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方经典文化中共同的选择:节制与自制
刘锦哲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广东珠海 519085)
摘要: 节制与自制不仅仅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中有着重要地位,同样,在西方经典著作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同样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自制是一种处于恶与德性之间的一种要重要品质,但这不是一种美德。在自制与节制相比之下,节制才被认为是一种美德。亚里士多德将其分为四点:一、不能自制与知识;二、放纵与不能自制;三、怒气上的不能自制;四、欲望上的不能自制;通过这四点以此来阐述什么是自制与不能自制。同样,中国古代经典中也提及到不少,《大学》中亦讨论过此问题,“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 “止”在古代中国十分的重要,它代表了一种节制。在古代中国,有许多节制、知足等思想,告诫人们应该知道自己的道德界限和自己应该遵守何种行为准则。另外《孟子》中亦云:“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而“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则更加易于人们理解其深刻的含义。那么如何理解这几个重要的层次,中西方优秀经典文化中共同的选择是什么呢?
关键词: 知行合一;致良知;自制;节制;德性
首先,不能自制与知识。亚里士多德分了两种情况,一种是拥有知识却不去运用知识的;一种是具有知识并且去运用知识。不能自制者虽然拥有知识,却是未能运用知识或者是不会运用知识的人。亚里士多德认同不能自制者的知识,是一种“感觉的知识。而王阳明同样认为“人人都具有良知”,这与亚里士多德对知识的分类有着相同之处。亚里士多德并不认为凡人没有“知识”,正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具有良知”,王阳明这里的“良知”即为亚里士多德所说的“知识”。亚里士多德提出了理性,激情以及欲望。激情,欲望两者属于感觉,而理性则属于知识;王阳明同样认为只有把“物欲,欲望”通过格物致知祛除后,才能达到良知的自然状态,而不是被“物欲所蒙蔽”的“感觉的知识”。也只有达到了“致良知”的时刻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能够运用知识的时候”,才能领悟到“知行合一”抑或说“自制”的境界。何为“知行合一”?《阳明传习录》中提到:“问“知行合一”,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宗旨在于反对“知而不行”和“冥行妄作”两种现象。“知而不行”,则是“拥有知识却不去运用知识的人”,这也算是一种“恶”,在王阳明先生看来便是一种“不善”,同时这种人也是最“恶”的。王阳明批判那种将“知行”分为两截的观点,指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就把《大学》的“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本来是说明“诚意”的,用来论证“知行合一”,将本来属于认知的活动和心理过程归结为“行”,就模糊了“知行”的界限,形成了属于王阳明自己的一套新的知行本体论。他认为古人的知行分说是补偏救弊的权宜说法,而“知行合一”才是知行本体。实际上,王阳明的说法也是针对时弊,主张知则必行,必行而知。当你见到一件正确的事情不去做却袖手旁观的时候,这边是意味着你“不知”,假若“不知”,那么这与周围的乌合之众又有何区别? “知而去行”的人,必定是本段开头提到的“具有知识并且去运用知识”的人。
放纵与不能自制。快乐都是大家所追求的,但是放纵者与不能自制者的思考方式是不同的。对放纵者来说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对于那些不能够自制的人则不是。不能自制者虽在违反了逻各斯的同时,不断地去追求过度的肉体享受,但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应该那么做;而放纵者则认为自己应当这样去做。不能自制的人可以通过被劝诫而教育他们,而放纵者则不能。这里反映了孔子《论语》中的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以及“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不能自制者则为“困而学之”的人,他们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只是无法控制自己,而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达到自制;“困而不学”的人,则是“放纵者”,他们不认为自己那样做是错误的,并且不感到疑惑,更不要说去学习从而达到自制了;孔子所说到的第一种“生而知之者也”则是天生的“节制”的人,是最高的。就从体育方面来说,正如中国有十五亿人之多,为何在篮球,足球等赛事中却总是无法跻身进世界前列?然而像瑞士,法国,这些人口稀少的国家,却能够源源不断地进行优秀的人才输出呢?作为一名职业运动员,无论是从饮食、睡眠和训练方面都必须保持极高的节制。前些年媒体放出中国男篮运动员郭艾伦与几名队友在麦当劳派对点餐。这是职业运动的禁食,美国著名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通过节制的训练,饮食和睡眠之间的协调,将自己的体脂率降到运动员所能达到的最低的百分之三,但郭艾伦作为中国篮球界比较顶尖的运动员,都不无法做到一名职业运动员最基本要做的节制的话,那么中国篮球的崛起则遥遥无期。亚洲人种的身体素质从先天上已经不及非洲,美洲等人种,在对身体素质要求严格的运动方面已经处于落后的地位,若无法从后天的自制与节制中磨练自己,做一些对有益的事情,要超越甚至要进步到世界高水平的行列可以说是无稽之谈。
怒气上的不能自制与欲望上的不能自制。亚里士多德认为,欲望上的无法自制是不公正的,可耻的。相比之下,怒气上的不能自制则没那么“恶”。怒气在某种程度上是听从逻各斯的,与激情是相通;而欲望则是跟随着感觉的,并不在逻各斯的管辖范围之内。另外,亚里士多德认可人的正常的欲望,因此怒气属于正常的冲动,从而使得它比过度的,不必要的欲望更容易得到谅解。《孟子》:“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舍得”二字,告诫人门有舍必有“得”,人需要从众多的诱惑和欲望中作出对于自己有益的取舍,选择有益的事情去做,摒弃和舍弃某些被欲望牵制的事情。人只有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关于欲望的事情,才能在做对于自己有益的事情上做到最好,才能得到对于自己有益的事情,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显而易见,更为重要的事情则是在理性主宰之下的事情,应当放弃的事情则是被欲望所操控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在这里,中华文化经典的这句话更加生活化和易于理解。同时《大学》中所提及到的“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这里的意思是,难道人连黄鸟也不如吗?“知其所止”,即鸟都知道要停止,都知道栖息在它应该栖息的地方。人相比与动物,鸟来说更具有人性,对于自己的欲望应该管理地比鸟更加好,难道人还不如鸟吗?如果只知道如何去放纵自己的欲望,那么与禽兽又有什么不同呢?
通过以上分析,中西方经典文化中,都强调自制与节制。自制即便无法与节制媲美,但也无法否认他确是一种趋向于德性的良好品质。自制者能够在欲望面前,遵循逻各斯对作出正确的选择。同时,自制,也是人们有能力达到的一个境界,或者说更加易于达到的,一种具有德性的品质。自制与不能自制相比,更接近于德性,则更加能够自觉地,有理性地控制欲望。因而达到“自制”的人便能够过上一种符合和接近德性的生活。而这里的德性,所指的就是“节制”。亚里士多德认为,节制是有关快乐的德性,是快乐方面的适度,是用于控制快乐,不使其过分,也不是其不及,从而达到一种平衡。在这里“节制”也就好比《中庸》中的“诚”,《中庸》:“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君子慎其独也。”。“中庸”工夫为“诚”,慎独只是一个工夫,无论有事没事都是独知,也只有不断地“慎独”,达到“诚”的境界,才能够真正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的“节制”的境界,而“节制”无间断之时。亚里士多德将快乐分为“灵魂的快乐”与“肉体的快乐”。肉体的快乐分有过度与不及,而“灵魂的快乐”这没有这样的划分,只有达到“节制”人才能达到“灵魂的快乐”,是永恒的持久的;人也只有达到“诚”的境界,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慎其独”的乐趣。
当年在祖屋里玩耍的孩童们早已长大成人,各自在不同的城市购置新居、结婚生子,有些人已有数年未回祖屋相聚了。如今,人去楼空的祖屋再不加以修缮,过几年也许就真的全塌了。俗语有云:树长千丈落叶归根,人行万里涅槃回乡。祖屋留在故乡,我们这一代的根才能继续留在故乡,才能给在外拼搏的游子留一个回乡的念想。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月及6月时肿瘤体积;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2月时的甲胎蛋白(AFP)水平,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疗后3月时的肿瘤完全坏死率及治疗后1、2及3年生存率。肿瘤体积以CT测量为准,V=πabc/6 cm3(V为体积,a、b、c 为肿瘤的长、宽、高),于治疗前、治疗后12月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AFP水平。
总结:《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节制是一种道德德性,道德德性是通过习惯养成,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地节制,而成为一个节制的人,即是要通过有节制的行为,使其慢慢地形成具有节制的习惯,从而拥有节制的美德。人的良好的习惯就是通过不断地行为去进行固定的,因而但这种有节制的行为模式固定之后,每个选择都是节制的,都是具有美德的。而这种具有节制的习惯,则是中西方文化经典中共同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姚馨彩.由自制走向节制——读《尼各马可伦理学》[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5):81-82+87.
[2]李秀伟.亚里士多德自制概念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5):100-105.
[3]刘律律.亚里士多德自制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4]刘作.康德哲学视域下亚里士多德的不能自制问题[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5]孙虎.对苏格拉底疑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不能自制的探讨[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7):33-34.
[6]楚恒体,刘泽军.论亚里士多德自制[J].宜宾学院学报,2008(01):17-19.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M].商务印书馆,2011.
[8](古罗马)马尔库斯·图利乌斯·西塞罗(MarcusTulliusCicero)著;徐奕春译;.有节制的生活[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9](宋)朱熹集注.四书章句集注[M].商务印书馆,1938.
[10](宋)陆九渊撰,(明)王守仁撰.象山语录 阳明传习录[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中图分类号: I106.4-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4110(2019)01(C)-0030-02
科研项目: 2018年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领袖素质培养项目《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华文化传承与传播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编号:CXQX2015307)
作者简介: 刘锦哲(1998.08-),男,广东东莞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英法专业2018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外经典文化的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