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场作文的巧妙参考--从2004年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看参考的精彩运用_中考论文

对考场作文的巧妙参考--从2004年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看参考的精彩运用_中考论文

考场作文巧借鉴——从2004年中考满分作文看借鉴的妙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妙用论文,考场论文,年中论文,满分作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了解、掌握、运用的过程,都离不开模仿、借鉴的成分,写作也不例外。在考场那么短的时间内要想写出佳作是不易的,而如果你学会了借鉴,那就容易得多了。所谓借鉴,就是指在写作中有意识地将自己平时看到的一些优秀作品的立意、选材、结构形式、语言等方面的技巧精心揣摩后化用过来的写作方式。借鉴的内容很多,小到一个词语的运用,大到整篇文章的结构形式均可借鉴。古人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无数事实都证明,善于学习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非投机取巧,而是聪明之举,是走向成功的捷径。综观2004年全国各地的中考满分卷,善于借鉴的佳作比比皆是,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具体谈一谈。

一、立意的借鉴

“意”是文章的灵魂,意胜则文胜,它直接决定着文章质量的高低。考场作文的立意,可以借鉴已学课文的立意方法,可以借鉴名篇佳作的立意方法,可以借鉴同龄人优秀习作的立意方法,也可以借鉴自己日常习作中自认为好的立意方法。例如2004年北京一考生的满分作文《欣赏自己》一文的立意就有很强的借鉴成分,不知道小作者是受著名作家毕淑敏《我很重要》一文的影响,还是受同龄人写的《为自己鼓掌》《我不简单》等文章的启发,采用了“反弹琵琶”的立意方法,在别的同学大谈特谈欣赏别人的优点时,鲜明地提出了“欣赏自己”这一独特的观点,从而成就了这篇美文。

二、选材的借鉴

材料好比文章的血肉,它必须鲜活到足以托起文章的“意”。而在考场那么短的时间内现编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快速地在素材库中搜寻,搜寻来的材料不能照搬照抄到文章中,而应该创造性地借用过来。如2004年陕西省的中考满分作文《“孔明挥泪斩马谡”之2004陕西中考版》就成功地借鉴了《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小作者没有照搬原故事,而是对原故事进行了反面加工立意,将原故事中严明军纪、执法如山的诸葛亮改变成了虚伪造作、毫无主见的形象,借此讽刺那些纵容违背承诺的领导。

三、结构形式的借鉴

结构形式好比文章的骨架,它必须把文章撑起来。在中考作文中,可以借鉴一些大家公认的好的写作形式,如日记式,书信式,镜头组合式,求解式,应用文式(产品说明书、民事诉状、广告、调查报告等),剧本式,聊天式,访谈式,题记式,小标题式等。如浙江省台州市的满分作文《关于妥善解决宅院内部若干问题的报告》就采用了书信这一形式,以花猫的名义给主人写了一封信,向主人反映老鼠的危害,借以讽刺生活中具有“鼠性”的部分人类,此文无论是形式还是立意都很具新意。又如内江市的满分作文《感恩之心,你有吗?》一文,开篇就有一段亮丽的题记:“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接着用精心打造的三个小标题(绿叶对树根的情意、青山对绿水的依恋、我心对生活的热爱)串缀全篇,生动地展示了自然和人类都有感恩之心,从而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还有杭州市一考生的《还别人心理自由》用的是“两地书”的结构形式,陕西一考生的《承诺是金》用的是“证明几何命题”的结构形式,重庆市一考生的《品味生命》用的是“戏剧”的结构形式,安徽一考生的《珍惜所拥有的生活——一位贪官的日记》用的是“日记”的结构形式,厦门一考生的《心灵深处的共鸣》用的是双线的结构形式,襄樊市一考生的《一则“卸下负担”培训班的广告》用的是广告的结构形式等等。

四、语言的借鉴

语言好比文章的衣裳。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了“打扮”的重要性。现在提倡个性化写作,个性化写作就是要求考生写出个性化的语言。那么个性化的语言怎样练就呢?这当然少不了借鉴。我们可以借鉴一些优秀作品中个性化的用词方式,比如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的运用等等;可以借鉴各种修辞方法:比喻能化抽象为具体,拟人能使动植物具有人的灵性,排比显得气势恢宏,夸张显得灵气飞扬,设问能引人沉思,反问表意强烈,引用名言警句诗词典故可使文章饱满厚重,增添韵味……恰当运用修辞手法定能使文章生辉;可以借鉴各种描写方法,如景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描写等等;可以借鉴语言的整体表达方法,如平实质朴、精练含蓄、幽默风趣等等。下面请欣赏几则满分作文片断,仔细体会借鉴的妙处。

有一天,夜把天空涂黑,蛙儿却把我的心磨亮,在静谧的夜里,它们唱开了第一首曲子:独鸣……总之,这一声,就像沙漠里找到了甘泉,给跋涉者以希望;又像一根火柴,在清凉的黑夜中,把我情绪的温度挑到最高……

——摘自2004年南通市一考生的《天籁——记一次听蛙鸣》

“9”是气球,是自由,是旷达。于是,我们有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媚权势;有了“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不慕荣利;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适自乐……

——摘自2004年北京一考生的《欣赏数字中的语文》

生命是需要品味的,它像一曲音乐,奉献是音符,努力是音标,关心他人则是悦耳的节奏。

——摘自2004年重庆市一考生的《品味生命》

猫是鼠的天敌,当时院内鼠类仅“老灰”一只,老鼠不存,猫将安在?消灭了它,我就面临着下岗的危险;保住它,就等于保住了我的饭碗。

——摘自2004年台州一考生的《关于妥善解决宅院内部若干问题的报告》

创新和发展需要学习和借鉴,学习借鉴本身也是一种创新和发展,只有多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才能够丰富自己,超越别人。当然,借鉴不等同于抄袭,同学们千万不能打着借鉴的幌子干抄袭的事,那样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

标签:;  

对考场作文的巧妙参考--从2004年中学入学考试的作文看参考的精彩运用_中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