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园林绿化立体绿化作为现代都市规划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已经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既要满足相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敢于创新,在控制好建筑物的质量以及成本的同时,对园林空间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在保证实现生态效益的基础之上,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完美结合。最终,将生态园林建设的模式应用到更加广泛的领域之中。
关键词: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
本文就园林立体绿化的施工技术展开一系列的分析和讨论,对园林立体绿化的含义和基本构成,园林立体绿化技术规范以及园林绿化工程的分布实施方案,园林立体绿化的概况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和阐述。园林的立体化工程是整个城市绿化工作当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并做到积极创新、并且做好进度、成本、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把控工作,并要正确处理施工各方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完成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工作,更大程度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脚步,为国家的整体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应有的贡献。
1园林立体绿化的定义
立体绿化是指按照不同的立体条件,对植物类型进行选择,以达到绿化美观的作用。在园林立体绿化中,立体绿化可以根据园林进行有效设计,如在设计过程中,有多样的设计手法,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即对园林设计进行了高度概括,完善相应的建设。具体来说,立体绿化工程是指通过对墙面、栅栏、假山、枯树等景观构成要素的相关组合利用,最终实现美观的效果。在园林立体绿化工程中,首先要选择观赏性较强的植物,如牵牛花、常春藤等。而且在相关的植物配置中,还可以选择松柏等常见的植物。
2园林立体绿化技术规范
2.1园林立体绿化单重的植物选择
园林立体绿化在选择植物时,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因素。例如: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所依赖的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应充分考虑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等诸多因素,从而使之能够满足所选择的植物生长,进而可以满足园林整体的绿化需求。例如:在进行前面绿化时,应首先精准测量墙体,之后再根据墙面的实际朝向选择适应此种情况下的植物。除此之外,应尽可能地种植地栽性的植物,并栽种可以提高整个园林的抗污染能力的树木。
2.2园林力图绿化当中植物的配置
在进行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之时,应当注意考虑空间和色彩的相互搭配,从而从整体上保证景观能够给人们的感官带来美感。另外,也需要注意绿化植物的季节特性。在进行绿化施工的过程中,应选取多种不同的植物类型进行栽种,可以采用整齐式、点缀式、垂悬式等结构和布局的排布,从而使增加园林景观的美感和视觉效果。
2.3园林立体绿化当中的植培基质
在栽培绿化植物之前,要按照有关的规范测定土壤成分,以此保证土质的良好,从而保证植物的成活率。除此之外,要根据栽植土的重要理化性质来选择栽培基质,并保证栽培机制能够有利于绿化植被的生长,栽培机制指的是园林土壤应当具有疏松、透气并且要具有极强的渗水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园林立体绿化当中的绿化施工
园林立体绿化当中的绿化施工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的重点。第一,垂直的的施工可以依据施工之前所设计的设计图纸,还有工程项目预算等,施工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施工工艺都应严格按照要求及有关规定来执行。除此之外,园林立体绿化施工的时间最好选择在雨季进行,通常在1~3月进行施工,如果选择在雨季进行园林立体绿化施工,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绿化植物的成活率。与此同时,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施工应当在进行施工作业之前到现场进行实地调查,调查施工地点的环境,从而了解园林内的水源和土质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要勘测攀援植物的攀援物。如果攀援植物的攀援物对植物的生长不利,可通过人工牵引物或者是其它手段来保证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在选择攀援植物时也需要注意,尽量选择根系扎实,生长情况良好,表面丰满的幼苗进行种植,对于从国外或外地引进的植物,应在栽种之前进行严格检疫,选取优良的种苗。植被栽植之前,对土壤进行翻新和整理。整理土壤要注意尽可能深一些。通常情况下,应控制在40cm的深度,并且要清除干净土壤中的石块等杂质,从而避免因为土壤的污染给植物的生长造成阻碍或者其他不利影响。如果施工现场的土壤因为建筑污染而存在大量的杂质,则需要更换原有土质。在人工种植攀援植物时,必须要保证种植高度在超过45cm,宽度超过40cm,并且要保留排水部分。根据种植槽的大小对植物的种植量进行科学合理的策划,做到妥善安排。注意排水层的设置,墙面可适当安装支架,或者其他辅助设施来保证绿化植物能够正常生长,进而保证荷载力的大小和所承受织物重量的外力因素的干扰。园林立体绿化实际施工过程当中,要注意植被支架的负载能力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从而保证其荷载能力不受到外力干扰。具体做法是可以用钉钩和橡皮胶固定墙面,严格控制栽培间距,并根据苗木的大小和种类的间距进行设定。例如在进行墙面贴植的过程中,要保证间距在80~100cm,通常的间距离在40~50cm。绿化植被的栽种方法有很多,对苗木进行曝晒的时间不能过长,避免植物因为脱水降低成活率。栽植穴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幼苗种类进行设置。大多数情况下,栽植穴的大小控制在27cm3,并在栽植后立即浇水,2日后再次进行浇水。对于无吸盘的绿化材料要在此基础上添加枝条进行固定,剪掉内向和外向的枝条。并且根据树木的不同部位依次进行固定。之后再进行修剪和平整工作。
3施工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应当充分结合立体绿化地点的实际状况来设计图纸,目前,在许多绿化施工进行之前,设计人员经常仅仅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设计图纸,而非来自于现实的情况,这种方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必须明白,完整的设计必须来自于完整的状态,如果设计的图纸过于的简单,很可能导致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甚至有些问题是致命性的。另一方面,在完成设计后,应当充分考虑预算情况,争取在有限的预算下实现最好的效果。
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所以施工的时间应当尽量选择在雨季,这样一来,可以充分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同时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对当地的环境展开细致全面的了解,主要包括土质水源等的状况,在调查之后如果发现攀援植物的墙面不适合植物的正常生长,这时候我们可以利用人工牵引物来帮助植物生长。在植物幼苗的选择上,应当尽量选择生长状况较好的植物幼苗,栽种之前不要忘记对其进行严格的检疫。
结束语
目前,我国园林工程的建设事业发展速度飞快,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园林绿化当中的立体工程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经过专业人员不断的探索,加以在实际工作中经验的整理和总结,逐渐使得该项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进行园林立体绿化工程的前期准备入手,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施工方案,并且从树苗以及植被幼苗选择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其他相关技术的采用,从而完成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可充分保证其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秀英.公园、广场、高架桥立体绿化更趋常态化和智能化[J].中国花卉园艺,2017(17):31-33.
[2]俞斌伟.园林绿化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7(10):110.
[3]胡勋国.城市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6(26):247-248.
[4]钟杰姿.立体绿化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探析[J].现代园艺,2016(11):166-167.
论文作者:秦飞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园林论文; 植物论文; 绿化工程论文; 生长论文; 土壤论文; 过程中论文; 幼苗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