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知识管理的障碍与对策研究_组织策略论文

微型知识管理的障碍与策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障碍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16)04-0102-08

      著名远程教育专家基更指出:公众对技术的普遍接受并积极使用造就了现代教育的成功,方便性成为学习者选择学习方式最重要的影响因素[1]。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微型智能终端的逐步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络的微博、微信、SNS等社交网络、社会化媒体的出现和发展极大促进了用户贡献内容数量的增长。微内容逐渐成为我们学习活动最为鲜活的资源,越来越多的“微”表达和“微”现象开始步入人们的眼帘。“微”字已经超越了其先前的物理空间含义,“微”正以前所未有的思想力量与技术优势解构着人们原有的认知活动领域,构建着全新的知识创生规则[2]。微内容在多重关系网络中的演化改变着信息产生、加工和传播的方式,微内容的“微”不仅体现了信息内容组块的知识含量微小,还包含着对微小信息组块品性格调的判断[3]。如何对碎片化、离散化、个性化、关系化的原始生成内容进行有效组织与整理,充分发掘草根用户及群体生成内容的信息价值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目前相关的研究及实践多聚焦于微内容的物理属性与客体视角,关注到了微内容知识组块的“小”对信息交互活动的影响[4]。本研究拟从知识的层面,并考虑到微型知识基于关系的存在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传播特性对知识创生与传播过程的制约与抑制作用,探讨微型知识管理效率提升的策略。

      1 微型知识的内涵

      1.1 微型知识的界定

      (1)知识的本质。知识是属于认识范畴的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对知识的界定是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提出来的,它与知识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密切相连,是人类认识不断成熟的标志。因此,要给知识下一个全面而精确的定义是十分困难的,像知识这样的概念本也不应该有一个所谓的定义来限制人们对其内涵的不断更新与拓展。所以,知识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根植于认知主体及其与认知情境和关系互动的认知活动实践中的过程,是一个行动着的概念[5]。

      (2)微时代的知识分类倾向。知识观的核心是知识的分类,依据不同的分类准则,知识有着多种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知识分类对不同知识问题的解决策略选择给出了方向性的提示,众多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大量而有益的探索。随着微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存在方式已经超越了客观世界的物理维度,开始在与人类社会的交互作用这一“织物”的整体范畴之中构建出来[6]。大部分的学者开始倾向于把知识的分类与知识的意会性、实践性、情境化、关系化等特性联系起来,这种认识与先前为追求纯粹的知识的正确而把知识等同于信息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7]。因此,在微时代的知识问题研究中除了考察广为认同的形式和内容的维度之外,还有必要关注到体现为知识内容与形式的精神追求与情感关怀的旨趣维度,关注到微型知识的“活”性与“灵”性。

      (3)微型知识的含义。知识不等同于没有特定用户行动关联的信息,更不等同于不在同一逻辑层面的内容,因此对微内容的研究除了关注其微小之外,更有必要上升到知识的层面进行考察。目前,有关微型知识定义的讨论在国内较为少见,多借以微内容的界定来研究微型学习,在国外学者的研究中也多以描述性定义的形式出现。Parkin认为微型知识即是以最小可能的组块进行的完全自由的学习,微型知识并非内容,甚至不是语境,而是引领我们走向所向的过程,它依赖于快速的循环与不可逆的语义浓缩过程[8];Martin Lindne则强调了微型知识的即时性与联结性[9];Puvanart Keoplang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将微型知识集群定义为小型实践共同体的关系网络[10]。可见,虽然对于微型知识的界定我们很难给出确定的定义或者达成共识,但微型知识的基本形象应该是相对清晰的:微型知识是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生成与传播,通过最小可能格式组织,体现加工主体状态、行为与情感的微小信息内容组块知识及其智能性创生、描述、关联、聚合、序化、优化与演进的循环过程。

      1.2 微型知识的特征

      (1)存在特性:多态微格式。加拿大学者西蒙斯提出的联通主义观点将知识的类型划分为:知道是什么、知道怎么做、知道成为什么、知道在哪里、知道如何转变[11],转变着人们对知识静态确定性的认识,这一知识观也印证了微时代知识存在形态的多样性。微型知识作为支持个性化问题解决的结构化信息,其表现形态可能是一封邮件、一则即时短信、一个网址、一条评论、一份关于作者或标题的元数据,甚至一次点赞或一个关注。因此,可以认为微型知识是能在计算环境下、智力分析及社会文化情境中代表自身的最小可能信息单元,对计算机而言是具有实时可链接的物理地址或资源定位器,对人类而言是可作为语义沉积的文化基因且有迹可循并能不断复制[12]。

      (2)传播特性:去中心聚合。Web2.0技术为众多的网络使用者创造了大量广泛且深入参与的可能,导致了海量微信息流的涌现,与此同时用户也在改造和享用着其他网络使用者生产的信息流,之前处于边缘化的个性化微小信息,诸如个人观点、一则阅读评价、一条文献收藏、一次支持或反对的点击等,都可以通过Tag、SNS、RSS等信息聚合平台与技术汇聚成海量的主题知识,进而被更大范围的公众所发现、注意并个性化使用[13]。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是静态的,而是由众多学习者共同创造并由个体选择性接受和维护的。知识不是对相对稳定的现实状况的重现,而是由每一个个体对现实动态、主动地构建;知识的传递路径不是静态层次化的垂直一对多播送,而是动态网络化的扁平多归-聚合。微型知识的创生与传播产生了强大“话语场”,其话语权不再是少数核心精英的奢侈品,而成为真正的大众化符号。网络新兴词汇的产生及权威词典对这类词汇与表达的收纳是微型知识传播去中心化聚合的典型体现。

      (3)过程特性:智能演进。基于关系网络的知识循环需要经历信息汇聚互动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的推进程度依赖于个体对信息的认同及其作为中继传播者的行为特点。复杂信息环境中,由于关系网络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个性化碎片信息单元的微小,单个用户对微型知识的选择性接收与创造性使用本是无章可循的,但一群或一类用户以相类似的方式,不约而同进而约定俗成地接收和使用同一主题或相关知识,以致这种知识及其使用情境渐渐被固化,并被广泛地共享及效仿,继而成为新的被更多学习者接受和认可的知识及其对应的新的使用范式[14]。同时,人类的认知行为是高度复杂的,不同的个体的主观偏好与行为习惯皆有不同。面对大量的信息,或基于对不同信息的价值判断,或基于对人际社会关系的情感倾向与认同等因素,都会面临展开传播与屏蔽传播的选择。在微型知识的传播循环中,这种浸透着自发的人类个体的智慧判断与情感选择的二次传播行为直接影响了知识传播的广度与深度,更体现着微型知识演进的自我智慧。

      (4)关系特性:动态自组织。微型知识关系式的存在极大降低了传统知识组织层次的重要性,微型知识源遍布在网络可及的任何地方。虽然微型知识之间相对独立,但在相对松散的信息内容背后隐含着本质的关联,如果这些看似独立的碎片式信息与众多学习者的关注事件相关联,那么大量的信息在同一主题下便能汇聚成信息流。由于微学习活动通过个性化定制信息源以及关注转发功能将信息组织与传播链路的选择权交给了个体,因而对信息持有相同价值判断与情感选择的同一类个体规定了知识流动的新秩序,实现了海量微型知识的有序组织。从整个微型知识生成的关系网络来看,用户群体以自身的智慧动态地、自主地交互,揭示、关联、聚合、重组与评价微小内容,使得原本无序的碎片式信息在不断的演变聚合过程中自行组织结成符合用户需求的自组织知识体系,体现了基于关系存在的微型知识的活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借以光的波粒二象性来描述微型知识的存在与过程属性,即当对其进行测度、分解与组织时,微型知识体现出类似于粒子的实体属性;而当我们关注其创生演进与价值增值的连续过程时,微型知识又呈现出类似光的波动传播的过程属性。同时,微型知识的波粒二象性并不是相互排斥和对立的,而是互相依存与统一的,即作为粒子的微型知识是作为过程的知识流波动传播的内容与载体,知识流的持续波动是微型知识粒子存在、作用、传播与增值的方式[15]。因此,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微型知识的特性,其中三角形、椭圆形、矩形代表不同类型的微型知识,具体如图1所示。

      2 微型知识管理的内容与过程

      2.1 微时代知识管理的转向

      从古至今,人类对知识的理解经历了“知识即个体获得”的获得隐喻、“知识即情境参与”的参与隐喻[16]。对于知识不同的认识,会形成对知识管理不同的思考。传统的知识管理倾向于将重心放在信息内容的搜集、整理及扩散上,人们往往会花费很多精力和时间去建设大规模的中心式知识库,并期望借此减少后续的知识使用成本,提高知识的可重用率,但随着微时代的到来,草根式参与用户创生的微型信息内容的激增,这一模式已经被证明并不是十分有效的[17]。对知识的理解当下正在走向“知识即社会创造”的新型隐喻[18]。知识管理的过程应该将实施的主动权归还给学习者个体,个体自己管理并利用自己的知识节点与关系网络,与其他个体达成点对点的共享[19]。

      

      图1 微型知识的特征

      2.2 微型知识管理的要素

      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将重心转向知识本体,知识管理就是用知识进行管理,以个体知识生产力与群体知识竞争力的提高为目的,管理的核心即是使知识产生作用,也就是有目的地运用知识来创新知识,并在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与他人的相互作用并建立连接。知识管理的目标不仅仅是高效获取知识和某种思维能力,而是分享与运用知识服务与知识创生过程,进而促进整个社会层面知识总量的增加[20]。微型知识管理理念并不倡导人们在传统知识管理之外为求新而求变,而是启示我们在新境遇下对已经接受或默许的知识管理展开重新认识。因此,微型知识管理除了要关注知识循环过程中作为客体的知识的检索、获取与表示等节点外,还应对基于关系网络存在的知识的自主进化给予应有的、足够的认知与重视[21],关注微型知识的主体活性对知识管理行为的影响。微型知识管理的基本要素和相关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微型知识管理的一般循环过程

      (1)选择知识节点。学习者根据需要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爱好或情感倾向的人际、知识节点,明确自己对知识资源的具体需求,并对节点进行选择或过滤。

      (2)建立知识获取网络。确定了知识活动的目标和起点后,个人根据选择的任务,利用社会关系网络定位知识的存在位置及其可能的拓展方向,并选择便捷的社会性工具和技术组合绘制知识获取的网络路径。

      (3)优化知识获取过程。通过建立连接获取的知识可能是凌乱无序的知识碎片,基于节点连接的知识流有可能在某一节点增强,也有可能在某一节点衰减或消失。因此,需要计算、评估关系网络中节点间的重要级别序列及其变化趋势,优化知识网络的达成路由。

      (4)个性化加工处理知识。由于知识生成的动态过程,知识很难被个人占有,只是人们对知识的组织策略与评价方式毫无疑问是极具个性特征的。因此可以借助微传播媒介,通过个体深层次的理解和思维加工处理,辨识、获取、标记、分类、存储、评价、求精、呈现个体知识。

      (5)使用过程中创新知识。知识只有通过“人”为主体的各种应用活动,才可以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效益[22]。同时,每个个体都是知识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众多个体知识的分享和使用行为会推动知识流在各个节点间的流动,体现为知识的自我优化演进,进而带动整个网络对知识的价值判断,激发群体智慧,创生出更有价值的新知识[23],促进个人知识生产力与组织竞争力。

      3 微型知识管理的障碍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知识管理的界定各有不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归纳共性来理解知识管理的要义: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知识生产方式,强调个性化学习网络的建立;既关注个体现有的知识基础,更关注个体外部知识网络的利用与更新;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的选择、编码、使用、分享和创新的过程;强调通过知识网络的循环更新实现个人知识创新与组织核心竞争力提升[24]。相比于传统知识管理过程,微型知识独特的存在属性与传播特性使我们在对其进行管理时面临更多的挑战。

      3.1 技术标准障碍

      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促进了人们广泛深度参与知识创新的空间,也带来了知识激增与速衰的挑战。技术的应用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更高效的知识问题解决工具与办法,也在无形中提升了个人实施知识管理的技术门槛。

      (1)微内容处理技术使用的障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微型终端研发技术的迅猛发展,便携式手持设备的性价比不断提升并迅速普及,人们对微内容处理技术熟练使用的期待已经远远多于对微型设备低能的抱怨。大多数用户对微型知识的处理方式多为转载或情感支持,这一低层次的简单技术应用虽然放大了知识的存在数量,却没有提升微型知识的内涵与质量。这也反映出当前众多知识生产者较低的知识修订与原创的技术应用能力。

      (2)微格式标准设计障碍。格式与标准历来都是技术发展与普及的核心规范,适当的格式及支持标准可以促进微型知识被便捷的使用、重组和传递。但目前微型内容的标准设计与制定并没有统一的框架,往往当我们已经开始习惯于某一知识软件的功能与操作时,它已在大浪淘沙的默默更替中消失,人们不得不改变已有的习惯而适应新的软件及其标准。

      (3)技术环境的隔阂。基于微型知识的学习的泛在性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计算技术和云平台技术的共同支撑。但由于移动终端与计算机终端的核心计算部件CPU支持的指令集不同,导致各自操作系统平台间跨越的障碍,知识工具软件的划分根据平台的差别可以说泾渭分明,很多可以用于知识管理的软件在PC端没有对应版本,由技术缺陷导致的知识生产环境隔阂严重影响了微时代知识循环的效率。

      3.2 基于关系的信任障碍

      知识共享既是知识管理的目的,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手段;知识管理是为了更高效的知识分享,知识管理也只有通过知识共享才能最终达成[25]。信任关系是知识共享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在需要反复的交流、模仿及反馈才得以共享知识的情境过程中,信任机制是知识传播链顺畅运作的前提,是知识基于关系网络存在的内在支柱。基于关系网络创生、传播的知识凝结着人类的情感与品格,同时,关系网络中的信任关系也处于动态演变过程之中。我们可以从较为稳定的长期性组织和较为松散的临时性组织两个方面说明知识组织中的信任关系对知识活动的影响。

      (1)临时性组织。在现代工作、生活及学习活动中,临时结成的群体组织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如英语四六级群组、新项目研发团队等。在这些非正式的组织结构内成员间不会也不能依赖于传统的信任建立方式形成对彼此的稳定信任,在临时性组织的有限存续期内,为了高效达成任务目的,人们必须直接进入任务状态,组织内的成员各自努力实现有利于自己期望的知识行为,而不会利用其他组员的弱点获取私利,但这也隐喻着这种快速信任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26]。正是对风险及利益回报的考量,这种基于任务的临时性组织的信任关系较为脆弱,当成员对知识活动的预期满意后,微型知识的获取容易得以满足,这种招之即来的快速信任会成为知识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障碍。

      (2)长期性组织。相比于临时性组织,基于社交网络建立的组织往往具有较稳定的结构和较高的参与黏性。用户会在加入了自己的判断后倾向于选择较权威的知识,也会在知识节点的编辑中不自觉加入“人”的权重[27]。因此,在彼此关联且信任的同质群体中传播抑或终止传播的行为往往基于跟知识本身无关的关系判断,知识传播的效果和速度往往是爆发式的。由于长期性组织较为稳定的结构关系,当面对海量的信息时,组织内的成员乐于并习惯性认同群组意见领袖的选择,但是这些意见领袖基于个人特征编辑或发布的信息有可能与现实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这种依赖式的信任关系或者说过度信任有可能使原本螺旋上升的知识创生过程趋于平淡。

      3.3 微型知识活动评价的障碍

      知识管理绩效评价作为知识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个人与组织知识管理的水平,发现知识管理过程的薄弱环节,在知识创生的循环中具有重要意义。微型知识由于其形态与传播过程的独特性,如何对其管理活动的绩效进行评价面临着较多困难。

      传统的知识管理一般将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增量作为知识管理绩效考察的核心目标,其多少、优劣标明了知识管理活动的效益[28]。但微型知识的存在是以知识网络与关系网络的逻辑连接为背景的,其增量的标定较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砝码”或者说参照物。因此评价目标的拟定是微型知识管理评价行动的首要问题。同时,能否实现知识管理绩效的正确有效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是根本的前提保证,指标的细分既要注重全面性又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传统的较为成熟的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有边界的知识组织中常常可以既关照到评价的全面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是在边界模糊且容量巨大的关系网络中这些传统的评价体系就会顾此失彼。

      4 提升微型知识管理绩效的支持策略

      4.1 规范微型知识的数据格式

      微格式是一种元数据,用于分割、标注微小信息内容的数据格式,是一套基于创作公用协议的开放标准,微格式官网上对其解释为“秉持人类优先、机器次之的设计理念,建立于现有的、且被广泛采用的标准之上的一系列简单、开放的数据格式。”[29]微时代人们面对的海量且零碎的信息已超过了自身处理的极限,通过微格式技术体系可以定义、标记任何在网络中发布的数据内容,或多数据类型融合成的信息集合,可以定义、标记个人联系信息、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体互动行为等,为第三方工具的数据提取、转换提供接口支持。统一的微格式标准可以规范微型知识生产活动的秩序,确保微型知识生产活动过程符合需要,提升微型知识创生与共享的效率。尽管目前微格式已得到Google、flicker等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的关注和应用,但其用于用户生产内容的类型还比较有限,各种应用还处于离散状态[30]。未来微格式技术体系如果能在数据模型、互操作性等方面统一规范,必将促进基于微型知识的学习活动评价方法的巨大革新。微格式虽然是“微弱的有序”,但是却可以在开放的环境中组织“强大的无序”。

      4.2 构建网络关联的知识活动支持型场域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将场域定义为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人类的每一个行动均被行动所发生的场域影响,但场域并非单指物理环境空间,也包括他人的行为以及与此联系的因素。日本知识管理研究专家野中郁次郎从知识活动的视角认为;场是一种群体知识共享的环境状况,即知识的创造和应用及知识资产配置过程的基地,是以虚拟性的、心理上的或物理场所为存在母体的一种交互关系网[31]。微型知识的创生过程即是知识网络与关系网络的逻辑连接及微件(widget)自由组合的过程[32],这一过程无法脱离场域而单独存在。人们在Web2.0技术及社会性软件构建的社会网络中交流及共享各种知识,出于自身学习需求与社会价值实现需要将个人知识网络与各类专业知识网站、知识社区以及其他外界智库连接,更为关键的是知识组块的微小使这一个体的知识活动在学习者所在的场域中更易于被关系网络感知到,进而引发关系网络中其他节点及其映射的知识网络的联动,通过各种链接,个性化微型知识被扩散、激活,个人知识得以持续螺旋攀升,场域的知识活动表现为持续开放的再生、重组与创新状态,实现了“个人——网络——组织”的知识演进发展循环[33]。因此,选择或搭建可以承载个体认知活动持续发展的知识通道技术平台[34],支持个性化知识的无障碍存储、连接与转移;以信任为中介及时回馈知识分享行为[35],平衡知识分享带来的风险或不利影响[36];激发个体的虚拟社区公民行为,自发自愿地分享知识[37],维护关系网络的持续存在与良性发展;可以构建网络关联的知识分享创新支持型场域,促进微型知识的聚合、优化与演进。

      4.3 创新微型知识活动绩效评价方法

      达文波特认为“分享和利用知识往往是不自然的行为”,因为“隐藏我们的知识并疑惑地看待来自他人的知识是人天生的倾向”[38],微型知识的分享行为因而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与自在性;同时,微型知识演变过程中被赋予的万千个性品格也让知识活动价值的评判难以聚焦。因此对知识创生、分享和利用的行为的评价,既要考虑到“刚性”的个人知识的积累增量,更要考虑到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提升的“柔性”部分,应将知识活动的评估置于一个更广的层面上来考虑,构建知识存量、知识活动过程及知识管理绩效为结构变量的知识管理评测机制[39],以全面考量微型知识活动的整个动态过程。

      知识管理绩效评估能有效地判断知识管理是否能真正的起到作用。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有机构成的具有整体目的性与内在联系性的体系。但知识的微变影响着整个知识创生与传播的过程,微型知识的存在也形态多样。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与组合既要呼应评价指标体系的系统性,又要关注微知识流不断优化的过程。目前知识管理绩效的常用方法可以分为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外部绩效分析、内部绩效分析、面向项目分析以及面向组织分析六种类型[40]。由于每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设计的盲点和焦点,为了避免有所偏失,评价方法及其测量工具的组织和选择应做到均衡适切,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量化与半量化模糊评价相结合[41],目标效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并且要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及可操作性的原则。评价方法的合理选择和创新使用决定着评价目标与体系的达成程度,决定着组织内部成员间知识分享的投入程度。具体来说,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德尔菲法(Delphi)是目前微型知识管理绩效评价可以借鉴的方法[42]。

      5 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微”字已经超越了其固有的意蕴。本研究关注到微型知识基于关系的存在方式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的传播特性,探讨了微型知识管理面临的障碍,指出了微型知识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提升微型知识管理的绩效,聚合并放大微型知识传播的效益,其理论与实践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

标签:;  ;  ;  

微观知识管理的障碍与对策研究_组织策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