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立伟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157000
【摘 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方法:选择我科于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内科治疗方式,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7例完全缓解、有效9例、无效1例。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通过其临床表现及结肠镜可明确诊断,选择正确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能够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不明原因导致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以及粘液脓血便。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症状,常常被忽视。近年来,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1-2]。UC临床上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病变主要累及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范围多自远端结肠开始,可逆行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段回肠,呈连续性分布[3]。目前,对于此种疾病的诊断主要使用内镜诊断技术,为了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措施,现对我科收治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为34~76岁,平均年龄为(58.2±4.5)岁;病程为6个月~9年,平均病程为(4.6±0.7)年;根据患者病例报告、内镜检查结果与临床表现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均符合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确诊。
1.2治疗方法 ⑴轻度患者单用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SASP/5-ASA),重度患者SASP/5-ASA+激素或激素+免疫抑制剂者;⑵所有患者口服蒙脱石散(思密达)3g/次,3次/d。同时用锡类散1.2 g、庆大霉素8万U加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内,出血多者加云南白药1g,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15d为1疗程,一般2-4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急性期同时接受抗生素治疗。
1.4 疗效评价标准 ①完全缓解: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粘膜大致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结肠镜检查发现粘膜轻度炎症或假息肉形成;③无效: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内镜及病理检查结果均无改善。
2 结果 37例患者治疗后进行1年随访,17例完全缓解、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Wilks提出,该种疾病病因不明确,属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欧美发达国家发病率显著高于亚洲国家[4],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下,溃疡性结肠炎发生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虽然尚未完全清楚,但是已知肠粘膜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在UC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环境因素作用于遗传易感者,在肠道菌的参与下,启动了肠道免疫和非免疫系统,最终导致免疫反应和炎症过程。溃疡性结肠炎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腹胀、腹泻、粘液脓血便等表现,在现阶段下,结肠镜是诊断该种疾病的主要手段,利用结肠镜可以确定出病变程度、病变范围与分期,诊断成功率高。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以直肠和乙状结肠受累多见,偶尔涉及回肠末段[5]。UC的临床主要症状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发热、里急后重等,可伴有多种肠外表现,如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复发性溃疡、周围血管病变、肺部病变、皮肤病变、眼病、肝胆疾病。结肠镜检查可见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病变多从直肠开始逆行向上扩展,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或粘膜粗糙,呈细颗粒状。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粘膜等。关于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断,如果临床表现不典型而有典型结肠镜检查表现及黏膜活检组织学所见者可诊断本病。
UC的治疗主要依赖于内科治疗,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治疗三大类药物,临床治疗上基本以使用氨基水杨酸类、激素类及免疫抑制剂为主。对于UC的治疗,目前强调以内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营养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原则。UC的药物治疗以柳氮磺吡啶/5-氨基水杨酸(SASP/5-ASA)、皮质类固醇(CS)为首选。对于轻中度UC,无论诱导缓解或维持缓解,氨基水杨酸类药物效果肯定,为首选的一线药物。由于大多数患者为轻中度,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大部分患者使用水杨酸类药物SASP就可以控制病情。SASP是治疗的常用药物之一。口服后大部分抵达结肠,并在细菌的偶氮键还原酶作用下被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磺胺吡啶[6],口服后大部分到达结肠,前者滞留在结肠内与肠上皮接触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5-氨基水杨酸制剂与柳氮磺吡啶相比同样有效,在其治疗的60%左右的患者中,病情明显改善,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新型的5-ASA制剂治疗UC,减少了SP的副作用,治疗效果比SASP更好。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UC,可阻止细胞磷脂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游离花生四烯酸,使白三烯等炎症介质生成减少,降低UC的炎症反应,目前主要用于SASP、52ASA疗效不佳及重症患者。此类药长期应用易产生不良反应,且易复发,故症状好转后应立即减量至停药。免疫抑制剂对激素依赖或维持缓解期的治疗有效,能使65%的慢性难治性UC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但停用后87%的患者复发,因此在缓解期维持治疗应长期使用。但这些药物起效较慢,毒性较大,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是骨髓抑制,其次还包括急性胰腺炎、恶心、发热、肝炎和过敏反应等,因此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受到了限制[7]。
临床在UC做出诊断前,必须排出各种有明确病因的慢性结肠炎症,仔细分析其临床特点及结合电子肠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能更好的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正确诊断率,为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促进其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梅.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8(23):215-216
[2]陆晓娟,盛剑秋,李恕军,等.英夫力西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13(08):118-119.
[3]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07.
[4]魏秀芝.老年溃疡性结肠炎55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0):64-65.
[5]黄慧荣,张贺林.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7(22):2031-2033.
[6]欧平安,郑松柏,徐富星.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8,17(5):283-285.
[7]张伟,王吉耀.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进展[J].胃肠病和肝病学杂志,2007,10(2):120-124.
论文作者:韩立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3
标签:溃疡性论文; 结肠炎论文; 患者论文; 结肠论文; 水杨酸论文; 粘膜论文; 氨基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