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日益关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刚进入校门的一年级新生或者初、高中起始年级的学生而言,由于自身生理、心理的阶段性特点,更应该有针对性地尽快融合家校力量,高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学生自身素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对学生今后的人生规划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而有些习惯养成往往是不可逆的,开始时抓住时机培养好习惯会事半功倍。所谓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需要教师、家长共同的努力,从根本处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训练,并采取多种训练方式来培养学生,以求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一、家校现状
现如今大多是独生子女,受到家中众人的关爱,让学生从小养成了自我优越意识。许多家长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往往只重视其学习成绩的好坏,其最为重要的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则被忽略了,从而使得学生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也影响着学生自身良好素质修养的形成。同时也有的家长不太主动去增长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理论知识,认为学习是学校老师的事,容易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不能合力,学生初始阶段容易无所适从,不能尽快形成良好习惯。目前有的学校大多注重毕业年级的师资配备,其实更应该注重起始年级师资的配备。
二、良好的行为习惯需从小事做起,同时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时,应当注重从小事着手。例如,平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以及运动习惯之类的,这些习惯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终身素质的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作业之类的,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2.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按时睡觉、不迟到早退、做事认真负责等,这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良好的运动习惯有按时锻炼等,这样有利于训练学生良好的体魄。
良好的行为习惯应当从小事做起,从小事注重培养,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三、习惯的养成要求家校合力
所谓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方式,而是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需要长时间的反复训练才能养成,也是条件反射所形成的产物。习惯是一种人为需求,一旦形成了一种习惯,就很难被改变,习惯是不需要他人提醒和督促而自然而然地做出的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做作业,刚开始的时候需要家长、教师的督促,但久而久之,学生的定式思维中存在了做作业这一意识,那么到了一定的时刻,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做作业,这就是习惯。因此,教师、家长应当在日常生活中始终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以便于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模式。特别是一年级新生,由于幼小衔接原因,在幼儿园时纪律是松散自由的,新入学时会不适应学校的按时学习、休息等作息时间要求。这就需要学校配备高素质的老师,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逐渐耐心地反复督促。学校也要通过家长学校、妈妈讲堂、转发此类文章等多种方式和家长保持良好沟通,让家长也尽快转换角色,逐渐融入合力培养学生日常良好习惯中。开好头事情就成功了一半,等高年级后就轻松步入了正轨。
初、高中起始年级也会由于学生自身特点,容易出现叛逆期、青春期的阶段性特色,处理不好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等等,容易让学生走入误区,从而追悔莫及。这些更需要家校合力,学校也要帮助家长具备一定的学生阶段性的生理、心理知识,尽快适应学生需求,让学生融入成长的快车道,少走弯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综上所述,在进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时,应当注重家校合力,高效全面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论文作者:马晓玲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学生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习惯论文; 家长论文; 合力论文; 学校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