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论文_陈绪军

高层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论文_陈绪军

陕西航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16

摘要: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直接关系到每个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是高层建筑正常施工的前提条件和施工人员人身、财产安全的根本保障。本文中详细分析高层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技术,为一线工作者提供经验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临边;安全防护技术

引言

随着高层建筑密集度的不断增加,我国全民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意识也在日益提高,只有全面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的减少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并通过提前预防措施对事故发生后进行及时的补救和有效的处理。

1、施工临边安全防护重要性

由于高层建筑安全威胁在全部的生产安全事故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所以给建筑业以及安全防护站带来了很多的麻烦。随着建筑行业的技术不断提高,以及设备的不断更新与发展,使得建筑施工在安全管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鉴于高层建筑行业的工作性质与施工类型不同于其他建筑行业,导致了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不仅使人员伤亡率不断上升,而且使高层建筑施工行业浪费了大量的物力与财力,影响了整个建筑施工的工作效率。因此,为使高层建筑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下去,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加强高层建筑行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不仅能够降低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率,而且保证了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为建筑业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对高层建筑施工临边进行安全防护,对建筑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施工速度的不断加快,高楼林立的同时各类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层出不穷,其中主要包括了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机械伤害、触电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火灾、爆炸、中毒窒息以及其他方面的伤害。

2.1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我国许多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负责人往往对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存在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大多往往只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更多利用和开发高层建筑的空间等方面,但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方面却做得不够完善,或者部分的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制度仅流于形式化,却未能付诸实施,我国高层建筑施工中这种长期缺乏科学的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独立运作的安全风险管理模式和经验,就导致了高层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

2.2机械设备操作不当引起

由于大部分基层作业人员普遍存在着文化程度低等特点,因而不能够对机械设备操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正确的认识,就往往会在不同型号、不同规格大小的机械设备的操作过程中出现操作失误,或者操作不当的情况,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稳定性、挖掘的程序和顺序、挖掘的起点以及方法等各方面出现安全问题。

2.3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由于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的资金投入较少,因而,安全防范措施方面的准备往往不够充分,加之高层建筑施工的周期一般较长,暴雨、大风以及雷电等各种不同的自然因素随时都有可能会发生,这些因素往往会导致高层建筑的施工具有极大的风险性,可能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会受到破坏,从而使高层建筑的防护出现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不仅给高层房屋建筑的施工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增加高层建筑施工的工期,导致人员损伤和施工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的工程纠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高层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技术

3.1加强外围环境的防护

首先,在高层建筑的外围设置一些防护栏,加强防护栏杆与楼层的承重柱连接,并且要在这些防护栏内做好一切安全防护,比如,使用安全网,加强内部环境的严密性。其次,施工的操作面要低于防护1.2m,保证施工场内的密封性,从而有效的减少了人员的伤亡率,比如,可以避免高层重物或者施工设施坠落砸伤施工人员或者行走的路人。此外,在高层的临边设置防护栏,且确保防护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以防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因此,加强外围环境的防护措施,不仅保证了行人的安全,而且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有效的提升了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3.2 加强施工用电防护措施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会涉及到高压用电,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触电问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施工用电的防护措施。首先,在高层建筑施工用电的区域内设置电房,采取两端保护,保证施工用电的安全性。其次,施工现场专用的中心点线路供电系统中心要采用TN-S系统,其中TN-S为电源的中心点在接地装置中,露出的外部导线采用零线接地以起到保护作用。另外,在进行接线保护的操作中,其中的接线材料一定要选取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且保证规定值大于电阻阀值,以促使施工过程中电压与电流稳定运行。所以,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施工用电的防护措施,避免施工人员触电。

3.3 制定脚手架方案

一般建筑施工的脚手架应用于4层以下的楼层,4层以上的则采用升降脚手架方案。首先,对施工机位进行设置时,必须对机位间距进行严格的控制。然后根据升降脚手架方案的规定,保证整个架体的高度与两点间的距离乘积符合规定标准,需要注意的是在超高层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架体的安全性(增加脚手架的安全系数),同时另增设一组爬架单导轮组,从而有效的保证了脚手架机位附着安全。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脚手架的上升高度较高,则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加强脚手架架体的附墙拉结,减少施工的安全隐患,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高效与高质。再者,遭遇自然灾害时,必须要做好脚手架的固定工作,确保施工设施的布置能够承受风雨的袭击,等一切恢复后,及时对脚手架的各个部位进行检查与维修,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4 高层施工电梯的防护

在高层电梯的施工过程中,电梯井口是“四口”防护中的一个“口”。由于电梯施工工序较多,具有一些复杂特点,因此,会发生一定的安全事故。其中,电梯施工的特点有:第一,“口”面积较大且深度较深。第二,内部施工的要求较高(垂直度),其中施工的偏差不能超过2cm。第三,楼层的电梯属于一个整体,为使电梯结构设置精细化,以及安全系数较高,必须保证各个人员相互配合施工。为保证电梯的稳定性与承载力,施工人员必须根据电梯的特点来对其进行装置。

首先,在电梯施工的过程中,各层需安装防护层,且在周围放置警告以及安全事项的路牌,从而有效的保证电梯安装的承受力,以及提高路人的安全意识。其次,在电梯口内采用钢管类型的脚手架,不仅可以保证电梯内构造的稳定性,而且可以避免物料以及施工人员的坠落。高层电梯防护在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保证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既可以促使施工人员放心操作,又可以保证其他人员在施工临边安全行走。

4、结语

总之,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不仅需要在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危险位置进行设置警示牌以及安全锥进行安全隔离等;并严格要求高层建筑施工中的管理、安保、作业人员都必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高层建筑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需要组织协调机械工作,同时负责高层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高层建筑施工的机械操作人员还必须严格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施工技术的要求进行施工。

参考文献:

[1]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分析[J].付红英.住宅与房地产.2017(23):101-102.

[2]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张沪.建筑知识.2016(13):56-58.

[3]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及对策[J].李云.中华建设.2017(08):45.

[4]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米晋斌.建材与装饰.2017(41):98.

论文作者:陈绪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5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施工临边的安全防护技术研究论文_陈绪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