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住区设计中如何提升地下室设计品质论文_陈林华

现代住区设计中如何提升地下室设计品质论文_陈林华

深圳金地研发设计有限公司 518048

摘要:如何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地下车库的停车率,合理地控制建筑成本,强化地下停车库细部设计成为地下停车库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从地下室各种功能的合理设置及防火分区的划分、及安全疏散等几方面,分析了这类规模较大、功能较复杂的地下室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设计要点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现代住区;地下室设计;安全疏散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在快速地增长,特别是限摩之后,私家车数量更是突飞猛进。抢车位成了很多人每天最头疼的功课,停车难的问题日益激化,如何在满足国家相关规范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地下车库的停车率和合理地控制建筑成本成为地下停车库设计中越来越重要的问题。

1.总平面布局

居住小区的地下停车库的总平面布局受上部建筑的影响较大。由于上部建筑须满足建筑容积率、建筑密度、间距等技术和使用要求,有时往往对地下停车库的布局造成不利,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方面便是上部住宅柱网对下部停车库的影响。上部较密的柱网常常把停车库分隔成零散的片区导致停车效益大大降低,库内车道也不易简洁通畅。特别在高层住宅小区,高层住宅的剪力墙结构体系对地下车库的交通系统影响更大。在总平阶段,地下车库的范围及布置方式,对地下车库的停车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方案初期就必须把地上住宅楼的总体布局与地下车库的设置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应合理确定地下室范围,使上部建筑尽量分布在地下室的周边。地下室的边线应尽量与上部建筑平行,并且方正简洁,以尽量提高停车效益。

当然住宅小区地下停车库的总平面布局还必须兼顾区内住户对使用车库的方便性、车辆进出小区的便捷性和避免干扰小区安静环境等因素。

1.1平面布置

影响地下室停车效率的主要设计技术因素有柱网,布车方式,车道布置,设备用房设置,地下室轮廓线等等。

1.1.2布车方式

汽车库内停车方式可采用平行式、斜列式和垂直式三种停车方式。

(1)平行式(前进停车,前进出车)。平行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平行,这是一种比较方便、安全的进出方式,但是每台汽车的平均占用的停车面积最大,一般适用于停放少量不同类型的车辆,或局部对于狭长的过道式空间。

(2)斜列式(后退停车,前进出车)。斜列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成角度停放,这种停放方式车辆出入比较方便,但不易布置柱网,一般适用于上部柱网较为特殊,场地受限制时使用。

(3)垂直式(后退停车,前进出车)。垂直式停车车身方向与通道垂直,是最常用的停车方式,也是用地紧凑,停车效率最高的一种方式,缺点是进出停车需要倒车一次,因而车道宽度要求较大,一般6m以上。

在工程中,我们一般应优先选择垂直式停车,尽量避免布置平行或斜向车位以提高停车效率。

1.1.3合理确定地下室轮廓线,车道及设备用房

地下停车库轮廓线应平直方正,避免出现锐角弧线,造成布车障碍,轮廓线应仔细推敲修剪,避免出现无用面积。合理选择车道位置,车道布置应以路线便捷、进出方便为原则,避免交叉与逆行。避免车行道靠外墙,设备用房及非机动车库应尽可能放置在塔楼下方不方便停车的地方以避免挤占行车道两边布置停车位的黄金宝地,提高停车效率(如果车行道两边的位置被挤占,那么想要得到相同数量的车位,往往需要三倍的面积来实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利用汽车库内无法利用的边角位置,做设备用房,坡道下方及其他受限制空间做水池水箱等,而把柱网跨度较大且规整的区域用作停车用途,两者合理匹配可以以取得地下室最佳使用效益。

1.3剖面设计

地下停车库应合理控制层高,对于普通汽车库,规范要求车库净高在2.2m以上,人防地下室车库净高在2.4m以上,加上铺设通风、消防设备管道的空间要求汽车库的净空应在2.8m以上,因此加上梁高,地下车库的层高一般在3.6m左右(建筑标高)。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常常需要与各种设备用房结合在一起进行设计,当设备用房层高不足时,可采用局部地面下沉的办法,而不应简单地因此提高整个地下室的层高,以免不必要的提高地下室造价。为降低层高,也可考虑采用宽扁梁,但会增加一些造价。而有些设计为了片面地追求减低地下室层高而采用了大部分地下室顶板结构梁上翻的做法,这种做法会影响覆土层渗透水的排出,增加地下室顶板防水层的面积和施工难度,同时对于一些需要在覆土层通过一些上部建筑管线的地下室,这种做法会增加顶板覆土的平均厚度,所以地下室顶板结构梁上翻的做法不是一种有效节约成本的方法。

1.4与人防工程结合

大型的居住小区及高层建筑均需设置一定面积的人防。防空地下室设计必须贯彻“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所以在设计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使其在确保战备效益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人防区应布置在地下室的最底层,并尽可能利用塔楼下方及其它不便布车的空间布置人防口部设施,以提高地下停车库利用率。合理选择人防工程主要出入口的位置,也是提高地下停车库利用率的重要问题。人防战时作为主要出入口的室外出入口通道的出地面段(即无防护顶盖段),宜布置在地面建筑的倒塌范围以外。所以一般应尽量利用汽车坡道作为人防主要出入口(另做室外楼梯作为主要出入口浪费面积,且可能影响景观,而采用室内楼梯作为人防主要出入口时需设置有与地面建筑的结构脱开的防倒塌棚架)。当两相邻防护单元均为人员掩蔽工程时或其中一侧为人员掩蔽工程另一侧为物资库时,相临防护单元应尽可能在防护密闭门外合并布置一个室外出入口,以节约造价并减少对景观的影响。

2.防火分区的合理划分与安全疏散的组织

2.1.防火分区的划分

2.2.安全疏散

根据规范的要求,地下车库的人员安全出口和汽车疏散出口应分开设置,每个防火分区的人员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本项目每个防火分区中,可以利用现有的住宅交通核下地下室的楼梯以及人防的室外出口楼梯作为人员疏散出口。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直通室外的疏散楼梯,且每个防火分区最远工作点至楼梯间的距离均小于60m(设有自喷系统)。作为特大型汽车库,本项目汽车疏散出口共设3个(其中两个在下部二期部分),均为双车道,宽度≥7m。

综上所述,居住小区的地下室设计,是在严格遵守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功能分区、防火分区、人流、车流等,这样才能使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室有条不紊。

如果说一个好的建筑的地上部分像一道风景,装扮着城市的容颜、丰富着城市的轮廓,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那么它的地下部分,尤其是规模较大而功能较复杂的地下室,则通过设计师对它的精心设计,同样会给使用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功能满足,也能创造出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下停车库的优化设计对于提升整个居住小区的品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对此作了一些浅显的分析和探讨。希望与更多同行一起在实践中创作出更多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用户满意的居住小区地下停车库。

参考文献:

[1]汪洋,张京.关于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若干问题的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1,(12):22.

[2]方炳煌.建筑生态住宅小区中规划设计问题的探讨[J].建材发展导向,2010,8(01S):58-60.

论文作者:陈林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1

标签:;  ;  ;  ;  ;  ;  ;  ;  

现代住区设计中如何提升地下室设计品质论文_陈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