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超预算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也会增大工程的成本,阻碍施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应认真分析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以增大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成为了影响工程效益的关键要素,受到了业界人士的高度关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渗透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完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尤为关键。
1建筑工程造价预算
在工程预算工作中,预算人员需充分考虑工程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涵盖工程费用和措施费用两大要素,工程费主要由施工设备费用和材料采购费用构成。间接费用主要由风险费用和规划费用构成。
2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具体价值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全面落实,对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现工程建设的经济目标有着重要意义。具体来说,建筑工程造价预算落实的意义和价值为:首先,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的落实可对各施工环节的造价成本实行控制,进而控制各环节施工内容,确保施工作业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顺利进行,削弱施工中设计变更、返工等问题对施工作业带来的影响,增大工程综合效益。其次,达到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目标。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工程资金成本的管控,减少资金支出,进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而工程预算则是实现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措施,所以在实际作业中,加强工程造价预算的落实,实现成本管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有着显著效果。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分析
3.1预算编制不合理
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人员应认真分析造价预算的影响因素,增强造价的真实性及有效性。但是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建筑工程十分系统、复杂,在工程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内容较多,漏算和错算的几率较大,进而影响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
3.2预算审核不完善
建筑工程建设中,部分审核单位并未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落实工作,随意削减工程的预算项目,项目预算与项目设计工程造价存在较大出入,这也是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3.3不重视工程造价管理
如今,很多管理人员均以工程预算造价编制作为工作重点,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却不能高度关注工程建设和施工中的造价管理。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建设周期日益延长,工程施工中内容繁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工程造价容易发生变动,无法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性,最终造成不同形式的工程超预算问题,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4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控制措施
工作人员需正确认识超预算问题,更加全面地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造价预算编制中,要采取多种措施科学开展预算控制工作,在控制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1编制科学的造价预算
首先,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图纸,准确计算单价和工程量。在认真阅读并分析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后编制预算造价。将工程与图纸审核有机结合,明确工程预算编制分项,完成工程量计算。编制人员也应熟练套用工程单价,规避错套、漏记等问题。
其次,全面掌握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在工程预算管理中深度考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特征,并以此为基础编制工程预算。前期准备工作的质量对预算编制有着较大影响,人员需认真收集建筑工程勘察报告、施工设计图纸和地形测量图纸等多种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且亲临施工现场勘察环境和地质概况,之后认真分析建筑施工方案,掌握现行建筑工程的取费标准、预算定额、预算价格和工程量计算规范。
最后,认真分析价格因素的影响,预留充足的差价空间。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的材料和设备类型较多,设备和材料采购费用在工程造价中的占比较大。所以,预算编制人员必须深入了解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性能、类型和型号。材料和设备的价格标准以市场价格为基础,对其采取差价调整原则,不断优化动态管理,从而规避价格波动所引发的超预算问题。再者,积极建立建筑工程差价预测系统,在系统的支持下,合理预测工程造价的变化趋势,科学调整造价差价。
4.2加强工程造价调整审批
建筑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工程项目变更显著影响了工程项目造价预算编制。若在工程施工中存在十分显著的设计缺陷,或受到其他客观因素的影响发生变更问题,则会增加工程造价。所以,工程造价和审批人员必须全面落实多项基础工作,结合当前实际完善造价审批工作,充分发挥造价审批的作用和功能,同时加大造价监管的力度,有效降低工程设计和项目变更对工程造价产生的影响,这也有利于预防和规避工程超预算问题。只有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按照既定的标准和要求做好工程造价调整审批工作,加大造价调整的管理力度,防止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建筑工程超预算问题,最终有效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4.3高度关注项目实施的预算执行
工程项目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其投资的金额较高,远远高于其他环节的投资。但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日益深入,市场环境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投资问题。对此,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应切实执行项目预算,严格控制资金的分配和应用。
在工程建设期间,项目实施阶段会受到自然因素、政策环境、合同变更和技术局限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取得理想的造价控制效果。对于自然环境和纸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由于其无法准确预测,工作人员无法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此,在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大工程保护力度,如出现严重的自然灾害,需最大限度降低由此产生的不利影响和经济损失。对于环境因素、政策因素、合同变更和技术局限等客观因素,工作人员则应在造价预算执行和贯彻工作中,积极组织专业的管理人员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工作人员在预算编制内容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完善的管理规划,确保项目实施阶段能够科学合理地应用项目费用,有效减少甚至规避项目超预算问题。在日常工作中,若出现项目超预算问题,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向上级部门反馈,基于工程效益和工程长远的发展,制定针对性处理措施,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
例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材料预算控制问题。材料作为工程建设中成本使用率最大的项目,在管理过程中,先要加大对采购环节的管控力度,制定明确的材料采购清单,并按照清单要求进行材料选购,控制采购价格,避免产生浪费问题。其次,对材料用量予以对比,针对用量超出的现象予以查因纠错。及时对材料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实施上报处理,减少问题的产生。最后,保证材料价格与质量呈正比关系,以期利用最少的资金成本创造较大的经济价值。
5结束语
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与政策、市场、环境和合同变更等因素都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为有效规避工程超预算问题,务必认真分析工程超预算产生的主要原因,之后结合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分析控制工程造价的有效措施,以期减少工程超预算问题,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永刚.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试论[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5)
[2]陈丽.谈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原因与控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30).
[3]任妍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分析[C]//决策论坛——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学术研讨会.2017.
[4]平春生.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浅析[J].江西建材, 2018(2).
[5]毕艳容.分析工程中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
论文作者:唐许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4
标签:预算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