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1]2002年在《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为主题,探索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与企业发展阶段之间的内在关系。全文研究分为叁部分:理论导出、理论假设、和实证研究。 在理论导出部分,本文从企业创新文化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企业创新文化的社会学定义;通过剖析企业创新文化的内涵,认为企业创新文化有其内在的脆弱性;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创新文化”研究必须与“利于创新的基层文化”研究相结合。 在理论假设部分,本文将企业创新文化发展划分为自由发挥、制度化和主动创新叁个阶段,提出“企业创新文化”、“利于创新的基层文化”与“企业发展阶段”叁变量相结合的理论假设。 在实证研究部分,本文通过对国内22家高技术企业的问卷及访谈调查,描绘出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的通则性曲线,并辅以个案解释,得出“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综合的实证结论;并依据访谈启示,对理论研究进行补充。 在全文的结尾,讨论了本文研究的实践意义、创新与不足之处,并对企业创新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作了理论上的展望。
蒋瑛[2]2003年在《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文中认为产业集聚成为当今国际竞争优势产业的一个共同特征,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能够对产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即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能够促发新企业的诞生,从而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进而有利于提升竞争优势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聚是现代产业经济活动在空间结构上表现出来的一种基本趋势,它不仅存在于许多的传统产业中,更存在于今天各国经济竞争的关键产业——高技术产业中。风行世界的高科技园区如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公路以及得州的奥斯汀,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印度的班加罗尔,以色列的特拉维夫等高技术产业园区无一不是产业集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在这些地区,不仅高技术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高,而且区内企业之间相互协作,学习和交流知识、技术和信息,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竞争优势的获得,成为对世界经济最有影响力的地区和举世瞩目的焦点。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以及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如何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家的竞争优势实属当务之急。而发展高科技园区无疑是我国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的高新区虽然已在国内崭露头角,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产业升级和集聚发展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与硅谷等先进科技园区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和不足。目前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本上处于自身发育不完善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的时期,即企业的衍生能力弱,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低,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产业体系;区内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联系不密切,“R&D”的体系不完善靠自行研制或引进国外技术,且消化吸收能力弱,正是由于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研发能力强的大学、科研机构未能成为高新区内企业创新的重要来源;高新区内企业集聚原因主要是各种优惠政策,而不是因为价值链联结而自发集聚在一起,缺乏根植本地的内在动因;缺乏创新文化环境,没有建立起有利于信息和技术快速扩散的非正式交流的渠道和网络,区内行为主体处于孤立和隔绝状态,企业间相互作用少。因而远不及硅谷、剑桥等高科技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本文在高技术产业空间集聚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回顾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探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高科技产业空间集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借鉴国外发展高科技园区的经验,探索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内在规律性,从而为建设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操作思路,进而为学术界有关问题研究拓展新领域和增添新内容,并以此促进国内学术界重视和加强对此问题的研究。 论文指出:产业集聚尤其是高技术产业集聚是提高产业竞争力、形成区域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其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表现在:第一,外部经济效应。集聚区域内企业数量众多,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但集聚区内的企业彼此实行高度的分工协作,生产率极高,产品不断出口到区域外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从而整个产业集聚区获得一种外部规模经济。第二,空间交易成本的节约。空间交易成本包括运输成本、信息成本、寻找成本以及合约的谈判成本与执行成本。企业集聚区内企业地理邻近,容易建立信誉机制和相互依赖关系,从而大大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区内拥有专业化的人才库,还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来工作,这就减少了在雇佣专业人才方面的交易成本。集聚区内有大量的专业信息,个人关系以及种种社区联系网络使信息流动很快,这样减少了企业的信息成本。第叁,提高集聚区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第四,品牌与广告效应。企业群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以后,会在消费者中间形成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创新和竞争优势在地域区位上越来越集中,高技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术产业空间集聚的现象更加普遍。世界各国的高科技园区形形色色,归纳起来主要有高技术产业开发带、科学园区、科学城、技术城、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几种发展模式。 产业集聚的结构包括垂直(前向、后向)联系、水平联系的企业群和支撑体系。集聚体内企业间由于地理接近性和业务联系而相互合作与竞争;制造商和垂直联系的上下游企业间形成供应商和顾客的合作关系;水平联系的企业既存在竞争关系,又存在合作关系。支撑体系中政府部门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法律、税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形成一种制度环境;金融机构对企业的创建、扩大生产和销售、研究开发等进行信贷和风险投资;行业协会等相关中介机构促进企业间网络联系、成为官产学研联系的纽带;大学、研究所和职业培训机构等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知识和技术,为企业输送各类人才,形成产学研之间的合作网络。 高技术产业集聚在区位的选择上有着
曾鹏[3]2007年在《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城市创新空间作为聚集创新活动的场所,是以创新、研发、学习、交流等知识经济主导的产业活动为核心内容的城市空间系统。它不仅仅是简单的高技术产业相关硬件设施的功能聚合,而且包含了物质、经济、文化等多种属性,一个完整的城市创新空间概念框架包括创新空间的空间结构、空间形态、产业结构、创新机制与创新文化精神。在这样的理论架构下,本文从城市创新空间的区位结构、组群规划和建筑空间组织几个方面,以不同尺度逐层研究其发展模式及场所特性。在宏观区位的层次上,通过对以往区位空间理论的总结,得出集群效应与扩散效应是影响城市创新空间区位的最重要因素。着重分析论证了城市创新空间的区位选址依据及其布局结构特征,并探讨了控制性规划设计的框架。在组群规划的层次上,从产业活动特点以及从业人员的行为特点、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入手,分析城市创新空间规划设计的内因要素,并以此为依据研究其功能要素形态和空间场所形态。同时,证明了城市创新空间组群规划本身就包含着综合的土地利用,是一个多功能的创新综合体,包括研发、生产、居住、商贸、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因而在布局结构上也呈现出新的特征和倾向,并提出延拓组群空间复杂性的意义和手段。在建筑空间的层次上,以研发型建筑及其工作空间单元为对象来研究创新活动所需的空间支持。指出创新空间单元是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形成的集合研发、学习、展示、交流等功能的新的建筑空间类型,是当代多功能的综合智慧单元。并从这个定义入手,分析了创新场所的特质以及创新工作空间的演化与发展,提出以交流空间为核心组织研发工作空间的设计策略,并研究了团队工作模式下的空间组织手法。最后,结合京津地区的实际情况,列举该区域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区位优势,提出“京津高技术产业连绵带”的发展模式,并对“京津模式”下城市创新空间的特征进行了研究:1.强调区域合作,增加交流空间;2.强调产学研一体化,注重与高校、研究机构的共构;3.注重信息化建设,加强国际合作与远程合作;4.强调地域特征,重视环保节能与可持续发展。
李维胜[4]2006年在《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寿命周期、形成及发展模式、生存风险及预测模型,研究了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论文首先在分析我国高技术企业现状及剖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并通过相关的实地调研及定量研究,分析了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构建了影响因素交互作用结构模型。其次,揭示了高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规律。论文划分并阐述了高技术企业寿命周期六个阶段,指出了其类型及成因,并分析了与产品寿命周期的相关性。总结了高技术企业形成及发展模式,提出了发展模式的选择依据。分析了高技术企业生存风险,并用效率、效益、结构类共13个指标为基数指标计算出企业安全系数作为评判生存风险的标准,应用BP神经网络构建了高技术企业生存风险预测模型。最后,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理论和方法。论文建立了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纵向、横向、动态综合的评价模型,并通过实证进行研究。同时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程少博[5]2011年在《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实现农产品的商品化、农业的工业化、农村的城镇化。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将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入到农村和城镇经济发展中去,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如何实现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对接,即构建农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应该建立在高技术的基础上,即以高技术为支撑实现农工一体化发展,由此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农村和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玉米、玉米芯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引入和开发高新生物技术,加工制成低聚糖、木糖醇、低聚木糖以及多种衍生功能糖产品,同时将生产过程产生的玉米芯废渣经过燃料、发电、养殖等项目的再利用,其产生的废弃物再作为肥料进入土地,从而构造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叁农”问题、建立新的农村和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同时,从理论上研究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也有助于发展我国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是以农业为起点、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相结合,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和资源循环(Recourses Circulate)经济。其特点是:第一,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的物质循环封闭于农业和工业,起点是绿色植物通过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并以高技术体系为支撑和依托,实现能量梯次使用。第二,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结合了农业产业化和工业生态化,提高了物质循环率,从而延长了农业产后的产业链条,并与工业生态化有机地结合。第叁,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实现了农业生产环节以及农业与工业的“无缝链接”,协同了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组成一个闭环的绿色供应链。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组织可分为紧密型、半紧密型和松散型叁种。紧密型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组织主要指由核心企业投资组成的在生态产业链条上的一组企业,它们之间是靠产权连接的,这一组企业可以是某企业独立投资形成的,也可以是核心企业控股,或者是核心企业参股的,这组企业也可以看成是核心企业的纵向一体化。半紧密型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组织指的是企业间通过合同连接,即农产品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农产品销售者叁者之间,通过签订合同或订单,协调生态产业链条上企业间的合作关系,使农工商叁者得以进行合作,以便增进并合理分享收益。松散型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组织是指企业间完全依靠市场交易方式连接,企业之间完全独立,合作和协调主要通过市场机制来进行。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运作机制的构建是保证系统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有序性和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和保障。从系统内产业流程的运作程序来看,应涵盖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机制、履约—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冲突—协调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等五个层面。其中,合作伙伴的评价—选择机制属于一种事前预防机制,履约—监督机制、激励—约束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属于一种事中执行机制,而冲突—协调机制则属于一种事后弥补机制。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的核心是“循环”,即强调资源在社会再生产体系中各个环节的不断循环利用,因此,如何做到产业链内资源的网状化利用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内部各节点企业资源都应按照协同方式进行整合,以增进系统的资源持有量;在资源协同整合的过程中,主要依赖于科技进步和高技术支撑;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能够产生横向一体化的规模经济的效应、纵向一体化的范围经济效应和区域一体化的产业集群效应。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在这一发展模式中,高新技术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发展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并不单纯是技术的选择问题,也不是微观市场主体一厢情愿所能够做到的,它需要一系列相关条件来保障或满足,例如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成熟度及其适应性、资源供给的约束程度、生产规模的大小、产业的聚集程度以及政府职能的有效合理发挥等。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构建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和发展完善叁个阶段。该公司循环经济产业的前端是玉米种植业,功能糖的工业化生产以及玉米芯废渣的再利用是公司循环经济的核心产业,它们和肥料还田工程共同构成了闭环的循环经济链。龙力公司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无缝连接了农业和工业,通过以玉米及玉米芯等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同时以生物技术为手段,实现了对农业资源的综合性循环利用。在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生物高技术起了关键的支撑作用。生物法制备木糖醇技术、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技术、玉米芯废渣提取木质素技术和纤维乙醇生产技术等高技术的应用促成了该公司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对生物技术酶解工业纤维废渣生产乙醇项目的资源与环境经济的具体分析证明了该公司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山东龙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与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的循环经济发展高度契合。以打造“玉米全株产业链”为发展方向,以“生物炼制、绿色循环”为发展主线,以“绿色循环发展、健康成就未来”为核心理念,以“有限循环一体化、业务单元专业化”为发展原则,形成了科学的战略定位。同时,灵活高效的产学研合作提供的技术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密切配合,共同促成了龙力公司有效的总体运营模式,并为公司赢得了竞争优势。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带动了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推动了现代城镇经济发展模式的建立,这一发展模式为“叁农”问题的解决、为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徐波[6]2015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靠资源要素投入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造成了资源消耗巨大、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失衡、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整体投资效率低下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将会制约我国“十叁五”及未来更长时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已成为一国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由于高技术产业具有的高收益、高附加值、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等特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一方面对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培育与打造新的增长点、改造传统发展引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另一方面,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创新为主要动力的内涵发展、集约发展上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整体上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13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已达114487.3亿元,占GDP比例已达20.13%,对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值、利润、利税、出口交货值等80%左右集中在东部,五大行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在占据“半壁江山”,总之,在高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区域以产业不均衡现象。及时总结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具体探讨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的相互关系,探究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具体贡献以及区域经济中有哪些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从新的研究视角重新审视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的互动关系,这些对于政府制定进一步推进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以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等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创新的目的在于形成发展优势,而发展优势最终要体现在产业优势上,当前,高技术产业无疑将是优势产业的主要代表。本文主要基于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演化理论,紧紧围绕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主题,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等研究方法,首先对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进行了评述,继而在构建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详尽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相互作用。同时,静态分析方面,具体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从时间(2002-2013年)和空间(全国层面及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经济区域)维度对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并进行对比分析;动态分析方面,借用物理学中耦合理论和实证模型,实证分析了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水平及动态演变态势。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及理论基础借鉴文章紧紧围绕高技术产业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影响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以及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两者互动关系这一研究主题,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概括了现有研究视角,并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也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文章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需要,对本研究所涉及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区域分工理论、创新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理论等进行介绍,为开展研究奠定基础。二、全面总结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认真分析并总结了我国高技术产业起步、成长、快速发展叁个阶段中政府相应出台的发展政策以及取得的发展成果。在对全国层面分析时,从产业规模、产出效益、创新能力、发展潜力、社会效益等五大方面进行论述,研究显示,整体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已取得显着成绩,总产值不断增大,产出效益明显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r&d投入强度逐年增大,从业人员显着增加;对四大区域及五大行业分析时,具体从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出口交货值、r&d经费内部支出等六个方面展开,通过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最为发达地区,各项发展指标占比在80%,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是各行业中发展最为突出的。叁、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理分析借助系统论思想,在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各子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一方面,分析了高技术产业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促使制度创新、提升产业结构、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对区域经济产生直接或间接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论述了区域经济可为高技术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产业基础、智力支撑和良好的外部环境等。进而,构建“高技术产业—区域经济”复合系统,并分析了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为从实证角度探讨两者间的相互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四、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的实证分析运用灰色关联理论与方法实证检验了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间的关联度,结果显示,对全国层面以及东部、中部地区来说,高技术产业与区域gdp关联度最大,而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与区域gdp关联度排名第二位,但与产业关联度排名第一的差距不大;进一步,本文基于c-d生产函数构建了静态实证模型,利用2002-2013年我国30个省份(西藏除外)面板数据,实证测度了高技术产业r&d经费内部支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显示,东部地区贡献最大,东北地区最小;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方面,在考虑循环累计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动态面板模型并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发展环境、产业集聚度等因素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各地高技术产业发展均存在较强的循环累计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员投入、市场环境、产业集聚的影响系数也为正,但各地差异较大;研发经费对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只有西部地区为正,其余地区为负,但影响程度均不大。五、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度测量从系统论视角出发,首先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的高技术产业系统评价体系和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的区域经济系统评价体系。运用极差标准化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并用变异系数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赋值,运用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全国以及四大经济区域两者间协调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各区域中两者协调发展度呈上升态势,由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进入良好协调阶段,但各区域在协调发展各阶段所经历的时间不尽相同;同时,四大区域中,东部地区大多年份协调发展度均高于其他叁个区域。六、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动态互动关系分析为更好地解释和研判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演变态势,本文从动态演化视角出发,借助物理学中耦合的思想和实证模型,基于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处理方法和计算得到的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具体分析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间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全国层面以及中部地区在2002-2013年均处于协调发展阶段,而东部地区则处于极限发展阶段,西部地区2005年开始由低级协调共生阶段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东北地区情况稍显复杂,但大多年份仍处于协调发展阶段。总之,动态演化方面,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间互动关系呈现不同的发展路径。同时,本文还对2014-2025年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态势进行了预测,拓宽了现有理论中对两者关系研究的视角。七、发展高技术产业的政策建议为保持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实现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良性发展,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叁个层面提出了政策建议,认为高技术产业政策或发展规划应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建立科学、高效的协调管理机制,构建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等;高技术产业政策与区域经济政策要相统一,注重各区域演化水平的平衡发展,积极构建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以发展高技术企业为切入点、强化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不同地区应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应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提高两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王涛, 黄进勇[7]2002年在《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初探》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国际经济贸易得到迅速发展,国家综合国力显着增强。随着中国加入WTO,随着国门的进一步打开,我国企业势必将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化大分工中去,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发展机遇。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具国际市场竞争力产品的高技术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显得尤为引人瞩目。在此背景下,本文分析和总结我国高技术产业实现国际化经营可以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几种可参考的模式。
张馨[8]2016年在《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是一种高科技和知识含量的、支持科技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的新型生产服务业态,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高级形态。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是指,与高科技制造业联系紧密,知识和技术含量高、辐射相关产业能力强且以科技中介和创新驱动为主要职责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具有一定发展速度或发展潜力的高技术制造企业,其区域辐射范围较广、驱动地区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能力较强。因此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对实践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升级换代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改善高技术企业生态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武汉市的生物、医疗、通信、光电子等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开展大规模的随机等比抽样调查,共回收有效样本502份。针对样本提供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相关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技术先进型服务业本身的发展实况和国内外研究文献结论,本文设定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内部规划、资金投入、雇员素质能力、创新网络等4项为一级指标,结合16项主要的二级指标建立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统计结果显示,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四个影响因子都对组织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组织内部建构及雇员素质能力的影响非常显着。对于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来说,组织创新的核心力量体现在其创新能力方面。这些能力可以帮助科技服务组织迅速开拓市场、不断推陈出新领先市场且获得忠诚的客户群。具体而言,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能力包括:规划与管理能力、沟通与协同能力、学习与消化能力。统计结果显示,创新规划和管理能力对科研创新成果、部门协作及利用创新资源等发挥显着影响;创新沟通与协同能力对雇员素质、客户关系、网络互利共享等发挥显着影响;创新学习与消化能力对抵御外部风险、雇员识别能力及资源吸收等发挥显着影响。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网络构成主体有科技研究中介机构、合作企业、高科技制造业、政府(或地方政府)、大学(或大学研究中心)以及其他高科技服务企业。这些主体或通过科技研发、或通过服务外包、或通过上下游供应链的关系进行联合创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共同创新集团。统计结果显示,网络成员的密切互动对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产出及政策和资金扶持有显着影响;网络资源共享也对技术先进型服务组织的创新产出和发明专利数量有显着影响;创新网络的开放性对知识技术共享、协同创新以及研究成果升级换代有显着影响。目前中国技术先进型服务业的发展周期不长,许多深度特征和规律还未凸显出来,需要加大实证研究的比例和规模,同时还需要对相关发展政策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
覃荔荔[9]2012年在《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激烈而动态的全球竞争环境和不断提升的技术发展速度与复杂性程度,导致研发风险的不断上升,使得任何企业都难以独揽全部前沿技术,从而促进了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的网络化和系统化,推动了高科技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单个企业之争”演变成为“供应链之争”,进而升级为各个企业赖以生存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争。所谓创新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技术创新复合主体与技术创新复合环境,通过创新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的系统,在一个协作有序不断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中所有成员共同创造与获得的利益都将不断增加。但是目前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停滞、演替、衰退等问题,导致了创新资源浪费以及高科技企业经营风险加剧,保持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最近几年兴起的学术热点。因此研究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高科技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分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生态学和复杂系统视角切入,以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引入生态学中研究生物体之间及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探讨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构建可持续性综合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评价了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论证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叁个主要构成维度与机理,以期为高科技企业创新资源有效保护和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与定量分析依据。全文共分七章,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科学界定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分析了系统构成、发展动力及权变因素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叁个主要维度及系统可持续发展基本原理,并进一步阐述了叁个维度的作用,指出了为达到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对这叁维度的提升机理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围绕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叁个主要维度,系统研究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1)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主要从知识资源的角度研究系统的资源,在分析系统资源知识本质属性的基础上,构建了知识存量增长函数和知识供应链价值增值模型,利用Matlab进行模拟仿真,研究了知识增长机理和核心企业知识增值的原理。最后从产品供应链、技术供应链和服务供应链的角度分析并指出持续不断的知识资源供给是实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素。(2)研究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主体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主体间基于知识资源竞合的本质、内容、特征及目的,研究了系统内外协同进化的新型关系,并运用生态学中的种群动力模型对主体竞合关系演化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系统主体在环境变化情况下的反应变化,体现了系统主体和系统本身的自适应发展能力,这也正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3)研究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可持续发展。分析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系统结构类型并指出了结构在系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功能,构建了知识网络动态演化模型对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结构适应性调整与演化进行了推理,研究了基于超循环理论的系统结构演进发展原理,指出了系统结构随系统内外部环境变化的这种自组织机制正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系统能否最终实现市场需求,从而优胜劣汰,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后,构建了评价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述评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及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指出生态位适宜度法适用于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以我国湖南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评价了湖南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从知识资源、主体关系、系统结构叁个方面对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体系进行深入探讨,揭示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检验和论证前文的理论观点和评价指标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在进一步总结案例研究的结论与启示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顾海[10]2000年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论》文中认为本文从理论、实证和实践叁个层面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运行机制和成长路径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论证,并对推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 本文共有叁个部分十一章 第一部分从第一章至第五章,是理论探索部分。运用了科学技术理论、技术创新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产业结构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国际产业转移理论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构建了高新技术产业化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内容遵循以下的逻辑思路进行: 科学知识和技术是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重要基础和源动力,而技术创新又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人们利用现有的科学原理进行创新,而其中突破性创新和根本性创新会诞生高新技术,而且极有可能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实现产业化过程是其各个系统如动力系统,转化系统和环境系统以及保护机制等到共同协同的结果,一旦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并且发展成熟,又由于是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先导作用,是主导产业,会通过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以及旁侧效应对其它新兴产业产生技术带动作用,同时对传统产业进行高技术渗透,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结构水平提高,实现以产业结构不平衡增长为手段达到平衡增长的目的,使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此外,在考虑国际因素时,应充分考虑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机遇,适时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向前发展。 第二部分是实证分析,为第六章。 本章以江苏为例,通过建立数量模型,以近十年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了高新技术产业对GDP贡献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其次以人材、资金、科技成果叁要素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率和不同时期的贡献率影响分析,从而进一步探讨这些要素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不同时期的影响特点。 第叁部分从第七章至第十一章,是实践部分 阐述高新技术及产业化的实践中,信息产业及新兴产业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往往以它们的发展为先导和支撑点,带动整个经济协调发展。通一 乙‘过建立高新技术园区,包括科技园区、孵化区、生产力促进中心等,显示了其示范效应和发展模式,同时也促进了非高新区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而这整个过程都离不开投资凤险基金的扶持,因为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不仅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这与其自身发育成长的特点有着密切的联系。论文还提出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使更多、更好的高新技术成果尽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产业化,产、学、研结合是最佳现实途径,最后结合中国的国情提出相应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高技术企业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初探[D]. 林淑. 浙江大学. 2002
[2]. 高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研究[D]. 蒋瑛. 四川大学. 2003
[3]. 当代城市创新空间理论与发展模式研究[D]. 曾鹏. 天津大学. 2007
[4]. 高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李维胜. 吉林大学. 2006
[5]. 以高技术为支撑的农工一体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 程少博. 中国海洋大学. 2011
[6]. 我国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D]. 徐波. 中央财经大学. 2015
[7]. 我国高技术产业国际化发展模式初探[J]. 王涛, 黄进勇.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02
[8]. 武汉市技术先进型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网络的实证研究[D]. 张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9].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机理与评价研究[D]. 覃荔荔. 湖南大学. 2012
[10]. 高新技术产业化论[D]. 顾海. 南京农业大学. 2000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科技服务业论文; 系统评价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 能力模型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高技术服务业论文; 服务文化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企业空间论文; 生态系统功能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