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过度教学现象及预防对策_数学论文

例谈初中数学过度教学现象及防范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初中数学论文,现象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新的教学理念促使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数学教材改变了以往刻板的格局,密切联系实际,知识呈现方式灵活;数学课堂教学也侧重于学生自主探究与主动构建.但是,数学的学科特点、课程目标及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了在实现这一变化的进程中,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存在一个适度把握的问题.然而,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老师过度重视情境的创设,教学中过分依赖合作探究,在教学内容上一味地追求拓展延伸,认为数学多练必有效等,这些在常态教学中出现的过度教学现象阻碍了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影响了对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下面以具体的教学实例为载体与同行交流自己对这些现象的粗浅看法.

一、过度教学现象及其对教学的影响

1.过度的情境渲染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因而,创设情境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一个亮点,它把学生的思维放到了广阔的生活背景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使枯燥、抽象的数学学习富有了生机与活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一节课创设的教学情境越多、越宏大越好.例如,笔者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案例1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5.1.1相交线”

师: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馆各具特色,我们来欣赏一下这些雄伟的建筑.(播放视频)

生:(很兴奋的观看视频,约四分钟后视频未完,但老师关闭)

师:世博会上的展馆漂亮吗?(老师选取部分展馆图片展示给学生)

生:漂亮.

师:这些漂亮的展馆图片中都含有一个最简单的几何图形——平行线,这就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

笔者在课堂现场观察到,老师板书学习内容时,较多的学生还沉浸在欣赏世博展馆的兴奋中,甚至有些学生还在争论哪些场馆更好看,根本没有关注到学习内容;况且将世博场馆与平行线扯上关系也太牵强.可以想象,这种场面宏大的情境引入,只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笔者也发现,部分老师过于迷信情境教学,甚至虚构情境,而这些虚构的情境脱离了社会现实,太虚假,这些都属于过度的情境渲染,它只能廉价的博得学生短暂的热情,有时甚至使课堂流失于老师的控制之外,于教学无益.

2.过多的合作探究降低了课堂效率

《标准》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在互助学习中养成合作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学会学习.所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当普遍,但笔者观察到,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策划的小组合作学习有“形”无“实”,他们不论合作前学生有没有经历独立的深入思考,不管教学内容是否适合探究,也不顾问题是否需要合作,一律拿来分组合作讨论,好像没有合作探究的课堂就不是数学课堂.事实上,这种热热闹闹、气氛活跃的教学现象仅停留在非思维层面,没有真正的启迪学生思维,它是合作探究性学习活动过度的表现,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很难养成良好的听、说、思的习惯,教学的三维目标得不到有效落实,教学效率低.

案例2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6.2.2用坐标表示平移”

师: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一个点,它的坐标会发生变化,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一:

①写出点A(1,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

②写出点A(1,2)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的坐标;

③写出点A(1,2)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的坐标;

④写出点A(1,2)向下平移3个单位后的坐标.

能否找到点A(a,b)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平移c(c>0)个单位后点的坐标.

师:反过来,我们能否从点的坐标变化,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呢?请同学们进行合作探究二:

①画图,说明点B(-1,2)是由点A(1,2)怎样平移得到的;

②画图,说明点B(4,2)是由点A(1,2)怎样平移得到的;

③画图,说明点B(1,4)是由点A(1,2)怎样平移得到的;

④画图,说明点B(1,-1)是由点A(1,2)怎样平移得到的.

我们只要仔细对比分析就能发现探究二没有必要,因为探究一已解决由平移确定点的坐标变化规律,而由点的坐标变化导出平移公式是同步产生的,也就是说这个问题的解决只需要探究一即可,探究二是典型的过度探究;而且,这个问题是否需要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也值得深思,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同学经过独立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在这种条件下还进行分组合作,只能是降低了课堂效率,更为关键的是丧失了培养学生思维独立性的机会,毕竟,学生自己跳一跳摘到的桃子可能会觉得更甜.

3.过分的知识拓展使学生迷失了课堂的方向

新课程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有一定的可塑性,教材只是知识载体,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课程资源,老师可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兼顾学生的发展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但是,如果拓展超越了教学目标,超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畴,这种拓展就成了负担.

二次函数是中学数学的重要知识,对它的学习与应用贯穿于整个初、高中学习中,为了降低学生负担、分散难点,教材在初中段的教学要求并不高,关于函数与方程的关系,教材只是以“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来进行简单的、浅层面的关联,为高中的后续学习作铺垫,对于较难的一元二次不等式与函数关系,则转为高中段学习内容,初中教材就没有提及.但部分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又将这块内容进行了拓展,让学生不知所措.

案例3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下册“26.2用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这种拓展,忽视了教材的编排意图,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虽然经拓展后,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点得以完善,但对学生的要求太高,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动接触到较深的知识,来不及思考与探究,更谈不上理解,也不可能内化并加以应用,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误区,使学生难以准确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4.过度的巩固练习使学生疲于应付

数学家华罗庚讲过,学数学不做题目,等于入宝山而空返,说明适当多做题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通常教材也在每一节新课后附有一定量的巩固练习,教师在授课内容完成后,也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适合学生的练习进行巩固,一方面规范学生的解题习惯,另一方面使学生能开拓思路,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但是,教师若设置过多、过难甚至超出本节所学内容的巩固题则不仅起不到巩固的目的,而且会使学生疲于应付而心生厌倦,当学生无法体会到解题的乐趣时,也不可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

案例4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册“15.4.2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

教师在举例说明利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技巧后展示了以下三组练习题让学生演练:

本节教学的知识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因式分解,能力要求并不高,但从以上题组中就会发现,题组(1)中的②、④分别与题组(2)中的①、③属于重复性练习,而题组(3)中的习题又有人为增加难度的嫌疑,毫无思维培养价值.可以想象,学生在进行以上训练时可能找不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过度的巩固练习将本来要求并不高的教学内容拔得太高,无教学实效的同时极有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认为,每一个巩固练习要有特定的功用,有一定的必要性与代表性,不求多,应求精.

二、过度教学现象的防范策略

1.理智对待情境预设,要关注情境创设的目的性与实效性

情境创设的目的绝不是简单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关键的是让学生在获得情境的认知和情感的体验时,自然的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心理学研究表明:只有当个体活动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的时候,思维才真正启动.所以,情境是为教学服务的,要考虑到是否让学生在数学上有所思考、有所启发、有所回味,不能为了“有情境”而去创设情境,更不能过度进行情境渲染.

教师创设情境要体现教材的基本思路,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徐州高等师范学校的张兴朝校长在谈及关于情境的创设时认为,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当遵循这三条基本原则:以激发数学问题意识为导向;以促进数学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目的;以情境素材的合理选取为前提,笔者很赞同他的这个观点.同时笔者认为,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从情境引入,如在进行概念性知识的教学时,基于数学概念的科学性,不一定要引入情境,比如整数的定义、幂指数的定义等;解题技巧类知识的学习时基于逻辑的严谨性不需要情境,比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全等三角形的证明等.

2.科学利用合作探究,要兼顾学生独立思维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

《标准》明确指出:要引导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有很多优点,恰到好处的运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巧.然而,笔者认为,是否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要视所学内容的特点而定,如概念性学习内容、易理解的内容等只要老师指导、讲解到位即可,不必合作学习.一般而言,需要合作学习的数学内容具有下列特点:学习内容重要且有难度,如教学重点、难点;问题具有普遍性而非个别化;问题本身具有合作需要,如统计问题,开放性问题,方案设计问题等.

然而,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固然重要,但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能忽视,对于数学而言,独立思考更是学习的法宝.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与理解最深刻”,小组合作学习是建立在学生个体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的,当学生个体解决某个数学问题遇到障碍,经苦思而不得解时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所以,教师在抛出问题后要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产生认知冲突,达到思维突破点时再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才最有效.

所以,笔者认为,对于合作学习模式,必须用时则用,可有可无时则坚决不用,否则,淡化了数学的本质不说,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能盲从合作学习而丢弃独立思考.

3.适度进行知识拓展,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数学知识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知识点有它产生的根源与发展的不同方向,很多知识点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知识交叉,如三角函数概念能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单位圆中研究,应用题中的决策问题可以用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来解,许多的代数问题可构造几何图形解决等,数学的学科特点使知识拓展成了教学的一部分.同时,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各不相同,若学生确实学有余力,教师进行知识拓展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知识拓展也要注意拓展的方向与时机,要找准“拓展点”,做好“过渡设计”,要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拔得太高、离得太远而脱离了教学目标.拓展内容应该源自于课内知识点且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如在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学习后,教师可自然过渡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知识点上.

案例5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九年级上册“2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填空:

在这个“过渡设计”中,第(1)题中的两个小题是课内知识点的巩固应用;第(2)题开始进行知识拓展,训练学生的归纳、猜想能力;第(3)题进行论证,用到的是求根公式,是课内知识点的应用拓展,培养学生的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第(4)题进行简单的应用,教师再引入韦达定理,但不必深入.这个知识拓展设计比较自然、流畅,既能培养学生归纳小结能力,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体会了探究数学结论的一种有效方法,即从数学现象研究,得到猜想,进行论证,学会应用的过程,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笔者始终认为,数学教学中进行适度的知识拓展十分必要,但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才能进行拓展,切不可拓展得太多、太难以至影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要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要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拓展的目的要重能力培养而不能是单纯的知识量增加.

4.精选课堂习题,促进学生巩固基础、提升能力

习题是记忆的助手,也是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载体,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要真正掌握、牢固记住4至20个组块(一个产生式)需要反复20次,才能贮存运用.玛什比茨的研究表明,“在对一个典型问题的运算形成解法之前,无论在什么学科中,不同的学生需要1~22次练习不等”.可见,要掌握某个知识点,离不开一定量的练习,而过量的练习,又有可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精选习题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环节.

习题选择要注重基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教师要引导学生牢记概念、定理、公式,因为这是所有题型构成的基础,不同的组合就能形成不同难度的题型,所以掌握好基础知识,才有可能作进一步的练习,才能谈及掌握技巧和思路;习题选择要有针对性,要针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练习,所选习题要有利于抓住课堂重点,突破难点;习题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要典型也要难易适度,最好能让学生练习后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产生解题的成就感;习题的选择要有一定的梯度,有梯度的习题能使学生在练习时边学边巩固,不断进步,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习题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反面”教材,选题时要有针对性地设置一些错误情景,错误问题,引导学生从挖掘错误根源出发,剖析错误地方,探索解题策略,在体验与探索与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应该追求教学效益,教师要认清过度教学现象,采取适当的防范策略,牢牢把握一个“度”,让课堂教学“适度精彩”,才能使学生能在高效课堂中巩固基础,发展能力,提升数学品质.

标签:;  ;  ;  

初中数学过度教学现象及预防对策_数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