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励制度是指对员工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方式、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采用激励制度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因此,电力企业在实际的发展中必须要加强对激励制度的完善,促进电力系统的发展。本文对基于激励制度的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激励制度;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
电力企业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管理内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具有足够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才可以创造出非常理想的经济效益,对电力系统中的多种资源以及多种力量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要有效提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以及工作效率,就需要对激励机制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重视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出电力企业中的人力资源力量。
1激励制度的概念及作用
激励制度是以奖罚的形式作为管理基础,对表现优秀的个人或团队予以精神或物资奖励,并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规范的管理,其侧重于调动员工的主观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在电企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三大主要作用,其一将电企的电力系统管理加以完善,落实企业中各个运营环节的奖励制度,调动员工在工作中的积极性,带动企业的生产活动;其二促进员工加强自身的发展,在激励制度下有进步或有创新的员工都能得到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这满足了马洛斯理论的安全需求与自尊需求,促使员工走向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发展道路,在追求加薪、晋升的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激励竞争机制;其三实现了电力企业的资源优化与配置,使优秀员工得到更广的发展空间,形成了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电力系统实施激励制度时存在的问题
2.1绩效工资考核体系欠缺
一为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首先,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缺乏民主,任意性大。大多数考核指标是上层管理者根据自身对企业的了解主观设置,未能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意见,设置过程也未让员工参与决策。其次,考核指标重主观评判、轻量化评定。电力系统的考核指标设置缺乏定量的硬性标准,没有科学的数值参考,主观性大,有失公正,易产生寻租现象。二为考核过程操作主观化、形式化。在评定过程中容易加入人为的因素,结果主观化,加之领导对考核重视度低,以及人情世故、考核过程不规范等情况的发生,考核并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员工的努力程度和工作业绩,考核流于形式。
2.2对激励制度的重视程度不足
难以实现完善的企业激励文化氛围,不利于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限制了企业的长远发展;第二,晋升制度不够完善。晋升制度是激励制度中的重要内容,当前我国电力企业设置的晋升岗位有限,且晋升渠道大部分是由内定的,打击了不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3人才培养不到位
由于电力系统人才管理制度落后,人才的能力不能全部发挥出来,没有能展现能力的地方,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大部分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人才培养部门,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导致不能有效开发企业中人才的潜能,不能把他们能力用在实际运用之中,也导致不能有效利用人才资源。稳定的收入也是扼杀人才的因素,激流勇进不进则退,人才进入安逸的环境一旦懈怠,就会脱节于社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激励制度巧妙融入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3.1以人本意识为主
在激励制度下,80%的员工相对于精神奖励,其更重物质奖励。因此对于加薪、奖金及晋升需做到公开公平的合理原则,并根据电力企业各个岗位的性质与要求,制定多层次的考核制定奖励标准。如此一来,各个层级岗位的员工均有获得奖励的机会,激发了员工的进取心,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同时,企业人力管理者应根据不同时期及员工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遵循员工的期望,予以其合适的奖励,如逢年过节时可发放一些节日礼物及员工回家的交通费用或是就餐补助。此外,电企的激励制度管理下,员工想要获得奖励的途径一般为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而业绩平平但又兢兢业业的员工就不易获得奖励,使其生出消极的思绪。电企可根据这类员工的特点制定合适的奖励制度,使其获得归属感及认同感。如电力生产过程中,某些环节若有员工吸烟,将会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
3.2全面提升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必须要对不同的岗位和具体的工作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然后充分的考虑参考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工作性质、特殊岗位等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薪酬待遇制度。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还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全方面的考核,然后将具体的考核情况与工作人员的薪资福利挂钩。对于工作量较大的基层工作人员要适当的增加薪资待遇,这不仅能够有效地约束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同时还能全面的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除此之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鼓励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技术创新和科研创新,对于在工作当中做出重大贡献、表现相对较好的工作人员,可以有效地增加其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另外,管理人员必须要严格的控制单位的薪资差距,尽可能的根据工作人员的劳动力输出来决定薪酬待遇,也可以在相同的岗位内,根据工作人员的具体表现情况对其的薪资待遇进行调整。例如,科学地控制非正式员工和正式员工、正式员工和正式员工之间的薪酬差距,从而使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能够直接体现工作人员的工作业绩和素质水平,这样才能够在电力系统内部形成良性的竞争机制,进而促使全体员工共同发展。
3.4加强员工培养以及培训的力度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制度并不是局限于精神和物质奖励,其中更重要的是给企业员工提供能够让其成长和有效发展的环境,让员工定期参加在职培训,给其提供自我提升的机会,企业应该明白员工工作业绩以及能力的发挥和员工所具有的个人能力是分不开的,所以,电力企业应该给员工提供学习和接受培训的平台以及机会,比如,定期组织员工学习、按照岗位的性质设立相应的学习项目、给高端人才提供可以出国进行深造的机会。让企业员工掌握先机技术,具有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有效发展。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电力系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做好电力系统发展转型工作,是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发展的首要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一定要重视人才培养,保障企业信誉,促进国家电力系统的发展,保证国家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本文对如何在电力系统中建立激励机制进行讨论,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希望借此机会能给我国电力系统激励制度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资料和依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电力系统管理将会越来越完善,完善成果将早日呈现。
参考文献:
[1]熊媛媛.基于员工激励视角下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6,05:49-50.
[2]申莉.面向激励制度的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探究[J].经贸实践,2015,16:186.
[3]姜英妮.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市场,2015,13:115-116.
[4]陈思灵.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激励制度[J].人力资源管理,2017,05:120-121.
[5]吴小红.试论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J].低碳世界,2017(31):274-275.
论文作者:王元元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6
标签:员工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制度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