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培育对策_企业核心能力论文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培育对策_企业核心能力论文

企业核心能力的再认识——核心能力的概念、特征及培育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再认论文,核心论文,能力论文,对策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77(2004)04-0015-04

我国加入WTO整3年了,随着我国进一步的开放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实践证明,企业之间竞争的实质就是企业之间核心能力的较量,企业没有核心能力,就不可能具有国际竞争力,也就无法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因此,培育和提高核心能力是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长期的根本性战略和途径。

一、核心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自1990年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核心能力的概念以来,有关核心能力的研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学的一个研究热点。由此将核心能力用于企业战略组成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在他们的文章中将核心能力定义为“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在这之后,众多的中外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它进行了研究。如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认为,核心能力是“指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伦纳德·巴顿的观点是,核心能力是“使公司区别于其它公司,并对公司提供竞争优势的一种知识群,是一种行动能力;是一个组织能力长期形成专有能力,从而为顾客提供价值的关键所在”。蔡翔将核心能力定义为:“一个以学习、创新为基本内核的能够使企业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现实或潜在持久竞争优势的关键性能力的动态知识系统”。学者们分别从知识载体、元件——构架、整合、协调、组合、技术网络、产品平台、技术能力、组织学习等不同角度对核心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

所有这些基于不同视角表述的观点尽管不尽相同,但是对于核心能力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的制胜之本,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的认定则是一致的。依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关于核心能力的定义,核心能力的内容应当包括知识、技能和技术,它本质上是企业通过对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整合,在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积累而形成的。企业核心能力蕴藏于企业的每个层面、每项职能、每步流程和每个员工之中,你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与作用,可以描述它,但它不是某种具体的东西,不能把它与核心技术或关键产品等同起来。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而非单一的某种能力。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生产制造能力、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能力、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历史等,既是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基本要素,也是核心能力的载体和能力体现。在这些基本要素之中,最能体现核心能力的能力要数开发创新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其它要素正是通过对这三个要素的渗透和作用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包括潜在需求)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或服务),并且能够有效地(包括质量和数量)生产制造出来和理想的销售出去,使企业处在一种不间断的良性循环之中,那么这个企业就一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可以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对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整合,逐步积累而形成的,能够不断开发创新产品(或服务)、生产制造产品和销售产品的能力,是使企业在开发创新——生产制造——销售的良性循环中实现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般说来,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以下5个特征:

(一)价值性。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独特的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富有战略价值。一个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归根结底产生于企业为顾客创造的价值。核心能力以实现顾客的价值为目标,通过对顾客所最看重的价值,即顾客的核心利益作出关键性的贡献,同时也为企业带来独特的价值和利益。

(二)异质性。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中的“积累性学识”,是企业对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的有效整合,是企业中各种能力要素相互协调、互相作用,在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深深打上了企业特殊组成、特殊经历的烙印,具有企业不同的“基因”特征。它是企业独一无二的,而且不易被其它企业模仿和替代。

(三)延展性。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之源,具有延伸和拓展的功能。延伸是从纵向看,主要指已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拓展是从横向看,主要指开拓新的产品,涉足其它的经营领域。核心能力的价值性和异质性使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优势,根据市场需求(包括潜在需求)不断地使产品升级换代,开拓新的产品或涉足新的经营领域,使企业具有旺盛的、不衰竭的、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四)动态性。动态性是核心能力的重要特征。认同核心能力能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把握主动性,就承认了它的动态性特征。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发生突变。然而,顾客的需求在变、市场在变、环境在变,企业核心能力也必须在现有基础上来适应变化的环境,开发新的能力。如果企业核心能力不再发生变化,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就会自我否定,也就不成其为核心能力。

(五)长期培育性。企业核心能力是一种“积累性的学识”,它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一种发明创造,不是一项专利,也不是通过市场交易可以直接买到的,更不是那种所谓的“点子”,核心能力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的培育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

二、对企业核心能力认识的几个误区

(一)资源优势不能等同于核心能力。资源优势对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它也是企业在竞争中表现出来的优势。但资源优势不能等同于核心能力,资源可以单列,绝大多数资源可以计量,其优势是与竞争对手相比较而言的,但核心能力是一种可以感受却无法计量的综合能力,二者虽有联系但本质不同。当年,武汉荷花洗衣机厂被无锡小天鹅兼并时,仍有两条在当时极为先进的生产线,但企业的核心能力未曾形成,终被兼并。这种实例可以列举许多,即使是拥有对某些资源垄断的企业,也不能等同于有自己的核心能力。

(二)比较竞争优势不能等同于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的源泉,但并不是比较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比较竞争优势是指与其它企业相比的优势,一个企业可能拥有资源、市场、价格、销售网络、资金、人才、品牌等中的一个或多个竞争优势,虽说这些也都是衡量企业核心能力的指标,但它们都是结果性的表征,是企业核心能力所产生的结果的表现,而不是核心能力本身。此外,比较竞争优势一般具有时间的相对性,存在时间区间,而由核心能力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连续的。

(三)无形资产不能等同于核心能力。无形资产是指可供企业使用,为企业创造价值,但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资产。其内容不仅包括专利、商标、商誉、土地使用权、特许经营权,还包括知识、企业管理机制、管理质量、员工素质和技能、供销网络等。它们代表企业的一种法定权和优先权,或者是企业具有的高于一般水平的获利能力。应当说,它与企业核心能力都体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能够使企业成为特定市场领域的领先者并获得超额利润,二者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内容也有许多共同之处。但二者不能等同起来,无形资产是不具备实物形态的资产,而不直接表现为能力,且具有单体存在、表现的特点。

不少无形资产(如专利、设计方案、咨询方案、商标、特许经营权、土地使用权等)还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而核心能力并非资产,它是企业通过对多种知识、技能和技术(即多种无形资产)的有效整合而形成的,无法通过市场交易进行买卖。但可以认定,无形资产是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是其载体,拥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无形资产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必要条件。

三、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企业核心能力能够为企业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使企业能在竞争中保持长期主动性。因此,企业应把培育核心能力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目标,紧紧抓住核心能力培育这一主线,把企业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战略性资源优化配置到有利于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去。核心能力的培育有两条基本路径:一是通过内部开发,二是从外部获取。

(一)内部开发。内部开发是企业通过自身努力培育核心能力。它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整合、不断创新、逐步积累的过程。有效的内部开发需要切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充分认识核心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人是企业中最为宝贵的资源,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者、载体和运用者,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必须依靠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正确理解核心能力的内涵,高度认识核心能力对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积极作用,是培育核心能力的前提。只有认识到位了,才能激活企业员工的“自我超越”,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促进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

2、拥有一支知识(包含技术、技能)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如果说,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有赖于企业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那么企业内的各类人才则是企业核心能力形成的骨干力量。企业核心能力可以说是企业特有的知识的凝结,是“经营化”了的知识体系,而人才则是这些知识最重要的生产和应用载体。拥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旨在保证企业的知识积累和创新,旨在影响和带动企业的全体员工。因此,通过建立一支有一定数量、相对稳定、具有多学科知识、多方面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形成企业自身的知识积累体系,并最大限度地开发所有员工的智力资源,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从而为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3、将企业管理的重点转向知识管理。当今时代,知识已日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最大限度地掌握、利用、整合和创新知识是培育企业核心能力的关键。按照美国知识管理咨询专家卡尔·弗拉保罗的观点,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来提高整体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让企业实现对组织知识和个人知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享。将企业管理的重点转向知识管理,就是通过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很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知识的流通,增加企业内部知识的存量与价值,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个体成员与整个组织的能力,从而达到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目的。

4、创建学习型组织。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社会,学习成为人们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未来成功的企业必将是“学习型组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彼得·圣吉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五种技能: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可以激活企业员工的“自我超越”,充分发挥生命潜能,改善企业成员个人与整个组织的心智模式,建立以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创造顾客价值为战略目标的共同愿景,使企业的每个员工、每个部门都学会用系统的观点思考企业的问题。彼得·圣吉认为:“当世界更息息相关,复杂多变时,学习的能力也更要增强”。他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引用壳牌石油公司企划主任德格的话说:“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有的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更快的能力”。因此,组织学习,创建学习型组织,通过不断学习、团队学习和系统学习,使企业的运行处在动态变化之中,对活化企业的内部资源,适应环境的变化,培育核心能力,创造持续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外部获取。外部获取主要通过企业购并或建立知识联盟等途径培育企业核心能力。

1.企业购并

企业购并是指—企业通过有选择的收购兼并它企业,从被购并企业直接获取所需能力(如核心专长、管理机制等)为我所用的方式。相对其它方式,所需时间最短,可得性也比较强,还有助于快速进入其它事业领域。

2.建立知识联盟

建立知识联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企业合作培育核心能力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知识联盟是战略联盟的一种类型,传统的战略联盟可分为产品联盟和知识联盟两种基本类型,其它联盟则处于这两种类型之间。在产品联盟的合作关系中,学习不是重要的,而得到产品或广泛地销售现存产品是很重要的,获得经济利益是双方根本的出发点,几乎没有知识、技能和技术的转移,纯粹的产品联盟无助于联盟各方培育核心能力。

知识联盟以学习和创造知识作为联盟的中心目标,相比产品联盟,知识联盟的参与者范围更加广泛,企业与员工、工会、经销商、供应商、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都可以形成知识联盟。在知识联盟中,联盟各方的合作关系更加紧密,通过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这对企业扩展和改善其基本能力,并从战略上培育核心能力或是更新、创建新的核心能力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内部开发和外部获取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两条基本路径,但能否取得成功,企业的高层领导者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他们的水平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能否步入持续、健康、良性发展的轨道。培育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重要的战略目标,其目的是使企业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把握竞争的主动权,这就要求企业高层领导者是战略型的领导者,具有战略头脑,不仅能适应眼前可以把握、预测到的市场变化,更重要的是能把握未来市场较长时间的变化趋势和规律,从战略高度培育企业核心能力,使企业在风险环境和激烈的竞争中谋求长期生存和持续发展。

标签:;  ;  ;  ;  ;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再认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培育对策_企业核心能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