集法 |
2.4.4 文献分析法 |
2.5 研究的伦理、效度和推广度 |
2.5.1 研究的伦理 |
2.5.2 研究的效度 |
2.5.3 研究的推广度 |
第3章 L老师职业困惑的系列故事 |
3.1 素描:关于L老师与N小学 |
3.2 起点:初任的我困惑重重 |
3.2.1 第一年,困惑接踵而至 |
3.2.1.1 教学成了第一道难关 |
3.2.1.2 如何找寻教师尊严? |
3.2.1.3 师生关系的“远”与“近” |
3.2.1.4 怎样面对不听话的你? |
3.2.1.5 家长这道坎儿,能否迈过去? |
3.2.2 第三年,那些深刻记忆 |
3.2.2.1 如何上好公开课? |
3.2.2.2 怎样提升教科研能力? |
3.2.2.3 教师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 |
3.2.2.4 怎样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
3.2.2.5 遭遇学校不公平,怎么办? |
3.3 行走:成长的我面对迷茫 |
3.3.1 第六年,问题是生长的希望 |
3.3.1.1 谁来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 |
3.3.1.2 如何处理好同事关系? |
3.3.1.3 关于学校文化的迷思 |
3.3.2 第十年,追寻困惑的轨迹 |
3.3.2.1 怎样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 |
3.3.2.2 小学教师如何摆脱“小学教师”? |
3.3.2.3 变味的班级群,怎样回到正轨? |
3.3.2.4 小学教师就要被人瞧不起吗? |
3.4 沉淀:现在的我依旧困惑 |
3.4.1 这几年,又生新的困惑 |
3.4.1.1 发现学生早恋,怎么办? |
3.4.1.2 家长的焦虑,有解吗? |
3.4.1.3 如何转化班级后进生? |
3.4.2 如今,在困惑中不断起航 |
3.4.2.1 教材更换带来的挑战 |
3.4.2.2 一天能有四十八小时吗? |
3.4.2.3 作业需要改革吗? |
第4章 L老师职业困惑故事的分析 |
4.1 对L老师职业困惑内容的分析 |
4.1.1 与自身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2 与学生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3 与家长有关的职业困惑 |
4.1.4 与学校有关的职业困惑 |
4.2 对L老师职业困惑解决方式的分析 |
第5章 L老师产生职业困惑的影响因素 |
5.1 内部影响因素 |
5.1.1 专业理论知识薄弱 |
5.1.2 自我认知存在局限 |
5.1.3 教学实践经验不足 |
5.1.4 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
5.1.5 专业发展水平不高 |
5.2 外部影响因素 |
5.2.1 社会环境 |
5.2.2 学校因素 |
5.2.3 家庭因素 |
第6章 叙事背后的思考:教师如何走出职业困惑 |
6.1 对教师自身力量的思考 |
6.1.1 自我努力的方向 |
6.1.1.1 内心的主动觉醒——拥有内驱力 |
6.1.1.2 成长的有力抓手——成为反思者 |
6.1.1.3 知识的有效储备——完善学习力 |
6.1.1.4 发展的快乐源泉——学做行动者 |
6.1.1.5 交流的美好艺术——提高沟通力 |
6.1.1.6 教育的不断创新——生成研究力 |
6.1.2 自我修炼中成长 |
6.1.2.1 心理上走出职业困惑 |
6.1.2.2 实践中走出职业困惑 |
6.2 对外部重要力量的思考 |
6.2.1 给予充分帮助——重要他人发挥积极作用 |
6.2.2 创造无限可能——关键事件促我不断前进 |
6.2.3 传递更多光亮——对我影响深远的重点读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与合作教师的访谈提纲 |
附录2: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访谈提纲 |
附录3:与合作教师所任教班级家长的访谈提纲 |
附录4:学生的自由作文 |
附录5:给同学们的感谢信 |
附录6:我的田野日记选 |
附录7:图片汇集 |
附录8:致L老师的信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6)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90后班主任工作发展所需 |
(二)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
二、研究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90后 |
(二)小学班主任 |
(三)胜任力 |
(四)小学班主任胜任力 |
四、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与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90后群体研究 |
二、胜任力研究 |
(一)胜任力概念 |
(二)胜任力模型及应用研究 |
(三)胜任力研究方法 |
三、教师、班主任胜任力研究 |
(一)教师胜任力研究 |
(二)班主任胜任力研究 |
四、文献评析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选取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选取 |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
二、访谈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提纲编制 |
(二)访谈对象与内容 |
第四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问卷的信度检测 |
二、问卷的效度检测 |
三、问卷总体分析 |
(一)基本信息统计 |
(二)问卷总体描述统计 |
(三)问卷各维度调查统计 |
四、问卷的差异性分析 |
(一)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年龄差异分析 |
(二)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学历差异分析 |
(三)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的担任班主任时长差异分析 |
(四)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的地区差异分析 |
五、问卷分析总结 |
第五章 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教育观念开放,但业务知识与技能缺乏 |
(二)平等意识强烈,但人际交往能力较弱 |
(三)工作专注度高,但自我监控能力一般 |
(四)工作环境适应能力弱,且自我承受能力较差 |
(五)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
(六)低学历90后班主任胜任力水平较低 |
(七)不同地区90后班主任胜任力差距明显 |
二、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职前培养课程实践性不强 |
(二)班主任选拔标准不明确,主观性较强 |
(三)班主任培训理念陈旧、方式单一 |
(四)学校重视度低,缺乏人文关怀 |
(五)班主任专业认同感低,工作积极性不高 |
第六章 提升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的策略 |
一、教育行政部门层面 |
(一)完善职前培养课程设置 |
(二)优化教育见习与实习 |
二、学校管理层面 |
(一)建立班主任选拔制度 |
(二)完善班主任培训机制 |
(三)建立班主任激励与考核评价制度 |
(四)构建班主任学习平台 |
(五)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
三、班主任自身层面 |
(一)加强理论学习,敢于创新 |
(二)建立专业认同,提高专业能力 |
(三)积极转变角色,适应环境 |
(四)加强实践反思,不断交流借鉴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小学班主任胜任力调查问卷 |
附录 B: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学数学名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以蔡玉书老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背景 |
1.2 课题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师专业发展 |
2.1.2 名师教师 |
2.1.3 正高级教师 |
2.1.4 特级教师 |
2.1.5 数学名师——蔡玉书 |
2.2 相关研究现状 |
2.2.1 教师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2.2.2 名师相关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第3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框架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3.4.1 研究重点 |
3.4.2 研究难点 |
第4章 影响蔡老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
4.1 数学教育理念 |
4.1.1 数学观 |
4.1.2 数学教学观 |
4.2 数学教学工作 |
4.2.1 专业基础 |
4.2.2 教学能力 |
4.2.3 教学设计 |
4.2.4 教学特色 |
4.3 科研工作 |
4.3.1 论文与专着 |
4.3.2 课题与项目 |
4.3.3 名师工作室 |
4.4 竞赛工作 |
4.4.1 教练工作 |
4.4.2 学生成绩 |
4.5 小结 |
4.5.1 影响蔡老师专业发展的外在因素 |
4.5.2 影响蔡老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 |
第5章 访谈结果及分析 |
5.1 访谈目的及提纲 |
5.2 访谈结果及分析 |
5.2.1 访谈结果 |
5.2.2 归纳与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1.1 崇高的教育理念 |
6.1.2 扎实的专业基础、高超的教学能力和独特的教学特色 |
6.1.3 坚定的科研信念 |
6.1.4 对“第二课堂”的积极引导 |
6.2 对青年教师的启示 |
6.2.1 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和教学观 |
6.2.2 学会科研,合理科研 |
6.2.3 利用和肯定数学竞赛的教育价值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蔡玉书老师大事记 |
附录B 蔡玉书老师的科研论着汇总 |
致谢 |
(8)学校日常生活视域下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境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教师身体的研究 |
1.2.2 关于新手教师适应与成长情况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2 研究目标 |
1.4.3 研究内容 |
1.4.4 研究方法 |
1.4.5 逻辑框架 |
第二章 身体:主体存在的根基 |
2.1 从隐身走向显身的身体 |
2.2 当下身体研究的主要理论 |
2.2.1 福柯:谱系学视域下的身体规训理论 |
2.2.2 德勒兹:“无器官身体”理论 |
2.2.3 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与具身认知的发展 |
2.3 现代性的身体景观 |
2.4 身体教育学——从显身到教育领域的全新视角 |
第三章 生理身体:作为生存基础的身体 |
3.1 小学新手女教师的饮食状况 |
3.1.1 疏于建设的饮食环境 |
3.1.2 不够健康的饮食习惯 |
3.2 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的健康情况 |
3.2.1 呈下降趋势的体质 |
3.2.2 多重且普遍的职业病 |
3.3 女性视角下小学新手女教师独有的生理身体表现 |
3.3.1 无法规避的女性经期 |
3.3.2 不够伸展的身体姿态 |
第四章 符号身体:可视的身体外在形象 |
4.1 服饰 |
4.1.1 服饰对身体的作用 |
4.1.2 新手女教师服饰中的意义 |
4.1.3 小学新手女教师的服饰现状 |
4.2 发型 |
4.2.1 发型的意义 |
4.2.2 小学新手女教师的发型现状 |
4.3 妆容 |
第五章 时空身体:特定时空中的身体境遇 |
5.1 特定时间中的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 |
5.1.1 制度时间中的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 |
5.1.2 资本化时间中的新手女教师身体 |
5.1.3 自由时间中的新手女教师身体 |
5.2 小学新手女教师的身体与特定空间的互动 |
5.2.1 静态的身体空间处境 |
5.2.2 动态的空间身体流动 |
第六章 小学新手女教师的身体困境 |
6.1 生理身体困境:身体健康意愿与保健行动难落地的困顿 |
6.2 符号身体困境:传统“圣职”身体观与当代身体文化的冲突 |
6.3 时空身体困境:身体主体与繁杂事务之间的困局 |
第七章 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境遇的现实突破 |
7.1 自我成长途径:从身体主体到身体技术 |
7.1.1 提高新手女教师的身体保健能力 |
7.1.2 唤醒新手女教师的身体主体性 |
7.1.3 以身体技术迈向良好的身体感 |
7.2 校本成长途径:身体的外在支持与关怀 |
7.2.1 职前师范生教育的身体转型 |
7.2.2 职后学校系统的支持与关怀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反思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一)选题的目的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 |
(一)研究方法 |
(二)主要内容 |
四、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研究的创新 |
注释 |
第二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概念及基础理论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新时代 |
(二)角色 |
(三)教师角色 |
(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 |
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工理论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指导 |
(一)毛泽东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二)邓小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三)江泽民、胡锦涛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四)习近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观 |
四、儒家传统教育思想的借鉴 |
(一)教育为治国治民之首 |
(二)教育为人生之基 |
(三)教育的目的“礼贤下,举贤才” |
(四)教育的首要为品德和伦理教育 |
(五)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 |
五、其他学科相关的理论参考 |
(一)教育学中“教育哲学”理论 |
(二)心理学中“认知方式”理论 |
(三)社会学中“角色定位”理论 |
(四)管理学中“管理教育”理论 |
注释 |
第三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分析 |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解析 |
(一)地位崇高、使命光荣与环境氛围的矛盾 |
(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自身素质的矛盾 |
(三)自身发展的强烈诉求与客观条件的矛盾 |
(四)队伍迅速扩大与成长发展瓶颈的矛盾 |
(五)部分教师思想迷茫与职业定位的矛盾 |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的定位探析 |
(一)政治方向的引领者 |
(二)理论知识的传授者 |
(三)学习方法的辅导者 |
(四)高尚品行的塑造者 |
(五)人生价值的打造者 |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现状与定位的原因探析 |
(一)社会转型利益多元化冲击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二)全球化背景下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三)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负面影响削弱了高校党团教育的效果 |
(四)传统教育理念塑造了单向度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
注释 |
第四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理论构建 |
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原则 |
(一)坚持发展性原则 |
(二)坚持整体性原则 |
(三)坚持有效性原则 |
二、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目标 |
(一)由个体推进向整体突破的变化 |
(二)由知识培育向价值培育的变化 |
(三)由学生发展向社会需要的变化 |
三、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内容 |
(一)政治要强 |
(二)情怀要深 |
(三)思维要新 |
(四)视野要广 |
(五)自律要严 |
(六)人格要正 |
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方法 |
(一)由诠释性向启发式的变化 |
(二)由解释性向探究式的变化 |
(三)由讲授性向引导式的变化 |
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途径 |
(一)思政课教学与整体教学相结合 |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
(三)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
注释 |
第五章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的实践策略 |
一、增加理论学习、做创新意识的激发者 |
(一)增强专业能力,扎实专业功底 |
(二)突破专业限制,完善知识结构 |
(三)接受创新理论,勇于创新教学 |
二、加强责任担当、做铸魂育人的训教者 |
(一)增强文化自觉,提高文化素养水平 |
(二)交融学科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能力 |
(三)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艺术氛围 |
三、提高自身修养,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
(一)无私精神,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
(二)无畏精神,弘扬革命红色文化 |
(三)奉献精神,发扬社会先进文化 |
四、启发逻辑思维、做科学理论的普及者 |
(一)思维逻辑严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
(二)思维方法辩证,培养学生深入分析的能力 |
(三)思维导向开阔,培养学生全面学习的能力 |
五、树立问题意识、做勇于创新的助力者 |
(一)正视学生问题,做学生发展的引导者 |
(二)教师以身示教,做学生发展的示范者 |
(三)以问题为导向,做四个自信的助力者 |
注释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10)“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一)信息化政策的强力支持 |
(二)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至关重要性 |
(三)“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多样化 |
(四)“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研究前景 |
二、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四、研究问题与概念界定 |
(一)研究问题 |
(二)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法 |
(二)问卷法 |
(三)访谈法 |
六、研究理论基础 |
(一)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理论 |
(二)学习型组织理论 |
(三)建构主义理论 |
(四)群体动力学理论 |
第一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设计 |
一、明确目的,确定方案 |
二、实施调查,搜集资料 |
(一)构思问卷 |
(二)勾勒访谈提纲 |
(三)选取调查对象 |
(四)收集研究资料 |
三、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
(一)处理分析问卷数据 |
(二)转录剖释访谈资料 |
四、梳理思路,归纳总结 |
第二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问卷结果分析 |
一、基本信息分析 |
(一)问卷来源渠道 |
(二)问卷回收率 |
(三)问卷对象信息分析 |
二、问卷内在一致性分析 |
三、问卷相关性分析 |
四、“互联网+”教师发展共同体的现状分析 |
(一)教师思想意识情况分析 |
(二)教师认同感情况分析 |
(三)教师合作学习情况分析 |
(四)对领导者的认可度情况分析 |
(五)组织活动情况分析 |
(六)组织文化情况分析 |
(七)共同体管理情况分析 |
(八)外部助力情况分析 |
五、“互联网+”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问卷结论 |
第三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访谈资料分析 |
一、“互联网+”对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意义 |
(一)利用丰富的资源,改变单调的教学方式 |
(二)突破时空的限制,形成“学习型组织” |
(三)实现教学相长,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
二、“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活动形式 |
(一)网络研修课程 |
(二)线下交流会 |
第四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存在的问题 |
一、共同体成员层面 |
(一)参与动力不足 |
(二)成员构成单一 |
(三)交互协作过浅 |
二、共同体组织层面 |
(一)学习资源失重 |
(二)管理规范不当 |
(三)时间安排过满 |
(四)专题研究不足 |
三、外部环境层面 |
(一)技术支持短缺 |
(二)经费投入不足 |
(三)专业指导欠缺 |
第五章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优化策略 |
一、教师个人层面 |
(一)适应时代要求,增强在线发展能力 |
(二)转变心智模式,提高个人参与动机 |
(三)融入集体研讨,增强合作交流意识 |
二、共同体层面 |
(一)精简网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
(二)生成合作文化,凝聚群体智慧 |
(三)注重身份认同,激发强大活力 |
三、外部环境层面 |
(一)紧随专家引导,增加研究活动 |
(二)加大行政支持,保障物质条件 |
(三)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使用频次 |
四、学校层面 |
(一)形成扁平化结构,营建和谐民主氛围 |
(二)强化规则章程,健全管理制度体系 |
(三)合理规划时空,提高教师进修便利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讨论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讨论 |
(一)研究创新 |
(二)研究局限 |
(三)研究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教育科研是新教师迅速成长的快捷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信息素养及其教育支持研究[D]. 罗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21(02)
- [2]我国教师角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基于1992-2020年CNKI核心期刊研究[D]. 吕晓蕾. 渤海大学, 2021(02)
- [3]美国中小学教师的在线培训模式研究[D]. 仇淼. 西南大学, 2021(01)
- [4]代际理论视域下乡村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 ——基于对T镇中学的田野调查[D]. 李莉.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5]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职业困惑的叙事研究[D]. 余云露.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6]90后小学班主任胜任力现状及提升策略研究[D]. 高菊.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中学数学名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以蔡玉书老师为例[D]. 王素彦. 苏州大学, 2020(02)
- [8]学校日常生活视域下小学新手女教师身体境遇研究[D]. 李雨思. 江南大学, 2020(01)
- [9]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角色定位研究[D]. 李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10]“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发展共同体的调查研究[D]. 颜银风.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标签:信息素养论文;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论文; 角色理论论文; 美国工作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