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分析_经济学论文

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经济学研究论文,空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4-0001-06

修回日期:2011-06-25

空间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末诞生的一门新兴经济学科,主要解释地理空间中经济活动的集聚、扩散现象,揭示资源空间优化配置机制和探索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机制。事实上,体现空间维度的经济学思想——区位理论创立已久(1826年),遗憾的是其一直没能成功地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目前空间经济学研究大有改造和提升传统的无空间维度经济学之势。

尽管之前空间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藤田、维尔布斯、鲍德温等从不同侧面构建了一些精巧的空间经济学模型,然而这些模型个性有余、共性不足,以至于空间经济学至今没有形成具有共识性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也就是说没有自己的研究范式。这显然不利于空间经济学的深入拓展和推广。为了广泛、深入地把空间经济学推向主流经济学,空间经济学必须把个性化的研究模型规范化,形成具有共识性的研究范式。而且其研究范式必须与传统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兼容,否则难以实现拓展和推广的目的。下文将对此作出尝试。

一、空间经济学思想渊源及研究范式演进

最早的空间经济思想要追溯到传统的古典区位理论——农业区位论和工业区位论。1826年德国农业学家杜能撰写了“The Isolated Republic”,其中明确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其研究范式是孤立经济体系下的农业产出最大化区位选择。大约在农业区位理论提出83年之后,空间经济思想从农业生产领域延伸到工业生产领域,也是德国的一位工业学家韦伯于1909年撰写了著名的“Industrial Location Theory”,其研究范式是从概念到工业区位选择原理,再到工业区划规则。这种研究范式促使空间思想在经济学领域占据了重要地位。使空间经济思想得到较大发展的是新古典区位范式的形成,其代表人物是克里斯塔勒和勒施。前者于1933年著述了“Central Place in Southern Germany”,提出了中心地研究范式;后者于1939年著述了“The Economics of Location”,首次把一般均衡研究范式引入空间分析。其实当时的贸易专家俄林也在思考如何将区位理论引入贸易分析,希望形成区位理论与贸易理论相结合的研究范式。俄林于1933著述了“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理论是一个“多边市场理论”,多边市场必然涉及区位选择,因此区位理论比国际贸易理论更为广泛,贸易理论的一大部分可以看作是区位理论的一小部分(俄林,1966)。显然俄林把空间成功地引入了贸易领域,建立了有空间维度的贸易研究范式。

首次试图建立空间经济分析范式的是艾萨德。他于1956年将杜能、韦伯、克里斯塔勒、勒施等人的区位选择理论整合为一个易于操作的分析框架,著述了“Location and Space Economy”。在艾萨德的研究范式下,区位选择仅仅是厂商对运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权衡——两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这种有意将空间问题带入经济理论核心的想法,是对空间经济研究范式的开创性思考。遗憾的是,艾萨德没有建立空间经济分析范式,没有完成自己的心愿,但他开创了一个折中的应用领域——区域科学。然而,将空间问题引入经济理论并没有因艾萨德的不如意而停止。比如,阿朗索将区位理论引入城市经济,深入研究城市形成机制,他用“通勤者”替代农民,用中央商业区替代城市,于1964年著述了“Location and Land Use”,建立了一个比杜能的区位理论更令人满意的单中心城市形成理论,成功地建立了具有空间维度的城市经济学研究范式。

真正把空间成功嵌入传统主流经济学理论、创建与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对接的第一个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是克鲁格曼。他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前提,把空间嵌入到垄断竞争厂商理论中,规范化核心-边缘模型,于1991年发表“Increasing Return and Geography of Economics”一文,该文成为空间经济学开山之作。值得一提的是,克鲁格曼的这篇空间经济学开山之作,是完全基于1977年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的“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一文中的精巧和独到的D-S分析框架的。正是克鲁格曼巧妙地运用了D-S分析框架,才真正打开了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大门。当然,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不是空间经济学的全部,只是众多空间经济学模型的基础。目前空间经济学已经拥有了11大基本模型:(1)核心-边缘模型(CP),(2)自由资本模型(FC),(3)自由企业家模型(FE),(4)资本创造模型(CC),(5)全域溢出模型(GS),(5)局部溢出模型(LS),(7)中心-外围垂直联系模型(CPVL),(8)自由资本垂直联系模型(FCVL),(9)自由企业家垂直联系模型(FEV),(10)线性自由资本模型(LFC),(11)线性自由企业家模型(LFE)。正是这11大基本模型构成了空间经济学的主体分析框架。可喜的是,这11大空间经济学基本模型都具有与传统主流经济学相对接的共同研究基础。

二、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

既然研究范式是研究过程中提出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总和(库恩,1970),那么逐一分析这个总和中的各个部分,可能更易于找到不同空间经济学模型中的共性因素,从而形成更为规范的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

1.假设前提

空间经济学模型的基本假设包括:(1)两个区域、两个部门、两种要素,(2)规模收益递增,(3)初始区域具有对称性。假设(1)中,两个区域,不妨称之为北部与南部;两个部门,即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工业部门;两种生产要素,即可流动的生产要素(工业劳动力)和不可流动生产要素(农业劳动力)。

最初的空间经济学模型没有包括资本,认为不同产品是只通过劳动的投入而生产出来的。但后来的模型中开始包括了资本,有的模型还讨论了技术的溢出问题。空间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称空间,即不存在外生差异的两个区域,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差异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力量所导致的。

2.理论基础

就像传统经济学研究一样,空间经济学研究需要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其最基本的理论基础是垄断竞争思想、产品多样性偏好和收益递增理论、核心-边缘理论。

(1)垄断竞争思想。与新古典的规模收益递减(不变)和完全竞争不同,空间经济学以规模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2)多样性偏好和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者对中间投入品的多样性偏好决定了中间投入品生产者的规模收益递增性(艾瑟尔,1982)。

(3)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理论。克鲁格曼(1991)把空间概念引入迪克希特—斯蒂格利兹的垄断竞争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完成了空间经济学的开山模型——C-P模型,简称CP模型。

3.行为准则

空间经济学与传统主流经济学对接的基本研究范式是收益最大化原则和效用最大化原理。

(1)收益最大化原则。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总会试图找到收入最大化的空间从事生产;同样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总是寻找资本回报率最大化的空间着手投资,因此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和资本必须遵循收益最大化原理。

(2)效用最大化原理。劳动力具有双重身份——生产要素的主体和消费主体。作为消费主体的劳动者,除了追求收益最大化空间外,还要寻找效用最大化(满足程度更高)的空间定居生活。因此在空间经济学建模过程中也必须遵循效用最大化原理。

显然收益最大化原则和效用最大化原理是传统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这就使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直接对接了传统主流经济学研究范式。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力和资本的空间流动受到区际壁垒的影响,并不一定是完全流动的。即劳动力和资本的区际流动程度受到区际壁垒程度的影响,区际壁垒越低,劳动力和资本的区际流动量就越大,在规模报酬递增情形下,劳动力和资本的空间集聚程度也越高。因此,交易成本最小化也是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研究范式。

4.建模技巧

空间经济学建模技巧可以归于四个方面:D-S框架、冰山技术、动态演化和计算机模拟。空间经济学建模过程就是巧妙地有机组合这四个方面。

(1)D-S框架。虽然早在1933年张伯伦就提出了垄断竞争思想(张伯伦,1933,1950),但是将垄断竞争思想、规模报酬递增及一般均衡建模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却始于1977年迪克希特和斯蒂格利兹的分析。正是他们的工作构建了D-S分析框架,也正是D-S框架便利了空间经济学建模,空间经济学中的区域模型就是D-S框架的翻版。

(2)“冰山”技术。萨缪尔森(1952)提出,可以把贸易中的运输成本设想成货物在运输途中像冰一样产生“融化”,最终到达目的地的只有一部分,而“融化”的那一部分便是运输成本。这种思考成本的方法称为“冰山”技术,空间经济学中所考虑的运输成本都是采用该方式。

(3)动态演化。空间经济的“演化”,指的是经济究竟是如何从一些(或许多)可能的地理结构中演进到客观存在的地理结构(均衡结构),最终的均衡地理结构可能是对称结构,也可能是核心-边缘结构。

(4)计算机动态模拟。克鲁格曼等人建立的所有空间经济学模型,都是借助于数值方法来解决的。现实中,空间经济学家发现,即便是最简单的空间模型,单纯运用解析法描述其特征都是不可能的,想给那些均衡方程组找到一个解析解非常困难。那么,如果用数值方法,就肯定离不开计算机动态模拟。

5.基本范式

(1)区域研究范式。最典型的区域研究范式是核心-边缘(C-P)模型,此外还有垂直联系模型、自由资本模型、局域模型和全域模型等。C-P模型考虑的是一个只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部门的经济,农业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而制造业部门是垄断竞争的,供给大量的差异化产品,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两个部门分别仅使用一种资源——劳动力;农业雇佣劳动力要素不可流动,而制造业工人可以自由流动;农产品无运输成本,而制造品则存在“冰山成本”。经济的演化将可能导致C-P格局:制造业“核心”和农业“边缘”。将两地区的例子推广至多个地区与连续空间,克鲁格曼证明了C-P模型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2)城市研究范式。最典型的城市研究范式是“市场潜力”模型,通过市场潜力模型可以考察城市层级体系的演化。市场潜力模型以杜能的“孤立国”为起点,定义城市为制造业的集聚地,四周被农业腹地包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农业腹地的边缘与中心的距离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制造业会向城市外迁移,导致新城市的形成。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又会生成更多的城市,然后继续向下发展。一旦城市的数量足够多,城市的规模和城市间的距离在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相对强度下将在某一固定水平下稳定下来。如果经济中有大量规模各异和运输成本不同的行业,经济将形成层级结构。这种城市结构的未来趋势取决于“市场潜力”参数,即市场潜力决定经济活动的区位选择。

(3)国际研究范式。最典型的国际研究范式是国际模型,国际模型主要讨论国际专业化与贸易、产业集聚、可贸易的中间产品和贸易自由化趋势对一国内部空间经济现象的影响。在C-P模型中,关键的产业关联效应,并不能导致世界人口向有限几个国家集聚,却能产生一种专业化过程,使特定产业向若干个国家集聚。最典型的国际模型是产业集聚和国际贸易模型。贸易和空间区位应该融为一体,然而在空间经济学的产业集聚和国际贸易模型出现之前,两者没有融为一体。

三、空间经济学范式的基本共识

就同一学科而言,无论哪种研究范式都必须在理论内核上达成共识,否则就不能成为学科,空间经济学也不例外。因此上述三种空间经济学研究基本范式也必须形成基本共识,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

1.两种作用力

聚集力和扩散力共同决定空间经济的长期均衡状态。(1)集聚力一般又包括两种力量:一种是本地市场效应,又称为后向联系;另一种是价格指数效应,又称为前向联系。这两种力量都具有循环累积因果特征。(2)扩散力源于市场竞争,在企业集聚程度很高的地区,往往企业间的竞争强度很大,这限制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种扩散力促使现代部门在空间上均匀分布。

2.循环因果链

循环累积因果关系指的是本地市场效应和价格指数效应相互成为因果关系。因冲击而导致的劳动力或企业向某一区域的集中,扩大了该区域的市场规模和该区域的供给能力,而收益最大化下企业将选择市场规模较大的区位。反过来,某一区域内集中较多企业,则在本地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增多,从外地输入减少(从外地输入产品需支付交易成本),这意味着:该区域市场上的产品价格相对较低;在相同的名义工资水平下,该区域的实际工资水平也较高。这就是价格指数效应。

3.本地市场放大效应

如果某种外生冲击改变原有需求的空间分布,扩大了某一区域的需求,则大量的企业将改变原来的区位,向该区域集中。如果把聚集定义为经济的空间集中进一步促使经济集中,那么可以看出本地市场放大效应更加剧了经济要素的空间集中。

4.突破点和持续点

突发性集聚,即在C-P模型中,内生的非对称现象的发生是突发性的(这可能是C-P模型最突出的特性)。当处于对称均衡且贸易自由度很小时(也就是交易成本很大),贸易自由度的提高不会影响产业的区位选择;但贸易自由度达到某一临界值(突破点)后,自由度稍微增加,就会发生突发性聚集,此时稳定状态是所有产业集中在某一区域。

5.内生的非对称性

内生的非对称性是指,初始时对称的两个区域,随着交易成本的逐渐降低将最终导致区域间的非对称。包含聚集力的模型显示,要素流动性和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进一步加剧初始的差异,最终导致所有产业向一个区域集中。集聚力与分散力通常都随着交易成本的下降而下降,但分散力的下降相对更快一些。在交易成本较大的情况下,通常分散力更大一些,这时市场拥挤效应占优势,因此经济系统内存在负反馈机制,这使得对称均衡得以稳定。随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在某一临界点上,集聚力开始大于分散力,对称分布模式被打破,现代部门的经济活动向某一区域集中。

6.区位的粘性

区位的粘性就是“路径依赖”,这种情况发生在贸易自由度大于持续点的贸易自由度时,即C-P模型具有多重均衡时才发生。其重要性在于,区位粘性时,历史事件、人们的预期或某种区域政策将起主要作用。经济从接近C-P结构处开始演化,并不断向C-P结构逼近,但不会转变为C-P结构的稳定均衡状态,这时如果来一个暂短的冲击,比如某一区域对生产暂时性补贴,则会促使经济系统从这种对称均衡状态转入C-P模式的稳定均衡。但这种暂时冲击消除以后,经济系统不会恢复到冲击前的稳定状态。

7.驼峰状聚集租金

已经形成C-P结构时,流动性生产要素以“聚集租金”为主要目标对区位有选择性。聚集租金可以由工人所损失来度量,即:当完全聚集是稳定均衡时,工人从核心区转移到边缘区时遭受的损失。重要的是,随着自由度的提高,租金曲线先升后降,显示出“驼峰状”。聚集租金对经济政策的意义在于:当整个经济系统处于稳定的C-P均衡时,经济政策上的细微变动不会带来大的经济变动。

8.叠加区和预期的自我实现

在C-P模型中,当自由度在>φ>①内变动时,对称结构和两种C-P结构都是局部的稳定均衡,()为叠加区。叠加区的存在说明,当劳动者的预期突然发生变化时,劳动者将根据变化后的预期,任意选择对称结构或C-P结构作为其工作和居住区位。因为,个体认为大多数人选择的某种经济模式可能是最有效的。这样,人们预期的变化将把原有的经济系统推向另一种经济系统。

这些基本结论是空间经济学前期研究的共性结论,也是未来空间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因此可以作为衡量空间学最新研究成果的准则。

四、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拓展

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至少可以从三个方向拓展:有空间维度的传统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空间实证经济学,空间福利经济学。

1.有空间维度的传统经济学

主要从理论上扩展传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将空间维度嵌入到当前主流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尤其是把无空间维度的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改造成有空间维度的初级微观经济学和初级宏观经济学。也可以在具有时间维度的动态经济学基础上加入空间维度,把传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拓展到具有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的双重动态经济学。

2.空间实证经济学

专门针对空间经济学理论进行实证研究的经济学称为空间实证经济学,其实证方法包括截面计量、面板计量、空间计量、动态模拟等定量分析方法。截面计量是最简单的空间经济学实证方法,通过截面计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刻画空间结构变化,但这种方法难以刻画空间历史演进过程,因此需要将面板计量、空间计量引入空间经济学的定量分析领域,以实证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但即使这样还是难以满足一些具有隐函数形式的空间经济学模型,因此,还必须引入动态模拟方法。

3.空间福利经济学

主要从空间维度探索经济福利与政策。将福利经济学分析方法引入空间经济学,深入分析要素、产业和产品空间流动前后(空间动态演进)的区域福利变化情况,并根据空间动态演进过程中不同区域的福利变动情况找出相关空间福利模型的政策内涵,用于指导人们制定正确的要素流动、产业转移和区际贸易方面的福利政策。

此外,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还应多方面进行拓展:(1)向工业和农业以外的部门拓展,发展基于商品、服务的生产和交易关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服务关联模型;(2)加入信息不对称条件,将劳动力匹配的模型嵌入空间经济学的框架,拓展现有劳动力流动下的空间经济学模型——劳动力匹配模型;(3)建立知识溢出的空间经济微观模型、知识溢出外部性的动态分析框架——知识溢出动态分析框架;(4)发展连续空间分析框架,研究土地租金等要素对集聚和扩散的影响——土地租金驱动模型,等等。

注释:

①φ是贸易自由度;是CP模型中的持续点贸易自由度,是CP模型中产生集聚的突破点贸易自由度。

标签:;  ;  ;  ;  ;  ;  ;  ;  ;  ;  ;  ;  

空间经济学研究范式分析_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