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_劳动生产率论文

农村内部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力转移论文,农村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78年以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农村非农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诱发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转移,从而拉动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全面、快速增长。从此,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一直为理论界所关注。但从所检索到的文献来看,研究的内容多局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转移的途径等方面,而且对于转移的途径,其主流观点也多为向城镇转移。然而,按笔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国企业冗员严重以及受城市对外来人口容纳能力的限制,城市二、三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将日趋衰减。相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内部转移却是大有潜力。因此,研究现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部门的内部转移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以此为背景,从农村内部转移这个角度来考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基本模型

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关注两个问题:一是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否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二是如何测算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学习和探讨发现,目前,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国内比较权威的方法大体都是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进行分析,较为有代表性的有两种方法:一是由王小鲁(2000)提出的通过动态递推模型对经济增长中的要素贡献度进行分析。该模型克服了由于经济波动而产生的数据失真的影响;二是由胡永泰(1998)提出的在Cobb-Douglas函数基础上调整参数后得出的结论,即劳动力再配置的贡献率:β∑Wi(dxi/xi)/(dY/Y),也可视为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然而,由于资料的限制,都没有对1993年以来的劳动力再配置效应进行测算。由于第一种方法较为烦琐,本文采用第二种方法加以分析,并选用1990~2002年的统计资料对此加以测算。模型如下:

Y[,1]=A[,1](t)L[,1][α1]K[,1][β1]D[γ],(农业部门生产函数)(1)

Y[,2]=A[,2](t)L[,2][α2]K[,2][β2](非农业部门生产函数)(2)

变量说明:式中:Y[,i](i=1,2,分别代表农业部门和乡镇企业部门)是两部门以不变价计算的产出增加值,A[,i]是技术进步水平,包括生产技术、工艺设备、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因素,是一个非量纲的综合性指标;K[,i]是两部门资本存量,即投入的资金,其中,K[,1]为经过修正的农业部门固定资产原值,K[,2]为乡镇企业历年固定资产原值与年末流动资金之和;L[,i]为各个部门从业总人数采用年末部门劳动者数目;αi是资本K的产出弹性,βi是劳动力L的产出弹性,D是耕地面积.

同时对上面两个公式取对数变换,得到:

lnY[,1]=lnA[,1]+α1×lnL[,1]+β1×lnK[,1]+γ×lnD(3)

lnY[,2]=lnA[,2]+α2×lnL[,2]+β2×lnK[,2](4)

并对(3)、(4)两式两边同时求导数,有:

dY[,1]/Y[,1]=dA[,1]/A[,1]+α1×dL[,1]/L[,1]+β1×dK[,1]/K[,1]+γdD/D(5)

dY[,2]/Y[,2]=dA[,2]/A[,2]+α2×dL[,2]/L[,2]+β2×dK[,2]/K[,2](6)

则有:劳动力在两部门对产出增加值的贡献分别为:α1×dL[,1]/L[,1]和α2×dL[,2]/L[,2],其中,dL[,1]/L[,1]和dL[,2]/L[,2]分别为第一部门(即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增长率和第二部门(即乡镇企业)的劳动力增长率;dY[,1]/Y[,1]和dY[,2]/Y[,2]分别为两部门的增加值增长率。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计算过程与结果

(一)模型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1.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分析。根据C-D函数:Y[,1]=A[,1](t)K[,1][α1]L[,1][β1]D[γ],这里采用1990~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2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有:

lnY[,1]=5.529-0.130lnL[,1]+0.218lnK[,1]+0.195lnD

(3.261)(-0.370)(7.028)(1.774)

R=0.983,R[2]=0.965,F=83.545,D-W=0.906

从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复相关系数为0.965,F=83.545,说明拟合程度较好;D-W检验值为0.906在检验区内,以上诸指标都可通过检验。由此可见,劳动产出弹性为-0.130,说明了随着劳动力的投入,对我国农业增长的贡献为负,即劳动力的投入对经济增长有拉下的作用,因而不难得出结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势在必行。

2.农村非农业的劳动力投入—产出分析。由于乡镇企业在农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本文在计算农村非农业劳动力的产出弹性时采用对乡镇企业回归的结果进行分析。进而,根据C-D函数:Y[,2]=A[,2](t)K[,2][α2]L[,2][β2],采用1990~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乡镇企业年鉴》数据进行回归,有:

lnY[,2]=-0.157+0.525lnL[,2]+0.512lnK[,2]

(-1.849)(4.737)(4.723)

R=0.999,R[2]=0.997,F=1201.520,D-W=2.011,

所有指标都通过检验。

根据上面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劳动力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会导致乡镇企业增加值增长0.525个百分点,而从1991~2002年间乡镇企业劳动力人数年均增长3%,由此可知,劳动力增长对乡镇企业增加值的贡献为0.01575个百分点(生产要素对该部门增加值的贡献=产出弹性×该要素投入增长率)。可见,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业转移对经济增长起着积极作用。

(二)经济分析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经济的增长都具有拉动作用。

1.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经济走上了以乡镇企业发展为依托,农村工业化为增长极的发展道路,从而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乡镇企业的建立也诱发大量农村劳动力走上了就近转移之路。这种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对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以及我国GDP增长都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1990年到2002年的13年间,乡镇企业现价总产值由9581亿元增长至140434.5亿元,增长了14.7倍。就劳动生产率而言,以1990年不变价计算的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一直高于相应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从1991年的1.84倍扩大到2002年的9倍多,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见图1);而且,从前面的回归结果中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弹性为负,也说明了农业劳动对边际生产率的拉动也为负,农业劳动力过剩。因而,由农业劳动力转移引起的劳动生产率总体水平的提高必将诱致农村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图1 农业劳动生产率与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注:乡镇企业劳动生产率=乡镇企业增加值/乡镇企业全员劳动人数;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增加值/农业全员劳动人数。其中,增加值均采用1990年不变价。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历年数据计算。

综上所述,自从1985年开始,农业剩余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至乡镇企业,并且在农业减人不减产的状况下不仅带动了乡镇企业的长足发展,而且由于农村工业资金对农业的反哺作用使农业产值和劳动生产率都得到了数倍增长,从1991~2002年12年间的统计表明农业劳动生产率增长了约1.6倍(见图1);农业总产值提高了1.9倍。可见,农村非农业产值的波动对农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农村非农经济(即农业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过程)对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意义重大。

2.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非农业部门,必然带来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并进而推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从表1及图2中我们可以看到,1991~2002年间,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大体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此期间,农民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从1991的25.17%上升到2002年的40.65%,上升了22个百分点,可见,增收在非农业产业较农业产业更容易实现,并且非农业越来越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按此趋势可以预见,农业劳动力农村内部转移的结果是使越来越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从事非农业生产,且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将不断上升,这将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

表1 农业及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比重的比较

纯收入 生产性收入 农业生产性

非农业生产性 非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性

年份 (元/人)(元/人) 收入(元/人)收入(元/人) 性收入占总 收入占总收

收入比重% 入比重%

1991

709.0639.0

461.0 178.0 25.17 65.00

1992

784.0746.0

544.0 202.0 25.79 69.36

1993

922.0922.0

873.0 49.00 5.280 94.72

1994 1221.0

1145.0

781.0 364.0 29.81 63.96

1995 1578.0

1479.0

997.0 483.0 30.61 63.16

1996 1926.0

1813.0 1193.0 621.0 32.23 61.92

1997 2090.0

1987.0 1268.0 720.0 34.43 60.65

1998 2162.0

2040.0 1237.0 802.0 37.10 57.24

1999 2210.0

2079.0 1180.0 899.0 40.65 53.39

2000 2253.0

2130.0 1125.01004.0 44.57 49.94

2001 2366.0

2232.0 1165.01066.0 45.06 49.24

2002 2476.0

2327.0 1168.01159.0 46.82 47.17

资料来源:1991~2003年《中国统计年鉴》,并经计算得出。

图2 农村非农业生产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比重

资料来源:同表1。

三、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维持经济高速增长、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为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幅度和尽快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速乡镇企业调整和升级,增强其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目前,我国为数不少的乡镇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资金不足,基础设施差等原因,使企业举步维艰。从图3可看出,自1995年开始,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逐渐减弱的趋势,产出弹性也趋于下降。但是,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在解决农村就业,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作为农村工业化的支柱、农村经济增长的源泉、吸纳劳动力的重要部门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吸收场所,乡镇企业仍可大有作为,依然是拉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因此,应引导和促进乡镇企业的内部调整和升级换代,使其不断适应和紧跟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同时乡镇企业也应持续提高自己的管理和决策水平,尽快改变其资金不足、设施落后的现状,使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一同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图3 农村非农业、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率

注:农村非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率=农村非农业就业人数/农村就业总人数;乡镇企业对劳动力的吸纳率=乡镇企业就业人数/农村就业总人数。

资料来源:同图1。

其次,农业剩余劳动力应增加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的比重,改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农业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和从种植业到林、牧、渔业的转移,不但是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步伐,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农村二、三产业无论是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还是从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角度来说都明显高于农业的增长水平,因此,这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调整不但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消化,而且还会进一步推动农村乃至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增长。

标签:;  ;  ;  ;  ;  ;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影响分析_劳动生产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