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朝鲜半岛真女性分布与行政设置研究_龙飞御天歌论文

元代朝鲜半岛真女性分布与行政设置研究_龙飞御天歌论文

元代朝鲜半岛女真人的分布与行政建置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朝鲜半岛论文,元代论文,建置论文,真人论文,行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元朝时期,分布于朝鲜半岛的女真人,同整个东北地区的女真人一起,构成了元代女真人的主体部分。①对于元代朝鲜半岛女真人的分布情况,以及这部分女真人与元政府的政治关系,在女真族历史研究中往往是被忽视的一个内容,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阐述说明。

      一、元对朝鲜半岛的经略和统治势力的消长

      元代,居于朝鲜半岛且属元政府管辖的女真人,其分布范围的界定,与元在朝鲜半岛的经略及统治势力的消长密切相关。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后,直到世祖忽必烈初年这段时期,蒙古汗国曾多次派遣部队攻打高丽,但一直未能征服。1233年、1234年,蒙古汗国灭金与东夏政权之后,始出大军攻打高丽,使其成为元的藩属国。这之后,二者的边界线曾有过几次较大变化:

      首先,元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经略。高丽高宗四十五年(1258)十二月,元军至和州(今朝鲜永兴),②“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以和州迤北附蒙古。蒙古置双城总管府于和州,以晖为总管,青为千户。”③双城总管府隶属于元(1271年蒙古汗国改称元)辽阳行中书省开元路。在和州设置双城总管府后,元军继续向朝鲜半岛南部扩张。《明实录》及朝鲜《李朝实录》中均有铁岭以北、以东、以西之地隶属元开元路之记载,铁岭(今朝鲜江原道中部,相当于马息岭山脉的中部),④在安边府(今朝鲜江原道北部的安边)南八十三里,⑤而安边,在和州以南近二百余里处。⑥铁岭以北属开元路,说明元军过和州后又向南推进了二百五十余里,直到铁岭。至此,铁岭一线成为元辽阳行省与高丽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边界。

      其次,元在朝鲜半岛西北部势力的消长。元辽阳行省的西北界与高丽毗邻,中统元年(1260),高丽质子王倎(后改名王禃)回国即位,元世祖忽必烈允其“完复旧疆,安尔田畴,保尔室家”。⑦这之后,高丽与蒙古汗国保持臣属关系,双方在朝鲜半岛西北部以高丽长城西段为界。据《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四《宁边大都护府》:“香山在鸭绿江水南岸,平壤府之北,与辽阳为界。山之大莫之舆比,而长白之所分也。”这里与元辽阳行省为界的香山,为今朝鲜平安北道宁边东的妙香山(长白山南脉赴战岭山脉),高丽长城即从其山脉中部附近穿过。

      至元六年(1269)高丽权臣林衍干政,高丽内乱,是时高丽西京(今朝鲜平壤)官员“李延龄、崔坦、玄元烈等以府州县镇六十城来归”。⑧至元七年(1270)正月,忽必烈“诏西京内属,改东宁府,画慈悲岭为界”。⑨元在西京设置东宁府管辖朝鲜半岛西北地区,并以慈悲岭为元与高丽西北段边界。慈悲岭又名岊岭,位于今朝鲜黄海北道黄州以东的凤山至瑞兴之间。⑩

      1275年,元升东宁府为东宁路,至元二十七年(1290)三月,元政府罢东宁路,复置东宁府,将原东宁路下所辖诸城均归还高丽,高丽重新控制了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大部分地区,元与高丽的西北边界重回至高丽长城的西段。

      东宁路(包括此前的东宁府)仅存在二十年,元罢东宁路后仍然设置东宁府,并将其治所侨治于辽阳城(今辽宁省辽阳市一带)内。东宁府的南部领有鸭绿江中、上游至高丽长城西段之间的地域,并统辖这一地区及主要居住者女真人。至元朝末期,高丽恭愍王时才陆续在东宁府南部设置城镇,占领该地区。元代,元政府所管辖的女真人在朝鲜半岛的分布范围,主要以辽阳行省与高丽国(征东行省)双方在朝鲜半岛的辖区界限为准。(11)1269-1290年,西起慈悲岭东至铁岭这一界限以北,为辽阳行省管辖的女真人在朝鲜半岛上分布的地理范围。1290年以后,因辽阳行省与征东行省的西北边界发生了变化,即从慈悲岭向北回至高丽长城西段一带,所以西自高丽长城西段起,沿香山山脉一直向南,东折至铁岭,这一界限以北,为辽阳行省管辖的女真人在朝鲜半岛上分布的地理范围。除上述之外,分布于朝鲜半岛的女真人则处于高丽政权管辖之下。

      二、元代朝鲜半岛女真人的分布

      元代,居于朝鲜半岛的女真人大体上继承了辽金时期的分布区域,(12)多分布在半岛的北部地区。

      1.朝鲜半岛东北部地区(13)

      早在辽金时期,已有女真人生活居住在朝鲜半岛的东北部。元代,辽阳行省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统辖范围达铁岭一带,铁岭以北女真人聚居地大体如下:

      合兰地区(又称哈兰、合懒),高丽名合兰为咸州,位于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及周围地。据《高丽史·地理志》:“咸州大都督府,久为女真所据。睿宗……三年(1108)置州。为大都督府,号镇东军。……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真。后又没于元,称哈兰府。”

      三海阳一带(海阳又作海洋),其地在今朝鲜咸镜道吉州地区。《龙飞御天歌》卷七第52章中注曰:“海洋,地名,在吉州,自海洋北行五十里至泰伸、自泰伸东行六十里至的遏发,海洋、泰伸、的遏发三处各有猛安,其俗谓之三海洋。”(14)即海阳一带有三处女真猛安(千户),并以女真酋长之名作为当地的地名。

      双城地区,其地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及周围地。蒙古汗国曾以高丽降民作为统辖这一地区的行政长官,称双城为“高丽、女直界首”,(15)说明女真人为当地主要居民。

      三撒(又称参散),位于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地。自渤海国灭亡后,女真人就居住其地,归于元后被称为三撒。《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九《北青都护府》载:“北青都护府……本高句丽旧地,久为女真所据。高丽睿宗二年,遣尹瓘逐女真置九城,时称号未详。后没于元,称三撒。”

      定州一带,其地在今朝鲜咸镜道定平地区。辽代,这一地区与女真聚居的曷懒甸(大体相当于今天朝鲜的咸镜南北两道)相毗邻,是东北女真人往来朝鲜半岛通路上的重要关口。高丽靖宗七年(1041),为阻隔女真往来之路,始于此地筑城堡,设定州防御使,高丽高宗时没于元。高丽王朝末期的郑梦周曾有诗:“定州重九登高处,依旧黄花照眼明。峰峦北倚女真城,百年战国兴亡事,万里征夫慷慨情。”(16)即记述此地为女真聚居处。

      阿沙,其地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利原。《李朝实录》中,此地有女真头领“阿沙千户朱忽引”,《龙飞御天歌》中记为“阿沙猛安朱胡引答忽”,说明阿沙是女真人聚居处,并置女真千户所。

      秃鲁兀,其地位于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之西十三里。(17)秃鲁兀之地在辽金时期已是女真生活聚居处,“本吴林金村,久为女真所据。高丽睿宗二年(1107),尹瓘逐女真,筑城,置福州防御使。四年撤城,以其地还女真,后没于元,称秃鲁兀”。(18)

      甲山包括三水一带,其地在今朝鲜两江道甲山地区。《高丽史·地理志》载:“甲州府,本虚川府,久为女真所据,屡经兵火无人居。恭让王三年(1391)始称甲州,置万户府。”由于久无人烟,明朝洪武年间朝鲜才在此设置机构。但高丽末年,甲州尚设有“甲州猛安云刚括”,(19)说明其地有女真人生活居住,并设有女真千户。三水“本甲山郡三水堡”,位于今朝鲜两江道甲山东,其地北至鸭绿江仅一里,渤海国时为显德府界地,后为女真所据,金时属曷懒路,后为元所有。(20)

      于笼耳(又称亏笼耳、本郎古),其地在今朝鲜咸镜北道镜城附近,东临日本海。原为渤海国龙原府辖地,女真称其为于笼耳,因为金地,后没于元。据《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记,于笼耳之地,久为女真聚居,高丽睿宗时在此地建城,后为元管辖。(21)

      洪肯(又称洪献、洪宽、忽面),其地为今朝鲜洪原。洪肯之地因是女真人聚居较密集之处,置有女真千户所。当地有女真头领“洪肯猛安括儿牙兀难”,(22)猛安即千户,括儿牙为女真姓,兀难为人名。

      登州一带,高丽称登州为安边,其地在今朝鲜江原道北部的安边地区。至元元年(1264),忽必烈曾下令“禁登州、和州等处并女直人入高丽界剽掠”,(23)说明登州一带为女真人居住地之一。

      此外,孔州、愁州、多温平等处,分别位于今朝鲜咸镜北道的庆兴、钟城、稳城,“女直人民杂处其间,各以方言名其所居”,(24)都“没于元”,为元所管辖。

      2.朝鲜半岛西北部地区

      辽金时期,朝鲜半岛西北部是女真人分布的另一重要地区。元代,元与高丽在朝鲜半岛西北部的势力互有消长,尤其1290年后,高丽人向北发展,蚕食占据了原女真人的居地,女真人分布区域缩小,朝鲜半岛西北部为元辽阳行省所管辖的女真人,主要聚居在两大区域内:

      其一、鸭绿江流域下游沿海以南、大同江流域上游区域。

      鸭绿江流域下游沿海以南、大同江流域上游,这一区域与辽阳行省南部相接壤,女真人聚居较多之处有:

      (1)义州一带包括朔州、静州等地,其地今位于朝鲜平安北道义州与新义州之间。金代为熟女真聚居地,元朝时由元管辖。

      朔州,今朝鲜朔州。朔州在鸭绿江下游的义州和昌州之间,义州与昌州两地均为女真居住之地,由此可知朔州处也应居有女真人。入元后,属东宁路。

      静州,今朝鲜新义州东北,另有麟州,在今朝鲜新义州东。此二州都在义州附近一带,可知有女真人居住其地,《高丽史·金光中传》:“有岛在麟、静二州之境,二州民尝往来耕渔。金人乘闲樵牧,因多居焉。”后均属元东宁路。

      (2)定远府(今朝鲜平安北道龟城)周围,包括郭州(今朝鲜定州以南之郭山)、宣州(今地位于朝鲜宣川北62里)、龙州(今在朝鲜新义州东南龙川之西)、铁州(今朝鲜铁州半岛上的铁山)及灵州(今地在新义州南龙川附近)、安义镇(今朝鲜郭山附近)、孟州(今朝鲜孟川)等处,(25)这一地区位于鸭绿江下游东南部、西临海,辽朝时期已是女真人聚居处,高丽成宗时期(981-997),派平章事徐熙攻逐女真,在女真居住地建立了上述州镇,至元代,为东宁路所辖。

      (3)豆木里,今地位于朝鲜慈江道楚山,一直为女真人居住地,《新增东国舆地胜览·理山郡》记:“理山郡……本女真所居豆木里,自高丽恭愍王时,人物渐实。”高丽直到末年才在此设城,迁入高丽居民。

      与豆木里沿革相似,泥城(今朝鲜平安北道昌城附近)“本女真所据”,林土碧团(今朝鲜平安北道碧潼)“女真所据林土碧团之地,高丽恭愍王六年(1357)遣泥城万户金进等击走之,改林土为阴潼,以碧团隶焉,抄南界人户以实之”。(26)

      此外,秃鲁江一地,据《龙飞御天歌》中记载:“本高句丽、渤海、女真代有其地。高丽恭愍王十年(1361)始置秃鲁江万户。”此处也是女真居住地,高丽直到末年才建立行政建置。

      其二、慈悲岭以北、西京为中心的大同江中下游区域。

      早在10世纪初即高丽建国初期,大同江中下游地已是女真人游猎之地,“平壤古都荒废虽久,基址尚存,而荆棘滋茂,蕃人(即女真人)游猎于其间……”(27)高丽成宗时期(981-997),“契丹东京(今辽宁辽阳)至我(高丽)安北府,数百里之地,皆为生女真所据”。(28)这里的安北府(今朝鲜安州)位于大同江中游,即从辽东京到高丽安北府的广大区域,均为生女真居住地。高丽以平壤为其西京后,继续实行向北扩张的政策,在大同江下游逐渐建城设镇,同时迁徙高丽民户定居其地以进行充实和稳定占据。

      到元代,位于大同江中下游区域的城镇,其主要居民为高丽人,但仍包括一些散居各处的女真人户。如元政府在高丽设征东行省,几次东征日本,签各族人包括女真人为兵,有相当一部分军队都驻扎在东宁路。《高丽史·忠烈王世家》中也有关于元政府将一些散居于开元、北京、辽阳路的水达达女直移置到东宁府,以备参加东征日本的记载。忠烈王十三年(1287),时“东真骨嵬国万户帖木儿领蛮军一千人罢戍还元来谒公主”,(29)即为东真人在东宁路戍卫结束返还之前,觐见与高丽王室通婚的元朝公主。所以,元代时期的东宁府一带,作为军户身份的女真人数量有所增加。

      以上为朝鲜半岛西北部女真人分布地,元设置东宁路进行统辖。1290年东宁路撤销后,除鸭绿江下游的部分地区仍属辽阳行省外,其他地区复为高丽所统辖。

      三、元在朝鲜半岛女真人地区的行政建置

      元代,地方行政建置上确立了行省制度,行省下分“路、府、州、县四等”行政机构逐级管辖。(30)元政府在东北地区设置辽阳行省,朝鲜半岛北部的女真人分布地即在辽阳行省的统辖范围内。元统治者对东北地区的女真人采取因俗而治的方针,设置符合女真社会经济生活的地方建置,对包括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在内的女真人进行直接统辖。

      1.行政建置的确立与发展

      元政府在朝鲜半岛西北部,实行路、府、州、县制。在朝鲜半岛东北部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则是实行万户府(总管府)、千户所、百户所制度,千户所、百户所的建置是以女真人原有的猛安谋克制度为基础而设立的。元政府通过设置这些机构,对朝鲜半岛女真人地区进行直接管辖和有效治理。

      (1)千户所、百户所的设置

      金朝时期,女真社会基层组织实行猛安谋克制,作为女真军政合一的地方行政设置,(31)时在朝鲜半岛女真人的聚居地区尤其是曷懒路,也普遍设立了猛安谋克。到元朝时期,如和州等处“在先因失关防,致被女真人众尽杀州县官吏,就得地土人民,擅自称为采金户计,及将和州更名双城,设置总管府、千户所”。(32)这里记载了高丽向朝鲜半岛北部扩张势力时,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女真人发生冲突,元政府统辖这一地区后,设置了总管府、千户所,千户所实际即是依据女真原有的诸猛安设置的。在《李朝实录》中也有相关记载,如合懒府地区有女真诸千户“参散千户李亦里不花,秃鲁兀千户佟参哈、佟阿芦”等等,(33)《龙飞御天歌》卷七中则记载为“叁散猛安古论豆兰帖木儿、移兰豆漫猛安甫亦莫兀儿住”等等。原女真谋克制度同样被保留下来,元朝改称为百户所,如《高丽史·恭愍王世家》中载:“恭愍时,女真千户李豆兰帖木儿遣百户甫介以一百户来投。”这里的百户即百户长,甫介应该是女真百户所长官。

      元征服女真地区后,承认女真原诸猛安谋克各自领有的地域,在不改变其原有组织构成与生活习俗的基础上,设立千户所、百户作为管辖女真人的基层行政建置。元朝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各聚居处都设立有千户所、百户所,上文所列女真人分布的地区,如三撒、阿沙、秃鲁兀、甲山等地即都如此,直到高丽末年,这些地方还有“参散千户李亦里不花,秃鲁兀千户佟参哈、佟阿芦,洪肯千户王兀难,哈蓝千户朱蹯失马、大伸(即泰伸)千户高难、都夫失里千户进火失帖木,海童千户董贵洞,阿沙千户朱引忽……”(34)的记载。

      (2)万户府与总管府的设置

      元政府在朝鲜半岛女真人地区设置的万户府和总管府共有三处:合兰万户府、海阳万户府及双城总管府。万户府与总管府均统属于辽阳行省下的开元路。

      合兰府。元朝时期,元政府在原金代合懒路设置了合兰府,据《元一统志》开元路古城条载:“上京城西南曰宁远县,又西南曰南京,自南京而南曰合兰府。又南曰双城,直抵于高丽之王京。”(35)关于合兰府设置的具体时间,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但据《元史·世祖纪》记,在至元三年(1266)二月,元“立东京、广宁、懿州、开元、恤品、合懒、婆娑等路宣抚司”。这里设置官抚司的“合懒路”应是对金合懒路的沿袭,因此元政府设置合兰府的时间,应在至元三年(1266)之后。合兰府一直存至元朝末年,明洪武十五年(1382),“辽东东宁、草河千户所,招降故元合罗城万户府校卒及鸭绿江东遗民,凡二千六百八十六人,送至辽阳”。(36)这里提到的“故元合罗城万户府”即是指元朝的合兰府,从“合罗城万户府”字样来看,合兰府是万户府。此外,《高丽史》中也有“哈剌万户那延帖木儿”的记载,哈剌即合兰,哈剌万户就是合兰万户府的长官。(37)元朝时期,女真地区的地方建置,于路下设万户府、千户所,合兰万户府直接隶属于开元路,朝鲜史料中合兰府“隶于双城”的记载是错误的。(38)

      海阳万户府。《龙飞御天歌》注曰:“海洋、泰伸、的遏发三处各有猛安,女真酋长之名字,其俗谓之三海洋。”三海阳一带设有三个猛安(千户),元政府在这些千户所之上又设置万户府,即海阳万户府来统辖当地的女真人。高丽恭愍王、辛禺时期,海阳地方长官尚有“海阳万户弓大”、“海阳万户金同不花”、“海阳万户土音不花”,《李朝实录》中也有“三海阳达鲁花赤”金方卦及其子三善、三介的记载,(39)海阳万户府一直存至元朝末年。

      双城总管府。蒙古宪宗四年(1254),派散吉大王“屯双城”,确定以双城南250里的铁岭为双方界限,因而《高丽史·崔莹传》中记“铁岭迤北、迤东、迤西,元属开元所管军人、汉人、女真、达达、高丽仍属辽东”。1258年,蒙古将领散吉、普只等再次率兵越过图们江“收付女直”时,高丽龙津县人赵晖、定州人卓青杀高丽东北面兵马使,“以其地迎降”,元政府遂在和州地,设双城总管府,以赵晖为总管、卓青为千户管辖军民。(40)双城总管府隶属于辽阳行书省开元路,至少存在到至正十六年(1356)。

      (3)东宁路下女真地区的建置

      东宁路,前身东宁府,是元政府在朝鲜半岛西北部设立的路一级的地区性行政机构,直接隶属于辽阳行省。1269-1290年,在朝鲜半岛西北地区,最高一级地方行政设置为东宁路。(41)

      自高丽政权建立以来,历朝都努力向朝鲜半岛西北地区扩张势力,蚕食辽金土地,建城、迁徙人口,并设置机构对当地居民进行管辖,这其中即包括早已迁来并分布于当地的女真人。到元朝时期,东宁路的居住者主要是高丽人。元政府设置东宁路后,没有改变高丽政权原有州、县的设置,而是通过原有的地方机构对高丽人户进行直接管辖。元代,分布于东宁路下的女真人,除一部分散居于西京一带外,大部分集中分布在鸭绿江流域下游沿海以南、大同江流域上游地,包括高丽长城西段以北,居于这片区域的女真人由当地州、县管辖,这些州县则隶属于元东宁路。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全部的女真人都由当地州、县管辖,如林土、碧团之地主要居住者为女真人,并未见有关元政府在此建置州县的记载,或许因女真旧制而统治之。直到元末高丽势力才进入这一带进行行政设置,“改林土为阴潼,以碧团隶焉”。(42)

      由上可见,元政府在朝鲜半岛女真人地区的行政建置,东北部女真地区的基层行政建制是在不改变女真人原有的猛安谋克基础上,设千户所、百户所,千户所之上设合兰、海阳两个万户府和双城总管府,万户府、总管府直接隶于开元路;而东宁路下女真人地区的地方建置,在不改变高丽政权原有的府、州、县情况下,直接由东宁路所管辖。开元路、东宁路均隶属辽阳行省,最终统辖于中央。

      2.元朝统治朝鲜半岛女真人的特点

      元朝时期,元辽阳行省与高丽国(征东行省)在朝鲜半岛上有大体明确的分界线,朝鲜半岛属辽阳行省所管辖的地区,主要居住者为女真人,元政府在女真人地区进行了各级行政建置,朝鲜半岛北部地区成为辽阳行省统辖之地。元政府对朝鲜半岛女真人的统治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元政府“因俗而治”,承用女真原有的地方建置——猛安谋克。即元政府承认女真诸部各自领有的地域,不改变其原有的生活习俗,所设的万户府(或总管府)、千户所等既是地方行政区划,又是该部落或部族的居住区域。在行政官员的任用上,通常以当地女真人为基层建置千户、百户的长官,且官位世袭;以蒙古人或女真人任万户府的达鲁花赤。

      以朝鲜半岛东北部为例,元政府在原女真人的聚居处设洪宽、三撒等诸千户所,洪宽千户所长官为上文所提及的“猛安括儿牙兀难”,称千户所的长官为猛安可知,千户是对女真原有猛安的继承。另据史载:“李豆兰,初名豆兰帖木儿,女直金牌千户阿罗不花之子,袭世职为千户。恭愍时,豆兰遣其百户甫介以一百户来投(指投付高丽政权),仍居北青州。”(43)北青州即三撒,李豆兰承袭父职为千户(即猛安),说明元政府在保持女真人原有的地方建置猛安谋克外,在基层长官的任用上也承用了金代的“世袭”制。洪宽、三撒等诸千户所隶属合兰府管辖。据《元史·地理志》中“合兰府水达达等路”条记载:“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其居民皆水达达、女直之人……故设官牧民,随俗而治,有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以相统摄焉。”说明合兰府(还有水达达路)是该地区的地方机构,管辖本地区主要居住者——女真人的总管府,对女真人按其旧俗进行治理,同时,合兰府的行政区划亦以女真人聚居分布的区域为准。(44)万户府的达鲁花赤人员的任用,则或为蒙古人或为女真人。如合兰府的行政长官,上文中提到的“哈剌万户那延帖木儿”,那延帖木儿即为蒙古人名,很可能就是蒙古人。《李朝实录》还记有“三海阳达鲁花赤”金方卦及其子三善三介,(45)这里即是以女真人为达鲁花赤。此外,在朝鲜半岛东北部、高丽东段长城以北设置的双城总管府,虽然行政长官为高丽人,但双城等处被蒙古汗国称为“女直界首”,说明双城总管府的行政区划也是以女真人分布区域为准。

      其二、元政府在朝鲜半岛女真人地区的行政设置并不划一,东北部为千户、百户所、万户府(或总管府),西北部女真人与高丽人杂居地区,建置则为路、府、州、县。

      元代,元政府在朝鲜半岛东北部女真地区的行政建置,与其在中国东北地区女真故地的建置有所类似。元在东北女真故地设置路,路以下则设万户府(或称军民万户府)、千户所等,如水达达路下就设置了著名的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等军民万户府(位于今天松花江下游)。(46)万户府下级设置为千户所,曾分布于今松花江下游的“阿都哥千户崔咬纳、崔完者”,(47)为当地的千户长。崔完者,在《龙飞御天歌》中记为“阿都歌猛安奥屯完者”,奥屯为女真姓。朝鲜半岛东北部女真人聚居地与水达达路女真人聚居地相接,在《元史·地理志》中把这一广阔的地区并称为“合兰府水达达路”,合兰府即是元在朝鲜半岛东北部设置的万户府,此外朝鲜半岛东北地区还设置有前文论及的海阳万户府、双城总管府。合兰万户府及海阳万户府下统辖着各千户所,双城总管府的长官虽为高丽降人,但这一地区仍是以女真人为主要居民,其下一级的建置也应该是千户所。

      在朝鲜半岛的西北部,是高丽人与女真人杂居地区,元统治者管辖这一地区后,没有改变原有的行政设置,在路级以下依然为原府、州、县。自高丽建国后,历朝在朝鲜半岛西北部向北扩张势力,占据这一地区后修建城镇、设置官署,并迁徙来大量的高丽人以稳固占领地区,统治包括原居于此地区的女真人。西北部地区主要居民为高丽人,散居此处的女真人大多也是熟女真,封建经济已经大为发展,元政府在这一地区的行政建置,与东北其他经济较发展、以汉族人民为主各民族杂居的地区相同,1269年设东宁府(1275年升为东宁路)管辖这一地区后,未改变原有的行政设置,在东宁路下仍为原高丽政权所设置的府、州、县,这与当地的经济情况也是相符合的。

      其三、元政府在朝鲜半岛女真人地区的行政建置虽然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主要统治关系与内地一般建置大体相同,通过设置的路、府、所等对女真人实行全面且卓有成效的管理。

      首先,元政府在女真诸路、府、所地区征收赋税。《元史·食货志》载:“太宗癸卯年(1243)合懒路岁办课白布二千匹。”即在蒙古汗国占领女真地区初期,设置合懒路时就已经建立了赋税制度。此后合懒府地区每年交纳的税额,未见相关记载,但《元史·地理志》中有合兰府、水达达路在元至顺年间(1330-1333)向国家交纳赋税的人口数字为“至顺钱粮户数二万九百六”。(48)

      其次,元政府在朝鲜半岛的女真地区征兵签军。高丽忠烈王七年(1281),元朝元帅“哈伯那如东界阅东真军”。(49)这里的东界,是自今图们江以南、朝鲜半岛东部沿海直到韩国三涉的区域,东真即高丽政权对居于这一地区女真人的称谓。另据史载,如果“女直、水达达军不出征者,令隶民籍输赋”。(50)这也是将朝鲜半岛女真人同样纳入元朝的军事体系中。

      再次,元政府对朝鲜半岛的女真人进行赈济救灾。据《元史》记录,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辽阳洪宽(今朝鲜洪原)女直部民饥,借高丽粟赈给之”。(51)“高丽、女直界首双城告饥,敕高丽王于海运内以粟赈之”。(52)看来,当居于朝鲜半岛的女真人发生饥荒时,元政府都是实行就近措施,令高丽直接赈济。

      综上所述,元朝时期的朝鲜半岛特别是其北部地区,是除中国东北地区之外另一处女真人重要聚居分布地,这一地区除少部分女真人由高丽政权管辖,大部分处于元帝国的统治之下,统辖于辽阳行省。元政府依照“因俗而治”的统治方针,设置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地方行政机构,对朝鲜半岛北部的女真人进行直接有效的政治治理。随着元在朝鲜半岛上势力的发展,不仅巩固了辽金以来中国王朝在朝鲜半岛的疆界,而且在一段时期内曾有较大的发展。

      ①据杨保隆研究,元代东北地区女真人分布的南界到辽东半岛、东部达鸭绿江,这一范围未将居于朝鲜半岛北部的女真人全部算入。参见杨保隆:《浅谈元代的女真人》,《民族研究》,1984年第3期。

      ②本文古今地名对照大多参照佟冬主编,丛佩远著:《中国东北史》第三卷,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第128-137页。

      ③[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二四《高宗世家三》,朝鲜民主共和国科学院出版社1957年版,第一册第375页。

      ④佟冬主编,丛佩远著:《中国东北史》第三卷,第128页。

      ⑤[朝]卢思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九《安边都护府》:“高丽置关门,号铁关。”(韩国景文社1981年版,第三册第323页。)

      ⑥据《新增东国舆地胜览》“永兴大都护府”、“高原郡”、“安边都护府”“德源都护府”“文川郡”所载相互间的地理位置估算。

      ⑦《元史》卷二○八《高丽传》,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611页。

      ⑧《元史》卷五九《地理志》,第1398页。

      ⑨《元史》卷二○八《高丽传》,第4616页。

      ⑩佟冬主编,丛佩远著:《中国东北史》第三卷,第134页。

      (11)1287年,元政府在高丽国设具有羁縻特点的特殊行政区建置——征东行省,相关研究参见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404-423页。

      (12)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情况,参见姜守鹏:《十世纪初至十二世纪初的女真族》,《北方文物》,1987年第3期;冯继钦:《辽代长白山三十部女真新探》,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三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董万仑:《关于辽代长白山女真几个问题的探讨》,《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景爱:《辽代女真人与高丽关系》,《北方文物》,1990年第3期;陈慧:《中国女真族的领土意识初探》,《史学集刊》,2011年第1期;沈岩:《元代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与行政建置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文学院,2005年。

      (13)关于元代朝鲜半岛东北部女真人的分布研究,参见董万仑:《〈龙飞御天歌〉记东女真族属与分布研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2期;刁书仁:《元末明初朝鲜半岛的女真族与明、朝鲜的关系》,《史学集刊》,2001年第3期。

      (14)[朝]郑麟趾等撰:《龙飞御天歌》卷七,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版,第四册第22页下。

      (15)《元史》卷一七《世祖纪》,第366页。

      (16)[朝]卢思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八《定平都护府》,第三册第316页。

      (17)佟冬主编,丛佩远著:《中国东北史》第三卷,第132页。

      (18)[朝]卢思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九《端川郡》,第三册第345页。

      (19)[朝]郑麟趾等撰:《龙飞御天歌》卷七,第四册第22页下。

      (20)[朝]卢思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九《三水郡》,第三册第361页。

      (21)[朝]卢思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镜城都护府》,第三册第367页。

      (22)[朝]郑麟趾等撰:《龙飞御天歌》卷七,第四册第22页下。

      (23)《元史》卷五《世祖纪》,第100页。

      (24)《李朝实录》卷七,太宗四年五月己未,日本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影印本,1964年版,第20页下。

      (25)东宁路古今地名对照大多参照《满洲历史地理》第2卷,第338-359页考定,转引自佟冬主编,丛佩远著:《中国东北史》第三卷,第136、137页。

      (26)[朝]卢恩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五《碧潼郡》,第三册第612页。

      (27)[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一《太祖世家》,第一册第15页。

      (28)[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九四《徐熙传》,成宗十二年(993年,辽圣宗统和十一年)徐熙奏,第三册第77页。

      (29)[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三○《忠烈王世家》,第一册第469页。

      (30)《元史》卷五八《地理志》,第1346页。

      (31)《金史》卷二《世纪》,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9页。

      (32)[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三九《恭愍王世家》,第一册,第593页。

      (33)《李朝实录》卷七,太宗四年四月甲戌,第12页下。

      (34)《李朝实录》卷七,太宗四年四月甲戌,第12页下。

      (35)李兰盻、岳铉等撰:《元一统志》卷二,中华书局1966年版,第221页。

      (36)《明太祖实录》卷一四四,洪武十五年四月辛丑,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4页。

      (37)《高丽史》卷四三《恭愍王世家》,第一册第604页。

      (38)[朝]卢思慎等撰,李荇等新增:《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四八《咸兴府》,第三册第293页。

      (39)《李朝实录》卷一,恭愍王十三年甲辰,第9页下。

      (40)《李朝实录》卷七,太宗四年五月己未,第20页下。

      (41)东宁路的建置,参见程妮娜:《古代中国东北民族地区建置史》,第401-404页。

      (42)[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五八《地理志》,第二册第278页。

      (43)[朝]郑麟趾撰:《高丽史》卷一一六《李豆兰传》,第三册第438页。

      (44)合兰府的设置以及合兰府水达达的分布情况等,董万仑有详细论述,参见董万仑:《元代合兰府水达达研究》,《北方文物》,1990年第2期。

      (45)《李朝实录》卷一,恭愍王十三年甲辰,第9页下。

      (46)《元史》卷五九《地理志》,第1400页。

      (47)《李朝实录》卷七,太宗四年四月甲戌,第12页下。

      (48)《元史》卷五九《地理志》,第1400页。

      (49)[朝]郑麟趾撰:《高丽史》二九《忠烈王世家》,第一册第458页。

      (50)《元史》卷一○《世祖纪》,第215页。

      (51)《元史》卷一六《世祖纪》,第353页。

      (52)《元史》卷一七《世祖纪》,第366页。

标签:;  ;  ;  ;  ;  

元代朝鲜半岛真女性分布与行政设置研究_龙飞御天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