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世纪教师素质与高师教育改革的选择_能力素质论文

未来世纪教师素质与高师教育改革的选择_能力素质论文

未来世纪教师的素质与高师教育改革的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改革论文,素质论文,未来论文,教师论文,高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 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318(2000)01-0075-03

人类即将迈入一个崭新的世纪。在未来的世纪里,教师要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接受时代的挑战,除了必须具备教师的一般职业素质外,还应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素质。其时代特色素质的形成,有赖于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面向新的世纪,积极的进行教育改革,以培养一代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民教师。

一、未来世纪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在未来的世纪里,教师必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的素质,它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崇高的敬业精神

有人把教师比作“蜡烛”、“园丁”和“人梯”;有人赞美教师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但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教师职业并不是经济收入最丰厚的职业。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中,教师仍然不会摆脱斗室的“清贫”,而且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人们选择职业的自由度无疑会比现在更大。因此,没有崇高的爱岗敬业精神,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是无法安心于教育工作,担当起“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历史重任的。

崇高的敬业精神,是未来教师的神经中枢,敬业乐教之德,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动力。即使教师成为在待遇上人们非常羡慕的职业,爱岗敬业精神也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甚至规定实行教师就职宣誓制,以表明教师忠于事业、恪守职责的信念。人民教师只有具备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才能在默默的无私的奉献中创造辉煌,无愧于崭新的时代。

2.广博的文化知识

在未来的世纪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更加迅猛,创造发明和发现的成果将以指数关系增长。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小学生身心发展必将加速。他们通过各种载体和传媒,知识量将日益增加,追求知识的愿望将日益强烈。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广阔的知识视野,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可能给学生获得各方面知识的机会,教师才可能及时发现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才能把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教师广博的文化知识包括人文类知识、科技类知识、工具类知识、艺体类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有扎实地学科专业知识、精深的教育专业知识。

3.娴熟的职业技能

教师的职业技能是教育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实施的保证。未来社会将会对教师的职业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它尤其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很强的教学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人才。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工作,这是一项艰巨复杂的智力劳动。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培养和塑造是没有固定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规范的,它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未来世纪的教师不能只着眼于学历的“合格”,而应在学历合格的基础上注重能力的提高,掌握娴熟的教育教学职业技能。教师也只有“一专多能”,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胜任更为复杂的教育教学工作,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4.强烈的竞争意识

未来社会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在新的世纪,教育领域无疑会失去昔日的平静而出现激烈的竞争,教师的职业也必将打破“铁饭碗”。教师队伍的“流动”已是大势所趋,教师“下岗”现象会是司空见惯,大学毕业生竞争中小学教师职业不再罕见,其他行业的知识分子经过一定资格考核认定,也会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在职教师只有具备强烈的竞争意识,才会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才会自觉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竭力追求卓越,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教师还承担着“育人”的重任,要培养新世纪一代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教师首先要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很难想象,没有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教师能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很强竞争意识和能力的学生。

5.健康的个性特征

未来社会要求教师不仅仅只是传授知识的“经师”,而且要求教师是拓展学生心智的“人师”。要指导学生智慧地享受文明世纪多样化的生活而免于心理压力和震荡。这也就必然要求教师具备健康的个性特征,做到目标远大,兴趣广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同时,未来的教育教学头绪多、任务重、要求高,有些活动的周期较长,教师的工作量难以简单计量,而且教育教学工作中,智力支出的比重将比体力支出的比重愈来愈大。因此,未来世纪的教师要具有强壮的体魄,尤其要有健全的大脑机制,以提高劳动效率,创造出最佳的教育效益。

二、面向新世纪我国高师教改的理想选择

面对未来世纪日趋严峻的知识经济的巨大冲击,面对时代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审视一下目前我国高师教育教学的现实,我们不难看出: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具体而言,我国高师的教育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德育,强化全员育人意识,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教师职业是高道德含量的职业。师范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能为师为范,能成为人类文明、人格力量、人生智慧的体现者。要肩负起这样的神圣使命,高师在办学指导思想上首先要把德育放在首位。高师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重要的是会做人,真正成为“人才”。所谓的人才,即做人与成才完美和谐的统一。做人不成才是庸人,庸人是不能担负起神圣的育人使命的;成才不做人是歪才,歪才是危险的,是对社会潜在的威胁。因此,高师院校应该高度重视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的人,培养成为有科学知识、有开拓创新能力、有志有为、德才兼备的人。这就要求高师在教育改革中突出德育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断地完善德育机制,形成全员育人的德育新格局。为此,高师院校应该改变长期以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主要靠党委领导下的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来抓,“两课”教师来讲的局面。要倡导全员德育意识,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每个部门、各个角落,真正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合力。

2.拓宽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以提高课程设置的适应性与应用性

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世纪,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结构都将提出新的要求,即“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基础扎实才有后劲,才有自我提高的能力;专业口径宽,知识面广,才能有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能力,有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师必须调整专业设置,规范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在专业设置方面,按照新的专业目录,优化专业结构,开设相近专业的基础课,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在课程体系规范方面,要改革整体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封闭性与滞后性,促进课程的多样化、现代化与规范化。在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要压缩课时,减少不同课程中的重复内容、陈旧的内容,增加学生自学的时间。要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伴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化的发展,知识的编码、储存、传输、扩散速度的大大加快,方式极为简化,这给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师必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建立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适应未来世纪教育教学的内在要求。

3.实施通才教育模式,加大实践力度,培养学生适应与创新能力

未来的社会不仅是一个以知识信息为主要战略资源、拥有知识信息便拥有财富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信息急剧膨胀、新旧技术更替迅速的时代。为此,高师院校培养的毕业生,不但要具备善于获取、接收、整理与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学会创造与运用新思想、新知识。与此相适应,高校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要教学生“会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最快、最准确地寻求、研究、加工与创新知识信息,而且要教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成功地传授知识,即“会教”。为此,必须确立学生是高等教育的主体的观念,实施全方位的通才教育与素质教育,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历史性转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此基础上利用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成功教育”、“情境教育”、“讨论式教育”、“问题式教育”、“教育式教育”、“双向式教育”等等,引导学生走向通才之路。与此同时,高师还要加大学生教育实习的力度。目前,我国高师普遍存在教育实习时间短且安排过于集中的现象。由于时间短且过于集中,加上不少学校实施“分散实习”,教师的指导跟不上,学生思想上又不重视,毕业实习效果不佳。高师必须高度重视教育实习这一环节,从时间上、人力物力的投入上加大改革的力度,确保实习的高质量,以培养高素质、适应快、有创新能力的优秀教师。

4.大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造就适应教育需要的新型教师

高等师范院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教育的水平与人才培养的质量;未来的新世纪对高校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主动自觉的进行自我素质优化,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未来的设计者、学生智力的开发者,成为学生的向导、顾问、教练与桥梁,而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工具。为此,一方面要深化师范教育改革,努力提高师范教育的质量,改革师资培养计划,优化师范毕业生的全面素质;另一方面应通过多种渠道,对现有教师队伍进行系统培训,借助于连续教育、回归教育、循环教育等形式,帮助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优化自身知识结构。尤其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教育观与培养观,将教师的教育与培养贯彻于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遵循终身教育的指导原则,逐步实现教师教育的终身化。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教师适应新时代、保持新优势、扮演新角色、担负新任务。高校在这方面要改变以往对教师重使用、轻培养的倾向,要在投入上、时间上、制度上以及待遇上保证教师的进修和提高。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在房,增加教师收入,帮助教师解决子女入学、就业等困难,温暖和稳定教师队伍,使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标签:;  ;  ;  

未来世纪教师素质与高师教育改革的选择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