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建设中的留守儿童论文_张兰

浅谈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建设中的留守儿童论文_张兰

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第一小学 贵州省黔西南 562200

民族地区由于受到地域环境的局限,人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学习环境以及生活环境与城市之间自然而然的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国家对外政策的开放,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带来了福音。为了能早日脱贫致富,改善生活环境,年轻的父母们纷纷走出大山,到发达地区去打工挣钱,留下体弱多病的老人和一些学龄儿童,这些学龄儿童一旦进入学校就成了学校的留守儿童,他们的介入势必会减缓学校建设的脚步。这些孩子们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具有它的特殊性。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从年龄上看,大多在十五岁以下,正值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父母、家人的陪伴、管教,就在此时,最疼自己和自己最亲信的人又不在身边,身理和心理上得不到应有的满足。关爱的缺失,心底的孤独、失落就会悄悄地靠近他们。这样一来,心里的悄悄话无处诉说,心理失去平衡,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想法。其次,留在家中监管孩子们的又是年岁已高、缺乏文化知识的老人们,等待他们的是繁忙的家务活,哪还有能力去监管孩子们的学习?他们能给予的就只能是孩子们物质上的满足,一贯的迁就,忍让。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良的习惯就在他们的身上扎根住了下来,这难道不是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吗?最后,孩子自身也存在着很多因素:自控力差、不讲卫生、挑吃挑穿、顶撞老人等。一旦进入学校后,就会把这些不良习惯带进学校,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不服从老师管教、违规违纪,说谎骗人。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诸多问题,无疑会对学校教育建设带来很多的麻烦和影响。

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方面: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来源于偏远、落后的民族山区的农村,学习环境会受到家庭和当地风气的影响,学习基础较差,加之家中无人辅导,孩子们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完成每天的学习任务而经常会得不到老师的表扬;生活上营养的搭配不均衡、作息时间不规律,课上萎靡不振,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学习或生活上遇到的问题自己不能解决,不敢与老师交流,不会与同学探讨,全都埋藏于心底。渐渐地,内向、孤僻的性格慢慢地形成。针对留守儿童的这些问题,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能否将它放置一边呢?回答是肯定的,不,不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那我们该怎么去做,才能将学校建设的步伐加快呢?

首先,建议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加强该地区教育部门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领导与管理。

其次,要优先照顾留守儿童。学习上优先,生活上优先,活动上优先。学校要根据年龄、学习状况进行分类,分组,选派出优秀教师对他们进行专门的辅导,并对帮扶的效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的整改。生活中留意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发现症状,及时沟通,及时交流。让他们过得开心,让在外务工的家长能放心、能静心。当孩子中有人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帮助他们从小学会生活上的自理,养成良好的卫生惯和学习习惯。当学校有集体活动时,要尽可能的让他们参与进来,感受活动的快乐与荣誉。

第三、学校内要有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制度,并严格执行。人生的第一步是从家庭开始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照顾孩子的教育管理中就应该采取家校合力。学校教师与校内留守学生间要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帮扶制度,帮扶教师要随时关注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他们成长,让他们能热爱学校大家庭的生活,感受其中的温暖,能从学校这个大”家”中找回自己家中失去的爱。同时,学校还应适当开设一定数量的心理教育课,对他们进行思想、情感和独立生活教育,让他们了解父母的不易,学会理解父母,体谅父母。另外,学校还应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定期召开家长座谈(或培训)会,并把培训内容发给每一位家长,让家长多了解孩子,多了解学校,多了解教师,了解学校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更新教育理念。让监管孩子们的家长学会尊重孩子的选择。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指责。让孩子们在家长和学校的正确管理中健康地成长为民族的未来。

总之, 在学校建设中,留守儿童的工作是是学校建设中不容忽视的。学校必须与社会、家庭携起手来齐抓共管,这块工作才会有所改进。在对待留守学生的学习不生活方面,应对每一位孩子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多一点耐心与孩子们谈心沟通,多进行走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和监管人交流,沟通,倾吐心声。关注每一位孩子在成长中点点滴滴的进步,让他们怀揣一颗健康的心,走稳走好人生的每一步,让学校建设正常运行吧!

作者简介

张兰,贞丰县第一小学教师。

论文作者:张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浅谈民族地区家长学校建设中的留守儿童论文_张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