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论文_李代彪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论文_李代彪

(南充市中心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及其急诊救治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析性别、年龄、基础疾病、血压手术治疗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同时了解急诊救治的方法。结果:120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预后良好(59.17%),49例患者预后不良(40.83%),对比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患者的相关指标差异,可知血糖、血小板计数、伤后时间、休克、胸腹部损伤、基础疾病、GCS评分、ISS评分等因素对患者的预后产生影响,两者之间有较大的对比差异(P<0.05)。结论:综合分析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因素,给予其针对性的急诊救治,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急诊救治;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136-02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之一,其中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发生率约为60%。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伤情涉及到各个部位,病情复杂、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很大,是目前临床上导致导致伤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因具有较强的特殊性而预后差,影响患者病情的有效恢复。因此,对患者的伤情进行正确评估、综合分析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采用高效的急诊救治方法,在提高抢救率的基础上促进患者预后良好开展至关重要。本文将以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急诊救治进行探究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20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中有72例为男性、48例为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3.7)岁。120例患者中有24例为交通伤、12例为跌落伤、8例为刀砍伤、23例为坠落伤、11例为挤压伤、23例为跌伤、19例为暴力殴打伤。所有患者均为颅脑损伤且合并另一处或一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创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20例患者中脑挫裂伤41例、硬膜下血肿21例、脑挫裂伤合并硬膜下血肿17例、硬膜外血肿1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10例、脑干损伤12例。患者的ISS评分在15~76分之间,平均为(28.7±8.1)分。

1.2 方法[2]

本次研究的120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预后良好(59.17%),49例患者预后不良(40.83%),预后效果格斯拉格预后评分评估,Ⅰ~Ⅱ级为预后不良,Ⅲ~Ⅳ级为预后良好,将其分别分为良好组及不良组。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伤后时间、ISS评分等内容。

1.3 统计学分析[3]

选用SPSS13.0软件作为本次研究所得数据的分析软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有意义后继续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将P<0.05认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年龄:超过60岁的良好组有21例、不良组有15例。性别:良好组有男性42例、女性29例;良好组有男性28例、女性21例。血压:收缩压≤8.0KPa39良好组21例、不良组37例。基础疾病:有基础疾病良好组19例、不良组23例。GCS评分:良好组13±1、不良组9±1。ISS评分良好组23±5、不良组26±5。伤后时间:良好组(3±2)小时、不良组(6±2)小时。血小板计数:≤80×109/L良好组10、不良组21。血糖:<10mmol/L良好组18、不良组21。伴有胸腹部损伤:良好组7、不良组11。休克:良好组8、不良组15。

综合可知,单因素分析可得收缩压、基础疾病、GCS、ISS、伤后时间、血小板计数、血糖、伴腹部损伤、休克良好组与不良组之间相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经过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可知,收缩压≤8.0KPa,存在基础疾病、GCS评分≤8分、ISS评分≥25分、伤后时间、胸腹部损伤及休克这七个因素为影响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3.讨论

在对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实施救治时,通过了解分析上述研究所得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来更加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病情,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适宜的手术方法或采用其他有效方法治疗。联合普外科、脑外科、骨科、ICU多个科室相关的科室一同制定可行性强、成功率最大的治疗方案,尽最大可能提高抢救率、减少死亡率,促进患者的良好预后[4]。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给予不同危险级别的患者针对性的关注程度及护理等级,对高危患者重点干预治疗[5]。避免一切可能导致治疗效果欠佳或影响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尽最大可能提高治疗效果,从整体上提高急诊救治的质量,切实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参考文献】

[1]周亮.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的影响因素及急诊救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7):35-36.

[2]朱军东,骆建国,蒋海涛,等.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5,20(4):800-803.

[3]邓石荣,黄学勤,甘国能,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病人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7, 22(2):76-77.

[4]翁睿光,陈汉平,章剑剑.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5(5):457-458.

[5]李明,党伟,胡志卿,等.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7(2):101-103.

论文作者:李代彪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及急诊救治探讨论文_李代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